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征对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
1
作者 马依热·阿布都赛麦提 阿地拉·阿布力孜 +1 位作者 蒋文雯 阿依古丽·吐尔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T特征对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REP)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182例,均接受REP治疗并获取CBCT,随访观察12个月,根据治疗效...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T特征对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REP)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182例,均接受REP治疗并获取CBCT,随访观察12个月,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60例和无效组2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BCT特征对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有效组患者的年龄、术前根尖周病损体积较无效组小,皮质骨破坏占比较无效组低(P<0.05)。以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为因变量(无效=1,有效=0),年龄、皮质骨破坏、根尖周病损体积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根尖周病损体积(OR=1.041,95%CI:1.014~1.069)为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术前根尖周病损体积预测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AUC为0.852(95%CI:0.792~0.900),特异度为73.12%,敏感度为95.45%。结论基于CBCT测定的术前根尖周病损大小是根尖周炎患者再生牙髓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术前根尖周病损体积小的患牙可以获得更好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根尖周炎 再生牙髓治疗 牙髓血运重建
下载PDF
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的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
2
作者 吴炯睿 高益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通过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方法·对1021例因牙列缺损或缺失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种植手术患者的双侧上颌窦中的上颌窦动脉(maxillary sinus artery,MSA)... 目的·通过锥形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上颌窦动脉解剖结构。方法·对1021例因牙列缺损或缺失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种植手术患者的双侧上颌窦中的上颌窦动脉(maxillary sinus artery,MSA)进行观测。在CBCT骨窗视图,测量第二前磨牙(P2)、第一磨牙(M1)、第二磨牙(M2)牙位中线处MSA骨孔与骨壁间的位置关系,并将其走形类型分为窦内型(位于上颌窦黏膜下方)、骨内型(完全位于上颌窦侧壁内)、表浅型(位于上颌窦外侧壁骨膜下方)3类;测量MSA骨孔直径(diameter of the MSA,DMSA)、MSA骨孔下缘至上颌窦底距离(distance between the lower margin of the vessel and the sinus floor,DVSF);测量M1牙位中线处上颌窦底上方5 mm处的上颌窦侧壁厚度及上颌窦宽度;测量上颌窦底上方10 mm处上颌窦内外侧壁与上颌窦底最低点形成的角度,即上颌窦角度。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MSA走形位置变异、走形类型、DMSA和DVSF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别对MSA的DMSA及DVSF与上颌窦侧壁厚度、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MSA走形位置变异:在1021例患者中,共42例(4.1%)患者的MSA走形于上颌窦侧壁、紧贴上颌窦底部,其中14例(33.3%)为双侧MSA,28例(66.7%)为单侧MSA;7例(0.7%)患者的MSA走形于上颌窦底根方牙槽骨内,其中1例(14.3%)为双侧MSA,6例(85.7%)为单侧MSA。②MSA走形类型:窦内型占36.5%,骨内型占60.4%,表浅型占3.1%。中年患者中骨内型检出率(63.0%)高于青年和老年患者(P=0.005)。③DMSA:M1牙位的DMSA最大,为(1.42±0.44)mm。男性在P2、M1、M2牙位的DMSA均大于女性。在P2、M1牙位均发现上颌窦侧壁厚度与DMSA呈弱正相关(r=0.2,r=0.2)。在M1牙位发现上颌窦宽度、上颌窦角度均与DMSA呈弱负相关(r=-0.1,r=-0.2)。④DVSF:自M2至P2方向,DVSF逐渐降低。男性在P2、M2牙位的DVSF均大于女性。在M1牙位发现上颌窦侧壁厚度、上颌窦宽度均与DVSF呈弱负相关(r=-0.3,r=-0.1)。结论·MSA走形位置变异可发生于上颌窦底及上颌窦底根方的牙槽骨中。随着患者年龄增大,MSA走形类型由窦内型向骨内型转变。男性患者的DMSA较女性更大,动脉出血风险更大;在较厚的上颌窦侧壁中能观测到较大的DMSA,而当上颌窦宽度和角度越大时,DMSA越小。男性患者的DVSF较女性更大,当上颌窦侧壁越厚或当上颌窦宽度越大时,DVSF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动脉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上颌窦底提升 解剖变异
下载PDF
锥形束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在多生牙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郝立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30-0032,共3页
探讨将锥形束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BCT)应用于多生牙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特定时间段内(2020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105例多生牙患者,分别采用CBCT、X线根尖片实施诊断,对比其在诊断多生牙中的效能(部位、位置、方向、形态与... 探讨将锥形束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BCT)应用于多生牙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特定时间段内(2020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105例多生牙患者,分别采用CBCT、X线根尖片实施诊断,对比其在诊断多生牙中的效能(部位、位置、方向、形态与治疗情况)。结果 术中检查总共发现105颗多生牙,X线根尖片发现68颗(64.76%),CBCT105颗(100.00%),CBCT的诊断准确率较X线片高(P<0.05)。CBCT在多生牙部位、位置、方向、形态上的诊断效能均优于X线片(P<0.05)。全部患者都结合CBCT诊断所得影像学信息,行精准手术入路,所选切口大小合适,所有多生牙均以精准拔除的方式给予治疗,且都获得成功。术中所得到的患齿情况均完全符合CBCT显示的患齿信息。结论 在诊治多生牙时,通过与CBCT图像相结合,能够将其数量、生长方向、位置、形态分布及部位等情况清晰呈现出来,故可为精准治疗提供可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多生牙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腹腔神经丛清扫术
4
作者 付志强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1,F0002,共2页
患者,女,71岁,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及眼睛变黄,小便浓茶样,有全身瘙痒等不适,偶有反胃恶心、反酸嗳气等不适。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提示胰头占位,考虑胰腺癌可能性大。发现高血压病10余年,规律服用坎地沙坦酯片,4mg/d,口服,... 患者,女,71岁,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及眼睛变黄,小便浓茶样,有全身瘙痒等不适,偶有反胃恶心、反酸嗳气等不适。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提示胰头占位,考虑胰腺癌可能性大。发现高血压病10余年,规律服用坎地沙坦酯片,4mg/d,口服,血压控制良好,余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①胰头占位,胰腺癌可能?②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 计算机断层扫描 腹腔神经丛 浓茶样 胰头占位 清扫 反酸嗳气 血压控制
下载PDF
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及其处置界限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坚 陈自谦 +4 位作者 刘冰川 付丽媛 钟群 肖慧 许尚文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2期20-25,共6页
目的:研究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测算方法和检测结果,以建立其质量控制检测指标的处置界限。方法: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及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CT设备检测规范标准,对Philips Brilliance iCT Elite型CT加权剂量指... 目的:研究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测算方法和检测结果,以建立其质量控制检测指标的处置界限。方法:基于美国放射学会(ACR)及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CT设备检测规范标准,对Philips Brilliance iCT Elite型CT加权剂量指数、层厚、CT值、定位光精度、噪声、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和均匀性等进行质量控制检测;根据ACR标准要求分别扫描76-414型160 mmCT剂量头模以及Catphan 500型CT性能检测体模,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参数测算,建立质量控制检测指标的处置界限。结果:Philips Brilliance iCT Elite CT加权剂量指数检测均值为(44.787±0.645)mGy,最大偏差1.68 mGy,处置界限为CT加权剂量指数(CTDIw)变化≤5%;空间分辨率处置界限为标准算法≥7 LP/cm、骨算法≥9 LP/cm;密度分辨率处置界限为能够分辨0.5%对比度差异圆柱的直径≤4 mm;定位光精度处置界限应≤1 mm;层厚偏差处置界限应≤0.6 mm;噪声处置界限应≤0.4%;CT值均匀性处置界限应≤2 HU;水的CT值处置界限应≤±4 HU;诊断床运动精度处置界限为≤1 mm;CT值线性处置界限(1.95±0.02)×10-4。结论: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均在处置界限范围内,且设备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质量控制 质量检测 处置界限
下载PDF
应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及CartoMerge技术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体会
6
作者 唐恺 赵冬冬 +2 位作者 张敬莹 陈艳清 徐亚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5-458,I0003,共5页
目的报道应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指导的CartoMerge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结果。方法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将参考图像以反白的形式叠加于透视屏上)的指导下,可准确定位各支肺静脉的顶部及底部,从中选取解剖点作为CartoMerge的陆标。CartoMe... 目的报道应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指导的CartoMerge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结果。方法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将参考图像以反白的形式叠加于透视屏上)的指导下,可准确定位各支肺静脉的顶部及底部,从中选取解剖点作为CartoMerge的陆标。CartoMerge完成后,重叠参考图像技术又可用于指导消融导管的定位。结果本研究入选12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在重叠参考图像技术的指导下成功完成CartoMerge及导管消融。前40例行标准CartoMerge,三维电解剖标测与CT图像的平均空间差异为(1.42±0.67)mm,肺静脉隔离率为96%,消融操作时间为(92±17)min,整个手术总耗时(139±32)min。后89例行简化的CartoMerge,即不用Carto构建完整的左心房模型,而仅选择3~4对陆标进行图像融合操作,手术总耗时进一步缩短至(115±38)min。结论重叠参考图像技术有助于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并可有助于规范陆标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肺静脉隔离 重叠参考图像技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三维电解剖标测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术中超声在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7
作者 罗杨 陈燕 +1 位作者 刘婷婷 王佳琪 《西南军医》 2018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在肝脏肿瘤手术中的优势及护理体会。方法对98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中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术前经腹超声(trans abdominal ultrsonography,TAS)及CT的检查结果,术中配合术者行IOUS...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在肝脏肿瘤手术中的优势及护理体会。方法对98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中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术前经腹超声(trans abdominal ultrsonography,TAS)及CT的检查结果,术中配合术者行IOUS辅助定位及诊断、记录IOUS发现病灶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比较三种方法对肝脏肿瘤的检出率,总结IOUS的配合要点。结果 IOUS辅助下肝脏肿瘤切除术中配合良好,无IOUS引起的术中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并发症。98例肝肿瘤病例经病理证实共有144个病灶。IOUS的总检出率为98.6%,对直径>1 cm病灶的检出率为100%,对直径<1 cm病灶的检出率94.1%。IOUS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TAS(P<0.05),与CT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直径<1 cm的肿瘤,IOUS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AS和CT(P<0.05)。结论与传统的术前检查相比,IOUS显著提高了术中诊断的准确性和病灶的检出率,尤其对于直径<1 cm的微小肿瘤,IOUS具有显著的敏感性。术前积极准备、术中默契配合,可避免因使用IOUS导致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该技术值得在术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中超声 经腹超声 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CT引导下的鼻腔扩容术在下鼻甲肥大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霍常友 石磊 田飞雨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7期2531-2534,共4页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CT)引导下的鼻腔扩容术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为下鼻甲肥大且接受CT引导下的鼻腔扩容术患者123...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CT)引导下的鼻腔扩容术用于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为下鼻甲肥大且接受CT引导下的鼻腔扩容术患者123例为观察组,同时以67例确诊为下鼻甲肥大且接受鼻腔镜下的鼻腔扩容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Score,VAS)、鼻阻力检测和术后鼻腔通气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1±0.8)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2±1.9)分(t=-22.06,P=0.000)。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为(5.2±1.1)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7.8±2.1)分(t=-8.98,P=0.000)。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评分(t=-13.77,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单侧V150、双侧V150、ΔV%、ΔV(%)、L/R<0.6和L/R>1.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观察组显效65例,有效24例,无效34例,其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的鼻腔扩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疗效优于鼻腔镜下扩容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鼻腔扩容 下鼻甲肥大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锥形束CT与超声骨刀的联合应用及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彤 王倩 +2 位作者 卫星宇 张欢欢 赵婷婷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间接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术中引入CBCT进行实时扫描成像,以精准定位手术区域并评估骨切除情况。根据切骨工具的不同,患者被分为超声骨刀组(n=40)和高速磨钻组(n=40)。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指数)、颈椎Cobb角、椎管占位率、骨性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高速磨钻组相比,超声骨刀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同时,超声骨刀组术后3个月、12个月JOA评分及改善率明显优于高速磨钻组(P<0.05);术后1周、3个月及12个月NDI指数也明显优于高速磨钻组(P<0.05)。此外,超声骨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高速磨钻组(20.00%)(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CBCT与超声骨刀联合应用不仅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损伤,还能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和颈椎功能障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骨科手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超声骨刀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配合
下载PDF
SPECT/CT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0
作者 李丽 彭德新 +1 位作者 肖琼 高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融合显像在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2022年2月—...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融合显像在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2022年2月—2023年1月接收的80例疑似肺癌骨转移患者,入选患者均进行CT、磁共振成像(MRI)及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最终结果与手术病理金标准相比,计算三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三者对不同肺癌原发病灶的检出率。结果:8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确诊病灶为93个,包括恶性病变72个(<1 cm的15个,1~3 cm的33个,>3 cm的24个),良性病变21个;CT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9.44%、76.19%、70.97%;MRI分别为80.56%、71.43%、78.49%;SPECT/CT融合显像分别为97.22%、85.71%、94.62%,但其中以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敏感度、准确率显著更高(P<0.05);SPECT/CT对直径<1 cm肺癌原发病灶检出率高于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进行肺癌骨转移诊断可采取MRI、CT及SPECT/CT融合显像,但SPECT/CT融合现象相较于CT、MRI诊断而言,诊断价值更高,且在微小病灶的检出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电子计算机X 射线断层扫描 融合显像 肺癌骨转移
下载PDF
正畸治疗磨牙移动的解剖限制及临床应对
11
作者 杨雨青 赵青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9期667-672,共6页
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及支抗钉等辅助装置的应用,牙齿长距离移动的实现程度大大提升,以代偿骨性问题,达到咬合稳定及颜貌美观的矫治目标。然而,骨开窗、骨开裂、牙根吸收等问题却也较从前更加多发,究其原因,多是忽略了牙移动的诸多限制因... 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及支抗钉等辅助装置的应用,牙齿长距离移动的实现程度大大提升,以代偿骨性问题,达到咬合稳定及颜貌美观的矫治目标。然而,骨开窗、骨开裂、牙根吸收等问题却也较从前更加多发,究其原因,多是忽略了牙移动的诸多限制因素,尤其是解剖结构对于牙移动的影响。本文聚焦于正畸诊疗中磨牙移动的解剖限制,包括牙槽骨骨皮质、上颌窦底、下颌神经管等在牙移动范围内的解剖特征,并对相应的临床应对措施做出了总结:对于牙槽骨骨皮质及下颌神经管,正畸医生应根据临床检查并结合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等影像学检查,先将磨牙牙根进行转矩控制离开骨板,后根据个性化的移动路径控制磨牙的移动量及移动方向;对于与牙根关系密切的上颌窦底,医生应注意轻力、持续力的原则及合适的生物力学原理,实现牙齿的整体移动、穿越上颌窦。总之,临床实践中,应尽可能规避这些解剖结构的限制及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正畸治疗的效果和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解剖限制 磨牙移动 骨开窗 骨开裂 牙槽骨骨皮质 上颌窦底 下颌神经管 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 磨牙转矩控制 生物力学 牙龈切除
下载PDF
中国人上颌前牙区骨质形态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艺群 王慧明 沈建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18-118,共1页
目的:通过锥形术射线计算机控制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研究中国人上颌前牙区的骨质形态,了解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相关参数。为中国人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选取112例浙江大学医学院... 目的:通过锥形术射线计算机控制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研究中国人上颌前牙区的骨质形态,了解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相关参数。为中国人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选取112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学院就诊的中国人患者的CBCT资料,测量上颌前牙区各受测牙在釉牙骨质界处的唇侧骨壁的厚度,牙冠与牙根长轴的角度以及若采取理想种植方案,种植体根方的骨质情况。结果: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在釉牙骨质界处的唇侧骨壁厚度不足1.0 mm的比率均超过50%,牙冠与牙根长轴均有一定的角度,若采用理想修复效果指导种植,种植体根方骨质不足。结论:中国人群上颌前牙区多为凸面型,较难获得与修复牙冠方向及位点均合适的种植骨支持。在上颌前牙区种植患者中建议使用CBCT等技术手段进行的术前评估,对于不能获得与修复牙冠方向及位点均合适的骨支持的病例可以通过角度基台修复或引导骨组织再生等技术获得理想的功能及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术射线计算机控制断层扫描 牙种植 上颌前牙区
下载PDF
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ET/CT四维显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治国 吴锐先 +4 位作者 郭佳 石庆学 张宗鹏 左峰 张国旭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四维显像时选择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肺部结节患者行PET/CT四维显像,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分为6时相组和10时相组,观察...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ET/CT)四维显像时选择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肺部结节患者行PET/CT四维显像,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分为6时相组和10时相组,观察两组显像成功率。结果:较年长的患者适合用采集时相少的四维采集方法,而较年轻的患者适合用采集时相多的方法。结论:PET/CT四维显像时需根据患者年龄选择采集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门控 时相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利朝 赵永斌 胡卫列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4期44-46,共3页
目的总结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1年收治的1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诊断为肾上腺转移癌10例、肾上腺腺瘤1例、肾上腺增生1例,诊断正确率83.3%;术前CT检查诊断... 目的总结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1年收治的1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诊断为肾上腺转移癌10例、肾上腺腺瘤1例、肾上腺增生1例,诊断正确率83.3%;术前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转移癌11例、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1例,诊断正确率91.7%。8例行肾上腺及肿瘤切除术,术后生存0.5~11 a,平均33.2个月;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生存6~9个月,平均7.3个月;1例行放射治疗,生存6.5个月。手术切除肾上腺及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介入栓塞治疗和放射治疗患者。结论 CT是诊断肾上腺转移癌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转移癌 超声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肿瘤切除
下载PDF
不同采集方法对^(99m)Tc体内标记法显像检测消化道出血灶阳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治国 张国旭 吴锐先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928-930,共3页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SPECT/CT),比较不同的采集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出血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拟诊为消化道出血的69例患者,采用99m锝(99mTc)体内标记红细胞法,应用不同采集参数,分两组行S... 目的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SPECT/CT),比较不同的采集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出血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对拟诊为消化道出血的69例患者,采用99m锝(99mTc)体内标记红细胞法,应用不同采集参数,分两组行SPECT/CT全腹动态、静态显像。结果具有较长每帧图像采集时间的一组,可以得到更多的阳性结果,优于显像频率高、而单帧时间短的一组。结论动态采集中适当延长每帧图像采集时间比提高显像频率更具意义,可以更容易发现出血点位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应用中逐步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采集 胃肠道出血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PET/CT呼吸门控采集时不同时相对图像融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治国 吴锐先 +3 位作者 赵艳娟 郭佳 张宗鹏 张国旭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第12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PET/CT)探讨呼吸门控采集时采用不同时相对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的影响。方法将行PET/C...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PET/CT)探讨呼吸门控采集时采用不同时相对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的影响。方法将行PET/CT显像发现肺部有结节的14例患者分为两组,应用呼吸门控技术对肺部结节进行不同时相的PET/CT显像,观察PET图像与CT图像的融合合格率。结果时相多的一组,可以得到更好的融合图像,优于时相少的一组。结论 PET/CT采集中,应用呼吸门控技术适当增加采集时相有意义,可以使PET图像与CT图像更好地进行融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应用中逐步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门控 图像融合 时相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及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放疗期间CBCT验证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包兴 卫鑫 +3 位作者 白明华 贾辉 黄珊 郭昱言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81-485,490,共6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验证和比较乳腺癌保乳术、改良根治+扩张器植入术、皮瓣移植术术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摆位误差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的3种美容术式术后乳...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验证和比较乳腺癌保乳术、改良根治+扩张器植入术、皮瓣移植术术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摆位误差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的3种美容术式术后乳腺癌患者9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用合适的头枕固定颈部,在乳腺托架及颈胸膜固定下接受放疗。患者分别于放疗期间接受每周1次或前3次连续CBCT验证,获取摆位图像及三维方向匹配摆位误差,并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大于改良根治+扩张器植入术及皮瓣移植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术后患者进行3次连续CBCT验证,可减小摆位误差。结论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摆位误差较大,通过前3次连续CBCT验证可减小其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 摆位误差
下载PDF
比较两种SPECT/CT动态采集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点核素显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治国 张国旭 吴锐先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SPECT/CT)采集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出血点核素显像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不同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SPECT/CT)采集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出血点核素显像的影响。方法对拟诊为消化道出血的45例患者,采用99m锝(99mTc)体内标记红细胞法,分两组使用不同的采集参数行全腹动态显像。结果动态采集过程中,每帧图像采集时间长的一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采集时间短的一组。结论动态采集中适当延长每帧图像采集时间可以更容易发现出血点位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采集 胃肠道 出血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CBCT系统的X射线管组合机头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薄腾飞 崔燕南 +1 位作者 钱砾 罗守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842,共5页
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有精度高、辐射低、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为了对牙科CBCT系统中的X射线管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对X射线管组合机头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是CBCT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了X射线管组... 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有精度高、辐射低、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为了对牙科CBCT系统中的X射线管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对X射线管组合机头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该系统是CBCT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了X射线管组合机头与控制计算机的通信、CBCT系统主控制板对X射线管组合机头的控制,以及主控制板与平板探测器之间的同步等。本文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电路和相应的操作软件。本系统已在当前的CBCT系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X射线组合机头控制 PIC单片机
原文传递
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技术流程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42
20
作者 陈亮 王俊 +6 位作者 吴卫兵 朱全 闻伟 许晶 何志诚 徐心峰 潘相龙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1-28,共8页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早期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精准的手术是肿瘤学疗效和肺功能保护的前提。精准肺段切除术的目标是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锥式肺段切除术"作为精准肺段切除术的代表术式,其理念...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早期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精准的手术是肿瘤学疗效和肺功能保护的前提。精准肺段切除术的目标是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锥式肺段切除术"作为精准肺段切除术的代表术式,其理念是以病灶为中心结合患者的解剖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并且完全解剖性切除靶段,其核心技术包括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手术路径规划、肺段间交界的精准界定和肺段间交界的解剖性分离。本文旨在探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的质量控制,以期肺段切除术在肿瘤学根治和微创原则的指导下愈来愈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肺段间交界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