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拥挤安氏Ⅱ类2分类伴双侧后牙锁(牙合)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余磊 张晗 +3 位作者 张皓岩 李欣怡 杨婉琪 朱宪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8-931,共4页
本文报告1例安氏Ⅱ类2分类伴重度拥挤、深覆(牙合)、后牙锁(牙合)的矫治病例,通过拔牙矫治、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种植钉、长臂牵引钩,改善骨性Ⅱ类,前牙舌倾等症状,取得令患者十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 骨性Ⅱ类 重度拥挤 () 矫治
下载PDF
Damon自锁托槽对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浩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9期1438-1439,共2页
目的:通过测量牙弓宽度变化探讨Damon自锁托槽矫治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21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安氏I类患者,采用Damon自锁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和牙弓宽度测量,分析牙弓宽度的变化特征... 目的:通过测量牙弓宽度变化探讨Damon自锁托槽矫治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21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安氏I类患者,采用Damon自锁托槽进行非拔牙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和牙弓宽度测量,分析牙弓宽度的变化特征。结果:矫治后患者牙列拥挤均解除,上、下颌牙弓宽度WU4、WU5、WU6、WL3、WL4、WL5、WL6在治疗后均明显增加(P<0.05)。上、下颌前牙治疗后唇倾度增加,UI-NA、LI-MP、LI-NB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mon自锁托槽对于治疗安氏I类非拔牙矫治有特殊的疗效,可通过增加患者的牙弓宽度解除牙列拥挤,从而达到非拔牙矫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自托槽对安氏I类错()畸形矫治前后弓宽度的变化研究
下载PDF
前磨牙正锁(牙合)对下颌骨矢状向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佳 卢淑娟 +3 位作者 李乐 史娅婕 陆平 田玉楼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 :研究前磨牙正锁?对青少年下颌骨矢状向位置的影响,为正确诊断和掌握正畸治疗时机及制定合理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4—2017年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前磨牙正锁?青少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 目的 :研究前磨牙正锁?对青少年下颌骨矢状向位置的影响,为正确诊断和掌握正畸治疗时机及制定合理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4—2017年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前磨牙正锁?青少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46例,单侧前磨牙正锁?70例、双侧前磨牙正锁?30例。选用其正畸治疗前的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Winceph 9.0软件测量16项上、下颌骨矢状向相关硬组织指标,采用SPSS 21.0软件包将所得测量数据与正常?标准值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区分单侧前磨牙正锁?与双侧前磨牙正锁?,与正常值相比,Beta角、SNB、SND、ANB、AB平面角、APDI、颌凸角、面角、Wits值、S-Co、Co-Po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正常值,单侧前磨牙正锁?组Go-Pog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前磨牙正锁?患者,矢状向上颌骨位置正常,下颌骨位置后退,有形成骨性Ⅱ类面型的趋势。前磨牙正锁?影响下颌骨发育,导致下颌体、下颌骨长度偏小。提示正畸诊治过程中,应提高对青少年前磨牙正锁?的关注,及早进行正畸治疗,预防对下颌骨发育及矢状骨面型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磨() 头影测量分析 颌骨矢状向位置
下载PDF
单侧个别后牙正锁(牙合)的颞下颌关节振动分析
4
作者 叶贞琦 王云 +2 位作者 陈传俊 方媛 郭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7期1992-1994,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个别后牙正锁牙合对颞下颌关节(TMJ)振动的影响。方法比较单侧个别后牙正锁牙合患者与个别正常牙合者开闭口运动中TMJ的振动参数。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15例单侧个别后牙正锁牙合者(其中左侧9例右侧6例)与20例个别正常牙... 目的探讨单侧个别后牙正锁牙合对颞下颌关节(TMJ)振动的影响。方法比较单侧个别后牙正锁牙合患者与个别正常牙合者开闭口运动中TMJ的振动参数。运用关节振动分析仪记录15例单侧个别后牙正锁牙合者(其中左侧9例右侧6例)与20例个别正常牙合者的TMJ振动参数,收集关节振动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左右侧参数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锁牙合侧与对照组相比,TMJ的TI、Ⅰ<300 Hz、峰振幅(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非锁牙合侧与对照组相比,TMJ的TI、Ⅰ<300Hz、峰振幅(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I、Ⅰ<300 Hz、PA均较对照组大;研究组锁牙合侧与非锁牙合侧相比,TMJ的振动总能量(TI)、小于300 Hz振动能量(Ⅰ<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个别后牙正锁牙合可导致两侧颞下颌关节的振动异常,提示锁牙合可能是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颞下颌关节 关节振动
下载PDF
成人单侧后牙锁(牙合)的种植治疗
5
作者 俞维君 胡淑澄 +2 位作者 姜滨 曹逸枫 陆尔奕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锁(牙合)会降低咀嚼效能,影响容貌外观。伴有牙周炎症与牙槽骨吸收的锁病例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为了探讨复杂的成人单侧后牙锁(牙合)患者的种植治疗方法,在牙周治疗与拔牙位点保存的基础上行种植手术,采用种植体表面成形术、GBR和角化... 锁(牙合)会降低咀嚼效能,影响容貌外观。伴有牙周炎症与牙槽骨吸收的锁病例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为了探讨复杂的成人单侧后牙锁(牙合)患者的种植治疗方法,在牙周治疗与拔牙位点保存的基础上行种植手术,采用种植体表面成形术、GBR和角化龈增量手术处理种植体周炎,最终实现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修复。种植修复半年后复查,T-scan显示咬合能力恢复,修复效果稳定。对于成人单侧后牙锁(牙合)患者行种植固定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需要充分考虑软硬组织风险,定期维护种植体周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 T-scan 种植体周炎 周炎
下载PDF
锥形束CT研究正畸治疗前后的单侧后牙正锁的髁突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鑫 沈焕 +1 位作者 杨永进 李志韧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2-818,共7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分析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的双侧髁突形态及其在关节窝内位置的差异,以及正锁(牙合)解除后,患者髁突形态及位置的代偿性改建情况,以期为正畸临床诊疗提供早期依据。方法选择单侧后牙正锁(牙合)18-2...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分析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的双侧髁突形态及其在关节窝内位置的差异,以及正锁(牙合)解除后,患者髁突形态及位置的代偿性改建情况,以期为正畸临床诊疗提供早期依据。方法选择单侧后牙正锁(牙合)18-28岁患者2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安氏Ⅰ类轻度拥挤错颌18-30岁患者25例为对照组,进行面部锥形束CT拍摄,利用3D Examvision成像系统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描记测量髁突形态及位置的点和线,对7个不同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对照组左右两侧髁突形态及其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正锁(牙合)侧关节窝深度及髁突高度高于非锁(牙合)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71,t=15.278,P〈0.01)。正畸治疗正锁(牙合)并稳定保持3个月后,实验组正锁(牙合)侧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24,t=-5.119,P〈0.01),关节前间隙治疗前大于治疗后;关节后间隙治疗前小于治疗后。实验组非锁(牙合)侧治疗前后髁突形态及其位置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双侧髁突形态及其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存在差异,矫治正锁(牙合)并稳定保持3个月后,锁(牙合)侧关节有向前下移动的趋势,而髁突形态并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髁突 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矫治单侧后牙正锁(牙合)中微型钛钉种植支抗作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忠义 王鹏涛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矫治单侧后牙正锁(牙合)中微型钛钉种植支抗(MIA)作用。方法:选择应用钛钉MIA作为绝对支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41例,选择11例单侧后牙正锁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MIA压低伸长的上颌后牙,牵引舌侧倾斜的下颌后牙以矫正单侧后牙正... 目的:探讨矫治单侧后牙正锁(牙合)中微型钛钉种植支抗(MIA)作用。方法:选择应用钛钉MIA作为绝对支抗的错(牙合)畸形患者41例,选择11例单侧后牙正锁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MIA压低伸长的上颌后牙,牵引舌侧倾斜的下颌后牙以矫正单侧后牙正锁胎。MIA植入部位为上颌后牙颊侧和腭侧根尖区,以及下颌后牙颊侧根尖牙槽间隔。观察植入术后钛钉周围组织的反应。结果:采用多部位植入钛钉TMIA、上下颌同时牵引的方法可有效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牙合),钛钉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其周围仅有轻微炎症。结论:作为骨性绝对支抗,MIA能有效压低上颌后牙,扶正舌倾的下颌后牙,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后() 微型钛钉种植支抗 正畸矫治
原文传递
上颌改良腭弓辅助压低纠正第二磨牙正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海燕 杨晓强 +4 位作者 李霞 李齐宏 于开涛 舒瑶 葛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01-302,共2页
目的:利用改良腭弓矫治伴有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错位的单侧或双侧正锁(牙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8月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正畸患者20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5~36岁.采用直径1.2 mm不锈钢丝弯制改良腭弓拉颊侧错位的上颌第二磨... 目的:利用改良腭弓矫治伴有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错位的单侧或双侧正锁(牙合).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8月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正畸患者20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5~36岁.采用直径1.2 mm不锈钢丝弯制改良腭弓拉颊侧错位的上颌第二磨牙入牙列,根据错(牙合)情况下颌牙弓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或交互牵引配合矫治,观察临床疗效.每个病例正锁(牙合)纠正前后拍摄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比较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均在2~4.5个月内完成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矫治,磨牙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颅面软硬组织测量值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改良腭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腭弓 第二磨 ()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