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引流管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程勤
《河北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后放置长引流管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预防和减少继发感染的效果;方法:共观察72例乳癌根治术病例,每例病人在术后均放置前端多侧孔长度90cm乳胶引流管,以负压吸引对创面渗液进行引流;结果:本组病例中没...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后放置长引流管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预防和减少继发感染的效果;方法:共观察72例乳癌根治术病例,每例病人在术后均放置前端多侧孔长度90cm乳胶引流管,以负压吸引对创面渗液进行引流;结果:本组病例中没有发生一起与放置长引流管有关的皮瓣感染,仅有2例出现术后切口轻度感染;结论:长引流管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引流管
根治术
负压吸引
乳腺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时程持续引流对sTBI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轶靖
吴宗平
+3 位作者
王国锋
陈忠航
金清东
佘国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4178-4180,共3页
目的:探讨长时程持续引流(LCD)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去骨瓣减压术(DC)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SE)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行DC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SE的sTBI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长时程持续引流(LCD)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去骨瓣减压术(DC)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SE)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行DC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SE的sTBI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均采取DC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个体化疗法治疗张力性SE,实验组使用LC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张力性SE后临床疗效(治愈、复发);张力性SE治疗前及治疗后3、6、9及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DC术后张力性SE出现及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感染、脑积水、切口愈合不良)。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临床和影像学随访1年。结果:实验组张力性SE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张力性SE治疗前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6、9及12个月GO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呈递增状态,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C术后两组患者SE出现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SE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D治疗sTBI患者DC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SE疗效确切,使SE尽早消除的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
时程持续
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张力性硬膜下积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去骨瓣减压术后引流方式对硬膜下积液的影响
3
作者
蔡云祥
张传荣
+2 位作者
梁龙
陈波
郑金荣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8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引流方式对去骨瓣减压术(DC)后硬膜下积液(S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42例DC后S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2例,B组20例。A组患者接受长时程持续引流(LCD...
目的分析不同引流方式对去骨瓣减压术(DC)后硬膜下积液(S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42例DC后S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2例,B组20例。A组患者接受长时程持续引流(LCD),B组患者反复多次腰椎穿刺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两组SE消失时间、SE复发情况、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SE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GOS、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治疗DC后SE能获得明显的减压效果,可有效促进SE消失,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长
时程持续
引流
腰椎穿刺
引流
腰大池置管
引流
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时程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26
4
作者
高杰
黄贤键
+4 位作者
苏高健
朱栋梁
张杰华
刘俊
吴楚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探讨长时程持续引流(LC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DC后发生手术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14例sTBI患者[占同...
目的探讨长时程持续引流(LC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DC后发生手术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14例sTBI患者[占同期收治的sTBI患者的19.7%(14/71)]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治疗(TT组),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例患者行LCD治疗(LC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指标,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临床和影像学随访1年。结果14例sTBI患者发生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时间为DC治疗后(15.6±7.1)d。LCD组和TT组患者硬膜下积液的消退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DC治疗后21.0 d(6.0d)和69.0 d(65.3 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4例患者的硬膜下积液经治疗消退后均无复发,且无颅内感染发生。9例患者出现脑积水,其中LCD组4例、TT组5例3例患者存在切口愈合不良,其中LCD组1例TT组2例。结论对于DC术后发生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sTBI患者,LCD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尽早消除硬膜下积液,减少硬膜下积液引起的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下积液
减压颅骨切除术
长
时程持续
引流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XG-SZLY综合录井仪气测部分技术特点
5
作者
徐光国
《录井技术》
1999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了在气测录井中获得真实的地层含气饱和度值,提高自动采集样品的质量,同时解决好因分析周期长或仪器故障而漏测薄油气层等难题,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使气测仪制造更适应现场的需要。该文重点介绍了XG-SZLY综合录井仪气测部分采用自动真...
为了在气测录井中获得真实的地层含气饱和度值,提高自动采集样品的质量,同时解决好因分析周期长或仪器故障而漏测薄油气层等难题,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使气测仪制造更适应现场的需要。该文重点介绍了XG-SZLY综合录井仪气测部分采用自动真空蒸馏定量脱气器、钻井液恒流定体积脱气器、钻井液长引流装置的技术特点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全过程的自动化等,这些新技术的采用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另外,还简介了与该仪器配套的定量荧光分析和卫星数据双向传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SZLY综合录井仪
技术特点
气测仪
地层含气饱和度
自动蒸馏脱气器
钻井液
长
引流
装置
烃类分析
研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引流管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程勤
机构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出处
《河北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57-5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后放置长引流管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预防和减少继发感染的效果;方法:共观察72例乳癌根治术病例,每例病人在术后均放置前端多侧孔长度90cm乳胶引流管,以负压吸引对创面渗液进行引流;结果:本组病例中没有发生一起与放置长引流管有关的皮瓣感染,仅有2例出现术后切口轻度感染;结论:长引流管的应用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关键词
长引流管
根治术
负压吸引
乳腺癌
Keywords
drainage tube
radical mastectomy
分类号
R737.905 [医药卫生—肿瘤]
R655.8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时程持续引流对sTBI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轶靖
吴宗平
王国锋
陈忠航
金清东
佘国林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4178-418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长时程持续引流(LCD)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去骨瓣减压术(DC)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SE)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2例行DC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SE的sTBI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均采取DC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个体化疗法治疗张力性SE,实验组使用LC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张力性SE后临床疗效(治愈、复发);张力性SE治疗前及治疗后3、6、9及12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DC术后张力性SE出现及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感染、脑积水、切口愈合不良)。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临床和影像学随访1年。结果:实验组张力性SE一次性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张力性SE治疗前GO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6、9及12个月GO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呈递增状态,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C术后两组患者SE出现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SE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D治疗sTBI患者DC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SE疗效确切,使SE尽早消除的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长
时程持续
引流
重型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张力性硬膜下积液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去骨瓣减压术后引流方式对硬膜下积液的影响
3
作者
蔡云祥
张传荣
梁龙
陈波
郑金荣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肿瘤医院
出处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8期1517-1520,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引流方式对去骨瓣减压术(DC)后硬膜下积液(S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42例DC后SE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引流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2例,B组20例。A组患者接受长时程持续引流(LCD),B组患者反复多次腰椎穿刺引流结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两组SE消失时间、SE复发情况、治疗前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效率高于B组(P<0.05)。A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SE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GOS、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治疗DC后SE能获得明显的减压效果,可有效促进SE消失,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长
时程持续
引流
腰椎穿刺
引流
腰大池置管
引流
术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时程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26
4
作者
高杰
黄贤键
苏高健
朱栋梁
张杰华
刘俊
吴楚伟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062)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80228163034627)。
文摘
目的探讨长时程持续引流(LC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DC)后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DC后发生手术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14例sTBI患者[占同期收治的sTBI患者的19.7%(14/71)]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治疗(TT组),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例患者行LCD治疗(LCD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指标,所有患者术后均予临床和影像学随访1年。结果14例sTBI患者发生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时间为DC治疗后(15.6±7.1)d。LCD组和TT组患者硬膜下积液的消退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DC治疗后21.0 d(6.0d)和69.0 d(65.3 d),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4例患者的硬膜下积液经治疗消退后均无复发,且无颅内感染发生。9例患者出现脑积水,其中LCD组4例、TT组5例3例患者存在切口愈合不良,其中LCD组1例TT组2例。结论对于DC术后发生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sTBI患者,LCD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尽早消除硬膜下积液,减少硬膜下积液引起的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下积液
减压颅骨切除术
长
时程持续
引流
治疗结果
Keywords
Craniocerebral trauma
Subdural effusion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Longterm continuous drainage
Treatment outcome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XG-SZLY综合录井仪气测部分技术特点
5
作者
徐光国
机构
天津市兴国科技总公司
出处
《录井技术》
1999年第1期40-45,共6页
文摘
为了在气测录井中获得真实的地层含气饱和度值,提高自动采集样品的质量,同时解决好因分析周期长或仪器故障而漏测薄油气层等难题,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使气测仪制造更适应现场的需要。该文重点介绍了XG-SZLY综合录井仪气测部分采用自动真空蒸馏定量脱气器、钻井液恒流定体积脱气器、钻井液长引流装置的技术特点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全过程的自动化等,这些新技术的采用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另外,还简介了与该仪器配套的定量荧光分析和卫星数据双向传输系统。
关键词
XG-SZLY综合录井仪
技术特点
气测仪
地层含气饱和度
自动蒸馏脱气器
钻井液
长
引流
装置
烃类分析
研制
Keywords
Gas Logger,Formation Gas Bearing Saturation,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E927.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引流管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程勤
《河北医学》
CAS
199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时程持续引流对sTBI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
刘轶靖
吴宗平
王国锋
陈忠航
金清东
佘国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去骨瓣减压术后引流方式对硬膜下积液的影响
蔡云祥
张传荣
梁龙
陈波
郑金荣
《浙江创伤外科》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时程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同侧张力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
高杰
黄贤键
苏高健
朱栋梁
张杰华
刘俊
吴楚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6
原文传递
5
XG-SZLY综合录井仪气测部分技术特点
徐光国
《录井技术》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