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162432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瑞强 罗祥超 +1 位作者 林厚文 焦伟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104-4110,共7页
目的研究海绵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us162432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DS)中压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采用HR-ESI-MS、NMR以及文献比对等方法进行鉴定,新化合... 目的研究海绵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us162432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DS)中压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采用HR-ESI-MS、NMR以及文献比对等方法进行鉴定,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计算NMR和圆二色谱(ECD)确定。结果从菌株Streptomyces parvulus 162432中分离纯化了9个环二肽类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链霉菌二肽A(1)和8个已知化合物:环-(D-顺式-羟脯氨酸-L-苯丙氨酸)(2)、环-(D-脯氨酸-D-苯丙氨酸)(3)、环-(L-羟脯氨酸-L-亮氨酸)(4)、环-(L-羟脯氨酸-D-亮氨酸)(5)、环-(D-脯氨酸-L-亮氨酸)(6)、环-(L-脯氨酸-D-亮氨酸)(7)、环-(D-脯氨酸-L-异亮氨酸)(8)、环-(L-亮氨酸-D-缬氨酸)(9)。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9进行肿瘤细胞增殖细胞毒和抗菌活性评价,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9在10μg/mL下对肿瘤细胞增殖均未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9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显示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5μg/m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4~9为首次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us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us 162432 链霉菌二肽a 环-(L-亮氨酸-D-缬氨酸) 海洋天然产物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