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ntourlet阈值法的锥形束CT图像去噪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为 张松方 +3 位作者 屠永清 查元梓 沈奕晨 蒋马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275-5279,共5页
目的:将多尺度分析工具之一的Contourlet变换运用到锥形束CT(CBCT)图像去噪领域,并对Contourlet不同阈值去噪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基于Contourlet变换结合半软阈值方法对锥形束CT去噪,并论证去噪效果。方法:利用Contourlet变换的多尺度多... 目的:将多尺度分析工具之一的Contourlet变换运用到锥形束CT(CBCT)图像去噪领域,并对Contourlet不同阈值去噪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基于Contourlet变换结合半软阈值方法对锥形束CT去噪,并论证去噪效果。方法:利用Contourlet变换的多尺度多方向性以及平移不变性,对低分辨率锥形束CT图像进行拉普拉斯塔形滤波和方向滤波多层分解后得到变换系数,随后对变换系数采用不同阈值方法进行处理,最后逆序反变换得到去噪后图像。通过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在Contourlet变换中的应用,提出半软阈值结合Contourlet变换方法对锥形束CT图像去噪。通过对头,胸,盆腔各10例临床锥形束CT图像的去噪,比较三种阈值去噪效果。结果:半软阈值法在胸部和盆腔部锥形束CT图像去噪中比Contourlet硬阈值去噪在PSNR上平均高出1.40 d B和3.11 d B,但在头部锥形束CT图像处理中无优势,而Contourlet软阈值去噪后的锥形束CT图像在消除噪声的同时,信号自身的能量被消弱最多。结论:本文半软阈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硬,软阈值函数的缺陷,结合Contourlet变换在处理图像几何结构方面的优势,为锥形束CT图像去噪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CT(cbct) 图像去噪 CONTOURLET变换 半软阈值
下载PDF
牙齿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分割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秀蓉 靳蕴瑶 柴林 《现代计算机》 2021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传统的正畸诊疗主要依靠正畸医生对牙齿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和铸造的牙齿石膏模型进行分析、诊断和治疗,这个过程非常繁琐且工作量大,对医生的专业要求也非常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关注利用计算机自动分割CBCT图... 传统的正畸诊疗主要依靠正畸医生对牙齿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和铸造的牙齿石膏模型进行分析、诊断和治疗,这个过程非常繁琐且工作量大,对医生的专业要求也非常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关注利用计算机自动分割CBCT图像中的单颗牙齿,以辅助开展正畸治疗。然而,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强度相近,咬合状态下CBCT图像中上下牙交界处结构复杂,牙髓腔较小且包含在牙齿内部,很难对单个牙齿进行自动分割。本文提出基于3D U-Net的三级网络分割单颗牙齿。本文将上下牙分为两个模型,对于每个模型,首先使用第一级网络确定每颗牙齿的大概位置,再使用第二级网络保证精确的牙齿中心,并指导提取每颗牙齿的ROI区域,最后使用第三级网络精确分割单颗牙齿。为了评估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收集37人的牙齿CBCT图像,在其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完成对单颗牙齿的精确分割,分割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图像 牙齿分割 3D U-Net
下载PDF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查元梓 张松方 +1 位作者 沈奕晨 吴国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IGRT)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产生的额外剂量,寻找合适的临床扫描方案,减少CBCT额外剂量对病人重要器官的影响。方法: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的XVI系统,对临床扫描方案("头颈方案"和&q...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IGRT)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产生的额外剂量,寻找合适的临床扫描方案,减少CBCT额外剂量对病人重要器官的影响。方法: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的XVI系统,对临床扫描方案("头颈方案"和"盆腔方案")进行剂量测量。采用密度均匀的圆柱形模体,该模体在中央和四周共有5个电离室测量孔,测得这5点的绝对剂量后,引入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参数评价扫描产生平均剂量。结果:(1)测量参数mAs对剂量影响较大;(2)测量平均剂量在0.1 cGy^5.39 cGy之间,使用"盆腔"方案在模体上测得的剂量最高;(3)采用不同滤过器F0和F1,剂量学上有明显差异,使用F0滤过器,测得剂量较F1大25%~30%。结论:为减少病人接受的额外剂量,对于儿童病人及头颈部病人,建议尽量使用头颈部扫描方案及F1滤过器;对于胸部和盆腔部扫描,也建议使用F1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剂量测量 IGRT XVI
下载PDF
锥形束 X 线直接体积成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谌飙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2-76,共5页
对由锥形束X线投影重建体积数据的直接体积成像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Radon变换的体积成像几何结构的完全性条件.构造了基于中间函数的体积重建算法.在不同的成像结构下得到了直接体积重建的计算机数值仿真结果.理论... 对由锥形束X线投影重建体积数据的直接体积成像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Radon变换的体积成像几何结构的完全性条件.构造了基于中间函数的体积重建算法.在不同的成像结构下得到了直接体积重建的计算机数值仿真结果.理论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层析 锥形X线投影 直接体积成像
下载PDF
倒置结构锥形束计算机层析的精确成像与Grangeat算法实现
5
作者 吕东辉 王朔中 庄天戈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87-1194,共8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圆加垂直单弧段的锥顶轨迹的锥形束计算机层析 (CT)的完全性条件和精确重建的Grangeat方法 ,提出了倒置结构锥形束计算机层析的便于实现的圆加垂直多弧段的成像结构及进行精确重建的完全性条件。利用倒置成像结构与现有... 研究了一种新的圆加垂直单弧段的锥顶轨迹的锥形束计算机层析 (CT)的完全性条件和精确重建的Grangeat方法 ,提出了倒置结构锥形束计算机层析的便于实现的圆加垂直多弧段的成像结构及进行精确重建的完全性条件。利用倒置成像结构与现有成像结构之间的等价关系 ,给出了倒置结构锥形束计算机层析的重建算法。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成像 Grangeat算法 倒置结构 锥形计算层析 无损检测
原文传递
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牙根相对位置关系的CBCT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寿娟 李生娇 +2 位作者 苏剑生 吴珺华 何晓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对曲面断层X线片提示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患者,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进一步观察测量,为临床制定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方案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参考。方法:对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 目的:对曲面断层X线片提示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患者,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进一步观察测量,为临床制定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手术方案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参考。方法:对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牙根与下颌管接触或部分重叠的患者168例(210)侧进一步行CBCT检查,观察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相对位置。结果:下颌管壁完整者93侧(44.3%),其中72侧(77.4%)下颌管位于IMTM牙根颊侧(1.95±0.95)mm;19侧(20.0%)在其正下方(2.61±1.37)mm;1侧(1.1%)位于其舌侧3.98mm;1侧(1.1%)位于牙根间。下颌管不完整者117侧。其中有较小范围缺损者(缺损最大径≤2mm)42侧(20.2%);而下颌管相对IMTM的位置,位于颊侧有23侧(54.8%),位于正下方14侧(33.3%),位于舌侧5侧(11.9%)。有较大范围缺损者(缺损最大径>2mm)75侧(36.1%);下颌管相对IMTM的位置,位于颊侧有20侧(26.7%),平均缺损最大径(6.42±2.45)mm,平均缺损面积(12.86±10.84)mm2;位于正下方43侧(57.3%),平均缺损最大径(7.90±2.87)mm,平均缺损面积(12.73±8.75)mm2;位于舌侧12侧(16.0%),平均缺损最大径(8.06±2.14)mm,平均缺损面积(21.40±11.84)mm2。结论:对于曲面断层片上提示IMTM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患者,有必要进行CBCT检查,进一步了解其相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管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下载PDF
即刻种植唇侧骨间隙移植自体碎骨的CBCT观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蔺世晨 段少宇 +3 位作者 杨炼 孙丹丹 李鑫 刘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即刻种植术中从种植位点取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唇侧骨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的患者32人,共32颗患牙,按分层随机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即刻种植术中从种植位点取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唇侧骨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行单颗前牙即刻种植的患者32人,共32颗患牙,按分层随机化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颗。试验组拔牙后使用中空钻取种植位点处的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后将自体骨碾碎植入到骨间隙中,放置愈合帽或即刻修复后缝合;对照组行常规即刻种植术,唇侧骨间隙植入Bio-Oss Collagen,放置愈合帽或即刻修复后缝合。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复诊时拍摄CBCT,进行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影像学比较。结果两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两组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牙槽嵴宽度和唇、腭侧骨板高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组内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牙槽嵴宽度和唇、腭侧骨板高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即刻种植术中从种植位点取自体骨植入种植体唇侧骨间隙的方法简单实用,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中空钻 自体骨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下载PDF
应用CBCT检测安氏Ⅱ类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葛伶伶 赵天姿 +1 位作者 吕倩 吕广辉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究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CBCT)检测安氏II类一分类拔牙患者正畸治疗后上下颌前牙牙根的吸收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35例,治疗前后均采用CBCT影像学技术检查,应用invivo5软件进... 目的探究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CBCT)检测安氏II类一分类拔牙患者正畸治疗后上下颌前牙牙根的吸收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35例,治疗前后均采用CBCT影像学技术检查,应用invivo5软件进行牙根体积测量,对比治疗前后牙根体积变化。结果正畸治疗后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牙根体积分别为(209.82±26.45)mm^3,(203.88±30.26)mm^3,(219.87±29.78)mm^3,(187.02±21.12)mm^3,(187.01±21.36)mm^3,(200.96±29.72)mm^3,相比较治疗前牙根体积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颌侧切牙、尖牙牙根吸收程度明显高于下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中切牙吸收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技术可精确的检测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的体积变化情况。本实验中安氏Ⅱ类一分类拔牙患者正畸治疗后存在97%的上下颌前牙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因此需定时的CBCT检测为临床医师提供安全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体层扫描cbct技术 安氏Ⅱ类错颌畸形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下载PDF
光学信息处理、图像识别
9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5期49-54,共6页
TN941.1 2003053571间歇式高速电视CCD视频图像实时存储系统=Real-timeCCD image storage of intermittent high-speed video[刊,中]/田雁(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曹剑中…//光子学报.-2002,31(12).-1549-1552针对间歇式... TN941.1 2003053571间歇式高速电视CCD视频图像实时存储系统=Real-timeCCD image storage of intermittent high-speed video[刊,中]/田雁(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曹剑中…//光子学报.-2002,31(12).-1549-1552针对间歇式高速电视系统中CCD数字图像需要实时无压缩存储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SCSI磁盘阵列的视频图像实时采集存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学 快速算法 小波分解 联合变换相关器 小波变换 数字图像 锥形计算层析 实验结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应用光学
下载PDF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BCT)的散射抑制方法
10
作者 单旭 薛正元 李海春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9期16-21,共6页
介绍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的成像原理和X射线散射对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的影响,并着重介绍几种不同的散射抑制方法和测试结果,给出了验证结论。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体层成像(cbct) 散射抑制
下载PDF
锥形束CT(CBCT)在医学实践中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姜庆寰 尉可道 +1 位作者 王建超 程金生 《中国辐射卫生》 2017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了解锥形束CT(CBCT)在医学实践中应用最新进展。方法根据CBCT医学应用范围通过文献检索评论,本文采用一种归纳和分析方法。结果本文提供在CBCT和MDCT扫描机之间的性能比较,和CBCT在医学应用中的分类和对CBCT扫描中剂量范围评价。最... 目的了解锥形束CT(CBCT)在医学实践中应用最新进展。方法根据CBCT医学应用范围通过文献检索评论,本文采用一种归纳和分析方法。结果本文提供在CBCT和MDCT扫描机之间的性能比较,和CBCT在医学应用中的分类和对CBCT扫描中剂量范围评价。最后,文章提供在我国CBCT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CBCT在我国的各种医学临床专业已广泛应用和对患者剂量有相当宽的范围,作者提出对CBCT适当的应用制定一项国家放射防护行动计划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bct) 多排探测器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MDCT) C-形臂 有效剂量
原文传递
口腔医学影像检查中甲状腺和晶状体的辐射防护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立新 李向明 +2 位作者 张欣 孔亚群 王新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探究口腔医学影像检查中口腔牙片摄影(DP)、口腔颌面计算机曲面断层扫描(COPT)和口腔锥形束立体断层扫描(CBCT)3种口腔影像技术对甲状腺和晶状体的辐射防护价值,指导临床口腔检查时的合理辐射防护。方法:采用仿真成年人头颈体模(... 目的:探究口腔医学影像检查中口腔牙片摄影(DP)、口腔颌面计算机曲面断层扫描(COPT)和口腔锥形束立体断层扫描(CBCT)3种口腔影像技术对甲状腺和晶状体的辐射防护价值,指导临床口腔检查时的合理辐射防护。方法:采用仿真成年人头颈体模(简称头颈体模),分别依次在口腔DP、COPT和CBCT检查中对甲状腺和晶状体测试点进行无辐射防护和有辐射防护测试,将无辐射防护测试纳入对照组,有辐射防护测试纳入观察组,采用热释光剂量计(TLD)72支放置于头颈体模的体表的24个测试点(每个点位3支)对两组进行辐射剂量测试,并读出相应测试点入射体表剂量,每个点位3支TLD测试取平均值转换为有效剂量,比较头颈体模的相应测试点的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口腔DP、COPT和CBCT检查头颈体模左侧、右侧甲状腺体表各测试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口腔DP)=86.646,t=135.345;t_(口腔COPT)=1164.732,t=1109.619;t_(口腔CBCT)=74.083,t=28.416,P<0.001)。对照组口腔DP、COPT和CBCT检查左侧、右侧眼部体表测试点辐射剂量高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口腔DP)=58.788,t=58.788;t_(口腔COPT)=662.587,t=789.500;t_(口腔CBCT)=135.001,t=147.309;P<0.05)。结论:临床中进行口腔DP、COPT和CBCT影像检查时,应对受检者口腔邻近的敏感腺体眼晶状体和甲状腺进行专业性辐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影像 口腔牙片摄影 口腔计算机曲面断层摄影(COPT) 口腔颌面锥形立体断层扫描(cbct) 仿真人头颈体模 热释光剂量计 辐射防护
下载PDF
上颌前牙美学区唇侧骨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碧楚 李杏 戴丽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前牙美学区唇侧骨壁厚度、牙根与牙槽窝位置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长沙市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CBCT的108例患者,并上颌前牙美学区的影像学资料,在矢状面...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前牙美学区唇侧骨壁厚度、牙根与牙槽窝位置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长沙市口腔医院就诊并拍摄CBCT的108例患者,并上颌前牙美学区的影像学资料,在矢状面分别测量牙槽嵴顶下2 mm(M1)、4 mm(M2)处唇侧骨壁厚度、牙根长轴与牙槽窝长轴夹角。结果:大部分上前牙唇侧骨壁(81.48%)为薄型骨壁(<1 mm),厚型骨壁多见于尖牙。牙根长轴与牙槽窝长轴夹角从中切牙到尖牙有增加趋势,中切牙与尖牙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绝大部分上前牙尤其是中切牙唇侧骨骨壁薄,行即刻种植手术需要进行骨增量。术前应用CBCT分析唇侧骨厚度和矢状面牙根倾斜角度可为种植治疗计划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 上前牙美学区 唇侧骨厚度
原文传递
MSE骨性扩弓对成人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扩弓效应的CBCT测量分析
14
作者 晏瑞 刘冬梅 +2 位作者 郭长刚 曹猛 卢晓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606-609,共4页
目的:利用CBCT测量分析上颌骨性扩弓(maxillary skeletal expander,MSE)治疗前后在腭中缝扩开以及牙齿倾斜的改变,评估成人MSE的疗效以及对牙性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成人病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7.11&#... 目的:利用CBCT测量分析上颌骨性扩弓(maxillary skeletal expander,MSE)治疗前后在腭中缝扩开以及牙齿倾斜的改变,评估成人MSE的疗效以及对牙性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成人病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7.11±4.93)岁,均采用MSE扩弓器治疗,治疗后使上颌牙弓宽度与下颌牙弓宽度匹配,分别于术前、术后拍摄CBCT,测量相关骨性和牙性指标。结果:10例患者MSE骨性扩弓后牙弓宽度均明显增加(P<0.05);当左右第一磨牙中央窝宽度增加超过4.33 mm时,其扩弓前、后颊向倾斜角度改变明显(P<0.05)。结论:当上颌第一磨牙宽度不调在0~4.33 mm范围时,MSE扩弓骨性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 骨性扩弓(MSE)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原文传递
基于自适应非局部均值的CBCT投影数据去噪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公堂 谷文静 +3 位作者 孙倩 虞刚 孙腾 李登旺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6-1232,共7页
为了准确地获取放疗摆位信息,并减低临床患者所接收的辐射剂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均值(NLM)的锥形束计算层析(CBCT)投影数据去噪算法。首先,计算在不同投射角度下获取的CBCT投影数据的噪声标准差、边缘信息和纹理子块的平均梯度值的... 为了准确地获取放疗摆位信息,并减低临床患者所接收的辐射剂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均值(NLM)的锥形束计算层析(CBCT)投影数据去噪算法。首先,计算在不同投射角度下获取的CBCT投影数据的噪声标准差、边缘信息和纹理子块的平均梯度值的均值,确定与该角度投影数据相适应的滤波强度值;然后,采用改进的NLM算法对投影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最后,经过三维重建获得较高质量的CBCT图像。还对基于子块分割的噪声估计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用于CBCT投影数据的噪声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估计投影数据的噪声水平,去噪效果优于其它几种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还能很好地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并可增强图像的对比度,有利于准确获取摆位信息和医生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计算层析(cbct)图像去噪 非局部均值(NLM)算法 自适应性 噪声估计
原文传递
面向低剂量CT的牙齿分割网络
16
作者 秦俊 卢婷岚 +1 位作者 纪柏 李雨晴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6-696,共11页
目的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已成为口腔诊疗领域中最常用的一项医学影像技术。由于CBCT图像本身对比度低且牙齿形状复杂,在进行牙齿分割时容易导致分割边界模糊、牙齿根部错误分割的问题。现有方... 目的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已成为口腔诊疗领域中最常用的一项医学影像技术。由于CBCT图像本身对比度低且牙齿形状复杂,在进行牙齿分割时容易导致分割边界模糊、牙齿根部错误分割的问题。现有方法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网络在分割精度等性能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存在生梯度爆炸、过拟合以及无法关注图像全局信息等限制。然而,牙齿分割在医生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方面至关重要。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MF-CA Net的牙齿分割模型,以提高牙齿分割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 MF-CA Net模型引入了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multi-scale feature extraction module, MFEM)和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这些模块使网络能够准确地捕捉感兴趣的牙齿区域,并提取丰富而密集的多尺度特征信息,从而有效地指导分割任务。特别是在牙根分割方面,这些模块能够显著提高分割的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分割算法的性能,还引入了联合损失函数,该损失函数综合考虑了像素级、局部级和全局级3个方向的牙齿边缘分割,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结果 实验在数据集上对MF-CA Net模型与6种主流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分割方法,MF-CA Net模型在各项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尽管在精度(accuracy)指标上稍低于DeeplabV3+,但在Dice评价指标上达到了0.949 5的高分数,相比PyConvU-Net提高了4%,相对于DeeplabV3+提高了约4%,对比U-Net提高了约16%。此外,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over-union,mIoU)指标提升了3%~11%,F2值提升了5%。结论 本文提出的MF-CA Net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对牙齿的精确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锥形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 牙齿分割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信息 损失函数 分割精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