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多孔类石墨烯负载纳米锗负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文植 刘双科 +2 位作者 郝紫勋 李宇杰 许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1-195,207,共6页
设计和制备了一种基于类石墨烯片的三维多孔碳负载纳米锗作为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制备的复合负极中纳米锗颗粒大小为50~500nm,均匀负载在由类石墨烯片构成的三维多孔导电网络中,有效地避免了热处理下Ge颗粒长大的问题。相比于... 设计和制备了一种基于类石墨烯片的三维多孔碳负载纳米锗作为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制备的复合负极中纳米锗颗粒大小为50~500nm,均匀负载在由类石墨烯片构成的三维多孔导电网络中,有效地避免了热处理下Ge颗粒长大的问题。相比于纯Ge负极,复合负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0.2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530.49mAh/g,循环80周后为910.32mAh/g,为纯Ge负极的1.89倍;2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881.28mAh/g,为纯Ge负极的2.0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碳复合负极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利用有机杂化前驱体制备锗碳复合负极材料
2
作者 许静 龚荣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3-616,共4页
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合成了一种锗氧化物GeO_(x)与间苯二甲胺的新型有机杂化前驱体,经过热处理后得到锗碳原位复合的负极材料。对所制复合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前驱体中间... 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法合成了一种锗氧化物GeO_(x)与间苯二甲胺的新型有机杂化前驱体,经过热处理后得到锗碳原位复合的负极材料。对所制复合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表征,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前驱体中间苯二甲胺与锗氧化物通过氢键等结合,具有典型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热处理后原位形成了丰富的锗碳复合界面,有效缓冲了锗负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剧烈体积变化,显著提升了锗基负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锗负极 杂化材料 前驱体 碳复合负极材料
下载PDF
铁锗合金负极的限域封装及锂离子存储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方坤 王心怡 +3 位作者 许希军 巫艺文 杨焱 刘军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93,共6页
锂离子电池商用负极石墨由于低的理论比容量(372 mA·h/g)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需求。锗负极材料凭借更高的理论比容量(约为1600 mA·h/g)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但锗基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变化... 锂离子电池商用负极石墨由于低的理论比容量(372 mA·h/g)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需求。锗负极材料凭借更高的理论比容量(约为1600 mA·h/g)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但锗基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变化,使得其电化学性能差。因此,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独特的锗基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合成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Ge-Fe-O_(x)/EDA纳米线,接着进行多巴胺包覆,随后通过高温焙烧在内部原位生成Fe Ge/FeGe_(2)合金相和表面形成碳包覆,从而制得了限域封装的Ge/FeGe/FeGe_(2)@C纳米线铁锗合金负极。这种独特的结构有效提升锗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和抑制体积变化,因此复合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当电流密度为5 A/g时,放电比容量为450 mA·h/g)和良好的长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 A/g条件下循环4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547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纳米线 包覆 限域封装
下载PDF
纳米锗-锡/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乔雪 杨雪彪 +3 位作者 黄婷婷 王新月 贾子辰 王红强 《华电技术》 CAS 2021年第7期24-29,共6页
锗因其较高的理论容量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设计制备了一种纳米锗-锡/碳复合材料,碳材料可以在提高锗导电性的同时适应其体积变化,锡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导电性,并且锗和锡2种组分脱/嵌锂的电位不同,未参与反应... 锗因其较高的理论容量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设计制备了一种纳米锗-锡/碳复合材料,碳材料可以在提高锗导电性的同时适应其体积变化,锡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导电性,并且锗和锡2种组分脱/嵌锂的电位不同,未参与反应的组分可以作为基体缓冲另一组分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高负极的结构稳定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光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材料进行形貌表征,并对结构和组分进行分析。将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0.50 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92(mA·h)/g,充放电100次后容量保持在510(mA·h)/g。当电流密度提高至10.00 A/g时,仍具有460(mA·h)/g的放电容量,说明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的同时还有较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碳负极材料 比容量 电流密度 锂化反应 倍率性能
下载PDF
Effect of germanium on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hain-like Co-P anode material for Ni/Co rechargeable batteries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佳佳 赵相玉 +4 位作者 杜伟 杨猛 马立群 丁毅 沈晓冬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060-2065,共6页
Co-P (4.9% P) powders with a chain-like morphology were prepared by a novel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The Co-P and germanium powders were mixed at various mass ratios to form Co-P composite electrodes. Charge and d... Co-P (4.9% P) powders with a chain-like morphology were prepared by a novel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The Co-P and germanium powders were mixed at various mass ratios to form Co-P composite electrodes. Charge and discharge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hich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he addition of germanium. For instance, when the mass ratio of Co-P powders to germanium is 5:1, the sample electrode shows a reversible discharge capacity of 350.3 mA·h/g and a high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of 95.9% after 50 cycles. The results of cyclic voltammmetry (CV) show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Co/Co(OH)2 within Co-P composite electrodes and EIS indicates that this electrode shows a low charge-transfer resistance, facilitating the oxidation of Co to Co(O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 alloy GERMANIUM anode materi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