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镜像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超龙 何兆辉 +1 位作者 袁国静 庄国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镜像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0例)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47例)在开展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镜像反馈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 目的探讨镜像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0例)予以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47例)在开展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镜像反馈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量化评分、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水平分别为(35.75±3.69)分、(25.69±2.13)分、(447.55±50.13)ng/L和(5.46±0.48)μg/L,常规组分别为(30.66±3.60)分、(21.20±2.06)分、(381.52±48.39)ng/L和(4.69±0.41)μg/L,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化评分分别为(5.04±0.92)μg/L、(6.40±1.02)分,常规组分别为(9.86±1.89)μg/L、(9.45±1.46)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镜像反馈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水平,下调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且还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反馈训练 脑卒中后偏瘫 运动功能 生化指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常美玲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83-2086,共4页
目的:探讨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8月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7例。两组均接受康复科常... 目的:探讨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8月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7例。两组均接受康复科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对比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表面肌电图参数、患侧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腕屈肌积分肌电值(iEMG)、腕屈肌均方根值(RMS)、肱二头肌iEMG、肱二头肌RM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侧CMCT与MEP皮质潜伏期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均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身认知视角下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疗法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康复 脑梗死 偏瘫
下载PDF
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伴吞咽及认知障碍的影响
3
作者 简庆荣 李梅 +2 位作者 何香 倪成骏 刘延毅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9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配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随机分为观... 目的探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配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伴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替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超低频rTMS治疗与镜像视觉反馈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吞咽功能、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干预后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频rTMS配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伴吞咽及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及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认知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冯建宏 周权 汤清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8期1600-1608,共9页
目的研究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3—2021-03湖南省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50例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 目的研究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3—2021-03湖南省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50例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药物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维生素B1片,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包括鼓腮、抬眉、上推双侧脸颊、闭眼训练等,动作重复15次,每次总康复训练时长约20 min,3次/d,连续训练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安排独立空间,放置50 cm×50 cm镜子,指导患者完成两侧面部提升、揉搓、闭眼、瞬目等训练,患者通过镜子集中观察自身运动呈现,将所见的健侧所呈现的动作提供视觉反馈,2次/d,20 min/次,共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4 d分别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基础分泌试纸试验(SIt)、面神经功能分级(H-B)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前与治疗第3天时对照组与观察组OSDI评分、BUT评分、SIt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SDI评分下降,BUT评分提高,SIt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2组OSD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BUT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SIt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前2组患者H-B神经功能分级均为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96%,对照组为9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P=0.5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改善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干眼症状,对面部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干眼综合征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康复训练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针刺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宁 郄淑燕 +1 位作者 郑广昊 公维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MV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选择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靳三针疗法,选取病灶侧头部...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MV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选择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靳三针疗法,选取病灶侧头部行颞三针,患侧上肢行肩三针、手三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MVF。治疗6周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等级判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评估手部精细运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59.3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MA(上肢部分)、UEFT、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FMA(上肢部分)、UEFT、MB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MVF相较单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疗法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脑卒中 上肢偏瘫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Carroll手功能评定 改良BARTHEL指数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倪佳蔚 李艳 +3 位作者 茅慧雯 汤莉 干霖 陈烨 《中国康复》 2021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选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成镜像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 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选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成镜像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镜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临床吞咽功能与认知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2组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Mo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镜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简单反应时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均P<0.05),且镜像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注意力、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认知障碍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下载PDF
重复局部肌肉振动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手指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路莹 李华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局部肌肉振动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手指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州市某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 目的探讨重复局部肌肉振动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手指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州市某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复局部肌肉振动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FMA-UE)评分,手指活动度(患侧第2掌指关节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及主动活动范围),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IM)、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RAT及FMA-U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RAT及FMA-U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手指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主动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手指最大伸展角度、最大屈曲角度、主动活动范围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前FIM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IM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局部肌肉振动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可显著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改善手指活动度,提升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肌肉振动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上肢功能 手指活动度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培 赵子楠 张爱华 《现代临床医学》 2021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2月。应用改良Jadad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 目的:系统评价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2月。应用改良Jadad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共627例患者。结果显示试验组上肢运动功能[WMD=4.50,95%CI(3.30,5.71)]、下肢运动功能[WMD=3.62,95%CI(0.87,6.38)]、步行能力[WMD=0.28,95%CI(0.15,0.42)]、平衡能力[WMD=9.97,95%CI (5.08,14.86)]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WMD=10.19,95%CI (3.64,16.7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和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脑卒中 肢体运动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面瘫康复操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李孟文 郭学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面瘫康复操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面瘫康复操训练,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面瘫康复操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面瘫康复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表面肌电图、面部神经功能简易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潜伏期及M波波幅、面部神经功能简易评定量表评分、SAS评分、BD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轮匝肌潜伏期(2.85±0.30)ms、眼轮匝肌潜伏期(2.52±0.27)ms均短于对照组的(3.17±0.34)ms、(2.84±0.29)ms,口轮匝肌M波波幅(2.65±0.31)mv、眼轮匝肌M波波幅(1.72±0.17)mv、面部神经功能简易评定量表评分(25.66±1.8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4±0.25)mv、(1.43±0.18)mv、(21.53±2.08)分,BDI评分(7.85±2.71)分、SAS评分(43.56±4.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34±2.22)分、(49.63±4.3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采用面瘫康复操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表面肌电图,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面瘫康复操 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TOT模式下MVF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水亮 张宇飞 刘占兵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任务导向性训练模式下镜像视觉反馈训练(mirror visual feedback,MVF)对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科129例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TOT,... 目的探究基于任务导向性训练模式下镜像视觉反馈训练(mirror visual feedback,MVF)对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科129例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TOT,观察组65例给予基于TOT模式下MVF训练,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躯干控制能力测试量表(TCT)评分为(70.29±6.02)分高于对照组(58.77±6.05)分,对侧倾斜量表(SCP)评分为(2.10±0.26)分低于对照组(3.58±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OT训练模式下MVF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模式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脑卒中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旭东 郭华平 +2 位作者 何曼 马明 勾丽洁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镜像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常规康复干预,镜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镜像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常规康复干预,镜像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照组患者则辅以假镜像视觉反馈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并同时采用Brunnstrom分期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偏瘫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患侧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下肢FMA、FAC、BBS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镜像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脑卒中 镜像神经元 下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颖馨 蒋运兰 +4 位作者 易银萍 刘婉琳 刘一弦 唐以薰 刘芸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22期-,共4页
分析镜像视觉反馈训练的概念、可能的原理、方法、特点,并对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国内外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护理的运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上肢功能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原文传递
幻肢的神经病理现象学:从成因到治疗
13
作者 陈巍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7,共10页
幻肢症状有着难以还原的、丰富的第一人称体验。几个世纪以来,这些体验在临床现象学报告中被反复、系统地描绘,并为哲学家反思身体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提供了素材。我们试图提供一种神经病理现象学的框架,利用临床现象学案例、梅洛庞... 幻肢症状有着难以还原的、丰富的第一人称体验。几个世纪以来,这些体验在临床现象学报告中被反复、系统地描绘,并为哲学家反思身体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提供了素材。我们试图提供一种神经病理现象学的框架,利用临床现象学案例、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思想与新近神经科学证据之间的互惠约束,揭示幻肢患者的身体与正常人一样,并非仅仅是现象学意义上的躯体,而是活生生的身体。幻肢现象在神经病学上被归因为躯体感觉皮层的重组或重新映射后的知觉产物。习得的瘫痪幻肢的成因与身体意象的可塑性有关,而幻肢症状中本体感觉损伤则与身体图式的扭曲有关。基于这种框架开发的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在治疗幻肢痛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肢 神经病理现象学 身体图式 身体意象 重新映射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