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阴分泌物的平行镜检培养法在阴道滴虫病念珠菌病及淋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良铜 罗秀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6,共2页
女阴分泌物的平行镜检培养法在阴道滴虫病念珠菌病及淋病中的应用黄良铜,罗秀招福建三明市皮肤病防治院(邮政编码365001)近年我院应用女阴分泌物的平行镜检培养法,提高了女性性传播疾病的病原检出率,现将1137例检查结果... 女阴分泌物的平行镜检培养法在阴道滴虫病念珠菌病及淋病中的应用黄良铜,罗秀招福建三明市皮肤病防治院(邮政编码365001)近年我院应用女阴分泌物的平行镜检培养法,提高了女性性传播疾病的病原检出率,现将1137例检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采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滴虫病 淋病 女阴分泌物 平行镜检培养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碧志 余泽明 +2 位作者 曾跃芬 郭艳琼 李红宾 《皮肤病与性病》 202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并结合...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实验共收集256例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镜检找到菌丝19例(7.42%,19/256),大量孢子4例(1.56%,4/256)、少量孢子16例(6.25%,16/256)。真菌培养阳性20例,其中酵母菌18例,鉴定出白念珠菌6例(33.33%,6/18),光滑念珠菌2例(11.11%,2/18),克柔念珠菌1例(0.55%,1/18),其他念珠菌1例(0.55%,1/18),2种及以上念珠菌并存8例(白念珠菌与其他种类念珠菌共存7例,克柔念珠菌与其他念珠菌共存1例),另有丝状真菌2例,均为黑曲霉。真菌镜检和培养阳性患者肺部阴影占比最高(38.46%),其次是肺部结节和肺占位性病变(分别是30.77%、12.82%),培养均为念珠菌;2例曲霉中,空洞病变和胸腔积液各1例。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镜检与培养阳性率不高,主要见于肺部阴影及肺部结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部真菌感染 真菌培养
下载PDF
120例宫颈分泌物的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莉 张利侠 解娟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5期2637-2638,共2页
目的:比较120例妇科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分析。方法: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与宫颈分泌物接种于巧克力板、血平板、沙氏板进行培养和鉴定。结果:对分泌物中的致病菌而言,G-双球菌和阴道加德纳菌的直接... 目的:比较120例妇科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分析。方法: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与宫颈分泌物接种于巧克力板、血平板、沙氏板进行培养和鉴定。结果:对分泌物中的致病菌而言,G-双球菌和阴道加德纳菌的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较培养高;霉菌的培养阳性率较直接涂片镜检率高。结论:妇科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具有快速、直观、简便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分泌物 涂片培养 比较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镜检联合培养在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唐骁威 朱红旭 +2 位作者 刘力维 李重言 王晓蕾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5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镜检联合培养在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846份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培养和涂片镜检联合培养检出,观察使用3种不同的方...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镜检联合培养在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846份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培养和涂片镜检联合培养检出,观察使用3种不同的方法对于分枝杆菌阳性的检出率。结果:846个痰样本中,初诊的痰样本635个,复诊的痰样本211个。培养检出187个样本为阳性者,阳性率为22.10%,其中初次诊断阳性痰液样本168个,阳性检出率为26.46%,复诊阳性的痰液标本有19个,阳性检出率为9.00%。痰涂片镜检检出阳性152个,阳性检出率17.97%,其中初次诊断的痰涂片阳性129个,阳性检出率为20.31%,复诊痰涂片阳性有23个,阳性检出率10.90%。用涂片镜检联合培养对846个痰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6个标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4.35%,其中出诊标本中173个,阳性检出率为27.24%,复诊标本中,33个标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5.64%。培养的痰液中有18例感染,感染率为2.1%。初次诊断时,痰涂片阳性率显著低于培养阳性率(P<0.05)。复诊痰液样本的培养阳化率略低于涂片法的阳化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涂片的培养阳性检出率高于涂片的阳性检出率,涂片镜检联合培养的阳性检出效果优于单一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患者 结核分枝杆菌 培养结果分析
下载PDF
油田污水中腐蚀性细菌的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叶海春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1年第8期92-93,共2页
用培养-镜检法与培养绝迹稀释法检测不同性质污水中的腐蚀性细菌含量。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水驱采出水样中细菌含量时,其检测结果一致;检测聚驱采出水样中细菌含量时,两者检测结果在数量级上不存在差别,但系数上存在明显差别;检测加... 用培养-镜检法与培养绝迹稀释法检测不同性质污水中的腐蚀性细菌含量。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水驱采出水样中细菌含量时,其检测结果一致;检测聚驱采出水样中细菌含量时,两者检测结果在数量级上不存在差别,但系数上存在明显差别;检测加入杀菌剂的水驱采出污水样和聚驱采出污水样中细菌含量时,培养-镜检法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培养绝迹稀释法的检测结果一个或两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油田污水 硫酸盐还原菌 腐生菌 铁细菌
下载PDF
孢子丝菌病25例临床治疗分析
6
作者 王金燕 徐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 对近年临床积累的孢子丝菌病例进行临床治疗总结分析。探讨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 ,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 对门诊疑为皮肤孢子丝菌病的患者进行真菌学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对确诊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 目的 : 对近年临床积累的孢子丝菌病例进行临床治疗总结分析。探讨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 ,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 对门诊疑为皮肤孢子丝菌病的患者进行真菌学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对确诊病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 经临床和真菌学检查共 2 5例皮肤孢子丝菌病 ,病理上按炎性浸润类型的不同 ,分 4型。所有患者确诊后口服 10 %碘化钾溶液 10ml每日 3次 ,大多病例 2至 2 .5个月治愈。结论 : 本病淋巴管型临床诊断不难 ,固定型因皮疹形似其他皮肤病易误诊 ,因此对慢性顽固难治的溃疡及可疑病例应作深部真菌检查培养及时明确诊断。该病治疗首选碘化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 临床治疗 组织病理 诊断 真菌学 镜检培养 皮肤病
下载PDF
皮肤垢着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相冬 高来强 魏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902-902,共1页
关键词 皮肤垢着病 家族遗传病史 真菌学 精神疾病 糠秕孢子菌 临床资料 疣状增生 镜检培养
下载PDF
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
8
作者 付爱华 郑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8-9,共2页
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付爱华,郑华我们从1994年8月份采用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的治疗方案,治疗甲真菌病3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甲真菌病患者31... 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付爱华,郑华我们从1994年8月份采用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的治疗方案,治疗甲真菌病3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甲真菌病患者31例均来自门诊,有典型的指(趾)甲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伊曲康唑 间歇冲击疗法 疗效观察 真菌培养 指(趾)甲 痊愈率 短程 趾甲 抗真菌药物
下载PDF
斯皮仁诺短程间歇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9
作者 陈长斌 王红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7-38,共2页
斯皮仁诺短程间歇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近期疗效观察陈长斌,王红卫我科于1994年6月底~11月应用斯皮仁诺(Sporanox)短程间歇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门诊患者有... 斯皮仁诺短程间歇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近期疗效观察陈长斌,王红卫我科于1994年6月底~11月应用斯皮仁诺(Sporanox)短程间歇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门诊患者有完整病历49例,男性13例,女性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斯皮仁诺 近期疗效观察 间歇疗法 抗真菌药物 临床疗效 北京天坛医院 短程 真菌培养 血清谷丙转氨酶
下载PDF
孔雀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10
作者 叶慧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孔雀 球虫病 临床症状 病变特征 虫卵 心血镜检培养 防治方法
下载PDF
湖北省潜江地区156例甲真菌病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兴军 王文娟 +1 位作者 胡爱萍 张玉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36-237,240,共3页
目的:了解潜江地区甲真菌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致病真菌菌种构成,为预防及治疗甲真菌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病甲标本156份,同时进行培养及鉴定。结果:就诊患者女性与男性比为1.74∶1... 目的:了解潜江地区甲真菌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致病真菌菌种构成,为预防及治疗甲真菌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病甲标本156份,同时进行培养及鉴定。结果:就诊患者女性与男性比为1.74∶1,趾甲部位感染多于指甲部位。以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类型占多数(74.4%)。156份标本中混合感染4例,共培养出121株真菌,其中皮肤癣菌82株(67.8%),酵母菌36株(29.8%),非皮肤癣菌3株(2.4%)。结论:就诊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主要致病菌为皮肤癣菌,其优势菌种为红色毛癣菌,酵母菌属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真菌学直接镜检和培养意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皮肤癣菌 培养
下载PDF
斯皮仁诺治疗48例甲真菌病临床体会
12
作者 胡国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8-38,共1页
斯皮仁诺治疗48例甲真菌病临床体会胡国平我科自从1994年5月~1995年5月应用斯皮仁诺治疗甲真菌病化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4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为20~15岁... 斯皮仁诺治疗48例甲真菌病临床体会胡国平我科自从1994年5月~1995年5月应用斯皮仁诺治疗甲真菌病化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4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为20~15岁,病程最短的1年,最长为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斯皮仁诺 真菌病治疗 江苏省兴化市 临床体会 间歇服药 真菌培养 指趾甲 不良反应 肾功能
下载PDF
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13
作者 刘明德 《中国药业》 CAS 1996年第11期21-21,共1页
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霉菌性阴道炎或阴道念珠菌病)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常用的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等的疗效一般,同时也有一定的毒副反应,致使该病难以治愈且易复发。 氟康唑是新一代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因其疗效显著... 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霉菌性阴道炎或阴道念珠菌病)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常用的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等的疗效一般,同时也有一定的毒副反应,致使该病难以治愈且易复发。 氟康唑是新一代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因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本文旨在评价氟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其与克霉唑疗效的比较。 一、病例及方法 病例选择: 患霉菌性阴道炎病人369例,除有典型症状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阴道炎 念珠菌性 疗效分析 克霉唑 真菌培养 系统性真菌感染 不良反应 临床反应 霉菌性
下载PDF
盐酸萘替芬软膏治疗皮肤真菌病90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魏珊 张君坦 +2 位作者 何成雄 黄灿溢 林立航 《海峡药学》 1997年第A04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盐酸萘替芬 疗效观察 真菌培养 软膏 花斑癣 抗真菌药 防治院 福建省 皮疹消退
下载PDF
皮肤疾病
15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997年第6期350-350,共1页
关键词 皮肤疾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真菌培养 疗霉舒 泪液分泌试验 抗病毒治疗 中国医学文摘 石膏样毛癣菌 黑棘皮病
下载PDF
3种鸽毛滴虫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炎戊 戴雁云 +2 位作者 陈思彤 林瑞庆 翁亚彪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21年第10期10-13,共4页
本研究利用直接镜检法、培养-镜检法、PCR检测法3种检测方法对鸽口腔黏液样品进行毛滴虫检测,并比较其阳性检出率。结果显示,同样的待检样品,采用直接镜检法,在100×显微镜下检出率仅为20.0%;采用培养-镜检法和PCR检测方法在100... 本研究利用直接镜检法、培养-镜检法、PCR检测法3种检测方法对鸽口腔黏液样品进行毛滴虫检测,并比较其阳性检出率。结果显示,同样的待检样品,采用直接镜检法,在100×显微镜下检出率仅为20.0%;采用培养-镜检法和PCR检测方法在100×显微镜下检出率为38.3%和40.0%,远高于直接镜检法。培养-镜检法相比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是一种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准确和成本低廉的适用于实际生产的鸽毛滴虫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鸽毛滴虫 培养-
原文传递
免疫抑制BALB/c小鼠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洁华 王刚生 +4 位作者 张晓光 罗静娜 王佳 祁晓明 李艳玲 《医学动物防制》 2021年第9期838-841,F0003,共5页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BALB/c小鼠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为研发新型靶向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每日1次,连续2次,第4天经鼻腔灌注白念珠菌菌悬液50μl(107 cfu/ml),第7天取肺组织标本进行...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BALB/c小鼠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为研发新型靶向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BALB/c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每日1次,连续2次,第4天经鼻腔灌注白念珠菌菌悬液50μl(107 cfu/ml),第7天取肺组织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培养、病理检查、(1,3)-β-D-葡聚糖检测及电镜观察。结果小鼠被注射环磷酰胺的第4天,白细胞2.48×10^(9)/L、中性粒细胞16.8×10^(9)/L降至最低值。免疫抑制的小鼠经鼻腔灌注白念珠菌菌悬液后的第7天,取肺组织标本进行真菌镜检,镜下可见大量菌丝及芽生孢子,沙堡培养有白念珠菌生长,组织病理可见大量菌丝及芽生孢子及炎性细胞浸润、坏死,(1,3)-β-D-葡聚糖检测(5 181.33±223.67)pg/ml与生理盐水对照组(75.62±18.34)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6,P<0.01),透射电镜可见白念珠菌细胞壁为多层板状结构、清晰的细胞膜及细胞器。结论对免疫抑制BALB/c小鼠鼻腔灌注白念珠菌菌悬液后,经取肺组织标本进行真菌检查、培养、病理检查、(1,3)-β-D-葡聚糖检测及电镜观察方法,成功建立了免疫抑制BALB/c小鼠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为观察药物在体内对真菌细胞壁及(1,3)-β-D-葡聚糖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1 3)-β-D-葡聚糖 真菌培养 病理 透射电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