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锥度角的主动脉弓血液脉动流数值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邱霖 岑人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求在正常生理脉动流条件下主动脉弓内血液流动速度和压力脉动分布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和排除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对具有锥度角的主动脉弓内血液脉动流动进行数值模... 目的 探求在正常生理脉动流条件下主动脉弓内血液流动速度和压力脉动分布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和排除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对具有锥度角的主动脉弓内血液脉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计算获得了具有锥度角的主动脉弓内血液流动在心动周期不同时刻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流线分布。结论 主动脉弓内的血液脉动流流态表现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主动脉弓的锥度角和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 锥度角 数值解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锥度角对非定常的动脉血流的压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岑人经 岑鸿飞 +1 位作者 黄岳山 吴效明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应用Navier_Stokes方程和质量连续原理对具有锥度角的动脉血管中非定常状态下的血液发展流动建立了一组数学模型 ,采用贝塞尔函数方法进行了解析求解 ,获得了非定常状态下的动脉血液发展流动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公式。并与定常状态下... 应用Navier_Stokes方程和质量连续原理对具有锥度角的动脉血管中非定常状态下的血液发展流动建立了一组数学模型 ,采用贝塞尔函数方法进行了解析求解 ,获得了非定常状态下的动脉血液发展流动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公式。并与定常状态下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发展流动做了比较。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动脉血管 发展流动 动脉血流 锥度角 状态 影响 中非
下载PDF
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配流副锥度角的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少年 梁涛 +3 位作者 包尚令 王煜 周致元 李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0-29,F0003,共11页
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是将液压马达与发电机一体化的新一代液压能量回收装置,缸体-配流轴组成的配流副是其关键摩擦副之一,配流副配合面锥度角的选择对马达的配流、承载和摩擦磨损特性有重要影响。该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测... 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是将液压马达与发电机一体化的新一代液压能量回收装置,缸体-配流轴组成的配流副是其关键摩擦副之一,配流副配合面锥度角的选择对马达的配流、承载和摩擦磨损特性有重要影响。该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的方法,探讨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配流副锥度角的最优值选择。首先根据配流副结构与尺寸,明确锥度角范围,然后以36°、39°、42°和45°共4个配流副锥度角为对象。分别从流场仿真、弱流固耦合和摩擦磨损试验3个方面,评价各锥度角配流副的柱塞腔油液压力与压力脉动、配流副部件应力与变形、配流副摩擦磨损等性能。结果发现配流副锥度角为42°和45°时,位于配流副上死点的柱塞腔内油液压力和压力波动较小,压力分别为4.66、4.62 MPa、压力波动幅度分别为3.307和3.246 MPa;在柱塞腔与高压油孔接通阶段,柱塞腔油液压力波动幅度分别为0.324、0.322 MPa;两种锥度角下的配流轴最大等效应力皆远小于其屈服强度;锥度角为42°缸体的最大等效应力占屈服强度比例较45°锥度角大0.74个百分点,最大变形量大0.251μm;两种锥度角的配流副没有强度失效的风险,虽然有微量弹性变形,但对配流副的正常工作影响极小。相较于45°锥度角,42°锥度角摩擦副的平均摩擦系数小0.012,且波动小、稳定性好;上、下试件的磨损率分别小1.966×10^(-6)和7.601×10^(-6)mm^(3)/(N·mm)。所以42°锥度角有利于能量回收马达配流副的稳定工作及高效运转。研究结果可为柱塞式能量回收马达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达 流场 仿真 应力 变形 配流副 锥度角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动脉中的发展流动与其锥度角的关系
4
作者 岑人经 周静 吴源青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57-158,171,共3页
本文推导了动脉血管流动的速度分布公式和压力分布公式,并从数学上论证出动脉血管中之所以总是发展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动脉血管存在着锥度角。此外,还讨论了锥度角对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分布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 血液流动 发展流动 血管锥度角 动脉
下载PDF
高效气动套管自动补贴装置金属锚锥度角设计
5
作者 田振亚 高东强 +1 位作者 郑梅 曾珊琪 《模具技术》 2008年第6期6-9,30,共5页
介绍了高效气动套管自动补贴装置补贴动作原理,对锥套和金属锚关键部件进行了力学分析,确定了金属锚锥度角的取值范围。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得出了锥度角与扩径力、锚体最大塑性变形量以及残余应力的关系,经过分析比较,得出了最佳锥度... 介绍了高效气动套管自动补贴装置补贴动作原理,对锥套和金属锚关键部件进行了力学分析,确定了金属锚锥度角的取值范围。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得出了锥度角与扩径力、锚体最大塑性变形量以及残余应力的关系,经过分析比较,得出了最佳锥度角。实践证明,把有限元分析应用到工程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设计准确性以及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锚 锥套锥度角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锥度角对弯曲动脉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邱霖 岑人经 +1 位作者 吴效明 袁支润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61-62,共2页
运用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具有锥度角的弯曲血管内的血液二维定常流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计算出具有锥度角的弯曲动脉内血液流动的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弯曲血管的曲率和沿血管渐缩的锥度... 运用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具有锥度角的弯曲血管内的血液二维定常流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计算出具有锥度角的弯曲动脉内血液流动的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弯曲血管的曲率和沿血管渐缩的锥度角使得血管截面血流速度分布尤其是径向速度分布发生较大畸变;锥度角对弯曲动脉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血流径向速度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动脉 锥度角 数值解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动脉锥度角对非定常血流速度分布的影响
7
作者 林蒋国 黄岳山 岑人经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69-70,共2页
从动脉血管具有1°左右的锥度角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用Navier-Stokes方程和质量连续原理对非定常状态下动脉中血液流动的锥度角效应问题建立了一组数学模型,继而采用贝塞尔函数方法进行了解析求解,获得了非定常状态下的动脉血液发展... 从动脉血管具有1°左右的锥度角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用Navier-Stokes方程和质量连续原理对非定常状态下动脉中血液流动的锥度角效应问题建立了一组数学模型,继而采用贝塞尔函数方法进行了解析求解,获得了非定常状态下的动脉血液发展流动的速度分布公式.和无锥度角的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发展流动做了比较.得出了一些颇为新颖而重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动 锥度角 非定常状态 发展流动 速度分布
下载PDF
关于主动脉锥度角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卫航 郭伟 贾鑫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共4页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一线方案.临床中选用的支架以直筒式的居多,而主动脉的直径存在一定的渐细性,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远期支架远端并发症高发.有研究指出可以通过建立模型评估主动脉锥度大小,而且...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一线方案.临床中选用的支架以直筒式的居多,而主动脉的直径存在一定的渐细性,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远期支架远端并发症高发.有研究指出可以通过建立模型评估主动脉锥度大小,而且锥度式支架在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贴壁效果,有效降低支架远端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主动脉锥度及锥度式支架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支架 血管成形术 锥度角 主动脉直径
原文传递
结晶器角部锥度对方坯温度及应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兰岳光 彭继华 +1 位作者 赵鑫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66-268,共3页
通过调整气隙厚度模拟结晶器角部锥度变化,使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出不同锥度下方坯坯壳内的温度及应力场,明确了结晶器角部锥度对方坯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结晶器锥度 气隙厚度 温度场 应力场
下载PDF
锥度(角)测量方法研究及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泽林 陈以东 何云祥 《机械制造》 2009年第10期75-76,共2页
根据锥度(角)的定义与测量原理,对锥角测量参数的误差及其对锥角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测量方法。针对汽车变速器一轴锥孔锥角参数精度要求,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设计制作了锥度(角)传感器。论述了该传感器的组成结构、... 根据锥度(角)的定义与测量原理,对锥角测量参数的误差及其对锥角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测量方法。针对汽车变速器一轴锥孔锥角参数精度要求,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设计制作了锥度(角)传感器。论述了该传感器的组成结构、测量原理、测量工艺、测量准确度评估和传感器使用验证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度() 传感器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下载PDF
等螺旋角锥度刀具简易数控加工法
11
作者 乔水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3-94,共2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经济型数控机床上实现等螺旋角圆锥螺旋线的加工方法 ,其原理是用等导程螺旋线去逼近此种曲线。这个方法计算简单 ,结果精确 ,并可保证整段曲线上误差相等 。
关键词 等螺旋锥度刀具 数控加工 逼近
下载PDF
等螺旋角锥度棒铣刀制造方法实践
12
作者 车光玲 周宏雷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8,共4页
等螺旋角锥度棒铣刀具有切削平稳、切削效率及耐用度高等特点。由于锥度棒铣刀的刀坯是一个圆锥体,当它有一个不变的螺旋角ω时,它的导程是不等的,这就给制造带来了困难。而找出其几个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数控机床加工是一种便... 等螺旋角锥度棒铣刀具有切削平稳、切削效率及耐用度高等特点。由于锥度棒铣刀的刀坯是一个圆锥体,当它有一个不变的螺旋角ω时,它的导程是不等的,这就给制造带来了困难。而找出其几个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数控机床加工是一种便捷的方法。文本对其函数关系进行了推导,对加工其螺旋槽数控程序的编制及加工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方法 等螺旋锥度棒铣刀 齿刃曲线 数控加工
下载PDF
等螺旋角锥度铣刀的设计与制造要点
13
作者 龚金南 张万洪 《机械制造》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0-31,共2页
在机械加工中,有些零件的加工常用锥度铣刀。如齿条、V形槽、锥孔等的加工。以前由于受加工条件的限制,我们一般把锥度铣刀设计成直槽形式,这样虽然给制造带来了方便。但直槽锥度铣刀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值大,刀具寿命短。... 在机械加工中,有些零件的加工常用锥度铣刀。如齿条、V形槽、锥孔等的加工。以前由于受加工条件的限制,我们一般把锥度铣刀设计成直槽形式,这样虽然给制造带来了方便。但直槽锥度铣刀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值大,刀具寿命短。随着机床制造业的发展,各种磨削中心相继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等螺旋角锥度铣刀的加工才得以实现。图1是我们为某厂设计制造的一种齿条铣刀,该齿条的模数为m=4mm,压力角α=20°。使用结果表明:刀具寿命是原来直槽高速钢铣刀的10倍,齿条精度提高一级,表面粗糙度值由R_α3.2降至R_α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刀 等螺旋锥度 磨削
下载PDF
论等螺旋角,等前角锥度立铣刀的制造
14
作者 王家恩 《西飞科技》 1989年第2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铣刀 等螺旋 等前锥度
下载PDF
时间分割法用于等螺旋角圆锥螺旋线的插补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彦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49,共3页
等螺旋角刀具的容屑槽分布在一条空间等螺旋角圆锥螺旋线上 ,在数控机床上铣槽和刃磨可以大大提高精度及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加工此类曲线的实时插补算法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结果精确 ,满足数控加工的需要。
关键词 等螺旋锥度刀具 数控加工 时间分割法 等螺旋圆锥螺旋线 插补 数控机床
下载PDF
外倒锥齿的锥度量棒设计原理与MATLAB程序开发
16
作者 刘国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2-133,共2页
针对倒锥齿的特点进行分析 ,运用量球测量法中跨球距M值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求得相应的锥度量棒的计算式 ,并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开发了锥度量棒设计的计算程序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关键词 外倒锥齿 量球法 跨球距 锥度量棒 锥度 量棒直径 计算程序 汽车 变速器 MATLAB
下载PDF
车辆轴锥度的检测及应用
17
作者 石宝龙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15期178-179,共2页
本文利用对车辆轴的测量,发现车辆轴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一种关于车轴锥度测量的解决方法,并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说明,车辆轴的规则结构、车辆轴的检测相关原理、设计方案的要点、确定的相关锥角公差、检测过程的操作方法、总结使... 本文利用对车辆轴的测量,发现车辆轴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一种关于车轴锥度测量的解决方法,并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说明,车辆轴的规则结构、车辆轴的检测相关原理、设计方案的要点、确定的相关锥角公差、检测过程的操作方法、总结使用方法的优缺点、规范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轴 锥度 公差检测
下载PDF
弹性卡套的应用分析
18
作者 张明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4年第11期50-55,共6页
对公司车、铣加工常用的一种弹性卡套的结构、定位夹紧原理、关键尺寸设计、卡套的优缺点和禁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弹性卡套 锥度 锥度角 定位 夹紧
下载PDF
大型异步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电磁力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鲍晓华 程晓巍 +2 位作者 方勇 吕强 单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32,共6页
针对大型异步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受电磁力作用容易发生故障的实际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端部绕组锥度角进而改善定子端部绕组力学性能的方法。利用MAXWELL方程结合分离变量法推导出了端部绕组磁场的表达式,通过时步有限元方法建立... 针对大型异步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受电磁力作用容易发生故障的实际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端部绕组锥度角进而改善定子端部绕组力学性能的方法。利用MAXWELL方程结合分离变量法推导出了端部绕组磁场的表达式,通过时步有限元方法建立端部绕组模型,进而分析绕组端部磁场的分布情况。最后结合洛伦兹法则,利用局部坐标变换得到端部绕组斜线段电磁力的计算公式,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算例,对比分析了端部绕组在不同锥度角下电磁力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改善端部绕组的力学性能,延长电机使用寿命,为干式潜水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电机 有限元方法 锥度角 端部绕组磁密 电磁力密度
下载PDF
动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岑人经 刘泳涛 范毅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4,共4页
论述了存在于动脉血管中血液流动的3个重要问题:入口效应问题。
关键词 血液流动 动脉血管 入口效应 锥度角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