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霍特-阿林成矿带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坚 梁一鸿 +2 位作者 刘雪松 李敏 秦亚 《地质与资源》 CAS 2012年第3期266-270,共5页
锡霍特-阿林构造带由兴凯地块、老爷岭-格罗杰科岛弧和东锡霍特-阿林造山带3个构造单元组成.其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可分为3期:里菲纪末期至志留纪末,在兴凯区形成了喷流-沉积为主的铁(锰)矿、铅锌矿及岩浆热液型锡矿;二叠纪中期,在老爷岭-... 锡霍特-阿林构造带由兴凯地块、老爷岭-格罗杰科岛弧和东锡霍特-阿林造山带3个构造单元组成.其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可分为3期:里菲纪末期至志留纪末,在兴凯区形成了喷流-沉积为主的铁(锰)矿、铅锌矿及岩浆热液型锡矿;二叠纪中期,在老爷岭-格罗杰科岛弧地区形成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和变质热液型金矿;侏罗纪至古近纪末,在东锡霍特-阿林构造带中形成了夕卡岩型钨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夕卡岩型及脉状硼矿和铅锌矿、脉状金矿等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霍特-阿林成矿带 金属矿床类型 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演化
下载PDF
锡霍特-阿林北部地区中生代Zhuravlevka-Amur和Kiselevka-Manoma杂岩的古地磁学和地球动力学(英文)
2
作者 А.N.Didenko А.I.Tikhomirova А.V.Kudymov 《地质与资源》 CAS 2015年第3期281-282,共2页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formation history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flanking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The original paleomagnetic data are given on Cretaceous rocks of the Utitsa and Kiselevka formations of the
关键词 锡霍特-阿林北部地区 中生代 Zhuravlevka-Amur Kiselevka-Manoma 杂岩 古地磁学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关于锡霍特—阿林侏罗纪和白垩纪界线问题
3
作者 科.,ВП 韩凤喜 《黑龙江地质情报》 1998年第3期14-23,共10页
关键词 地层 侏罗纪 白垩纪 地层界线 锡霍特-阿林
下载PDF
黑龙江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硕 孙丰月 +3 位作者 王冠 刘凯 李睿华 郭花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2-328,共17页
黑龙江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东部大陆边缘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内,锆石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矿床的成矿母岩体花岗斑岩形成于121.4±0.5 Ma,属早白垩世晚期,成矿时间略晚于此。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河口林场花岗斑岩SiO_... 黑龙江河口林场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东部大陆边缘完达山陆缘增生带内,锆石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矿床的成矿母岩体花岗斑岩形成于121.4±0.5 Ma,属早白垩世晚期,成矿时间略晚于此。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河口林场花岗斑岩SiO_2含量较高,为61.21%~73.81%,K_2O含量较高,为3.74%~4.61%,Na_2O为0.06%~0.20%,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背景下。(La/Yb)N-Yb、K/Rb-Rb等微量元素比值图解显示矿体的形成与壳-幔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中生代晚期(130~120 Ma)我国东部进入地壳伸展减薄的高峰期,古太平洋板块的持续西向俯冲使区内岩石圈不断增厚发生拆沉,软流圈地幔直接加热下地壳使其部分熔融导致壳幔混合作用的发生,形成的岩浆携带大量成矿物质沿伸展作用形成的空间上侵,并于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沿途围岩中的有用组分,随后就位于三叠纪地层内,岩浆演化晚期,Sn、W等金属元素随流体不断聚集在岩浆房顶部及构造薄弱处,随着温度、压力等物化条件的改变,最终沉淀于岩体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成矿。本次研究确定了该矿床为区内发现的首例斑岩型锡多金属矿,与东侧俄罗斯境内的锡霍特-阿林锡多金属成矿省具有良好的亲缘性,为该成矿省在我国境内的延伸部分,其发现为我国东北地区锡矿的探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多金属矿床 矿床成因 锡霍特-阿林成矿省 完达山 河口林场
下载PDF
中生代兴蒙造山带东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恺 张进江 +1 位作者 葛茂卉 凌逸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8-1108,共11页
兴蒙造山带东缘包括松辽盆地以东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造山带、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和锡霍特-阿林增生杂岩带,是古亚洲洋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过渡的地带。岩浆岩研究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在佳木斯地块的俯冲作用最早可能始于早二叠世,三叠... 兴蒙造山带东缘包括松辽盆地以东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造山带、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和锡霍特-阿林增生杂岩带,是古亚洲洋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过渡的地带。岩浆岩研究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在佳木斯地块的俯冲作用最早可能始于早二叠世,三叠纪-早侏罗世时,其俯冲影响到牡丹江断裂两侧,形成了南北向分布的岩浆岩带以及由黑龙江杂岩为代表的增生杂岩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锡霍特-阿林的地体群沉积了来自佳木斯-兴凯地块和华北克拉通的碎屑物。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变化,板片俯冲作用相关的岩浆活动在这段时期逐渐减弱,大量北北东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将锡霍特-阿林的地体向北运移、拼贴至现今位置;同时,中国东北地区则转为伸展环境。晚白垩世时期,俯冲作用再次活跃,产生了锡霍特-阿林地区广泛的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 佳木斯地块 锡霍特-阿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