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拉康镜像理论到文学翻译镜像论
1
作者 冯倾城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7-128,共2页
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中,镜中的表象不是客观的形象,而是经过了主体加工之后呈现出的想象性形象,其中充满了误读和创造。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译者在翻译时实际上对作者和原文进行了想象性二次创作,译者是原作者的镜像,译文呈现为原文... 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中,镜中的表象不是客观的形象,而是经过了主体加工之后呈现出的想象性形象,其中充满了误读和创造。文学翻译活动中的译者在翻译时实际上对作者和原文进行了想象性二次创作,译者是原作者的镜像,译文呈现为原文的镜像,相对于作者和原文,译者和译文作为主体在文学翻译这一想象性误认过程中形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镜像阶段 二次创作 想象性 原作者
下载PDF
从“画框论”、“窗户论”、“镜像论”的演进看电影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文杰 《电影评介》 2010年第9期58-59,共2页
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提出的蒙太奇理论、巴赞建立在电影本体论之上的"总体现实主义"电影理论、麦茨致力于运用后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及符号学来研究电影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即"画框论"、"窗户... 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提出的蒙太奇理论、巴赞建立在电影本体论之上的"总体现实主义"电影理论、麦茨致力于运用后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及符号学来研究电影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即"画框论"、"窗户论"、"镜像论",这三种电影理论勾勒出了世界电影理论史发展的总体脉络。"画框论"、"窗户论"和"镜像论"深刻地影响了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人们对于电影的认知,它们共同存在奠定了电影理论的不可动摇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框论 窗户论 镜像论 电影理论
下载PDF
镜像论下的《吸血鬼编年史》
3
作者 陈海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58-159,共2页
通过对黑暗王国的生动描述,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成功地以非现实世界的构造表现了现实世界的真实。然而,不论是从吸血鬼这一客体本身,还是他们作为他者的隐喻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像未经历过镜像阶段的孩子一样,没有明确的自... 通过对黑暗王国的生动描述,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编年史》成功地以非现实世界的构造表现了现实世界的真实。然而,不论是从吸血鬼这一客体本身,还是他们作为他者的隐喻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像未经历过镜像阶段的孩子一样,没有明确的自我身份,难以得到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身份 镜像论
下载PDF
镜中的华裔女性:镜像论视域下《女勇士》中的自我凝视 被引量:3
4
作者 苗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0-66,共7页
《女勇士》是华裔女作家汤亭亭获得巨大成功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镜子这一细小的意象贯穿在《女勇士》全篇五个小故事之中,成为研究此部作品很重要的一个线索。《女勇士》中的不同女性,通过镜子来发现自我,... 《女勇士》是华裔女作家汤亭亭获得巨大成功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镜子这一细小的意象贯穿在《女勇士》全篇五个小故事之中,成为研究此部作品很重要的一个线索。《女勇士》中的不同女性,通过镜子来发现自我,在他者的凝视下最终完成自我形塑这一过程。首先简单介绍了《女勇士》和拉康的镜像论,结合拉康镜像论中的自我和他者关系,从镜子里的世界和镜子外的世界两个角度,探析《女勇士》中的镜子所折射出来的社会体系问题及女性的自我构建问题。女性通过照镜子这一简单动作来认识自我,同时又在社会关系中建构自我。他者在女性的自我形成中起着决定作用。无意识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结构,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关系之中,有了他者才会有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亭亭 《女勇士》 拉康 镜像论 自我凝视
下载PDF
从后女性主义与拉康镜像论交叉视域看伊琳的主体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慧 赵瑾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11-14,共4页
从拉康镜像论交叉视域看,《福尔赛世家》中的伊琳,身处典型男权制社会的女性,其主体构建过程必然决定于男性"他者"与她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男权制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规范性注视"下,以及其夫索米斯提供的否... 从拉康镜像论交叉视域看,《福尔赛世家》中的伊琳,身处典型男权制社会的女性,其主体构建过程必然决定于男性"他者"与她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男权制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规范性注视"下,以及其夫索米斯提供的否定她自我的存在的"他者"与她的主体构建形成一种否定关系时,她的女性自我意识被极度压抑,几近泯灭;与志趣相投、两情相悦的波辛尼互相吸引,互为镜像,从对方的镜像中看到自己认同的"他者",她的自我意识开始复苏萌芽;而老乔里恩对她的无私援助与精神支持和小乔里恩对她的欣赏肯定及灵魂交流所提供的"他者"的持续同化也幻化为她的镜中之像,成为她构建自我的对应物,最终成就了她的主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体建构 拉康镜像理论 后女性主义 他者 注视
下载PDF
镜像治疗结合上肢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章娜 袁建 徐冬梅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结合上肢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镜像治疗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两组...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结合上肢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镜像治疗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肌张力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肌张力恢复情况中Ⅳ级、Ⅴ级、Ⅵ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UE)、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生存质量简表(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治疗结合上肢机器人可加快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镜像治疗 上肢机器人 上肢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太极拳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影响
7
作者 李媛媛 李匡时 +6 位作者 吴康 胡晓婕 许天骄 马任钊 陈天竹 任毅 邹忆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39-144,共6页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太极拳训练前后患者大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的变化,探讨太极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 招募CFS患者25例(试验组)及健康受试者27例(对照组),均接受1个月的太极拳训练,比...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太极拳训练前后患者大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的变化,探讨太极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 招募CFS患者25例(试验组)及健康受试者27例(对照组),均接受1个月的太极拳训练,比较2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变化及VMHC改变。结果 训练前,试验组SF-36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双侧枕下回、中央旁小叶、舌回、岛叶、颞上回等脑区的VMHC减弱。训练后,试验组SF-36各项得分均显著升高(P<0.001),双侧枕下回、颞上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等脑区的VMHC显著增强且全脑VMHC差值与SF-36中精力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0.456,P=0.025);对照组SF-36中部分得分显著升高(P<0.05),未见VMHC显著变化的脑区。结论 太极拳能够有效提升CFS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改变可能与枕下回、颞上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太极拳 功能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下载PDF
基于旋量理论的镜像加工运动学建模及轨迹自动修调研究
8
作者 刘海波 王鹏飞 +4 位作者 李文杰 丁悦 薄其乐 肖世宏 王永青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4,共7页
针对镜像加工过程中结构变形致使加工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旋量理论的镜像加工剩余壁厚运动学模型,综合考虑零件加工要求及镜像约束关系,提出了镜像加工“支撑-铣削”轨迹生成方法,建立了针对工件变形补偿的镜像支撑轨迹修调模... 针对镜像加工过程中结构变形致使加工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旋量理论的镜像加工剩余壁厚运动学模型,综合考虑零件加工要求及镜像约束关系,提出了镜像加工“支撑-铣削”轨迹生成方法,建立了针对工件变形补偿的镜像支撑轨迹修调模型,实现了镜像加工“支撑-铣削”轨迹自动修调。栅格壁板镜像加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镜像加工“支撑-铣削”轨迹生成和自动修调方法可以满足镜像加工剩余壁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加工 运动学建模 轨迹修调 薄壁件 测量-加工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DSA的前循环动脉干形态镜像性的观察
9
作者 刘文虎 张立功 +1 位作者 赵炳一 高宗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2-47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DSA的前循环动脉干的形态镜像性,分析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时参考健侧动脉走行进行导丝探查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250例(造影组),分为3组:青年造影组(年龄<50... 目的探讨基于DSA的前循环动脉干的形态镜像性,分析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时参考健侧动脉走行进行导丝探查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250例(造影组),分为3组:青年造影组(年龄<50岁),中年造影组(50~69岁),老年造影组(年龄≥70岁);另选行急诊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70例(取栓组)。观察造影组与取栓组(责任血管成功开通后)患者的脑血管造影影像资料,分析造影组双侧颈内动脉C1段、C2-C3段、虹吸段、大脑中动脉M1分叉前段以及分叉后段走行的镜像性情况,并分析取栓组血管开通率、双侧走行一致率。结果造影组双侧颈内动脉C1段、C2-C3段、虹吸段、M1分叉前段、M1分叉后段走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1分叉前段双侧镜像性一般,其余各段均双侧镜像性良好,青年造影组、中年造影组、老年造影组双侧颈内动脉C1段、C2-C3段、虹吸段、M1分叉前段、M1分叉后段走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造影组C1段、各组M1分叉前段双侧镜像性一般,其余各分段双侧镜像性良好;取栓组闭塞血管开通率95.5%,全组双侧走行一致率89.0%。结论双侧颈内动脉C1段、C2-C3段、虹吸段、大脑中动脉M1分叉前段、分叉后段走行均存在镜像性,为脑动脉机械取栓和大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时参照病变对侧血管走行操控血管内治疗材料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 镜像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基于双混联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的薄壁件镜像铣削研究
10
作者 肖聚亮 赵雨昂 +2 位作者 刘思江 刘海涛 黄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7,共14页
为提高薄壁件镜像铣削过程中的加工质量,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双混联机器人镜像铣削的协同运动控制策略。首先,结合机器人运动控制特点,研发出一种双CPU主从控制架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以实现人机交互和运动控制;然后,为实现双机协同运动并... 为提高薄壁件镜像铣削过程中的加工质量,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双混联机器人镜像铣削的协同运动控制策略。首先,结合机器人运动控制特点,研发出一种双CPU主从控制架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以实现人机交互和运动控制;然后,为实现双机协同运动并提高薄壁件加工质量,在数控系统中集成了4大关键技术,分别是双机器人的镜像路径生成、同步速度规划、协同运动学和运动误差实时补偿;最后,基于自主开发的集成式镜像铣削数控系统,开展了单点和多点支撑、双机协同与非协同加工的平面薄壁件槽铣削试验,多点支撑的平面铣削试验,大曲率路径高速协同运动试验与曲面薄壁件槽铣削加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协同运动控制策略能够保证双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同步位置精度。此外,多点支撑方式在保证薄壁件铣削壁厚的同时,还可提高工件铣削的颤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混联机器人 协同运动控制 薄壁件镜像铣削 颤振抑制 协同误差补偿
下载PDF
箱底薄壁瓜瓣镜像铣削加工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秦旭达 刘雪峰 +3 位作者 张绍璞 崔鑫 刘见 李士鹏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1169,共9页
贮箱箱底采用薄壁瓜瓣拼焊技术成形,瓜瓣尺寸大、壁厚薄,针对其镜像铣削加工过程中的易发生颤振问题,提出一种薄壁瓜瓣镜像铣削加工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铣削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整个镜像铣削加工系统分为机床主轴-刀具子系统和工... 贮箱箱底采用薄壁瓜瓣拼焊技术成形,瓜瓣尺寸大、壁厚薄,针对其镜像铣削加工过程中的易发生颤振问题,提出一种薄壁瓜瓣镜像铣削加工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铣削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整个镜像铣削加工系统分为机床主轴-刀具子系统和工件-辅助支撑子系统,建立由再生效应产生的动态切削厚度模型和圆弧铣刀动态铣削力模型,建立同时考虑刀具端径向两个方向和工件端法向振动的刀具-工件-辅助支撑系统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锤击实验法获取机床主轴-刀具子系统、工件-辅助支撑子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基于半离散时域法对薄壁瓜瓣镜像铣削加工稳定性进行预测.最后,开展薄壁瓜瓣镜像铣削加工实验,分析提出的薄壁瓜瓣镜像铣削加工稳定性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辅助支撑的引入使工件远离卡具位置法向局部刚度最高提升了约7倍,与刀具径向刚度相近,都处在1×10^(7) N/m数量级,刀具端和工件端的动力学特性会同时影响整个镜像铣削系统的加工稳定性,铣削动力学模型中工件子系统和刀具子系统需同时考虑.建立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及预测的稳定域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对实现薄壁瓜瓣的稳定高效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3.35 m级贮箱箱底薄壁瓜瓣镜像铣削加工,考虑到精加工中薄壁瓜瓣减薄厚度要求,主轴转速选择在6000~7000 r/min范围时,推荐切深选择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箱箱底 薄壁件 稳定性分析 镜像铣削
下载PDF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张金静 肖洪波 +4 位作者 杨骏 陈瑞全 朱宗俊 汪林英 乔晓迪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板块(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评分及伸腕主动运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基于FMA-UE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ICF评分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增加程度,ICF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腕AROM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镜像疗法 针刺
下载PDF
他者化的媒介镜像:媒体叙事框架下的农民工身份建构与变迁——基于《人民日报》(1982-2022年)报道的分析
13
作者 赵茹 巨高飞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74,112,共5页
农民工这一兼具历史偶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概念,既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视角,也是进入社会场域,窥探社会发展的探针。本研究将农民工这一议题置于“媒介-社会”互动框架下,通过《人民日报》1982-2022年共计2149篇... 农民工这一兼具历史偶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概念,既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视角,也是进入社会场域,窥探社会发展的探针。本研究将农民工这一议题置于“媒介-社会”互动框架下,通过《人民日报》1982-2022年共计2149篇报道,以“他者化视角”探究媒体叙事框架下的农民工身份建构与变迁。研究发现,在媒介与社会互动框架下,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分别经历了从劝返到欢迎的身份合法性建构(1982-2000年),从农民工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寻求(2000-2010年),从新生代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社会身份重塑(2010-2022年)。在此过程中,农民工社会身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结构性因素介入的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面向,这些不同的面向又相互促进,参与到媒体框架对农民工社会身份的再生产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身份 媒体框架 媒介镜像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娟 梅金华 昝娟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疗程3周。患者治...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疗程3周。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LE)进行评估,测定患者10 m步行时间(10MWT),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MI)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LE评分、10MWT、BMI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MA-L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加显著(29.79±4.42分vs 24.50±4.89分)(P<0.05)。治疗后两组10MWT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10MWT为24.85±5.55秒,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8±5.20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而且观察组BMI评分升高更加显著(46.47±7.72分vs 38.68±9.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治疗后,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 脑卒中 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桨叶挥舞弯矩动态修正数字镜像修复方法研究
15
作者 黄斌根 夏国旺 范学伟 《测控技术》 2024年第11期46-59,共14页
针对直升机旋翼载荷测量飞行试验中因测试系统故障而引起的桨叶挥舞弯矩测试数据无效问题,提出了一种稳态工况动态线性修正数字镜像修复的新方法。基于桨叶挥舞弯矩产生机理和相关特性,构建动态线性修正数字镜像修复模型,通过分析样例... 针对直升机旋翼载荷测量飞行试验中因测试系统故障而引起的桨叶挥舞弯矩测试数据无效问题,提出了一种稳态工况动态线性修正数字镜像修复的新方法。基于桨叶挥舞弯矩产生机理和相关特性,构建动态线性修正数字镜像修复模型,通过分析样例桨叶飞行试验有效测试数据的特性及其相关性特征,利用备份桨叶相同展向站位的有效数据,确立不同稳态工况整周期动态线性修正因子,最后采用样例桨叶实测数据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方法为挖掘与分析含无效数据信道的桨叶试验测量的结构载荷特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桨叶 挥舞弯矩 动态线性 镜像 修复
下载PDF
静息态脑镜像同伦连接在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娟 程晶华 +1 位作者 金涵 黄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8-882,共5页
目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针对共同性外斜视(CE)患者进行小脑半球同伦功能连接的研究,为CE神经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CE患者36例为研究组(CE组),同期从社... 目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针对共同性外斜视(CE)患者进行小脑半球同伦功能连接的研究,为CE神经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CE患者36例为研究组(CE组),同期从社会招募的与CE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HC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3.0T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应用DPABI_V4.0软件及SPM8对磁共振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两组受试者不同脑区之间存在的VMHC值的差异。结果与HC组相比,CE组受试者的双侧小脑的6区、8区、9区和小脑蚓部2区的VMHC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从小脑区域VMHC值的差异模式图中可以看出,与HC组相比,CE组受试者在小脑6区、8区、9区及小脑蚓部2区VMHC值差异显著,特别是小脑9区的VMHC差异值最为显著。结论小脑半球的功能改变在CE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双侧小脑半球9区,可能与眼位体素控制能力和融合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磁共振成像 小脑 镜像同伦连接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结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偏侧忽略的改善效果
17
作者 张弢 张晶晶 +2 位作者 李艳 刘靓 徐慧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 探究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卒中后偏侧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同仁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 探究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卒中后偏侧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同仁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组接受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量表评分、凯瑟琳-波哥量表(CB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MoCA评分、CBIT-HK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C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偏侧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侧忽略 经颅磁刺激 镜像视觉反馈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镜像疗法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及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林瑜 许健 周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究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镜像疗法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及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镜像疗法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脑侧支循环建立及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及镜像疗法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MoCA)、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S100钙结合蛋白B(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B,S100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福格-米勒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及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34/5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00%(45/5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DG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F-1、S100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镜像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水平,促进脑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形成,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镜像疗法 气虚血瘀 脑梗死后偏瘫 脑侧支循环
下载PDF
“符号—凝视—镜像”视域下名山景观探赜:以浙江乍浦九山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晓岚 宋天锐 《园林》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当前名山风景区得到普遍开发,本应先于规划设计的名山形象认知却鲜有提及,这难免会出现脱离景观认知本质的人为景观涌现的现象。故引入镜像理论、凝视理论以及符号学等相关哲学理论,建构一套主体对于山水景观审美的SGM认知方法论体系。... 当前名山风景区得到普遍开发,本应先于规划设计的名山形象认知却鲜有提及,这难免会出现脱离景观认知本质的人为景观涌现的现象。故引入镜像理论、凝视理论以及符号学等相关哲学理论,建构一套主体对于山水景观审美的SGM认知方法论体系。其步骤共分为符号收集、凝视、符号再生产、形象塑造以及镜像功能,旨在对景观现象的本质进行解构与再认知,为名山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打下理论基础。选取最能体现名山形象建构的山水诗文作为数据源,以描述浙江省内乍浦9座山体的《乍浦九山补志》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利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 CM6进行词频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发现乍浦九山景观以自然资源为基底,辅以龙祠祷雨以及天妃妈祖的在地文化特质;并通过该方法论体系得到乍浦九山“风景名胜”“祷雨胜地”“文学胜地”“隐居处所”的名山形象。总结得出主体山水景观审美的SGM认知方法论的可行性与可验性,为名山形象乃至景观本质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可验的方法,为后续名山景观的认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景观 镜像理论 凝视 符号学 SGM认知体系 山水诗文
下载PDF
人文是科学的手性镜像:同出而异名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旭红 《教育家》 2024年第2期19-20,共2页
每个人都有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脑右脑,这些“左”和“右”均呈现镜面对称,并且不可替代、不可互换,这在科学上叫作“手性镜像对称”。如果考虑人类大脑的思考习惯和功能分区,我们可以简约地笑称:科学在左,人文... 每个人都有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脑右脑,这些“左”和“右”均呈现镜面对称,并且不可替代、不可互换,这在科学上叫作“手性镜像对称”。如果考虑人类大脑的思考习惯和功能分区,我们可以简约地笑称:科学在左,人文在右。人们常常想要探索手性对称的生命起源,可有没有考虑过,生命是否起源于手性对称呢?可以说,人的手性对称、分子的手性对称,既属于科学,又属于美学。所有人都无可争辩地认可,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言,左右手性镜像对称的器官是不可分割或替代、互换的整体;可是人们常常无妄地将“人文”与“科学”分割、对立,或者纠结在两种选择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考习惯 人类大脑 镜像对称 镜面对称 生命起源 不可替代 人文 功能分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