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吴梅村对元白长篇的创作接受——兼论梅村体与长庆体之异同 被引量:3
1
作者 尚永亮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6,共8页
吴梅村是清代诗歌创作领域接受元白长篇而独具面目的第一人。梅村歌行与元白长篇存在若干异同。其同者:均为七言长诗,篇幅长大;均有相当比重的叙事笔墨,属于叙事诗的范围;都能围绕一个中心事件,铺衍展开,层层深入;都重视情感的抒发,富... 吴梅村是清代诗歌创作领域接受元白长篇而独具面目的第一人。梅村歌行与元白长篇存在若干异同。其同者:均为七言长诗,篇幅长大;均有相当比重的叙事笔墨,属于叙事诗的范围;都能围绕一个中心事件,铺衍展开,层层深入;都重视情感的抒发,富于动人心魄的力量。其异者:元白所写事件多属对历史的观照,梅村所写事件皆源自生活的现实,由此导致二者情感沉痛度的不同;元白虽叙事而夹杂大量抒情笔墨和想象之词,梅村则以叙事为主,为一代存史,由此导致二者历史信实度的不同;元白长篇多浅显直白,不掉书袋,梅村歌行则"非隶事不办",由此导致二者阅读难易度的不同。此外,梅村歌行在作品数量和创作时间、选材的集中度上,亦均超元白,由此见出梅村取法元白而倾力于七言歌行的创作自觉和诗史意识。分析梅村与元白两篇同名《琵琶行》,可以对此异同获得更深入的理解;而考察清代论者视野中的"梅村体"与"长庆体"的关联和区别,更可以了解梅村对元白长篇创作接受中的利弊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村 元白长篇 创作接受 梅村体 长庆体 异同
下载PDF
“嵞山体”与“少陵体”、“长庆体”——桐城派先驱方文诗歌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丽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3,共7页
在清初尊杜黜白的诗学思潮中,桐城遗民方文的诗不仅受到少陵体的影响,也在极大程度上接续了长庆体的特色,从而形成与梅村体、虞山体同辉于清初诗坛的嵞山体。嵞山体在三个方面受到少陵体、长庆体的影响:一、继承少陵体、长庆体关注民生... 在清初尊杜黜白的诗学思潮中,桐城遗民方文的诗不仅受到少陵体的影响,也在极大程度上接续了长庆体的特色,从而形成与梅村体、虞山体同辉于清初诗坛的嵞山体。嵞山体在三个方面受到少陵体、长庆体的影响:一、继承少陵体、长庆体关注民生、为民歌哭的诗思。二、继承少陵体、长庆体的叙事传统,以史笔诗语记录一段动荡而真实的历史。三、追求质朴、平实的语言风格。嵞山体不但在清初诗坛独具一格,而且直接影响了此后的清代诗坛,成为桐城派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文 金山体 少陵体 长庆体 桐城派
下载PDF
从《圆圆曲》与《长恨歌》看梅村体与长庆体之区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毓洲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72-73,共2页
《圆圆曲》和《长恨歌》分别是梅村体和长庆体的代表作品。在创作上,《圆圆曲》受到《长恨歌》的很大影响,但是两诗在作者感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用典、叙述方式与叙述视角等方面有很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 梅村体 《圆圆曲》 长庆体 《长恨歌》
下载PDF
高启诗歌再探——二论其诗兼师众长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春山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46-49,共4页
明代高启诗歌既有陶潜的平淡敦厚 ,也有李白的雄豪奔放 ;既有杜甫的沉郁工严 ,也有白居易的平易流畅 ;另外还有韩愈的气势开阔 ,也有苏轼的广博丰富。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兼师众长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关键词 兼师众长 玉台体 西Kun体 金缕体 长庆体
下载PDF
“梅村体”对唐代七言歌行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卓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0-103,共4页
"梅村体"较全面地继承了历史上七言歌行的优秀传统,尤其以唐诗为宗,学习借鉴初唐"四杰体"、杜甫"少陵体"和元、白"长庆体"最为突出。"梅村体"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歌内容更客观厚重,... "梅村体"较全面地继承了历史上七言歌行的优秀传统,尤其以唐诗为宗,学习借鉴初唐"四杰体"、杜甫"少陵体"和元、白"长庆体"最为突出。"梅村体"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歌内容更客观厚重,形式更工整日失丽,结构更新颖复杂,开启了七言歌行和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伟业 梅村体 七言歌行 四杰体 少陵体 长庆体
下载PDF
近代“长庆体”叙事歌行的发展及解构
6
作者 李亚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0,共4页
"长庆体"叙事歌行在近代掀起了继元白、梅村之后的第三次创作高潮,于诗坛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目前学术界对近代的这类诗歌关注不够,本文从近代"长庆体"诗歌的创作情况入手,分析这类诗歌的创作风貌、特色... "长庆体"叙事歌行在近代掀起了继元白、梅村之后的第三次创作高潮,于诗坛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目前学术界对近代的这类诗歌关注不够,本文从近代"长庆体"诗歌的创作情况入手,分析这类诗歌的创作风貌、特色及其解构的原因。试图从史的角度描绘出这种精美诗体的发展轨迹和生命历程,进而从一个侧面理解和阐释中国古典诗歌的命运与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体 叙事 近代 歌行
下载PDF
白居易与“长庆体”明代诗歌接受文献辑考
7
作者 沈文凡 《唐代文学研究》 2014年第1期562-573,共12页
白居易及其长庆体诗在中唐即受到广泛关注,宋元明清以及日韩等国对白居易诗歌及长庆体多有接受继承,其受容面之广,关注程度之高,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远胜“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学界对此现象多有探索,如从白居易、长庆体创作现象出... 白居易及其长庆体诗在中唐即受到广泛关注,宋元明清以及日韩等国对白居易诗歌及长庆体多有接受继承,其受容面之广,关注程度之高,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远胜“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学界对此现象多有探索,如从白居易、长庆体创作现象出发进行探索,从中唐的社会现实及文学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等,但从诗歌接受史文献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还较少见.明代诗人学习与运用唐诗,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深透,但在具体创作实践上,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因此,白居易及长庆体的接受史文献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体 白居易 明代诗人 明代诗歌 创作现象 宋元明清 双子星座 唐代诗人
下载PDF
香山“长庆”有遗篇——试论《长恨歌》与《圆圆曲》的黍离之感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幼珍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8-81,共4页
梅村体是长庆体的变格,但其中都充满着浓烈的黍离麦秀之感,所不同者在于一为乱世之音,一为亡国之音。诗人感伤兴寄,作垂戒之用。
关键词 长庆体 梅村体 变格 兴寄 黍离之感
下载PDF
论清代的诗风与学风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孟复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40-49,共10页
一、清代学风的轮廓关于清代学风,王国维曾经做过说明: 我(清)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顺康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 一、清代学风的轮廓关于清代学风,王国维曾经做过说明: 我(清)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顺康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破碎之习,而实学以兴。雍乾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 长庆体 民生疾苦 三变 吴嘉纪 浮萍兔丝篇 新乐府 经世 施闰章 诗界革命
下载PDF
中国古代歌行艺术例谈
10
作者 侯晓彤 《沧桑》 2004年第4期54-5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叙事歌行 《长恨歌》 “梅村体” 长庆体 《琵琶行》 例谈 修辞手法 《将进酒》 圆圆曲
下载PDF
文史结合 考论兼备──评《中唐政治与文学》
11
作者 戴伟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文学 永贞革新集团 中唐政治 元和体 长庆体 考论 文史结合
下载PDF
袁枚“梅村体”诗歌的仿体与新变
12
作者 郭天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17-124,共8页
袁枚对“梅村体”诗歌的学习是基于清代语境,将吴伟业“梅村体”看作元、白“长庆体”诗歌变体而进行的学习,因而其“梅村体”诗歌对元稹白居易以及吴伟业均有效仿。袁枚的一部分七言叙事歌行关注当世情事与社会变迁,因其用典繁复和语... 袁枚对“梅村体”诗歌的学习是基于清代语境,将吴伟业“梅村体”看作元、白“长庆体”诗歌变体而进行的学习,因而其“梅村体”诗歌对元稹白居易以及吴伟业均有效仿。袁枚的一部分七言叙事歌行关注当世情事与社会变迁,因其用典繁复和语言绮丽而近似于狭义的吴伟业的“梅村体”创作。另一部分作品主要着眼于宫廷事变,以流畅的叙事语言描绘出历史的“在场性”场景,与元、白“长庆体”更为接近并且拓宽了一般咏史诗的写作套路。袁枚的“梅村体”诗歌还以小说入诗,并且表达自己对歌伎伶人的赞许与关怀,渗透着诗人的风流情思与狭邪时风,呈现出与前辈诗歌不同的独特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梅村体” “长庆体”
下载PDF
论梅村体
13
作者 沐金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49-52,共4页
明清诗坛上,抱残守缺、摹仿唐音宋调之风盛行,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能学古而不泥古,在借鉴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方面,成就突出的当首推吴梅村。吴梅村在明末清初诗坛上声誉极高,“蔚为一时之冠”。他一生诗作一... 明清诗坛上,抱残守缺、摹仿唐音宋调之风盛行,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能学古而不泥古,在借鉴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方面,成就突出的当首推吴梅村。吴梅村在明末清初诗坛上声誉极高,“蔚为一时之冠”。他一生诗作一千零三十首,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当为梅村体,即吴梅村在学习借鉴长庆体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诗歌风格。它的内容以反映明末清初的重大史实为主,形式上为五七言叙事歌行体制,风格含蓄深沉,回环绵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村体 吴梅村 长庆体 清初诗坛 一时之冠 诗歌风格 宋调 唐音 歌行 七言
下载PDF
孟郊新探三题
14
作者 司金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69-72,共4页
孟郊的文学活动是在代宗大历初至宪宗元和九年间。按《唐诗品汇》的分期,“以大历至元和末为中唐”,其间53年。孟郊经历前48年。中唐以元和元年为界可分前、后二期,这是探索孟郊在唐诗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时间标界。在中唐前期,即大历贞元... 孟郊的文学活动是在代宗大历初至宪宗元和九年间。按《唐诗品汇》的分期,“以大历至元和末为中唐”,其间53年。孟郊经历前48年。中唐以元和元年为界可分前、后二期,这是探索孟郊在唐诗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时间标界。在中唐前期,即大历贞元年间,诗坛变化有三点值得重申:一是在大历前后,大诗人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岑参相继逝世,张籍、王建、韩愈、刘禹锡、李绅、自唐易、柳宗元、元稹相继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郊 中唐 寒地百姓吟 韩愈 元和体 长庆体 秋怀 五言 五古 五言古诗 艺术境界
下载PDF
《长恨歌》研究三题
15
作者 王文龙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6-21,共6页
《长恨歌》与《连昌宫词》叙事艺术的比较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稹的《连昌宫词》,同是唐诗中的叙事名篇。这两首诗都以牵系着唐帝国命运的安史之乱为背景,综括了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荒淫误国而导致社会变乱的史实,因而有不同程度的讽谕... 《长恨歌》与《连昌宫词》叙事艺术的比较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稹的《连昌宫词》,同是唐诗中的叙事名篇。这两首诗都以牵系着唐帝国命运的安史之乱为背景,综括了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荒淫误国而导致社会变乱的史实,因而有不同程度的讽谕或垂戒之意。很显显,元、白二诗都受了中唐时期已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小说——传奇的影响,善于进行艺术虚构,既植根于历史土壤,又不囿于历史事实。《长恨歌》写马嵬之变时杨妃与玄宗生离死别的一幕,一个“宛转蛾眉马前死”,一个“回看血泪相和流”,已经是对历史的“改装”,——只要我们读一下《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的有关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连昌宫词 叙事艺术 中唐时期 讽谕 宛转蛾眉 长庆体 杨贵妃 通鉴纪事本末 梅村体
下载PDF
長慶體、梅村體與“本事詩”——略論中國詩體的叙事形態
16
作者 張寅彭 《岭南学报》 2019年第2期-,共22页
本文以中國詩學中的"賦"、"本事"、"記事"等概念為據,區分了唐人新樂府"諷諫"之旨與元白長慶體"叙事"之旨的不同;又據徐釚《本事詩》,析出長慶體在明代的餘波,以及清初"梅村體&... 本文以中國詩學中的"賦"、"本事"、"記事"等概念為據,區分了唐人新樂府"諷諫"之旨與元白長慶體"叙事"之旨的不同;又據徐釚《本事詩》,析出長慶體在明代的餘波,以及清初"梅村體"的成功。此體並貫穿於清中葉,直至民初,成為吾國叙事詩的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長慶體 梅村 本事詩 叙事形態
下载PDF
关于白居易二题
17
作者 易朝志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28-31,共4页
一,关于白居易的《和燕子楼诗》 白居易的《和燕子楼诗》,题咏的是故武宁军节度使张愔的爱妾盼盼坚守燕子楼不嫁的本事。前人评价甚高,以为“一唱三叹,余音绕梁。似此风调,虽起王昌龄、李白辈为之,何以复加。”(《唐宋诗醇》)“燕子楼... 一,关于白居易的《和燕子楼诗》 白居易的《和燕子楼诗》,题咏的是故武宁军节度使张愔的爱妾盼盼坚守燕子楼不嫁的本事。前人评价甚高,以为“一唱三叹,余音绕梁。似此风调,虽起王昌龄、李白辈为之,何以复加。”(《唐宋诗醇》)“燕子楼”因而成为诗文中常用故实。然而这诗历来颇遭误解,还生出许多附会,以致造成文学史上一桩冤案。为了说清问题,现将白居易的原序原诗全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子楼 一唱三叹 唐宋诗 李商隐 原诗 感故张仆射诸妓 张仲素 张建封 长庆体 风调
下载PDF
围棋稽古⑦中国围棋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
18
作者 唐少波 《围棋天地》 2024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五、诗人吟咏(二)【居易闻声】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唐代文学家,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与元齐名,号“元白”,有《白氏长庆集》,称为“长庆体”。晚年又与刘禹锡... 五、诗人吟咏(二)【居易闻声】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唐代文学家,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与元齐名,号“元白”,有《白氏长庆集》,称为“长庆体”。晚年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为“刘白”。其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有“老姬能解”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氏长庆集 醉吟先生 元白 中国围棋 长庆体 刘禹锡 陕西渭南 白居易
原文传递
元和体、长庆体与元白体论析
19
作者 肖伟韬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5,共6页
元和体、长庆体、元白体是研究元稹、白居易诗学乃至中唐以后诗学演进必须弄清的基本范畴。在后世诗学视域中,元和体外延要么超出、小于或游离于其原初内涵。长庆体既可指"长庆长篇"七言歌行,也可指其所有的"古体"... 元和体、长庆体、元白体是研究元稹、白居易诗学乃至中唐以后诗学演进必须弄清的基本范畴。在后世诗学视域中,元和体外延要么超出、小于或游离于其原初内涵。长庆体既可指"长庆长篇"七言歌行,也可指其所有的"古体"及七言律诗,还可指元、白浅切平易的诗风。元白体真正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出现时,最初是指元、白创作表现出来的"顺熟"、"浅易"的诗风,后认识趋向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和体 长庆体 元白体
原文传递
“平常心是道”与宋代美学追求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玮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97-99,共3页
  宋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这一观点被宋代美学的代表人物苏轼与黄庭坚再三加以肯定之后,就成为宋代美学的追求.……
关键词 世间 宋初 美学追求 宋代诗歌 苏轼 元和体 长庆体 宋代文人 梅尧臣 《食糟民》 平常心是道 日常事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