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镀锡技术对金属包装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王建巧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2期97-99,共3页
本研究聚焦于镀锡技术对金属包装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涵盖了镀锡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其对金属包装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首先阐述了镀锡技术的原理和广泛应用领域。其次,深入探讨了镀锡技术对金属包装材料晶粒结构和界... 本研究聚焦于镀锡技术对金属包装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涵盖了镀锡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其对金属包装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首先阐述了镀锡技术的原理和广泛应用领域。其次,深入探讨了镀锡技术对金属包装材料晶粒结构和界面特性的影响。在晶粒结构方面,镀锡过程中锡的析出和分布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而在界面特性方面,镀锡能够增强包装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改善包装过程中的界面联系情况。最后,研究包括镀锡技术对金属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涉及增强强度、提高耐腐蚀性和优化导热性能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技术 金属包装材料 微观结构 材料性能
下载PDF
西周时期周原地区的周原出土周原镀锡技术及文化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建立 张周瑜 +1 位作者 种建荣 雷兴山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8,114,共7页
通过对陕西孔头沟遗址宋家墓地与周原遗址姚家墓地出土的4件镀锡青铜器的分析,发现该批样品均为热镀锡工艺所成,镀锡层厚度在15~36μm之间,镀锡层主要为δ、(α+δ)+δ组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以往中国古代镀锡铜器分析数据的梳理对... 通过对陕西孔头沟遗址宋家墓地与周原遗址姚家墓地出土的4件镀锡青铜器的分析,发现该批样品均为热镀锡工艺所成,镀锡层厚度在15~36μm之间,镀锡层主要为δ、(α+δ)+δ组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以往中国古代镀锡铜器分析数据的梳理对比,发现中国古代青铜铜器表面镀锡技术自西周早中期开始出现直到东汉早期,陕甘宁地区镀锡制品年代最早,巴蜀文化区、古滇文化区以及北方毛庆沟等地相对较晚。陕甘宁、巴蜀、古滇地区技术熟练,镀锡处理工艺具有当地特色。本文认识或可有助于中国半月形文化传播带青铜器镀锡技术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家墓地 姚家墓地 镀锡技术
下载PDF
滇国青铜器的镀锡工艺
3
作者 吴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3,共3页
镀锡是滇国青铜器上常用的一种加工技术,滇国青器上的镀锡极为普遍。镀锡青铜器不仅美观、富有光泽,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防腐蚀性能。围绕滇国青铜器的富锡现象,向来存在镀锡说与反偏析说之争。从近年来国内有关科研机构研究检测结果来... 镀锡是滇国青铜器上常用的一种加工技术,滇国青器上的镀锡极为普遍。镀锡青铜器不仅美观、富有光泽,更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防腐蚀性能。围绕滇国青铜器的富锡现象,向来存在镀锡说与反偏析说之争。从近年来国内有关科研机构研究检测结果来看,滇国青铜器上的富锡现象非反偏析所致,器物表面可以检测出清晰而界限分明的镀锡层。滇国工匠掌握了多种镀锡技术,镀锡形式多样化,镀锡技术相当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国 青铜器 镀锡技术
下载PDF
云南洱源北山土坑墓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晓岑 刘杰 +1 位作者 贠雅丽 杨德文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金属技术,该文对滇西北的洱源县三营乡北山土坑墓地出土13件铜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该土坑墓地出土的铜器材质有多样化的特色,除主要是红铜和铜锡合金外,个别样品出现了铜锡铅合金(Cu-Sn-Pb)、铜铅锑合... 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文化的金属技术,该文对滇西北的洱源县三营乡北山土坑墓地出土13件铜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该土坑墓地出土的铜器材质有多样化的特色,除主要是红铜和铜锡合金外,个别样品出现了铜锡铅合金(Cu-Sn-Pb)、铜铅锑合金(Cu-Pb-Sb合金)以及含砷的铜锡金属(CuSn(As))。部分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分析,多数器物为铸造而成,另有少数器物为热锻加工而成。有的器物在制造时进行了冷加工处理。该墓葬群的铜器还出现了表面镀锡技术,说明在春秋战国之交,镀锡技术已从西北地区传入了洱海以北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器 砷合金 铜铅锑合金 镀锡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