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吕宋海峡ADCP观测的450m以浅水层内潮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廖光洪 袁耀初 +5 位作者 Kaneko ARATA 杨成浩 陈洪 Taniguchi NAOKAZU Gohda NORIAKI Masanori MINAMIDATE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40,共17页
应用2008年4月25日至9月26日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锚定测流资料,研究分析吕宋海峡上层海洋的内潮特征.谱分析和能量计算均显示在观测海区全日潮和半日潮为主要的能量频带,深度积分的全日潮频带总能量为31 kJ.m,在半日潮频带... 应用2008年4月25日至9月26日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锚定测流资料,研究分析吕宋海峡上层海洋的内潮特征.谱分析和能量计算均显示在观测海区全日潮和半日潮为主要的能量频带,深度积分的全日潮频带总能量为31 kJ.m,在半日潮频带和高频带深度积分的总能量分别为6.9和3.4 kJ.m.谱分析结果显示:近惯性频率峰值仅出现在斜压分量.在66 m以浅深度,显著分潮(O1,K1,M2,MK3,M4)和近惯性频率分量都基本符合线性内波理论关系式E+(ω)/E-(ω)=(ω-f)2/(ω+f)2;然而,在其他观测深度,并非所有的主要分潮均满足上述线性内波能量一致性关系式.分析潮流的垂直结构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正压潮和内潮均为混合潮,潮日不等现象明显,显示了约14天的大潮/小潮周期变化.平行与垂直于陆架方向的K1和O1分潮的分量几乎相等,而M2和S2分潮则主要以波束形式向南海北部陆架传播.内潮幅度和相位均随时间变化,M2和S2垂向结构主要表现为第1模态,而K1和O1则接近于第2模态结构;在主温跃层附近,它们的短轴与长轴之比与f/ω的比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定测流 ADCP 内潮 内波 吕宋海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