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离子螯合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覃佳佳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镁离子螯合酶是叶绿素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的酶,除了催化叶绿素的合成,还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他代谢。根据已有研究报道,对镁离子螯合酶及其各组分在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的功能,镁离子螯合酶在脱落酸信号转导、质体到核反向信号转导及... 镁离子螯合酶是叶绿素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的酶,除了催化叶绿素的合成,还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他代谢。根据已有研究报道,对镁离子螯合酶及其各组分在叶绿素生物合成中的功能,镁离子螯合酶在脱落酸信号转导、质体到核反向信号转导及活性氧代谢中发挥的作用等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镁离子螯合酶相关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螯合酶 叶绿素 脱落酸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豌豆叶绿体镁离子螯合酶D亚基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3
2
作者 余静 罗韬 罗美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4-872,共9页
植物叶绿体镁离子螯合酶是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合成叶绿素分支(镁分支)的第一个酶,它催化镁离子螯合到原卟啉IX中,形成镁原卟啉IX.镁离子螯合酶是1个由3个亚基H、D和I组成的多亚基酶,3个亚基均由细胞核编码,进入叶绿体发挥功能.... 植物叶绿体镁离子螯合酶是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合成叶绿素分支(镁分支)的第一个酶,它催化镁离子螯合到原卟啉IX中,形成镁原卟啉IX.镁离子螯合酶是1个由3个亚基H、D和I组成的多亚基酶,3个亚基均由细胞核编码,进入叶绿体发挥功能.该酶不仅控制着叶绿素的合成,其各个亚基还具有很多其它的功能:H亚基既是ABA受体,又参与叶绿体到细胞核的反向信号传导;D亚基也与叶绿体到细胞核的反向信号传导有关.本文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将编码豌豆镁离子螯合酶D亚基的cDNA片段构建到诱饵载体pGBKT7中,分别用共转化的方法筛选豌豆叶片细胞核编码的均一化cDNA文库和用Mating的方法筛选豌豆叶片叶绿体编码的均一化cDNA文库,共得到121个候选克隆,其中有60个克隆共编码21个叶绿体蛋白质,19个来自于核基因编码,2个来自于叶绿体基因编码.这些候选蛋白参与叶绿素合成、卡尔文循环、叶绿体蛋白质翻译和叶绿体基因转录等多个代谢过程.酵母点对点和GST-pull down对其中的4个蛋白做了进一步的验证.这些结果将为D亚基的功能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螯合酶D亚基 酵母双杂交系统 GST-pulldown 叶绿体
下载PDF
水稻镁离子螯合酶调控蛋白Gun4羧基末端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平 罗韬 +1 位作者 周帅祥 罗美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7-1024,共8页
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镁分支)中的第一个酶是镁离子螯合酶,它由I(ChlI)、D(ChlD)和H(ChlH)三个亚基组成.各亚基不仅参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而且还与叶绿体到细胞核的反向信号传导有关.Gun4是一个卟啉结合蛋白,它能提高植物镁离子螯合... 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镁分支)中的第一个酶是镁离子螯合酶,它由I(ChlI)、D(ChlD)和H(ChlH)三个亚基组成.各亚基不仅参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而且还与叶绿体到细胞核的反向信号传导有关.Gun4是一个卟啉结合蛋白,它能提高植物镁离子螯合酶的活性,在缺乏Gun4的条件下,镁离子螯合酶整个复合物非常不稳定,不足以开始催化反应.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Gun4的C末端几个氨基酸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文中,通过缺失突变,获得了C端缺失了8个氨基酸残基突变的Gun4(Gun4L).酵母双杂交与GST-pull down实验发现,Gun4L仍能与H亚基相互作用,原核表达和纯化Gun4L和镁离子螯合酶各亚基后,重组镁离子螯合酶的酶活分析证实,Gun4L对镁离子螯合酶的活性失去了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n4 镁离子螯合酶 酵母双杂交 GST-pull DOWN
下载PDF
镁离子螯合酶活性调控及其功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莎 罗韬 +2 位作者 彭鹏 李艳萍 黎小刚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6-812,共7页
镁离子螯合酶是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对光合自养生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镁离子螯合酶的活性调控及其参与的其他代谢途径,如叶绿体到细胞核反向信号转导、脱落酸信号途径以及糖代谢等通路,并展望镁离子螯合酶的相关... 镁离子螯合酶是叶绿素合成关键酶,对光合自养生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镁离子螯合酶的活性调控及其参与的其他代谢途径,如叶绿体到细胞核反向信号转导、脱落酸信号途径以及糖代谢等通路,并展望镁离子螯合酶的相关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螯合酶 活性调控 叶绿体到细胞核反向信号转导 脱落酸信号途径
原文传递
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一个水稻镁离子螯合酶基因
5
作者 何福收 邵敏敏 +5 位作者 葛晟昕 陈阁 陈同 王春台 徐鑫 谭艳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674-5680,共7页
结合重测序、图位克隆技术和转录组测序得到了一个水稻黄叶突变的候选基因,预测该基因是一个编码镁离子螯合酶Ⅰ亚基的未知功能基因,植物叶绿体镁离子螯合酶是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合成叶绿素分支(镁分支)的第一个酶。本研究利用C... 结合重测序、图位克隆技术和转录组测序得到了一个水稻黄叶突变的候选基因,预测该基因是一个编码镁离子螯合酶Ⅰ亚基的未知功能基因,植物叶绿体镁离子螯合酶是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合成叶绿素分支(镁分支)的第一个酶。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采用一步法构建该基因的pC1300-Cas9-12976重组载体。将该重组载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得到T0代转基因植株的阳性,完成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0-Cas9-12976转基因编辑率为71.4%。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镁离子螯合酶 CRISPR-Cas9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二倍体草莓匍匐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谷晓娇 沈元月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可行的草莓稳定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二倍体草莓(Fragaria vesca,‘Hawaii-4’)匍匐茎的茎段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侵染,并对农杆菌侵染液的浓度、真空渗透时间、暗培养时间和抗生素浓度对草莓茎段转...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可行的草莓稳定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二倍体草莓(Fragaria vesca,‘Hawaii-4’)匍匐茎的茎段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侵染,并对农杆菌侵染液的浓度、真空渗透时间、暗培养时间和抗生素浓度对草莓茎段转化体系进行了探讨。【结果】以镁离子螯合酶H亚基为操纵基因研究表明,农杆菌侵染液浓度OD600=1,真空渗透时间20 min,暗培养3 d,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35 mg/L为二倍体草莓匍匐茎茎段的最佳遗传转化条件,转化效率达到8%以上。【结论】利用草莓匍匐茎为外植体建立了一种稳定有效的遗传转化转基因体系,为今后草莓的基因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草莓 匍匐茎 遗传转化 镁离子螯合酶H亚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