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巴马长寿文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银建军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以生态美学的基本理论,深入分析了巴马长寿文化地域性和可变性。从人天之和、人伦之和、人性之和三个维度对巴马长寿文化进行生态美学解读。
关键词 生态美 巴马长寿文化 地域性 可变性
下载PDF
巴马长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漫 吴良林 曾令锋 《河池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9-113,共5页
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共有28个亚类,90个基本类型,其中长寿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在长寿村屯、长寿食品和长寿博物馆。通过对巴马县的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得出,国内旅游者主... 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共有28个亚类,90个基本类型,其中长寿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在长寿村屯、长寿食品和长寿博物馆。通过对巴马县的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得出,国内旅游者主要来自广东和广西,国际旅游者主要集中在港澳台、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在此基础上结合巴马县的特点,提出政府主导、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保护世界长寿之乡品牌、完善长寿地区的人文设施、合理建设旅游设施、多元化营销、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等措施,以利于巴马县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文化 旅游资源 巴马县
下载PDF
永福长寿文化基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潘顺安 张伟强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3-17,共5页
永福县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方法,发现永福长寿文化有着优良的自然和人文基因。自然地质环境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近乎原生态的良好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高品质的... 永福县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方法,发现永福长寿文化有着优良的自然和人文基因。自然地质环境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近乎原生态的良好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高品质的食物、空气和水,减少了病菌对人体的入侵。和谐的民族、邻里关系使得人们生活充满热情和友爱。党和政府的关怀提高了长寿老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强化了孝亲敬老的社会风气。长寿老人平和、友善的处世态度使得他们广受社会的尊敬和爱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文化 基因 永福
下载PDF
试论巴马长寿文化生态旅游 被引量:5
4
作者 江日青 《河池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广西巴马县是世界级的长寿之乡 ,旅游资源丰富 ,应以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把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结合起来 ,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巴马长寿文化生态旅游名县 ,应以长寿乡作为切入点 ,点、线、面相结合 ,并进一步把构... 广西巴马县是世界级的长寿之乡 ,旅游资源丰富 ,应以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把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结合起来 ,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巴马长寿文化生态旅游名县 ,应以长寿乡作为切入点 ,点、线、面相结合 ,并进一步把构建桂西旅游圈和广西黄金旅游带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巴马县 长寿文化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
下载PDF
巴马乡村养生旅游长寿文化意象与培育 被引量:2
5
作者 滕腾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5-117,共3页
自从巴马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五个长寿之乡之后,学术界掀起一股长寿文化研究热潮,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本文着重剖析影响长寿文化的社会因素,试着探寻培育长寿文化机制。
关键词 巴马 养生旅游 长寿文化 意象 培育
下载PDF
广西长寿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新颖 彭杰伟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第7期25-26,共2页
森林康养结合了森林要素和康养要素,广西长寿文化独具特色,有丰富的康养内涵。文章分析广西长寿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融合的必要性,总结广西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并对广西长寿文化与森林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长寿文化 森林康养产业 产业融合 发展路径
下载PDF
长寿文化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优化路径探索——以荆门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珊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4-28,共5页
荆门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具有长寿的历史文化基因,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并影响了荆门文旅融合的发展。文章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着手,阐述长寿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通过SWOT分析方法,深入剖析荆门市长... 荆门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具有长寿的历史文化基因,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并影响了荆门文旅融合的发展。文章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着手,阐述长寿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通过SWOT分析方法,深入剖析荆门市长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旨在探寻如何将荆门长寿文化这一独特基因充分挖掘并发展,从而形成荆门独特的城市旅游名片,为推动荆门文旅融合高质量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研究表明,荆门长寿文化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打造长寿文化旅游优势品牌,激活旅游活力;其次,要开发长寿文化旅游新模式,提升产业效益;最后,要完善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推进长寿文化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文化 旅游 长寿文化旅游产业 荆门市
下载PDF
桂西地区长寿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8
作者 董国棠 文凤平 +1 位作者 钟文庆 周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3期54-5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康养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长寿文化旅游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阐述桂西地区长寿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对桂西地区长寿文化旅游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长寿文化 长寿文化旅游 桂西地区
下载PDF
河池市长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蓝若珠 罗建波 《广西地方志》 2023年第S01期43-46,共4页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河池依托独有的文、旅、康、寿、生态等资源禀赋,提出“生态长寿市·三姐文化城”的战略蓝图,开启全域跨越发展的“醉美”引擎,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宜...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河池依托独有的文、旅、康、寿、生态等资源禀赋,提出“生态长寿市·三姐文化城”的战略蓝图,开启全域跨越发展的“醉美”引擎,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宜居康养旅游胜地和旅游集散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国家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中国长寿养生旅游“第一市”。本文就河池长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下一步发展的着重点和主攻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池市 长寿文化 旅游产业
下载PDF
首届中国长寿文化研讨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一鸣 《天府新论》 1993年第6X期53-54,共2页
由四川省民俗研究会与彭山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首届中国长寿文化研讨会”于1993年11月16日至11月18日在享有长寿之乡的彭山县召开。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从代表们的口头发言和提交的论文来看,此次学术讨论主... 由四川省民俗研究会与彭山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首届中国长寿文化研讨会”于1993年11月16日至11月18日在享有长寿之乡的彭山县召开。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从代表们的口头发言和提交的论文来看,此次学术讨论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的: 一、长寿文化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学术价值的重要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文化 彭祖 观点综述 长寿健康 养生方法 研讨会 健康长寿 彭山县 长寿之乡 学术讨论
下载PDF
马山县长寿文化当代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小龙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4期47-50,共4页
马山县地处世界长寿带上,各项长寿指标均超过"中国长寿之乡"认证标准。马山县长寿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厚的长寿文化积淀,即因地制宜的居住文化、健康绿色的饮食文化、和谐融洽的社会文化和绿色环保的生态文化,要充分挖掘这些长... 马山县地处世界长寿带上,各项长寿指标均超过"中国长寿之乡"认证标准。马山县长寿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厚的长寿文化积淀,即因地制宜的居住文化、健康绿色的饮食文化、和谐融洽的社会文化和绿色环保的生态文化,要充分挖掘这些长寿文化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使之为扶贫工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山县 长寿文化 价值
下载PDF
“中国长寿文化之乡”品牌转化利用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超 《西部大开发》 2019年第11期88-91,共4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的安排部署,从2015年开始,我们立足镇坪全县地域文化发展实际,紧扣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战略部署,着力加强长寿文化挖掘保护和搜集整理工作,并成功获得"中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的安排部署,从2015年开始,我们立足镇坪全县地域文化发展实际,紧扣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战略部署,着力加强长寿文化挖掘保护和搜集整理工作,并成功获得"中国长寿文化之乡"荣誉称号,在全国属首个获此称号的县。"中国长寿文化之乡"是含金量很高的社会品牌,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全面向好的综合反映,是地方的响亮名片,不仅有助于深入挖掘、系统整理镇坪地区的长寿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民间文化品牌,而且有利于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对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推动地方改革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之乡 脱贫攻坚 产业优势 荣誉称号 十九大精神 长寿文化 资源优势 战略部署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域下河池传统长寿文化研究
13
作者 蓝利萍 《河池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1-46,共6页
河池传统长寿文化主要有饮食文化、孝道文化、节庆文化、山歌文化等,是河池人民生存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深厚的生态美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人际关系和谐之美、人内心的安宁静美,是人们努力与自然界达成和谐平衡、共生共荣的关... 河池传统长寿文化主要有饮食文化、孝道文化、节庆文化、山歌文化等,是河池人民生存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深厚的生态美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人际关系和谐之美、人内心的安宁静美,是人们努力与自然界达成和谐平衡、共生共荣的关系。本研究对河池传统长寿文化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树立正确观念、政府高度重视、开展学术研究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池 传统长寿文化 生态美学 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
下载PDF
漫谈二十一世纪长寿社会与长寿文化
14
作者 卫衍翔 《鄂州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30-34,共5页
根据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业已开始老龄化的进程,论定“五有(所)”的重心在“为”,进而建立“长寿社会”的新概念和“六十而立……”的系列命题;应建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时代老年人的特殊精神追求的长寿文化,促进老年群体意识的觉醒,开发利... 根据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业已开始老龄化的进程,论定“五有(所)”的重心在“为”,进而建立“长寿社会”的新概念和“六十而立……”的系列命题;应建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时代老年人的特殊精神追求的长寿文化,促进老年群体意识的觉醒,开发利用、导引促进老年群体的智力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社会 长寿文化 文化观念 21世纪 中国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 群体意识
下载PDF
湖北钟祥美食文化资源与长寿文化宴创意设计
15
作者 贺习耀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0期172-176,共5页
依照湖北省政府关于“加强楚菜品牌建设和推广”的工作部署,武汉商学院荆楚风味筵席研发团队从湖北钟祥历史文化渊源着手,深入发掘钟祥美食文化资源,努力打造长寿养生筵宴精品,有力地推进了当地长寿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 钟祥长寿 美食文化资源 长寿养生文化 创意设计
下载PDF
生命之光,智慧之果——简说《中国长寿文化系列》
16
作者 芳琳 《文史杂志》 1993年第4期11-11,共1页
人类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趋避,便有了种种追求延续生命历程的思想与实践,有了与此相应的绵延不绝且覆盖环宇的长寿文化。 在人类的长寿文化宝库中,最为灿烂辉煌。
关键词 长寿文化 简说 盖环 思想与实践 生命历程 寿酒 徐福东渡 仙方 探索与发展 嫦娥奔月
下载PDF
探讨长寿文化的现实意义
17
作者 清扬 《文史杂志》 1994年第1期38-39,共2页
由四川省民俗学会与彭山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首届中国长寿文化研讨会”于1993年11月16日至11月18日在享有“长寿之乡”之誉的彭山县召开了。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他们向大会提交了30余篇论文,研讨会还邀请了... 由四川省民俗学会与彭山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首届中国长寿文化研讨会”于1993年11月16日至11月18日在享有“长寿之乡”之誉的彭山县召开了。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他们向大会提交了30余篇论文,研讨会还邀请了部份海外研究长寿文化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从代表们的口头发言和提交的论文来看,此次学术讨论主要围绕以下二个方面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文化 长寿健康 健康长寿 学术讨论 养生方法 长寿之乡 彭山县 现实意义 延缓衰老 心理社会因素
下载PDF
桂西北长寿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探析
18
作者 刘春豆 《民风》 2023年第8期119-121,共3页
桂西北有着丰富的长寿文化民俗资源,做好长寿文化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对当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能否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桂西北长寿文化民俗类型可分为人生仪式民俗、饮食民俗、口头民俗等,目前桂西北长寿... 桂西北有着丰富的长寿文化民俗资源,做好长寿文化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对当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能否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桂西北长寿文化民俗类型可分为人生仪式民俗、饮食民俗、口头民俗等,目前桂西北长寿文化已被世人所熟知,民俗资源也不断被挖掘,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长寿文化与山水文化的融合度不够好、开发不够深入等,桂西北长寿文化民俗旅游未来要走民俗资源深度开发路线、精品民俗旅游品牌路线和国际化路线,把长寿文化这张名片做得更加亮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 长寿文化 民俗旅游
下载PDF
五福寿为先——多姿多彩的长寿文化
19
作者 高育红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09年第9期70-71,共2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以实现"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五福"为生活的最高境界,而"五福"之中,又有"寿为先"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民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期盼长寿的理想追求...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以实现"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五福"为生活的最高境界,而"五福"之中,又有"寿为先"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民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期盼长寿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判断。围绕着这一理念,人们发展出了一整套涉及民俗信仰、民俗活动、伦理追求、艺术审美等中华民族特有的寿文化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理想追求 长寿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 民俗活动 伦理追求 价值判断 艺术审美 民俗信仰 中华民族
下载PDF
长寿文化旅游发展与石阡扶贫攻坚
20
作者 彭元吉 《理论与当代》 2016年第B12期74-75,共2页
石阡是“中国长寿之乡”,有着丰富的长寿文化旅游资源。在打造长寿文化旅游升级版过程中,如何将长寿文化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促进石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长寿文化 扶贫攻坚 旅游发展 文化旅游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 脱贫致富 贫困人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