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神经丛刺激仪定位行锁骨中点下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体会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秀聪 王雅端 谢文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神经丛刺激仪 定位 锁骨中点下径路臂丛神经阻滞 疼痛评分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锁骨中点定位腋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建国 郭志强 +3 位作者 孟令宝 杨文珍 鲍勇 张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9期854-855,共2页
目的探讨以锁骨中点定位的腋静脉穿刺置管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100例正常成人腋静脉的超声影像,以锁骨中点定位腋静脉的标志点,以此标志点穿刺,在危重患者建立静脉通路87例。结果本组一针成功61例(70.1%),二针22例(2... 目的探讨以锁骨中点定位的腋静脉穿刺置管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100例正常成人腋静脉的超声影像,以锁骨中点定位腋静脉的标志点,以此标志点穿刺,在危重患者建立静脉通路87例。结果本组一针成功61例(70.1%),二针22例(25.3%),三针以上4例(4.6%),操作成功84例(96.6%),操作失败3例(3.3%)。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感染3例(3.4%),全身感染1例(1.1%),穿刺点皮下血肿1例(1.1%),穿刺点皮下液肿1例(1.1%),无气胸。未发生空气栓塞、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以锁骨中点定位的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容易、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静脉 穿刺 并发症 锁骨中点
下载PDF
新生儿锁骨上锁骨中点内侧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冠先 谭宪湖 +1 位作者 彭劲松 施小彤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上中点内侧新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可行性与优点。方法随机选择新生儿手术1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锁骨上锁骨中点内侧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进钟点位于锁骨中点内侧0.3-0.5cm,锁骨上约0.5cm... 目的探讨锁骨上中点内侧新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可行性与优点。方法随机选择新生儿手术1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锁骨上锁骨中点内侧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进钟点位于锁骨中点内侧0.3-0.5cm,锁骨上约0.5cm,穿刺针针体与冠状面呈向前10°~15°,与矢状面呈40°-50°,针尖指向锁骨内1/3段中点。结果穿刺总成功率93.7%,首次穿刺成功率68.7%,进针深度(1.20±0.22)cm,全部顺利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无气胸、无误穿动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上锁骨中点内侧新进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可有效、安全地应用于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术 锁骨下静脉 锁骨上进路 新生儿 锁骨中点内侧进路 锁骨下静脉置管
下载PDF
锁骨中点定位腋静脉置管到位率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坤鹏 那奕文 +3 位作者 鲍勇 孔继昌 何敬之 李双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中点定位腋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采用超声测量引导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盲穿法。观察2组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置管到位率及并发症。结果... 目的探讨锁骨中点定位腋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0例采用超声测量引导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盲穿法。观察2组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置管到位率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穿刺置管深度较对照组深(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置管到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误伤动脉、气胸、穿刺部位异常出血、导管堵塞等并发症。2组住院期间穿刺部位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成功率和到位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期间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低,安全可靠,且操作时间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锁骨中点 腋静脉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骨中点下入路麻醉阻滞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如伟 《医疗装备》 2021年第9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中点下入路麻醉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超声引导喙突入路麻醉阻滞,28例)和试验组(超声引导锁骨中点下入路麻醉阻滞,32例),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中点下入路麻醉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超声引导喙突入路麻醉阻滞,28例)和试验组(超声引导锁骨中点下入路麻醉阻滞,32例),比较两组的麻醉阻滞效果、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结果试验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中点下入路麻醉阻滞的效果明显,且可缩短麻醉操作时间与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维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锁骨中点下入路 麻醉阻滞效果 麻醉操作时间 阻滞起效时间 麻醉维持时间
下载PDF
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不同入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9
6
作者 武茜 田伟千 +3 位作者 郑曼 季方兵 杨程 汤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中点入路与喙突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前臂及手外科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0岁,体重50~70kg,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M组行超声引导锁骨中点入路臂丛神...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中点入路与喙突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前臂及手外科手术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0岁,体重50~70kg,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M组行超声引导锁骨中点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一点法),C组行超声引导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两点法),阻滞药物均为1%盐酸利多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20ml,C组分2次,每次注入10ml。记录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完成后5min(T_0)、10min(T_1)、15min(T_2)、20min(T_3)、25min(T_4)、30min(T_5)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M组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与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0和T_1时M组尺神经的感觉阻滞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T_0时C组肌皮神经的感觉阻滞效果明显优于M组(P〈0.05);T_5时两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中点入路与喙突入路均可安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中点入路操作时间更短,更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锁骨中点入路 喙突入路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