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80例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国友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13期152-152,共1页
臂丛神经阻滞法是一种简单、安全、实用的麻醉方法,通常采用锁骨上径路、肌间沟径路和腋路等神经阻滞方法,但阻滞不全较为常见。我院将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法用于80例上肢手术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锁骨下血管 神经 阻滞
下载PDF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的应用
2
作者 杨瑞琴 《医学文选》 2000年第3期334-335,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应用
下载PDF
改良法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潘百强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改良方法,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清醒合作,无麻醉禁忌证的上肢手术患者135例,全部采用改良法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穿刺时的异感率、阻滞效果以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改良方法,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清醒合作,无麻醉禁忌证的上肢手术患者135例,全部采用改良法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穿刺时的异感率、阻滞效果以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32例穿刺时出现异感,占97.8%。129例阻滞完善,占95.6%,6例出现阻滞不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法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具有阻滞安全、并发症少、效果确切、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血管间隙 神经 改良阻滞
下载PDF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百强 《华夏医学》 2002年第6期795-796,共2页
关键词 锁骨下血管间隙 神经 阻滞麻醉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锁骨骨折切开复位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王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1-0043,共3页
探讨和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锁骨骨折切开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接受切开复位治疗的老年高血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手术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但分别运用它常规盲探找异感方式(参考组)与超声引导方式... 探讨和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锁骨骨折切开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接受切开复位治疗的老年高血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手术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但分别运用它常规盲探找异感方式(参考组)与超声引导方式(研究组),对比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人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阻滞有效率高,麻醉见效更快,患者的疼痛感更低,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此类患者实施臂丛神经组织麻醉,运用超声引导,不但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麻醉效果,而且有助于保证病人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老年 高血压
下载PDF
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OAA/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晶 刘轶 熊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永丰县中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1月就诊的锁骨骨折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臂丛颈丛神经... 目的:观察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永丰县中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1月就诊的锁骨骨折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记录两组麻醉前(T0)、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后15 min(T1)、辅助用药后3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同时观察两组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血管活性药麻黄碱、阿托品、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T2时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均不明显,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3、T4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明显,与T0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2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明显,与对照组和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趋于平稳。试验组血管活性药物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患者麻醉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瑞芬太尼 锁骨骨折 OAA/S评分 VAS评分
下载PDF
脉搏灌注指数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中效果的评价
7
作者 谌雅雨 龙鼎德 +1 位作者 李天远 周文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75-176,202,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评估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纳入择期在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55岁,身高150~175 cm,ASAⅠ或Ⅱ级。阻滞完成后,每隔3 min通... 目的探讨脉搏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评估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研究纳入择期在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55岁,身高150~175 cm,ASAⅠ或Ⅱ级。阻滞完成后,每隔3 min通过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区域;每隔5 min测验对抗屈腕、屈肘的能力来评估运动阻滞效果。记录双侧上肢阻滞前(0 min)以及阻滞后10 min、20 min、30 min的PI,并计算PI比值(阻滞后10 min PI与阻滞前PI的比值)。结果与非阻滞侧相比,在成功阻滞后任意时间点阻滞侧PI数值都更大,且PI比值也更大,PI在10 min开始显著增加;成功的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非阻滞侧PI在30 min内变化不明显。结论PI可以有效评估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且当PI比值大于1.5时可以预测阻滞已经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灌注指数 锁骨上入路神经阻滞 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曾国红 王海泉 祝家群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4例接受锁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神经阻滞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4例接受锁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神经阻滞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术前、术后24 h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T)]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T_(1)、T_(2)、T_(3)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T_(4)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可改善锁骨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手术 肌间沟 颈中间神经阻滞 视觉模拟评分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潘丽霞 何文政 +2 位作者 冯丝丝 陈益凤 荣恒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观察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喙突锁骨下入路,对照组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手术镇痛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针次数和阻滞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均安全有效,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手术部位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选择不同的阻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阻滞 喙突锁骨下入路 肌间沟入路 上肢手术
下载PDF
经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贾成博 蔡庆莉 姜燕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7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齐齐哈尔建华医院肾内科的60例因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需行PTA的患者。采取随... 目的探讨经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血液透析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齐齐哈尔建华医院肾内科的60例因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需行PTA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局部浸润麻醉,n=30)及臂丛神经阻滞组(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n=30)。手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及疼痛管理满意度调查,观察2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内瘘狭窄、内瘘初级通畅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高于臂丛神经阻滞组(t=2.571,P=0.011),臂丛神经阻滞组对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更高(t=-5.305,P<0.001)。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0,P=0.788)。对照组2例患者涉及动脉病变,手术过程中出现动脉痉挛,停止腔内器械刺激,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余患者及臂丛神经阻滞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手术后对照组、臂丛神经阻滞组患者内瘘最窄处直径、内瘘自然血流量、透析时血流量分别较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789、-44.140;-16.741、-19.528;-8.776、-9.550,均P<0.001)。2组手术后内瘘最窄处直径(t=0.374,P=0.710)、内瘘自然血流量(t=1.017,P=0.313)、透析时血流量(t=-1.181,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TA后1、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为93%、87%、54%、21%,臂丛神经阻滞组为93%、90%、61%、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0.307,P=0.579)。结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PTA手术过程中可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与局部浸润麻醉比较,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且对12个月初级通畅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血液透析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中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薛晓文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中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福建省福清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中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福建省福清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方式干预,观察组给予超声阻滞复合全麻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比较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d、3 d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5 d的PSQI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锁骨骨折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中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可减轻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术后睡眠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全麻 超声引导下联合颈中神经阻滞 认知功能 睡眠状况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
12
作者 王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BPB)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2020-01—2023-09择期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7例,性别不限,年龄45~63岁,BMI18~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臂丛神经阻滞(BPB)联合全麻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2020-01—2023-09择期行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87例,性别不限,年龄45~63岁,BMI18~30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麻组(G组)43例,BPB联合全麻组(BG组)44例。监测麻醉前(T_(0))、切皮时(T_(1))、拔管时(T_(2))时患者的HR、MAP。于患者苏醒后1~2 h内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定镇静效果,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1)、T_(2)时2组患者的HR、MAP均较T_(0)时逐渐升高,其中BG组患者的HR、MAP均低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1~2 h内2组患者的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G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后入路BPB联合全麻应用于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术后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超声引导 锁骨后入路 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计美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实施...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水平,不同时间[麻醉前(T_(0))、麻醉后15 min(T_(1))、麻醉后30 min(T_(2))及术毕(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T_(0)时,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NE、Cor、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可改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臂丛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右美托咪定 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应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B超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
14
作者 刘钊剑 刘龙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26-0129,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引导的颈丛神经和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本院处理的66名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评估B超引导下联合阻滞麻醉技术的有效性。结果 麻醉结果分析显示,采用联合神经阻滞技术的患者中,... 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引导的颈丛神经和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本院处理的66名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评估B超引导下联合阻滞麻醉技术的有效性。结果 麻醉结果分析显示,采用联合神经阻滞技术的患者中,有93.94%(31/33)麻醉效果良好,显著高于未采用此法的组别,后者优良率为75.76%(25/33);这一显著性差异表明了该麻醉方案的优越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麻醉初期两组间无显著变化,但在麻醉10分钟、麻醉6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时,数据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均值P值分别为0.001、0.003、0.002、0.001、0.001和0.003,均<0.05),说明联合阻滞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维持更为有效。结论 B超引导下的颈丛和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麻醉法显著提升了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不仅提高了麻醉的成功率,同时也增强了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由此可见,这一麻醉技术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使用可能在临床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手术 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疗效对比 被引量:27
15
作者 赵梓煜 陈非庸 +2 位作者 张序忠 王钱东 吴安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9期95-9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两种不同方法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动脉旁臂丛阻滞方法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臂丛阻滞提供安全、快速、简便、阻滞更完全的人路方...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两种不同方法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动脉旁臂丛阻滞方法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臂丛阻滞提供安全、快速、简便、阻滞更完全的人路方法。方法我院120例ASA分级I~Ⅱ级的上肢手术患者为受试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成功率、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成功率、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动脉旁臂丛阻滞方法,因为有锁骨下动脉的指引使其定位迅速、准确,是一种安全、快速、简便、阻滞更完全的入路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锁骨下血管间隙 神经 肌间沟法 上肢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骨下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肘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志伟 黄永华 梁国森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IC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B)在肘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拟行肘关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70例。ICB组采用超声引...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ICB)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AXB)在肘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40例拟行肘关节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70例。ICB组采用超声引导ICB,AXB组采用超声引导AXB。观察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穿刺次数、神经阻滞情况、麻醉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穿刺次数少于AXB组,麻醉起效时间早于AX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有效率高于AX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B组麻醉成功68例,麻醉成功率为97.14%,AXB组麻醉成功66例,麻醉成功率为94.29%,两组麻醉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穿刺异感、血管损伤、止血带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ICB与AXB在肘关节手术阻滞中均有较好的效果,且操作安全,但ICB更为迅速,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阻滞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路神经阻滞 锁骨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阻滞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要新宇 乔路筱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传统组,每组39例.传统组采用超声引导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传统组,每组39例.传统组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对比2组患者的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不同神经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4、48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锁骨下肌间沟,超声引导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上的应用能加快神经支配起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缓解患者的静息疼痛评分,提高总体麻醉阻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肌间沟 超声 喙突 神经阻滞 肱骨远端C型骨折
下载PDF
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体系:精准阻滞已向临床迈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雀华 陈亮 +1 位作者 舒海华 姚伟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013-2016,共4页
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麻醉和镇痛的常用技术。近年来,超声使臂丛神经轨迹、筋膜层次和周围解剖标记可视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的扫描和成像、穿刺和注药方法,形成精准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体系。然而,临床应用精准锁... 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麻醉和镇痛的常用技术。近年来,超声使臂丛神经轨迹、筋膜层次和周围解剖标记可视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的扫描和成像、穿刺和注药方法,形成精准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体系。然而,临床应用精准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处于起步阶段,神经内注射风险、膈神经麻痹、阻滞动力学数据缺乏等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难点和痛点。本文着重从解剖基础、入路和技术特点和临床应用如肩关节镜手术进行系统阐述,以期提高麻醉医师对该精准技术体系的认识并促进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上入路 神经阻滞 超声 肩关节镜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灼军 王彬彬 +1 位作者 李汝琳 李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案,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案。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骨膜时、手术结束时、术后10 min,观察组的HR、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时,观察组的ACTH、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案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具有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时间长等优势,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肌间沟神经阻滞 颈浅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下载PDF
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椎旁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高嵩 田文华 +1 位作者 周卫民 刘立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比较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单侧锁骨骨折的手术患者60例,ASAI或Ⅱ级,年龄20~56岁,体重47~78kg,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行椎旁神经阻滞联合... 目的比较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单侧锁骨骨折的手术患者60例,ASAI或Ⅱ级,年龄20~56岁,体重47~78kg,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行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B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液含1%利多卡因和0.2%罗哌卡因。A组以T1横突为定位标志行颈椎椎旁+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分别用神经阻滞液4ml和10ml,再行颈浅丛神经阻滞,用神经阻滞液6ml。B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分别采用神经阻滞液15ml和6ml。记录椎旁神经阻滞和臂丛神经阻滞15min后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情况、麻醉效果评价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C5、C6、T2神经阻滞完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4神经阻滞完善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C7、C8、T1神经阻滞完善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对锁骨骨折手术采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操作简单安全,神经支配区域阻滞完善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肌间沟神经阻滞 颈浅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