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嵌入塑料化碳电极的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森 史鹏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研究了塑料化碳电极交流阻抗谱的基本形状,交流阻抗谱随循环伏安次数的变化,交流阻抗谱随电位的变化。描述了塑料化碳电极的等效电路,并利用等效电路拟合了不同电位下的交流阻抗谱。实验结果表明,塑料化碳电极的SEI膜主要在首次循环伏... 研究了塑料化碳电极交流阻抗谱的基本形状,交流阻抗谱随循环伏安次数的变化,交流阻抗谱随电位的变化。描述了塑料化碳电极的等效电路,并利用等效电路拟合了不同电位下的交流阻抗谱。实验结果表明,塑料化碳电极的SEI膜主要在首次循环伏安过程中形成,但在其后的循环伏安过程中仍有增长。经过4次循环伏安后的充电过程中,随着电位的降低,SEI膜仍有增长,接触电阻下降,电荷传递反应阻抗降低,并在60mV以下观察到SEI膜阻抗的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离子蓄电池 锂离子嵌入塑料化碳电极 交流阻抗 等效电路
下载PDF
上海应物所等研究揭示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的精细过程
2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2-142,共1页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宋波和方海平采用最新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及其在碳纳米管束中扩散的动态行为。
关键词 锂离子嵌入 纳米管束 上海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物理研究所 动态行为 实验室
下载PDF
Li^+离子嵌入V_2O_5干凝胶薄膜的XPS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勇胜 陈文 +1 位作者 徐庆 郜定山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2-65,共4页
V2 O5薄膜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全固态“灵巧窗”器件中候选锂离子储存材料之一。本研究采用熔融淬冷法成功制备了V2 O5溶胶 ,利用提拉法在ITO玻璃片上制备了表面均匀和无裂纹的V2 O5干凝胶薄膜 ,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将Li+ 离子嵌入到V2 O5... V2 O5薄膜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全固态“灵巧窗”器件中候选锂离子储存材料之一。本研究采用熔融淬冷法成功制备了V2 O5溶胶 ,利用提拉法在ITO玻璃片上制备了表面均匀和无裂纹的V2 O5干凝胶薄膜 ,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将Li+ 离子嵌入到V2 O5干凝胶薄膜中。本文着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了Li+ 离子嵌入V2 O5干凝胶薄膜前后的化学组成及钒、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W2O5 干凝胶薄膜 XPS 锂离子嵌入 五氧化二钒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嵌入式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高一兵 《电池工业》 CAS 200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讨论了锂离子电池所用嵌入式化合物的固体化学问题。在相同的质量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是普通电池的两倍,它是未来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可移植医疗器具(加人工心脏)发展的关键所在。简要介绍了二次锂电池正极嵌锂化合物的基本... 讨论了锂离子电池所用嵌入式化合物的固体化学问题。在相同的质量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是普通电池的两倍,它是未来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可移植医疗器具(加人工心脏)发展的关键所在。简要介绍了二次锂电池正极嵌锂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嵌入式化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最后讨论了几种重要的可嵌入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嵌入化学;展望了几种有希望用于新一代充电锂电池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嵌入式化合物 固体化学 蓄电池
下载PDF
智能汽车领域中嵌入式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
5
作者 张昊 杨磊 张丽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第17期77-78,共2页
本文基于智能汽车领域中嵌入式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探讨与分析了嵌入式锂离子电池选型、循环次数和容量关系、系统设计要点、硬件与软件的相互实现与验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 智能汽车 嵌入离子电池 管理系统设计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具有锂离子储存能力的CeO_2薄膜 被引量:6
6
作者 蒋立中 周鸣飞 +1 位作者 刘先年 秦启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52-756,共5页
CeO2 then films have been fabricated on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heated at 700℃ in an oxygen ambient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SEM showed that as-deposited films are mainly com- posed of uniform nanocrystalline pa... CeO2 then films have been fabricated on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heated at 700℃ in an oxygen ambient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SEM showed that as-deposited films are mainly com- posed of uniform nanocrystalline particles.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from which the oxygen deficient polycrystalline Ce6O11, with a modified monoclinic strUcture has been demon- strate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were measured with cyclic voltammetry and galvonostatic charge /discharge techniqu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eO2 film exhibits good cy- clibility with a reversible capacity of 45mC. cm-2(in the range of 0.1 to 1.5V at current density 40μA. cm-2). It can be suggested that CeO2 thin film is suitable for the anode of Li rechargeable microbat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 离子电池 锂离子嵌入 氧化铈薄膜 储存
下载PDF
层状Li(Ni_(1-x)Co_x)O_2中Li离子首次脱出和嵌入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谷亦杰 黄小文 +2 位作者 吴惠康 刘秀波 周恒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64-67,共4页
共沉淀法合成的层状Li(Ni1-xCox)O2,其中x=0.1,0.2,0.3和1,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层状Li(Ni1-xCox)O2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镍酸锂中随着Co含量的增加,Co的增加改变了镍离子与周围氧离子和锂离子的相互作用,阻止了锂离子择优位... 共沉淀法合成的层状Li(Ni1-xCox)O2,其中x=0.1,0.2,0.3和1,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层状Li(Ni1-xCox)O2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镍酸锂中随着Co含量的增加,Co的增加改变了镍离子与周围氧离子和锂离子的相互作用,阻止了锂离子择优位离开镍酸锂晶体,因此,在镍酸锂中增加一定Co可以阻止镍酸锂由H1向M相转变。同理,在钴酸锂中增加一定Ni可以阻止钴酸锂由H1向H2相和H2相向M相转变。锂离子择优位离开镍酸锂时,存在J-T效应,使得镍酸锂在脱锂过程中发生H1向M相转变,与镍酸锂不同,由于钴酸锂在锂离子择优位离开钴酸锂晶体时,不存在J-T效应,钴酸锂在脱锂时发生H1向H2相和H2相向M相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Li(Ni1-xCox)O2 结构转变 离子脱出和嵌入行为 J—T效应
下载PDF
嵌入化合物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模型与理论模拟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守冬 庄全超 +3 位作者 史月丽 朱亚波 邱祥云 孙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53-2359,共7页
建立了单个嵌入化合物颗粒、混合颗粒、厚度均匀多孔电极层以及非均匀、多层多孔电极层的理论模型,模拟得了了上述模型的相对应电化学阻抗谱(EIS)特征.结果表明,单个颗粒和混合颗粒表现出相似的阻抗谱特征,均由高频区域内与锂离子通过... 建立了单个嵌入化合物颗粒、混合颗粒、厚度均匀多孔电极层以及非均匀、多层多孔电极层的理论模型,模拟得了了上述模型的相对应电化学阻抗谱(EIS)特征.结果表明,单个颗粒和混合颗粒表现出相似的阻抗谱特征,均由高频区域内与锂离子通过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过程相关的R_(SEI)‖C_(SRI)半圆,与电荷传递过程相关的R_(ct)‖C_(dl)半圆以及锂离子在固体颗粒内部的扩散相关的斜线三部分组成.对于非均匀、多层多孔嵌入电极而言,一个个新奇的现象就是在阻抗谱中会出现三个半圆,影响第三个半圆现现并形成的因素主要为电极中的颗粒尺寸分布以及电极层的厚度分布,也就是说电极片中出现不同尺寸分布的颗粒以及形成薄厚两种电极层的时候,容易导致阻抗谱中出现第三个半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嵌入化合物:非均匀: 多孔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