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氯硝基苯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7
1
作者 沈洪艳 宋存义 +1 位作者 甄芳芳 任洪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4-517,共4页
采用静水式直接接触致毒法进行了化学污染物对氯硝基苯(P-NCB)对锦鲤鱼的预备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预备试验的试验液质量浓度分别为40,30,20,10,5 mg/L.预试验得出:锦鲤鱼暴露于对氯硝基苯试液中24 h100%死亡质量浓度(24 h LC100)和... 采用静水式直接接触致毒法进行了化学污染物对氯硝基苯(P-NCB)对锦鲤鱼的预备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预备试验的试验液质量浓度分别为40,30,20,10,5 mg/L.预试验得出:锦鲤鱼暴露于对氯硝基苯试液中24 h100%死亡质量浓度(24 h LC100)和96 h无死亡质量浓度(96 h LC0)分别为40,5 mg/L.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25~27℃下,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0.83,28.84,23.60,22.1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硝基苯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 锦鲤鱼
下载PDF
3种硝基苯污染物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洪艳 甄芳芳 +1 位作者 宋存义 任洪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63-67,共5页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研究了对氯硝基苯(P-NCB)、间二硝基苯(M-DNB)和2,4-二硝基氯苯(CDN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以锦鲤鱼(Brocarded Carp)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3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试液中,通过鱼类的死亡率求出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研究了对氯硝基苯(P-NCB)、间二硝基苯(M-DNB)和2,4-二硝基氯苯(CDN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以锦鲤鱼(Brocarded Carp)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3种化合物不同浓度的试液中,通过鱼类的死亡率求出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试验结果表明,对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96 h LC50分别为22.13、14.53、0.692 mg.L-1。对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顺序为2,4-二硝基氯苯>间二硝基苯>对氯硝基苯,3种化合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213、1.453和0.069 2 mg.L-1,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的安全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标准,间二硝基苯和对氯硝基苯安全浓度高于标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硝基苯 间二硝基苯 2 4-二硝基氯苯 急性毒性 锦鲤鱼 LC50
下载PDF
链霉素废水对锦鲤鱼抗氧化酶及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洪艳 武晨虹 +2 位作者 王丽新 吴志刚 杨杰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68,共4页
采用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了10%、20%、30%、40%和50%(体积百分比)的链霉素废水在20 d内对锦鲤鱼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20%浓度组的链霉素废水... 采用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了10%、20%、30%、40%和50%(体积百分比)的链霉素废水在20 d内对锦鲤鱼不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20%浓度组的链霉素废水对锦鲤鱼鳃组织POD活性的影响表现为诱导效应,与对照组相比POD活性升幅为15%~49.99%,且此时诱导效应达到最大,而大于30%浓度组的链霉素废水对锦锂鱼鳃组织中POD活性的影响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效应;SOD活性变化并未与链霉素废水暴露浓度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在试验的第4d时,10%和20%浓度组的链霉素废水对锦鲤鱼肝脏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表现为显著诱导效应,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升幅为4.65%~86.33%,在试验的第16 d时,50%浓度组的链霉素废水对锦鲤鱼肝脏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达到最大,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上升了71.01%;随着链霉素废水浓度的升高,锦鲤鱼鳃组织中MDA含量变化表现为“双谷型”趋势,30%浓度组的脂质过氧化程度最高,MDA含量升幅为5.13%~71.41%,此时对鱼体造成的氧化损伤最大,在试验的第16d时,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浓度组的MDA含量均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其降幅为14.12%~55.68%,在试验第20 d时与对照组含量基本持平.可见,链霉素废水低浓度、长期暴露会对鱼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及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鱼 链霉素废水 过氧化物酶(POD)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铜、铅在锦鲤鱼幼鱼体内积累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海瑞 许晓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76-278,共3页
通过对锦鲤鱼(Cyprinus carpioi)幼鱼进行混合重金属积累的实验,研究了锦鲤鱼暴露在重金属铜(Cu)、铅(Pb)的混合溶液下,体内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锦鲤鱼对铜(Cu)、铅(Pb)的富集规律性较强,在积累实验中,锦鲤鱼体内各种重金属含量随着... 通过对锦鲤鱼(Cyprinus carpioi)幼鱼进行混合重金属积累的实验,研究了锦鲤鱼暴露在重金属铜(Cu)、铅(Pb)的混合溶液下,体内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锦鲤鱼对铜(Cu)、铅(Pb)的富集规律性较强,在积累实验中,锦鲤鱼体内各种重金属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呈上升趋势。锦鲤鱼积累2种重金属的总趋势是Pb>Cu。在相同部位中,2种重金属的积累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浓度下,内脏、鳃和肌肉中两种重金属的积累量有较大差异,其积累能力为内脏>鳃>肌肉,且内脏中的积累量比鳃和肌肉中积累量大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鱼 重金属 复合污染 生物积累
下载PDF
锦鲤鱼体表类穴位与类经络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继伟 晋志高 +1 位作者 张璐 蒋瑾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锦鲤鱼体表感受器与中医经络、穴位的相关性。方法:(1)将体长(4.0±0.4)cm的锦鲤鱼6条放入30μmol/L DiA水溶液中2 h,然后经2%乙醚水溶液麻醉,在荧光显微镜下用B-2 A组合滤光镜观察荧光标记。(2)将体长(8.1±0.6)cm的... 目的:探讨锦鲤鱼体表感受器与中医经络、穴位的相关性。方法:(1)将体长(4.0±0.4)cm的锦鲤鱼6条放入30μmol/L DiA水溶液中2 h,然后经2%乙醚水溶液麻醉,在荧光显微镜下用B-2 A组合滤光镜观察荧光标记。(2)将体长(8.1±0.6)cm的锦鲤鱼6条放入30μmol/L Di A水溶液中7 d,然后经2%乙醚水溶液麻醉,在荧光显微镜下用B-2 A组合滤光镜观察荧光标记。结果:(1)在显微镜下荧光标记物(体表感受器)呈亮圆点状,若干标记物聚集成簇,有规律地分布于体表各个部位。标记物在眼周围呈放射状,且沿鳃盖前后缘有线性分布;在躯体部,标记物沿身体长轴呈线性排列,共约14条。(2)长时间DiA浸染的锦鲤在荧光镜下还可辨清与感受器相连的神经纤维走向。结论:锦鲤鱼体表感受器的簇状分布及线性排列类似于中医的穴位与经络,其神经纤维趋向头侧并向体干侧线管前端汇聚,在体表形成一个以神经纵行走行为主的感觉系统,与经络的纵向传导相似,对经络研究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鱼 类经络结构 体表感受器 DiA标记
下载PDF
对氯硝基苯和2,4-二硝基氯苯对锦鲤鱼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洪艳 宋存义 +2 位作者 甄芳芳 任洪强 徐九华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研究水体中对氯硝基苯(P-NCB)和2,4-二硝基氯苯(DNC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以锦鲤鱼为试验生物。在预试验中,设5个P-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40、30、20、10、5mg/L;设6个D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2、1、0.7、0.5、0.3、0.1mg/L,... 目的研究水体中对氯硝基苯(P-NCB)和2,4-二硝基氯苯(DNCB)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以锦鲤鱼为试验生物。在预试验中,设5个P-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40、30、20、10、5mg/L;设6个D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2、1、0.7、0.5、0.3、0.1mg/L,筛选出24h100%致死浓度(24h LC100)和96h最大耐受浓度(96hLC0)。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在24h LC100和96hLC0之间,按等对数间距设5个染毒组,并设置2个平行样、空白对照组和助溶剂对照组(乙醇)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按照《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毒性分级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平均致死量法(寇氏法)计算P-NCB和DNCB的LC50。结果预试验结果表明,P-NCB的24h LC100和96h LC0分别为40、5mg/L,DNCB的24h LC100和96h LC0分别为1.0、0.5mg/L。急性毒性试验中,P-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40、23.71、14.13、8.41、5mg/L;DNCB染毒组浓度分别为1.0、0.84、0.706、0.594、0.5mg/L。在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助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生鱼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各染毒组的鱼被投入试验液后均出现急速游动,向上跳跃,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40、23.71mg/LP-NCB染毒组的鱼逐渐失去平衡,丧失游泳能力,最后出现麻痹状态,侧卧于水面;1.0、0.84mg/LDNCB染毒组的鱼除有上述表现外,有的还出现竖立游行,身体抽搐等现象。14.13、8.41、5mg/LP-NCB染毒组和0.706、0.594、0.5mg/LDNCB染毒组的鱼基本能适应环境,并可以正常游动。P-NCB对锦鲤鱼96h LC50为22.13mg/L,属于高毒物质;DNCB对锦鲤鱼96h LC50为0.692mg/L,属于剧毒物质,且两者的LC50均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P-NCB的毒性弱于DNCB,但其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限值却小于DNCB。因此,水质标准的制订应从化合物的生物毒性、污水的排放标准及其处理水平、饮用水的处理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试验 对氯硝基苯 2 4-二硝基氯苯 锦鲤鱼
下载PDF
4-氨基联苯在锦鲤鱼体内的代谢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红霞 徐铁莲 魏钟波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6-528,共3页
采用锦鲤半静态实验的方法,将锦鲤鱼暴露于4-氨基联苯水溶液中,并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不同暴露时间下在鱼肝中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暴露3d的锦鲤肝脏中未检出代谢产物,而暴露7d的锦鲤肝脏中发现代谢产物硝基联苯和4... 采用锦鲤半静态实验的方法,将锦鲤鱼暴露于4-氨基联苯水溶液中,并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不同暴露时间下在鱼肝中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暴露3d的锦鲤肝脏中未检出代谢产物,而暴露7d的锦鲤肝脏中发现代谢产物硝基联苯和4-乙酰胺联苯,暴露14d的代谢产物除了4-乙酰胺联苯,还有少量联苯。根据代谢产物的形成过程,推测了4-氨基联苯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转化过程可能涉及到混合功能氧化酶,N-乙酰基转移酶和乙酰辅酶A等不同的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联苯 锦鲤鱼 代谢机理 鱼肝 环境 致癌毒性
下载PDF
3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国霞 沈洪艳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940-5942,共3页
[目的]研究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从而为硝基芳烃化合物的水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锦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对硝基甲苯、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3种化合物试验液体中,分... [目的]研究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锦鲤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从而为硝基芳烃化合物的水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锦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生物,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对硝基甲苯、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3种化合物试验液体中,分别采用改良寇氏法和概率单位法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采用u检验法比较两种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种计算方法,所得LC50之间无显著差异,均能表示3种化合物对锦鲤鱼的毒性水平。以两种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LC50。对硝基甲苯、邻硝基苯胺和对硝基苯胺96 h LC50分别为41.43、20.42和49.36 mg/L。[结论]对邻硝基苯胺、对硝基甲苯和对硝基苯胺对锦鲤鱼均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其急性毒性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甲苯 邻硝基苯胺 对硝基苯胺 急性毒性 锦鲤鱼
下载PDF
二甲苯对锦鲤鱼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志刚 沈洪艳 +2 位作者 武晨虹 王丽新 张国霞 《生物灾害科学》 2012年第3期295-299,共5页
采用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二甲苯对锦鲤鱼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组二甲苯在暴露期间对锦鲤鱼肝脏SOD活性的影响较小,只有在个别浓度和个别时间段下发生了显著诱导或抑制作用;锦鲤鱼暴... 采用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二甲苯对锦鲤鱼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组二甲苯在暴露期间对锦鲤鱼肝脏SOD活性的影响较小,只有在个别浓度和个别时间段下发生了显著诱导或抑制作用;锦鲤鱼暴露于二甲苯时对CAT活性影响主要表现为诱导作用,但CAT对1/16 96hLC50浓度二甲苯反应较滞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试验15 d后,CAT活性随着暴露浓度的降低而整体呈下降趋势;试验中CAT活性的变化与SOD活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在3 d和15 d时,1/4 96hLC50浓度组的SOD活性受到诱导,CAT活性也受到诱导;在12 d时,1/8 96hLC50浓度组的SOD活性受到抑制,CAT活性也受到抑制。在本次暴露试验中,CAT活性对二甲苯较敏感,从分子水平上反映了污染物对鱼体肝细胞的损伤,也反映了环境中氧化作用的存在,因此,可以考虑其作为水环境中二甲苯早期污染的生物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 锦鲤鱼 抗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酿酒酵母对锦鲤鱼体内铜、汞、镉三种重金属排除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金硕 许晓曦 滕国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2,共3页
通过对锦鲤鱼幼鱼进行铜、汞、镉的单一重金属积累实验和排除实验,研究了以酿酒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锦鲤鱼内脏、鳃和肉的排除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锦鲤鱼体内脏、鳃和肌肉中积累的铜、汞、镉均有排除作用,其中对Cu的排除效... 通过对锦鲤鱼幼鱼进行铜、汞、镉的单一重金属积累实验和排除实验,研究了以酿酒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锦鲤鱼内脏、鳃和肉的排除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对锦鲤鱼体内脏、鳃和肌肉中积累的铜、汞、镉均有排除作用,其中对Cu的排除效果比较为肌肉>鳃>内脏;对Hg的排除效果比较为内脏>肌肉>鳃;对Cd的排除效果比较为肌肉≈内脏>鳃。综合比较得出,酿酒酵母对鱼体内Cd和Hg的排除效果显著,可以排除鱼肉中绝大多数的重金属离子。对Cu的排除效果相对减弱。酿酒酵母对鱼体内的重金属排除效果主要体现在内脏和肌肉中,而对鱼鳃的排除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鱼 重金属 排除 酿酒酵母
下载PDF
日本锦鲤鱼鲺、烂鳃、疖疮并发病防治实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秀玉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日本 锦鲤鱼 并发病 烂鳃 疖疮 实例 现场调查
下载PDF
锦鲤鱼的鉴赏与品种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建忠 《园林》 1999年第2期48-49,共2页
锦鲤是观赏鱼中比较特别的一种,犹如中国金鱼一样,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花园池塘的点缀晶。在日本,锦鲤鱼已被视为日本的国鱼。由于锦鲤的个性很随和,它与任何品种的鱼放在一起,不管时间先后、个体大小,都能和睦相处,合成群... 锦鲤是观赏鱼中比较特别的一种,犹如中国金鱼一样,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花园池塘的点缀晶。在日本,锦鲤鱼已被视为日本的国鱼。由于锦鲤的个性很随和,它与任何品种的鱼放在一起,不管时间先后、个体大小,都能和睦相处,合成群体,象征着人类和平共处的精神。因此,日本的锦鲤鱼养殖业很发达,特别是在战后,日本锦鲤得到广泛重视,从而培育出很多优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鱼 观赏鱼 饲养 鉴赏 品种
下载PDF
锦鲤鱼的饲养
13
作者 董建忠 《园林》 1999年第3期50-50,共1页
锦鲤鱼的饲养难度相对金鱼来讲比较简单,锦鲤鱼主要以大水面饲养为主,因为锦鲤鱼的活动能力强,体型大,必须有一定的水深,才能使其生长得更快,发育更好。
关键词 锦鲤鱼 饲养 管理
下载PDF
锦鲤鱼“肤霉病”的诊断及防治
14
作者 王春华 张成立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2年第12期125-125,共1页
2011年10月30日锦州市石化博朗幼儿园养鱼池内发生3条锦鲤死亡,体重约300—500g,11条鱼不嬉戏,呆立鱼池边侧,不进食。次日又有7条死亡,不嬉戏游玩,不进食的锦鲤增多,随后进行投药治疗,3d后不再发生死亡现象,锦鲤活动正常。笔... 2011年10月30日锦州市石化博朗幼儿园养鱼池内发生3条锦鲤死亡,体重约300—500g,11条鱼不嬉戏,呆立鱼池边侧,不进食。次日又有7条死亡,不嬉戏游玩,不进食的锦鲤增多,随后进行投药治疗,3d后不再发生死亡现象,锦鲤活动正常。笔者对发病锦鲤和死亡锦鲤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鱼 肤霉病 死亡现象 防治 诊断 养鱼池 幼儿园 州市
原文传递
锦鲤鱼粮之漫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亦然 《水族世界》 2005年第4期84-85,共2页
锦鲤为温带淡水鱼,是杂食性鱼类,上下颚无牙齿,以发达的三排咽喉齿咀嚼食物,能从烂泥中吸取食物;又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摄食情况随生长期和季节而变化。锦鲤性情温驯平和,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从人手中取食,甚至任人抱起,并能... 锦鲤为温带淡水鱼,是杂食性鱼类,上下颚无牙齿,以发达的三排咽喉齿咀嚼食物,能从烂泥中吸取食物;又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摄食情况随生长期和季节而变化。锦鲤性情温驯平和,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从人手中取食,甚至任人抱起,并能识别主人,易养,长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鱼 小麦胚芽 杂食性鱼类 螺旋藻 淡水鱼 水温变化 水产饲料 变温动物 季节 维生素
原文传递
“锦鲤鱼”之死
16
作者 谷青 《东方剑》 2007年第10期35-39,共5页
  引子   2003年1月底的一天,袁友根从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孔宪明处拿到美国朋友寄来的三份报纸.……
关键词 锦鲤鱼 海洛因 花鸟市场 养鱼场
原文传递
水族箱锦鲤鱼怎么养
17
作者 文曦 《水族世界》 2013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很多朋友都有养鱼的习惯,养鱼最常见的就是锦鲤鱼了。
关键词 锦鲤鱼 水族箱 养鱼
原文传递
锦鲤鱼
18
作者 滕毓旭 《青少年科苑》 2017年第1期2-2,共1页
锦鲤鱼,住河塘, 身上穿着彩衣裳, 尾巴一甩水中游, 好像彩虹落水上。
关键词 锦鲤鱼 甩水 尾巴
原文传递
氧氟沙星对锦鲤抗氧化系统和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洪艳 王冰 +2 位作者 赵月 曹志会 武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9-66,共8页
由于抗生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威胁,其大量使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该研究通过毒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对锦鲤抗氧化酶活性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OFLX对锦鲤鱼肝SOD... 由于抗生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潜在的威胁,其大量使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该研究通过毒性暴露试验,研究了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OFLX)对锦鲤抗氧化酶活性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OFLX对锦鲤鱼肝SOD活性、MDA和GST含量呈现显著的诱导效应。当OFLX浓度200 mg/L,暴露13 d时,锦鲤肝脏各项抗氧化酶活性指标均出现显著降低,表明OFLX对锦鲤的抗氧化系统的累积毒性超出了鱼体的自身调节能力,导致鱼体的抗氧化系统的损伤。鱼鳃组蛋白H2AX(γ-H2AX)磷酸化结果表明,OFLX可造成鱼体DNA损伤,诱导鱼鳃γ-H2AX产生和簇集,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OFLX浓度200 mg/L,暴露4 d时鱼鳃γ-H2AX浓度达到最大值(110.49 ng/L)。随着暴露时间继续增加,各浓度组γ-H2AX含量均有所下降,表明OFLX可能导致造成DNA双链的断裂,导致γ-H2AX浓度下降。该结果为评估OFLX对锦鲤的抗氧化系统和DNA毒性影响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毒性效应 锦鲤鱼 氧化损伤 DNA双键断裂 Γ-H2AX
下载PDF
青土霉素废水出水对锦鲤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志刚 沈洪艳 +3 位作者 高吉喜 王勇军 赵秀梅 尚亚楼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7-592,共6页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青、土霉素混合废水出水不同暴露浓度对锦鲤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土霉素混合废水出水对锦鲤肝脏SOD活性变化影响不大,只在1/16φ(96 h LC50...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青、土霉素混合废水出水不同暴露浓度对锦鲤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土霉素混合废水出水对锦鲤肝脏SOD活性变化影响不大,只在1/16φ(96 h LC50)浓度组8 d时才出现显著诱导。1/16、1/256φ(96 h LC50)浓度组CAT活性呈相似的"上升-下降-上升"的周期性波动规律,1/4φ(96 h LC50)浓度组CAT活性表现出双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4 d和8 d。1/256φ(96 h LC50)浓度组MDA含量呈现出单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6 d;1/16、1/4φ(96 h LC50)浓度组MDA含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平缓-上升"的趋势,暴露初期(2 d)和暴露末期(10 d),各浓度组MDA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暴露浓度越大,机体受到的氧化损伤越明显。暴露实验结果表明,CAT活性产生较大变化,引起了鱼体产生较强的氧化压力,鱼体肝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当鱼体内的抗生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机体氧化损伤能够得到明显减轻,当机体中土霉素浓度超出了其清除自由基的范围时,机体再次出现明显的氧化损伤;锦鲤肝脏中CAT和MDA对青、土霉素混合废水出水暴露都较为敏感,能够较好地反映氧化胁迫的情况,适合作为水环境中青、土霉素污染监测的水生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混合废水 出水 锦鲤鱼 抗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