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1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六国、北朝长安城遗址出土建筑材料简论
1
作者 刘振东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和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都是利用汉长安故城营建新都,后赵也在长安城内做过较大规模的建设。本文利用十六国、北朝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参考其他遗址及墓葬资料,分别对长条砖、板瓦、筒瓦和瓦当进行... 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和北朝时期的西魏、北周都是利用汉长安故城营建新都,后赵也在长安城内做过较大规模的建设。本文利用十六国、北朝长安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参考其他遗址及墓葬资料,分别对长条砖、板瓦、筒瓦和瓦当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对它们的时代做了推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 北朝 安城遗址 建筑材料
下载PDF
城市、历史和建筑师——西安唐长安城圜丘遗址公园设计小记
2
作者 阎飞 屈培青 +2 位作者 徐健生 王一乐 刘婧 《当代建筑》 2024年第9期133-135,共3页
唐长安城圜丘遗址是中国唐代祭天礼仪制度的重要实物证据,也是中国保留下来的唯一早于北京明清天坛的同类遗址。笔者团队通过对遗址公园的打造,充分协调圜丘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要求,以及周边城市建设要求,实现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 唐长安城圜丘遗址是中国唐代祭天礼仪制度的重要实物证据,也是中国保留下来的唯一早于北京明清天坛的同类遗址。笔者团队通过对遗址公园的打造,充分协调圜丘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要求,以及周边城市建设要求,实现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和谐。本文从历史和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以该项目为例,讨论了建筑师对待建筑创作应持有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圜丘 遗址公园
下载PDF
浅析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以唐代渤海上京与唐长安城比较
3
作者 李天骄 汤霆宇 《四川建材》 2024年第2期71-72,87,共3页
唐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不仅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而且保存了渤海上京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为了研究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首先介绍唐渤海上京城的背景及其建筑理念,再从建筑风格与布局、建筑材料与工艺、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建筑实用性四个... 唐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不仅受到唐长安城的影响,而且保存了渤海上京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为了研究唐渤海都城建筑文化,首先介绍唐渤海上京城的背景及其建筑理念,再从建筑风格与布局、建筑材料与工艺、建筑装饰构件以及建筑实用性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唐渤海上京与唐长安城建筑文化的异同。得出结论:唐上京城与唐长安城在布局上都是由外郭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且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但是形制、规模以及宫殿群数、街道数、里坊数都不相同;在建筑材料上,上京城以木材为主,玄武石为辅,且工艺较唐长安城更为简单粗矿;建筑装饰构件风格一致;唐上京城的建筑实用性在防御外敌入侵和御寒保暖方面较唐长安城更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渤海国 建筑文化 上京城 安城
下载PDF
汉长安城武库出土铠甲片与铁铤的制作工艺研究
4
作者 张周瑜 梁宏刚 +3 位作者 陈徐玮 刘振东 潜伟 张有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28,共7页
汉长安城武库遗址出土了大批西汉铁器,其中铠甲片、金属镞出土数量丰富,种类繁多。本文系统分析了24件铠甲片与17件残镞铁铤,发现残铁铤既包括铜镞之铤,也存在铁镞之铤,且存在不同的接铸顺序;所分析的铠甲片属于铜铁复合器,与铜镞之铤... 汉长安城武库遗址出土了大批西汉铁器,其中铠甲片、金属镞出土数量丰富,种类繁多。本文系统分析了24件铠甲片与17件残镞铁铤,发现残铁铤既包括铜镞之铤,也存在铁镞之铤,且存在不同的接铸顺序;所分析的铠甲片属于铜铁复合器,与铜镞之铤均存在超薄的夹铜层结构。依据两者微观结构特征,本文进一步认为具有铜铁复合架构的铠甲片是由这些铜镞之残铤经退火、锻打制成,且铠甲片的整个加工流程应完成于武库内,因此武库除屯藏兵备的职能外,还具有铁器锻造成型、加工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武库 铠甲片 铁铤 铜铁复合器
下载PDF
唐长安城崇仁坊空间分布的变迁
5
作者 辛龙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唐长安城崇仁坊位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与皇城之间,与东市对角相望。初唐和盛唐时期,除了寺观之外,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很多高官贵族在此居住。开元年间,礼会院的设立使崇仁坊的里坊空间开始发生改变。中晚唐以后,崇仁... 唐长安城崇仁坊位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与皇城之间,与东市对角相望。初唐和盛唐时期,除了寺观之外,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很多高官贵族在此居住。开元年间,礼会院的设立使崇仁坊的里坊空间开始发生改变。中晚唐以后,崇仁坊内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进奏院、旅舍,商业活动尤为兴盛,出现突破里坊空间和时间的夜市。此时,除了寺观的延续,仍有新的高官贵族宅邸,但数量骤减,已不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崇仁坊 宅第 礼会院 进奏院
下载PDF
基于提示词优化的AIGC汉长安城遗址儿童绘本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妍 官巍 李忠绵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7期98-100,共3页
以汉长安城遗址中椒房殿为测试对象,探究和优化Stable Diffusion中的提示词输入策略生成椒房殿复原设想图,并且依据该输入逻辑制作出儿童绘本素材图。研究将AI绘画、汉文化和儿童绘本创新性的融合,对于AI艺术应用和儿童美育教育实践具... 以汉长安城遗址中椒房殿为测试对象,探究和优化Stable Diffusion中的提示词输入策略生成椒房殿复原设想图,并且依据该输入逻辑制作出儿童绘本素材图。研究将AI绘画、汉文化和儿童绘本创新性的融合,对于AI艺术应用和儿童美育教育实践具有可供参考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le Diffusion 儿童绘本 提示词 汉长安城遗址
下载PDF
考古发掘现场遗址临时性回填保护问题初探——以隋唐长安城部分遗址为例
7
作者 郭菲 吴晨 +2 位作者 赵凤燕 张全民 张群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7期32-35,共4页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遗址显露出来。2018年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保护院配合城市建设对隋唐长安城遗址局部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些重要遗迹,以保护遗址安全为出发点,选择对遗址进行临时性回填保护。文章以隋唐长安城部分遗址...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遗址显露出来。2018年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保护院配合城市建设对隋唐长安城遗址局部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些重要遗迹,以保护遗址安全为出发点,选择对遗址进行临时性回填保护。文章以隋唐长安城部分遗址为例,对临时性回填保护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隋唐长安城 临时性回填保护
下载PDF
汉长安城营建中未央宫的空间作用与影响
8
作者 姚成 吴国源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2期58-63,共6页
未央宫作为整个西汉帝国的政治中心,其选址、规模、宫城形制对整个汉长安城的规划设计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界关于未央宫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宫殿本身,而对于未央宫宫城与汉长安城的空间布局关系则仍可深入探究。本文立足于汉未央宫和... 未央宫作为整个西汉帝国的政治中心,其选址、规模、宫城形制对整个汉长安城的规划设计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界关于未央宫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宫殿本身,而对于未央宫宫城与汉长安城的空间布局关系则仍可深入探究。本文立足于汉未央宫和汉长安城建设的动态历史过程,以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为依据,探讨未央宫营建对汉长安城城市轴线、路网分布、功能分区、标志性建筑等方面产生的空间作用与影响,并以此揭示汉长安城以未央宫为核心构建的空间秩序,以及其所蕴含的都城空间规划整体思想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未央宫 汉长安城 宫殿营建 历史城市空间规划
下载PDF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2023年度发掘简报
9
作者 辛龙 +5 位作者 王桐 陈波 关琳(整理) 唐世玉锦(绘图) 王晓静(绘图) 荣洁(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3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的排水沟、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十王宅内院落院墙墙基进...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3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的排水沟、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十王宅内院落院墙墙基进行了主动性发掘,清理了坊墙、院墙、路面、排水沟等遗迹,并解剖了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排水沟、十王宅院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3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 外郭城北城墙 十王宅北坊墙 十王宅院墙墙基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研究--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
10
作者 宁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6-72,86,共8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能够兼顾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大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主流模式。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运用SWOT理论,系统分析了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及挑战,...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能够兼顾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前大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主流模式。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运用SWOT理论,系统分析了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及挑战,结合遗址区周边环境特征,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探索科学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文化旅游经济 SWOT分析
下载PDF
有机更新视域下城市型大遗址保护利用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军民 赵柏翔 《中国名城》 2023年第12期24-32,共9页
处于城市周边的大遗址具有特殊的区位条件与纷繁芜杂的外部环境,文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其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大范围、各层级、多维度、多主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由遗址保护与... 处于城市周边的大遗址具有特殊的区位条件与纷繁芜杂的外部环境,文物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其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大范围、各层级、多维度、多主体,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由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现状切入,一方面回顾遗址区的发展演变过程,得出大遗址系统要素之间秩序的失衡是遗址区低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对近年来的保护工作进行反思,认为遗址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需要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引入有机更新理论,将其作为一种全方位引领遗址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人口、用地、产业、空间、保障机制等角度入手,在遗址区各要素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和谐的秩序,引导一种由小及大、持续渐进的遗址保护利用及区域发展模式,进而达成文物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型大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有机更新 秩序
下载PDF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以汉长安城未央宫为例
12
作者 王新文 易雨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0-728,共9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十余年发展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基于规划学科发展及未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属性及内容的总结反思,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从“效力+效用”的评估视角,从实...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十余年发展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基于规划学科发展及未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属性及内容的总结反思,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从“效力+效用”的评估视角,从实施导向、责任导向和权益导向出发,尝试构建包含空间落实、资源维护、公众满意度三个层次、五个步骤在内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方法体系并实践应用,进而分析总结提出完善动态规划编制体系及开展规划实施机制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等方面的结论与建议,以期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下载PDF
唐长安城佛寺景观风貌及游憩活动量化研究--基于古诗文本挖掘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伟昊 张卫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4,共7页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 唐长安城佛寺曾以优美的内部环境、平川式的寺院园林闻名于世,然而其实际景象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成为陈迹。以260篇唐长安城佛寺游览诗为研究材料,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探究唐长安城佛寺景观意象、佛寺游憩活动内容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唐长安城佛寺中的云霞、佛殿、树木、山体等风景最容易被文人所感知,唐长安城佛寺具备庄严的佛殿形象以及优美的山林风貌特点,营造出佛教崇尚的理想环境。佛寺包含了围绕佛寺入口、佛殿、内院、寺外产生的4类景观意象,以及文人常在佛寺中进行的5类游憩活动。依据佛寺景观意象、游憩活动特点,及其分别在城中的空间分布特点,所得结论可为地域佛寺艺术创作与博物馆主题陈列提供理论借鉴,为西安城中佛寺的景观更新及游憩活动安排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在对古诗文本中的景观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空间分析中具有优势,对佛寺景观及文化塑造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唐长安城佛寺 佛寺诗 文本分析 景观意象 游憩活动
下载PDF
语义网络视角下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
14
作者 杨伟昊 张卫 周洳帆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9,共9页
唐代长安城佛寺在我国佛教寺院建设过程中处在突出地位,目前对于其内部空间的了解并非十分清晰。在语义网络的视角下,试图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基本形制特点。从260首相关古诗中挖掘提取出32种物态要素,以各要素之间的共词关系探讨其... 唐代长安城佛寺在我国佛教寺院建设过程中处在突出地位,目前对于其内部空间的了解并非十分清晰。在语义网络的视角下,试图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基本形制特点。从260首相关古诗中挖掘提取出32种物态要素,以各要素之间的共词关系探讨其语义关系,并将结果对应于空间网络中。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相关数据指标,分别从整体、局部、个体三方面得出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形制特点。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未来设计实践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证明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可以验证并补充历史建筑空间形制特点,有利于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研究的科学性。同时,通过探究唐长安城佛寺空间中各个体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唐长安城佛寺空间尺度特点、使用者空间体验等研究领域有所扩展,对唐长安城佛寺空间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长安城佛寺 空间形制 语义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数字人文
下载PDF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2022年度发掘简报
15
作者 辛龙 陈波 +3 位作者 郭永淇 唐世玉锦(绘图) 王晓静(绘图) 荣洁(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共7页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2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十王宅东坊墙、东坊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外郭城北城墙进行了主动性发掘...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2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十王宅东坊墙、东坊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外郭城北城墙进行了主动性发掘,清理道路、车辙、排水沟等遗迹,并解剖了十王宅东坊墙墙基,外郭城北城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2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 十王宅东坊墙 外郭城北城墙
下载PDF
共生理论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发展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曼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大遗址生存空间逐渐被蚕食,大遗址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借助“共生”理念的引入,探讨共生体系的形成途径,即在宏观层面形成遗址发展依托西安市的寄生模式,在中...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大遗址生存空间逐渐被蚕食,大遗址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借助“共生”理念的引入,探讨共生体系的形成途径,即在宏观层面形成遗址发展依托西安市的寄生模式,在中观层面形成遗址区和村落非对称均衡发展的偏利共生模式,在微观层面形成遗址点和周边环境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同时加强各个层级之间的空间联动,营造多元化的共生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正向的共生体系,进而激发汉长安城遗址的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共生理论 多层级分析
下载PDF
图里寻城——隋唐长安城考古与复原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7
作者 王子奇 《唐宋历史评论》 2023年第1期305-335,共31页
城市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长安城是中国重要的古都之一,20世纪初对长安进行了实地调查的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就曾评价:“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名都。”①隋大兴唐长安城(以下简称“隋唐长安城”)是长安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 城市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长安城是中国重要的古都之一,20世纪初对长安进行了实地调查的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就曾评价:“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名都。”①隋大兴唐长安城(以下简称“隋唐长安城”)是长安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平地新建的都城,不仅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也是中国考古学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城市考古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 考古学研究 城市考古 中国考古学史 中国古代城市 回顾与思考 不可替代 发展史
下载PDF
一座长安城 半部中国史(上)
18
作者 郑源镐 《科学生活》 2023年第7期81-83,共3页
西安,古称“长安”。从公元前12世纪始,西周、秦、西汉、东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都在此建都,纵横二千年,可以说长安地方史基本概括了半部中华文明史。由此,瞻仰古城风采成了我们一行6个退休老人的愿望。我们先乘坐高铁,仅5个小时即由... 西安,古称“长安”。从公元前12世纪始,西周、秦、西汉、东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都在此建都,纵横二千年,可以说长安地方史基本概括了半部中华文明史。由此,瞻仰古城风采成了我们一行6个退休老人的愿望。我们先乘坐高铁,仅5个小时即由魔都到达古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 地方史 中华文明史 退休老人 安城 半部 12世纪 西周
下载PDF
简述唐长安城的水利系统
19
作者 李东升 《虹》 2023年第10期6-8,共3页
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所以它一定拥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水利系统来维持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而城市水利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内部规划、阶级因素、人口因素等。虽然,唐... 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所以它一定拥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水利系统来维持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而城市水利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周边的自然环境、城市地理位置、城市内部规划、阶级因素、人口因素等。虽然,唐长安城的水利系统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但是因为历史条件的制约,唐长安城的水利系统较今天的城市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安城 水利系统
下载PDF
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权东计 朱海霞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9-413,共5页
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历史沿革、遗址分布概况、遗址构成要素、遗址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战略的保护对策、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村镇景观建设对策、公园形象景观建设对策。
关键词 汉长安城遗址 遗址保护 利用 发展战略 历史沿革 遗址分布 遗址构成要素 遗址特征 生态环境建设 村镇景观建设 公园形象景观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