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镍矿区玉米体内重金属累积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建华 贾丽 +2 位作者 张璐 徐聪珑 谢忠雷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5年第5期48-52,58,共6页
矿山开采和7台炼可对矿区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了明确吉林省镍矿区耕地土壤/植物体系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规律,在吉林省镍矿区采集了27个区域的土壤和玉米植株样品。结果表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pH为5.00~6.82,有机质... 矿山开采和7台炼可对矿区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了明确吉林省镍矿区耕地土壤/植物体系中重金属的迁移累积规律,在吉林省镍矿区采集了27个区域的土壤和玉米植株样品。结果表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pH为5.00~6.82,有机质的含量为2.79%~7.93%,部分采样点的Cd和Pb超出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大部分采样点的Cu和Ni超出吉林省土壤背景值,所有采样点的zn超出吉林省土壤背景值。玉米籽粒中cd和Ph未栓出,玉米茎中cd未检出,27个采样点中有23个采样点的玉米籽粒Ni含量超过我国粮食及制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NY861—2004),而仅有4个采样点的籽粒zn含量超过我国限量标准,所有采样点的籽粒Cu含量明显低于我国限量标准。随土壤重金属全量增加,玉米根Cd,Cu,Ni,Pb和Zn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根Cd,Cu,Ni含量与土壤重金属Cd,Cu,Ni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根Pb和zn含量与土壤重金属Pb和Zn全量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玉米 重金属 累积分布 吉林省镍矿区
下载PDF
红旗岭镍矿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商云涛 程志中 +1 位作者 潘含江 杨榕 《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9期216-218,共3页
红旗岭镍矿是我国第二大镍矿。根据红旗镍矿区开采情况,采集了矿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测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矿区水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矿区地表水受矿山... 红旗岭镍矿是我国第二大镍矿。根据红旗镍矿区开采情况,采集了矿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测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对矿区水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矿区地表水受矿山采矿、选矿等活动影响严重,浅层地下水相对受到影响较弱,但仍有几种元素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镍矿区 红旗岭
下载PDF
洛阳铲钻探在菲律宾迪纳加特岛汇洋镍矿区快速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文亮 王志刚 +2 位作者 付小锦 陈丹明 陈怀亮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54-461,共8页
在菲律宾迪纳加特岛汇洋镍矿区第二期勘查中,采用以洛阳铲钻探为主、浅井为辅的勘探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洛阳铲钻探和浅井勘探的镍品位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可以互相印证;铁品位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与浅钻勘探资料对比,洛... 在菲律宾迪纳加特岛汇洋镍矿区第二期勘查中,采用以洛阳铲钻探为主、浅井为辅的勘探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洛阳铲钻探和浅井勘探的镍品位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可以互相印证;铁品位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与浅钻勘探资料对比,洛阳铲的镍品位变化趋势与浅钻的结果非常相似。因此认为,用洛阳铲勘探品位变化小的风化壳型矿床的浅部是适宜的,如果将其与浅井、浅钻结合使用,将在风险勘查中独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洋镍矿区 洛阳铲钻探 红土型 快速评价 迪纳加特岛 菲律宾
下载PDF
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3号岩体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树亮 孙英华 +3 位作者 张向东 单承恒 荆振刚 刘凡珍 《吉林地质》 2009年第2期38-44,共7页
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是我国岩浆岩型铜镍硫化矿床的主要矿化集中区之一,已往勘查年中发现30余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并在1号岩体中发现中型铜镍矿床、7号岩体中发现大型铜镍矿床,2号、3号、9号、32号岩体中发现小型铜镍矿床。3号岩体是... 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是我国岩浆岩型铜镍硫化矿床的主要矿化集中区之一,已往勘查年中发现30余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并在1号岩体中发现中型铜镍矿床、7号岩体中发现大型铜镍矿床,2号、3号、9号、32号岩体中发现小型铜镍矿床。3号岩体是本区规模较大岩体之一,通过对岩体特征的分析和对比,确定了深部镍钴矿体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为红旗岭镍矿区评价其它岩体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钴矿体 3号岩体 红旗岭镍矿区 接替资源勘查 吉林省
下载PDF
贵州遵义钼镍矿区放射性核素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国坤 息朝庄 +2 位作者 淳果 黄旋 李艳桃 《矿产勘查》 2017年第5期912-916,共5页
文章选取贵州省遵义钼镍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土壤氡气浓度以及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40)K)含量,研究其放射性核素水平,通过研究表明:研究区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为280.83nGy·h^(-1),各... 文章选取贵州省遵义钼镍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土壤氡气浓度以及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40)K)含量,研究其放射性核素水平,通过研究表明:研究区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为280.83nGy·h^(-1),各矿区之间γ辐射剂量率水平差距比较明显,各钼镍矿区废渣γ辐射污染水平较高;研究区渣场氡浓度水平平均值为100.37Bq·m^(-3),各矿区之间氡浓度水平差距比较明显,所调查的矿区渣场数据表明矿区氡浓度水平较高,这反映出矿山放射性水平相对较高,可能是由于黑色岩系中放射性水平较高造成的;矿渣中eU含量范围为7.52×10-6~721.61×10-6,平均值103.62×10^(-6);eTh含量范围为5.91×10^(-6)~344.84×10^(-6),平均值19.53×10^(-6);K含量范围为0.1%~4.96%,平均值1.53%。部分样品中铀含量超过边界品位,说明铀含量较高。据此,文章提出相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区 放射性 遵义 贵州
下载PDF
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分析
6
作者 黄帆 赵兴敏 +1 位作者 李明堂 焦帅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9,共9页
采集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受尾矿库影响程度不同的耕层土壤样品,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采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估。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离尾矿库距离较远... 采集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受尾矿库影响程度不同的耕层土壤样品,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采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和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估。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离尾矿库距离较远的土壤样品污染指数均<1,处于尚清洁水平;离尾矿库距离较近的土壤样品中Ni和Cd的污染指数均>3.0,处于重度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受离尾矿库距离较远的土壤样品污染指数均<0.7,处于安全级别;离尾矿库距离较近的土壤样品污染指数均>3.0,处于重度污染级别。Tessier连续提取分析结果显示:Cr和Pb残渣态含量均高于其他形态的含量;Cu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Zn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Ni和Cd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较高。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重金属总量3个因素中,土壤重金属总量是影响矿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结合RAC和RSP,表明镍矿区Ni和Cd生物有效性和环境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区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形态分布 生物有效性 吉林省
原文传递
吉林省镍矿区附近设施蔬菜安全生产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龙振华 李想 +3 位作者 丁乙航 赵子郡 DO HoaiThuong 李明堂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203,共9页
为了评估镍矿区附近土壤对设施蔬菜的安全生产及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在对吉林省磐石镍矿采矿场以及冶炼厂附近设施蔬菜基地土壤-蔬菜协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样品镍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靶... 为了评估镍矿区附近土壤对设施蔬菜的安全生产及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在对吉林省磐石镍矿采矿场以及冶炼厂附近设施蔬菜基地土壤-蔬菜协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样品镍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靶标危害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探讨了蔬菜对镍的富集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对蔬菜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菜类蔬菜镍平均含量高于茄果类蔬菜,食用辣椒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更大;蔬菜对镍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菠菜>辣椒>豆角>韭菜>大白菜>生菜>茼蒿>芹菜>小白菜>油麦菜>西红柿>萝卜>茄子>油菜>黄瓜;叶菜类蔬菜富集系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茄果类蔬菜富集系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吉林省磐石镍矿区附近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土壤整体污染较轻,可种植大部分蔬菜,并根据所种植蔬菜的类型采取措施提高土壤pH或有机质含量来保障蔬菜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区 设施蔬菜 风险评价 安全生产 吉林省
原文传递
吉林省红旗岭和漂河川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贾丽 刘建华 +3 位作者 张璐 徐聪珑 徐国梅 谢忠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8-345,374,共9页
土壤中重金属是一种潜在的污染物,其长期性、隐蔽性、不可逆性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难以消除和修复治理,而矿山开采和冶炼可对矿区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了明确吉林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Zn、Ni、Cr、Pb、Cd)的污染程度... 土壤中重金属是一种潜在的污染物,其长期性、隐蔽性、不可逆性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难以消除和修复治理,而矿山开采和冶炼可对矿区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为了明确吉林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Zn、Ni、Cr、Pb、Cd)的污染程度,通过对吉林省红旗岭和漂河川镍矿区土壤样品采集和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吉林省红旗岭和漂河川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Zn、Ni、Cr、Pb和Cd的含量分别为12.26~195.70,70.50~116.50,16.76~650.30,0.33~60.55,10.72~103.40,0.01~0.37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48.39,91.06,93.71,9.71,26.04,0.11 mg/kg;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相比,Cu、Zn、Ni、Cd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2.83,1.13,4.38,1.10倍,其余重金属平均含量低于吉林省土壤背景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50%的采样点为安全或警戒级,30%的采样点为轻污染,7.5%的采样点为中污染,12.5%的采样点为重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等级均为轻微。这说明吉林省红旗岭和漂河川镍矿区耕地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潜在环境污染效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区 耕地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吉林省
原文传递
镍矿区紫茎泽兰根际及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诚 赵珂 +4 位作者 李小林 张波 辜运富 郑林用 张小平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7-1392,共6页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对四川省攀枝花市镍矿区紫茎泽兰根际及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根际与不同器官内生细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香农-威纳指数(H)、丰...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对四川省攀枝花市镍矿区紫茎泽兰根际及不同器官中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根际与不同器官内生细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香农-威纳指数(H)、丰度(S)及均匀度(EH)皆表现为根际土>叶>茎>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内生细菌多样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样品的丰度(S)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典型对应分析(co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根际土细菌多样性受Zn、Cd、Pb、Ni等重金属负向影响;紫茎泽兰叶内生细菌多样性与土壤Cu元素浓度呈负相关关系.DGGE条带回收测序结果显示,根际及内生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部分不可培养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区 紫茎泽兰 细菌 多样性 DGGE
原文传递
镍矿区周边不同距离玉米农田的重金属污染及转移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鑫 史旭曾 +8 位作者 李善龙 李涛 王洪君 王楠 陈宝玉 孙孟琪 魏雯雯 曹铁华 梁烜赫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1,共6页
以吉林省镍矿区作为污染中心,调查周边1~5 km不同距离玉米农田中铬、镍、镉、砷和铅共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玉米体内的蓄积量和分配规律,为合理评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制定治理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镍矿区周边不同距离农田中,... 以吉林省镍矿区作为污染中心,调查周边1~5 km不同距离玉米农田中铬、镍、镉、砷和铅共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在玉米体内的蓄积量和分配规律,为合理评价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制定治理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镍矿区周边不同距离农田中,镍、镉含量超标1.3至8.9倍,砷含量接近标准上限,铬、铅不超标;在漂移性方面,镍和镉较弱,而砷、铬和铅较强。重金属含量高的农田,玉米子粒生物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幅可达15.8%~31.7%。玉米对镍、铬和砷的富集量较多,对镉和铅的富集量较少,且倾向于砷、铬富集于子粒,镍、镉、铅富集于营养器官。吉林省镍矿区周边不同距离农田重金属污染和转移规律存在显著差异,玉米适合做镍的修复植物,在砷或铬含量高地区不宜种植食用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重金属 镍矿区 不同距离
原文传递
吉林省红旗岭矿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矿床成因、找矿标志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英华 荆振刚 +2 位作者 孙超 辛永辉 侯闯 《地质与资源》 CAS 2016年第1期52-55,59,共5页
红旗岭镍矿区是我国岩浆岩型铜镍硫化矿床的主要矿化集中区之一,在本区内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所划分的3个岩带中,有的岩体含铜镍矿,有的不含矿.通过近期在区内开展的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中所形成的资料及从构造控岩控矿、岩性控矿、成矿... 红旗岭镍矿区是我国岩浆岩型铜镍硫化矿床的主要矿化集中区之一,在本区内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所划分的3个岩带中,有的岩体含铜镍矿,有的不含矿.通过近期在区内开展的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中所形成的资料及从构造控岩控矿、岩性控矿、成矿与岩石类型的关系进行对比,对区内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综合找矿标志进行总结,为今后在区内寻找隐伏岩体及其含矿性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找矿标志 岩石类型 岩相控矿 构造控岩控矿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红旗岭镍矿区 吉林省
下载PDF
吉林省镍矿区土壤重金属Cu、Ni、Pb、Zn的形态分布特征及活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聪珑 贾丽 +3 位作者 张文卿 张璐 尹秀玲 谢忠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9,共7页
为了正确评价吉林省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Ni、Pb、Zn的潜在环境效应,采集了吉林省镍矿区11个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全量,同时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采用DTPA提取了... 为了正确评价吉林省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Ni、Pb、Zn的潜在环境效应,采集了吉林省镍矿区11个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全量,同时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采用DTPA提取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态,探讨了吉林省镍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和活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重金属Cu、Ni、Pb、Zn的形态规律略有差异,但均以残留态为主要形态,可交换态或碳酸盐结合态所占比例最小;Cu、Ni、Pb、Zn的DTPA可提取态含量分别为1.21-8.48,0.03-25.92,0.08-2.66,1.42-4.76 mg/kg,平均值分别为3.90,8.24,0.53,2.98 mg/kg;土壤Cu、Ni、Pb、Zn的DTPA可提取率分别为2.41%-14.61%,0.16%-34.53%,0.32%-4.93%,1.60%-5.27%,平均值分别为7.89%、9.56%、1.70%、3.23%,不同采样点土壤重金属的DTPA可提取量和可提取率均有很大差异。对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Cu、Ni、Pb、Zn 4种重金属,Ni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最高,Pb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最低;在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全量3个因素中,土壤重金属全量是影响吉林省镍矿区土壤Cu、Ni、Pb、Zn的形态分布和DTPA可提取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区 耕地土壤 重金属 形态分布 吉林省
原文传递
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区露天采场工程地质条件与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铭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0期67-72,84,共7页
通过对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区的现场调查,获得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矿区工程地质调查统计资料、矿岩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结果等,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对矿区分布的主要岩组进行岩体质量分析评价。将区内岩体工程地质... 通过对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区的现场调查,获得矿区工程地质特征,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矿区工程地质调查统计资料、矿岩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结果等,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对矿区分布的主要岩组进行岩体质量分析评价。将区内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岩组,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矿区稳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哈木矿区 工程地质调查 岩体质量评价 岩体分级
下载PDF
云南墨江县金厂金镍矿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
14
作者 尹红光 钱梦静 +1 位作者 李万平 宗富 《云南地质》 2023年第3期287-294,共8页
金厂金镍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哀牢山Au-Cu-Mo-Cr矿带,华力西-印支早期形成。九甲-安定深大断裂(F 3)中基性-超基性岩体侵位为主要的矿质来源,矿体分布于金厂岩体底部内外触带,主要成矿元素Au、Ni,次要成矿元素Co、Se、Ag、Ga、Te、PGE... 金厂金镍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哀牢山Au-Cu-Mo-Cr矿带,华力西-印支早期形成。九甲-安定深大断裂(F 3)中基性-超基性岩体侵位为主要的矿质来源,矿体分布于金厂岩体底部内外触带,主要成矿元素Au、Ni,次要成矿元素Co、Se、Ag、Ga、Te、PGE等,矿床成因类型为“复成金镍多金属矿床”(熔离-贯入作用+改造+迭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构造控矿 成矿规律 外围及深部找矿 金厂金镍矿区 云南墨江
下载PDF
镍钴矿区放射性的水平调查与研究及危害防治
15
作者 陈玉梅 赵千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54-58,共5页
以镍钴矿区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为依据,对镍钴矿区氡子体的赋存规律、析出方式、放射性水平及致病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关键词 矿区 放射性 致病机理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探讨
16
作者 孙杰 孙涛 《当代矿工》 2005年第8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绩效考核 职工管理 金川矿二矿区 考核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