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议拉祜族芦笙文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绍勇
陈艳兰
李春妹
-
机构
澜沧县文化馆
-
出处
《民族音乐》
2015年第2期29-30,共2页
-
文摘
芦笙是一种拉祜族民间重要的乐器,它是随着拉祜族迁移澜沧时传入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拉祜族不断增强以芦笙为吉祥物的意识,繁衍创生出了独具民族心理的芦笙文化,成为拉祜族文化的代表。源远流长的芦笙文化拉祜族芦笙文化的生产演变和发展与其他悠久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商代以前《诗经·小雅·鹿鸣》载:"作嘉宾,鼓瑟吹笙。"
-
关键词
民族心理
唐时期
锅锉
历史过程
笙簧
小雅
澜沧
打歌
生产劳动
原始古朴
-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
-
题名拉祜族苦聪人名称考:从古宗到苦聪
- 2
-
-
作者
姜照中
-
机构
“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22年第1期14-35,共22页
-
文摘
当代拉祜族苦聪人中的拉祜纳又自称“锅搓”[k■^(31)ts^(h)■^(33)]。由于“锅搓”[k■^(31)ts^(h)■^(33)]、“锅锉”二者音近,《新唐书》中的“锅锉蛮”常被视作当代苦聪人的先民。但笔者发现,此一看法其实出自误会。“锅搓”[k■^(31)ts^(h)■^(33)]、“苦聪”其实来自对苦聪人的他称。因为在云南,藏族以其堡垒闻名,所以纳西语、白语、汉语中分别称藏族为^(2)gv^(1)dzu、ku^(21)tsō^(55)“古宗”,即对藏语康方言中甸话中■■■■■mkhar-rdzong“堡垒”的音译。之后,“古宗”及“苦葱”等异译成了汉语中对经常迁徙的山居人群的泛称,此类人群不仅有当代藏族、苦聪人的先民,还有当代彝族、哈尼族的一部分先民。最终,这种称呼的所指范围逐渐收缩,乃至以“苦聪”的写法固化为拉祜族苦聪人的名称。
-
关键词
锅锉
苦聪
拉祜
古宗
藏族
-
Keywords
guocuo
the Kucong
the Lahu
guzong
the Tibetan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