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前表面(相对)高度的变化
1
作者 许妮 翟洲 李承燕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87-592,共6页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前表面中央和旁中央(相对)高度的变化规律。方法观察及对比24例近视患者在戴镜前及戴镜后1 d、1~2周及1个月角膜地形图;右眼角膜中心及水平、垂直子午线距角膜中心4、3、2、1 mm共17点(分别记为:颞...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前表面中央和旁中央(相对)高度的变化规律。方法观察及对比24例近视患者在戴镜前及戴镜后1 d、1~2周及1个月角膜地形图;右眼角膜中心及水平、垂直子午线距角膜中心4、3、2、1 mm共17点(分别记为:颞4、颞3、颞2、颞1;中心;鼻1、鼻2、鼻3、鼻4;上4、上3、上2、上1;下1、下2、下3、下4)的(相对)高度;戴镜前角膜各点(相对)高度的分布特征及戴镜后各时间点各点(相对)高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戴镜前角膜前表面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相对)高度分布不对称。且鼻侧高度较颞侧高,上方高度较下方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774,23.839;P=0.000,0.000)。各点的(相对)高度在戴镜后1 d开始变化,1~2周时变化最大且渐趋稳定。与戴镜前相比,颞侧周边至鼻侧旁中央区均不同程度升高,鼻侧周边高度降低;上方、下方周边高度均下降,其余各点高度均升高。角膜前表面颞3、鼻2,上2、下3点高度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角膜鼻侧周边高度较高,余角膜各点均低;鼻侧较颞侧高,上方较下方高。戴角膜塑形镜后:戴镜后角膜前表面形态渐趋于镜面对称。水平子午线方向除鼻侧周边高度下降外,余各点高度均升高;垂直子午线方向除上、下方周边高度下降外,余各点高度也均有升高。戴镜后1~2周镜片中央定位趋于稳定。戴镜后1~2周为判断镜片中央定位是否合适的最早时间点。镜片塑形区域偏颞侧及下方位,且颞侧偏位比下方偏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角膜(相对)高度 镜片中央定 镜片偏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