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增强UV-B辐射对高寒草甸植物光合速率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吴兵 韩发 +2 位作者 岳相国 师生波 王学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10-2016,共7页
研究了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长期增强UV-B辐射对高寒草甸3种典型植物矮嵩草(K obresia hum ilis)、垂穗披碱草(E lym us nutans)和钉柱委陵菜(P otentilla saund ersiana)光合放氧速率、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增强UV-... 研究了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长期增强UV-B辐射对高寒草甸3种典型植物矮嵩草(K obresia hum ilis)、垂穗披碱草(E lym us nutans)和钉柱委陵菜(P otentilla saund ersiana)光合放氧速率、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增强UV-B辐射对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没有明显影响。增强UV-B辐射下,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Ch l a/b值,类胡萝卜素(C ar)含量,C ar/Ch l值与对照相比都有升高,说明植物叶片的光合能力、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以及忍受逆境能力均有增强,从而产生光保护,有利于光合作用正常进行。由于3种植物膜脂过氧化程度的不同及SOD活性的普遍抑制,植物经受了氧化胁迫。垂穗披碱草叶片G SH含量显著上升,矮嵩草的形态矮小及钉柱委陵菜G SH含量与POD活性显著上升,都能减轻它们所经受的氧化胁迫,使光合器官免受损伤。所以,这些保护性色素的积累和抗氧化系统内部的协同作用可能是高寒草甸植物光合作用正常进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增强uv-b辐射 矮嵩草草甸 净光合速率 光合色素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高寒草甸植物抗氧化系统对长期增强UV-B辐射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兵 袁明璐 +2 位作者 李胜 韩发 师生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8-73,共6页
通过研究自然条件下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5%时近地表面增加的太阳UV-B辐射对高寒草甸4种典型植物(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表明... 通过研究自然条件下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5%时近地表面增加的太阳UV-B辐射对高寒草甸4种典型植物(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表明,尽管各植物的抗氧化系统组分变化不同,但4种植物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没有加剧,长期增强UV-B辐射没有对膜系统造成损伤。在自然长期增强UV-B条件下,4种植物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垂穗披碱草、鹅绒委陵菜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麻花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鹅绒委陵菜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同时麻花艽的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亦显著增加。可见这些植物已能很好地适应UV-B强辐射,其抗氧化能力除了与抗氧化系统各组分的协同作用有关外,也可能与种的适应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抗氧化系统 长期增强uv-b辐射
下载PDF
长期增强UV-B辐射对高寒矮嵩草草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惠梅 师生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6-1196,共11页
以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地区的强光和天然太阳短波辐射为背景,在植物生长季每天人工增补15.8 kJ.m-2的辐射剂量,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5%时近地表面增加的太阳UV-B辐射强度,探讨高寒矮嵩草草甸植物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 以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地区的强光和天然太阳短波辐射为背景,在植物生长季每天人工增补15.8 kJ.m-2的辐射剂量,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5%时近地表面增加的太阳UV-B辐射强度,探讨高寒矮嵩草草甸植物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结果显示:(1)长期增强UV-B辐射对高寒矮嵩草草甸大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其中异针茅(Stipa aliena)、苔草(Carex atrofusca)、黄芪(Astragalus sp.)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但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异叶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柔软紫菀(Aster flaccidus)、羌活(Notoperygium forbesii)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增加,这与它们的形态特征,气孔因素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有关。(2)长期增强UV-B辐射使高寒矮嵩草草甸大多数植物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比值升高,这更有利于植物吸收更多的紫外辐射,减少UV-B辐射增加对高寒矮嵩草草甸植物的伤害,起到了光合保护的作用,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也是高寒矮嵩草草甸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策略。研究表明,长期增强UV-B辐射不会减少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增强uv-b辐射 高寒矮嵩草草甸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台农一号”杧果果实品质及其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影响
4
作者 陈甜甜 税贤 +3 位作者 钱敏杰 施绍璞 柳凤 周开兵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3,130,共11页
为了探究增强UV-B辐射处理对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品质及其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影响,选择生长健壮的“台农一号”杧果成年树为试验材料,设置96 kJ·m^(-2)·d^(-1)增强UV-B辐射处理,以自然光为对照,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试验... 为了探究增强UV-B辐射处理对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品质及其抗氧化酶防御系统的影响,选择生长健壮的“台农一号”杧果成年树为试验材料,设置96 kJ·m^(-2)·d^(-1)增强UV-B辐射处理,以自然光为对照,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试验,测定比较不同花后时间两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肉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2021—2022及2022—2023年度,增强UV-B辐射处理后期抑制果实可溶性糖积累,减缓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使成熟期果实糖酸比比对照(自然光)显著下降,导致果实主要风味品质变差;增强UV-B辐射处理的果肉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自然光)。增强UV-B辐射处理的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在后期快速积累并显著高于对照(自然光),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低于对照(自然光)。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增强UV-B辐射处理时间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增强UV-B辐射处理后期显著高于对照(自然光)。说明增强UV-B辐射处理在果实膨大前期通过增强抗氧化防御酶活性而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缓解增强UV-B辐射造成的损伤;在果实膨大后期或成熟期抗氧化酶活性下降,造成果实中活性氧自由基积累增加,引起果实活性氧损伤,导致果实品质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辐射 杧果 果实品质 抗氧化酶 活性氧自由基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4
5
作者 唐莉娜 林文雄 +2 位作者 吴杏春 梁义元 陈芳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278-1282,共5页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UV B辐射 (2 80~ 32 0nm)增强对 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 (组合 )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UV B辐射增强明显抑制水稻生长 ,使株高变矮、分蘖数减少、叶面积和干物质量下降 ,但其抑制程度依品种、水稻...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UV B辐射 (2 80~ 32 0nm)增强对 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 (组合 )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UV B辐射增强明显抑制水稻生长 ,使株高变矮、分蘖数减少、叶面积和干物质量下降 ,但其抑制程度依品种、水稻所处的生长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株高在苗期下降幅度最大 ,为9.4 %~ 12 .2 % ;干物质量在分蘖期下降幅度最大 ,地下部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下降 4 5 .3%~ 5 9.8%、5 4 .9%~ 5 9.0 % .增强的UV B辐射使水稻主茎不同叶位的出叶时间延迟 ,生育期延长 .汕优 6 3、南川、IR6560 0 85的抽穗时间分别比对照延迟 2d、3d和 7d ,成熟期分别推迟 3d、4d和 9d .UV B辐射增强明显降低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Fv、Fv/Fm、Fv/Fo下降 .与对照相比 ,汕优 6 3、南川、IR6560 0 85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 11.9%、12 .8%、2 9.7% .UV B辐射增强使水稻每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下降 ,最终导致水稻籽粒产量下降 2 5 .2 %~ 31.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增强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形成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高山植物麻花艽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64
6
作者 师生波 贲桂英 +1 位作者 赵新全 韩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0-524,共5页
在高寒矮嵩草 (K obresia humilis)草甸地区以太阳短波辐射为背景 ,建立了人工增强 U V- B辐射的实验装置 ,每天增补 15 .8k J· m- 2 的辐射剂量 ,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约 5 %时近地表面太阳 UV- B辐射的增强。观测表明 :UV- B辐射... 在高寒矮嵩草 (K obresia humilis)草甸地区以太阳短波辐射为背景 ,建立了人工增强 U V- B辐射的实验装置 ,每天增补 15 .8k J· m- 2 的辐射剂量 ,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约 5 %时近地表面太阳 UV- B辐射的增强。观测表明 :UV- B辐射的增强对麻花艽 (Gentiana straminea)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明显的抑制或伤害作用。相反 ,在早晨补充UV- B辐射的短时间内 ,叶片的 Pn 随 Gs的增大而有所提高。随 UV- B辐射时间的延长 ,约在 11∶ 30~ 12∶ 30 ,Pn和Gs有所降低。U V- B辐射时间进一步延长后 (约 14∶ 0 0以后 ) ,处理和对照组叶片 Pn和 Gs的差异趋向不明显。增强太阳 UV- B辐射后 ,麻花艽叶片的光合色素并无明显变化 ,U V- B吸收物质的含量也无明显变化。麻花艽叶片厚度的直接测量表明 :增强 U V- B辐射能明显提高叶片的厚度。叶片厚度的增加可补偿增强 U V- B辐射后引起的光合色素的光降解 ,改善单位叶面积为基础的光合速率 ,是高原植物对强 U V- B辐射的一种适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辐射 高山植物 麻花艽 净光合速率 太阳辐射 臭氧耗损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多胺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7
作者 林文雄 吴杏春 +4 位作者 梁康迳 郭玉春 何华勤 陈芳育 梁义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07-813,共7页
研究表明 ,在处理前期 (7~ 14d) ,增强的UV B辐射能使供试水稻汕优 6 3(Sy6 3)的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 (ODC)和s 腺苷蛋氨酸脱羧酶 (SAMDC)活性分别平均增加 16 5 .74 %、10 4 .6 0 %和89.6 0 % ,南川 (NC)的这 3种酶活性... 研究表明 ,在处理前期 (7~ 14d) ,增强的UV B辐射能使供试水稻汕优 6 3(Sy6 3)的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 (ODC)和s 腺苷蛋氨酸脱羧酶 (SAMDC)活性分别平均增加 16 5 .74 %、10 4 .6 0 %和89.6 0 % ,南川 (NC)的这 3种酶活性分别增加 5 9.91%、4 1.30 %和 2 3 .6 8% ,IR6560 0 85只表现出ADC和ODC活性分别平均提高 115 .93 %、14 .4 5 % ,SAMDC活性却下降 33.0 1% .在处理后期 (2 1~ 2 8d) ,Sy6 3的ADC和ODC活性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 89.72 %、3.71% ,NC则分别增加 73.95 %、2 7.38% ,IR6560 0 85表现为ADC活性增加 94 .4 1% ,ODC活性却下降 13 .5 7% .就SAMDC而言 ,处理后期 (2 1~ 2 8d) ,三者分别下降 4 0 .0 6 %、19.2 0 %和 38.2 1% .多胺氧化酶 (PAO)活性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从而引起多胺 (PA)含量特别是腐胺 (Put)含量明显上升 .此外 ,UV B辐射增强能使IAA和GA1/ 3 含量在整个处理期间 (7~ 2 8d)供试水稻品种 (组合 )Sy6 3分别平均下降 5 8.92 %和 4 5 .4 8% ,NC分别减少 4 3.31%和 5 6 .2 0 % ,IR6560 0 85则分别降低 38.6 9%和 4 7.33 % .所有供试水稻品种 (组合 )的ZRs含量表现为处理前期 (7~ 14d)有所降低 ,处理后期 (2 1~ 2 8d)则明显提高 .就ABA含量而言 ,整个处理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uv-b辐射增强 多胺代谢 植物内源激素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植物的相关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4
8
作者 周党卫 韩发 +2 位作者 滕中华 朱文琰 师生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04-1010,共7页
综述了 UV- B辐射增强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对光破坏的响应与适应性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许多研究表明 UV- B辐射增强对植物具有破坏作用且能引起植物光抑制、光氧化和光损伤 。
关键词 uv-b辐射增强 植物 光合作用 相关适应性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与干旱复合处理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9
作者 冯虎元 安黎哲 +2 位作者 陈书燕 王勋陵 程国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64-1568,共5页
为研究由于平流层臭氧层减薄紫外线 B辐射增强在干旱地区对春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的特殊性 ,模拟平流层臭氧减少 2 0 %时辐射到地表的紫外线 B(UV-B,2 80~ 3 1 5 nm)的增强和水分胁迫 (-0 .5 Mpa,聚乙二醇 PEG-60 0 0处理获得 ) ,通过... 为研究由于平流层臭氧层减薄紫外线 B辐射增强在干旱地区对春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的特殊性 ,模拟平流层臭氧减少 2 0 %时辐射到地表的紫外线 B(UV-B,2 80~ 3 1 5 nm)的增强和水分胁迫 (-0 .5 Mpa,聚乙二醇 PEG-60 0 0处理获得 ) ,通过测定两种胁迫下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含量、类黄酮含量、水势、细胞膜相对透性、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 ,研究了增强 UV-B辐射和水分胁迫复合作用对温室种植的小麦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虽然水分胁迫和 UV-B辐射单独或复合处理都使春小麦的叶绿素含量降低 ,但仅 UV-B辐射增强单独处理显著地降低小麦叶绿素 a、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而水分胁迫以及复合处理对叶绿素的含量的降低作用不显著。两种胁迫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复合作用均能使类黄酮含量升高 ,并且处理第 3天比第 1天高出近 5 0 % ,复合处理下类黄酮的含量大于两个因子单独处理。UV-B辐射和水分胁迫处理 1 d对春小麦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的影响不明显 ,处理 3 d后两种胁迫下相对电导率均上升 ,表明膜透性增加 ,其中水分胁迫作用下增加尤其明显。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 ,在两种因子单独和复合作用下都升高 ,说明膜的生理功能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辐射 干旱 复合处理 小麦幼苗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小麦体细胞分裂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韩榕 王勋陵 +1 位作者 岳明 齐智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7-541,T002,共6页
采用增强紫外线B(UV B)辐射处理 ,对冬小麦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分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0 0 8kJ·m-2 ·d-1增强的UV B能抑制小麦细胞的有丝分裂频率 ,产生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游离染色体、核变形等畸变。其中落后... 采用增强紫外线B(UV B)辐射处理 ,对冬小麦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分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0 0 8kJ·m-2 ·d-1增强的UV B能抑制小麦细胞的有丝分裂频率 ,产生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游离染色体、核变形等畸变。其中落后染色体和游离染色体较普遍 ,分别占总畸变率的 32 8%和 2 6 6 %。并在UV B诱导的小麦根尖细胞中发现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到末期分成 3束、4束和 6束等异常分裂现象 ,将之称为体细胞染色体的“多束分裂”(Multi bundledivision)或“分束分裂”(Partition bundledivision)。它们大体分布在两极 ,但两极上染色体“束”数有可能不同 ,同一“束”上染色体的数量也不完全相等。“束”之间未见有细胞壁的形成 ,因而导致产生“多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辐射 小麦 体细胞分裂 影响 染色体畸变 分束分裂
下载PDF
大豆作物响应增强UV-B辐射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冯虎元 安黎哲 +4 位作者 陈拓 强维亚 徐世健 张满效 王勋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45-850,共6页
田间条件下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衰减 ,紫外线 (UV- B,2 80~ 31 5nm)辐射增强 ,研究了 UV- B对 2个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品种黑豆和晋豆生长、光合作用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晋豆比黑豆对 UV- B有较强的抗... 田间条件下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衰减 ,紫外线 (UV- B,2 80~ 31 5nm)辐射增强 ,研究了 UV- B对 2个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品种黑豆和晋豆生长、光合作用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晋豆比黑豆对 UV- B有较强的抗性或不敏感 ,表现为增强的UV- B辐射显著抑制黑豆的生长和株高 ,叶、茎、根和总生物量以及株高全部降低 ,而晋豆仅茎重和株高降低 ;晋豆的色素含量 (叶绿素 a,b、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 )不受 UV- B辐射影响 ;在 UV- B辐射下黑豆的净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胞间 CO2 浓度和蒸腾作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 ,而晋豆只有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减少。这可能与晋豆本身含有较高的类黄酮及较多的表皮毛和遗传特性有关。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 C值 )的分析也证明晋豆对 UV- B辐射不敏感。由此看来 ,大豆品种对 UV- B辐射的反应差异可以通过 δ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作物 响应增强uv-b辐射 品种差异 生长 色素 光合作用 Δ^13C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和CO_2复合作用对蚕豆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广琦 王勋陵 +1 位作者 岳明 李方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在4.52kJ·m-2·d-1UV-BBE的UV-B辐射和700μmol·mol-1的CO2浓度人工模拟复合处理下,研究了对蚕豆(ViciafabaL.)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单因子明显降低蚕豆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CO2单因子... 在4.52kJ·m-2·d-1UV-BBE的UV-B辐射和700μmol·mol-1的CO2浓度人工模拟复合处理下,研究了对蚕豆(ViciafabaL.)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单因子明显降低蚕豆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CO2单因子的作用正好相反,二者的作用程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UV-B辐射和CO2复合作用对蚕豆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明显。同时,增强的UV-B辐射单因子还使蚕豆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下降,CO2单因子的作用也相反,且CO2单因子的促进程度大于UV-B辐射单因子的抑制程度。而在UV-B辐射和CO2复合作用下,蚕豆幼苗的光合作用参数基本与对照同步。分析认为,UV-B辐射和CO2复合作用对蚕豆幼苗的影响是一种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辐射 CO2复合作用 蚕豆 幼苗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与其它因子复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郑有飞 刘建军 +1 位作者 王艳娜 吴荣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02-1712,共11页
增强UV-B辐射与其它因子复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研究是扩展UV-B辐射效应研究的重要途径,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并已成为目前UV-B辐射研究新的发展趋势.本文较为全面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增强UV-B辐射与其它因子(包括CO2、O3、水分、温度... 增强UV-B辐射与其它因子复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研究是扩展UV-B辐射效应研究的重要途径,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并已成为目前UV-B辐射研究新的发展趋势.本文较为全面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增强UV-B辐射与其它因子(包括CO2、O3、水分、温度、有效辐射、重金属、盐分、矿质营养、酸雨、铈、镧、硒以及某些物理因子)复合作用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些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辐射 其它因子 复合作用 植物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和O_3浓度升高对大豆叶片内源激素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天宏 刘波 +4 位作者 王岩 刘轶鸥 赵超然 杨兴 曹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95-2702,共8页
揭示大豆叶片内源激素对UV-B和臭氧胁迫的代谢机制和响应方式,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内源激素对UV-B(Ultraviolet-B)和O3(Ozone)胁迫的适应机制奠定基础。以大豆(Glycine max.)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UV-B(0.32W/m2)和O3((110... 揭示大豆叶片内源激素对UV-B和臭氧胁迫的代谢机制和响应方式,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内源激素对UV-B(Ultraviolet-B)和O3(Ozone)胁迫的适应机制奠定基础。以大豆(Glycine max.)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UV-B(0.32W/m2)和O3((110±10)nmol/mol)复合胁迫对大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与对照相比,UV-B胁迫使大豆叶片ABA(Abscisic acid)含量、ZR(Zeatin riboside)含量和IAA(Indoleacetic acid)含量显著降低,IAA/ABA、ZR/ABA、(IAA+ZR)/ABA比值升高,O·-2(Superoxide anion free radical,O·-2)产生速率和MDA(Malonaldehyde)含量升高,SOD(Superoxide dismutase)、CAT(Catalase)和POD(Peroxidase)活性显著降低;高浓度O3胁迫下,大豆叶片ABA和IAA含量显著下降、ZR含量显著增加,IAA/ABA、ZR/ABA、(IAA+ZR)/ABA值显著升高,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增加,SOD、CAT和POD活性显著降低;UV-B和O3复合胁迫下,大豆叶片ABA含量、ZR含量和IAA含量降低,ZR/ABA、(IAA+ZR)/ABA值下降,而IAA/ABA值升高,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增加,SOD、CAT和POD活性显著降低。UV-B辐射增强和O3浓度升高单一及复合作用使大豆叶片内源激素间平衡改变,进而影响大豆叶片的代谢水平。持续胁迫下,植株抗氧化能力下降,对大豆表现为伤害效应。UV-B和O3复合胁迫比单独胁迫时的影响有所加深,但是小于两者单独作用时影响的简单累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增强 O3浓度升高 复合胁迫 内源激素 大豆
下载PDF
不同番茄品种生长和生理特征对增强UV-B辐射响应的差异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翔 祖艳群 +2 位作者 蒋超 韦莉梅 李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9-606,共8页
选择来源于不同地区的8个不同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大棚内模拟昆明地区臭氧衰减20%时的紫外辐射强度(5 k J/m2),研究不同番茄品种生长和生理特征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番茄株高、根长和生... 选择来源于不同地区的8个不同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大棚内模拟昆明地区臭氧衰减20%时的紫外辐射强度(5 k J/m2),研究不同番茄品种生长和生理特征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番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均随UV-B辐射增强而下降,其中‘台湾圣女’(TS)生物量下降60.90%,‘樱桃小番茄’(YT)生物量下降最少,为14.23%。(2)UV-B辐射下,不同品种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均有所降低,超级大明星番茄的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降低62.13%;71.24%和66.52%;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中蔬四号’番茄的叶片丙二醛含量上升747.47%。(3)不同品种番茄果实可溶糖含量和产量分别下降4.03%~37.80%和4.03%~37.80%;除‘雄霸天下’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下降外,其他各品种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上升12.93%~301.67%。(4)UV-B辐射下,不同品种番茄的综合响应指数为-55.46~242.00,各品种依次为:‘天泽上海908F1’(TZS)〉‘天泽毛粉802’(TZM)〉‘超级大明星’(CJ)〉‘台湾圣女’(TS)〉‘樱桃小番茄’(YT)〉‘中蔬四号’(ZS)〉‘天皇明星’(TH)〉‘雄霸天下’(XB)。总之,UV-B辐射会降低番茄产量和品质,‘天泽上海908F1’番茄对UV-B辐射的抗性最强,‘雄霸天下’番茄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增强uv-b辐射 生长 生理 综合响应指数
下载PDF
2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形态学差异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建军 祖艳群 +1 位作者 陈海燕 李元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UV -B辐射增强对 2 0个小麦品种影响的形态学差异。结果表明 ,叶面积指数、株高、节间长、茎基粗对UV -B辐射增强响应具有品种间差异。株高和节间长对UV -B辐射响应具有一致性 ,呈极显著正相关。根...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UV -B辐射增强对 2 0个小麦品种影响的形态学差异。结果表明 ,叶面积指数、株高、节间长、茎基粗对UV -B辐射增强响应具有品种间差异。株高和节间长对UV -B辐射响应具有一致性 ,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形态响应指数 (MRI) ,耐性品种 (MRI>- 8 5 )为 :辽春 9>文麦 3>大理 90 5 >兰州 80 10 1>绵阳 2 6 >YV 97- 31>毕 90 - 5。敏感品种 (MRI <- 49 4)为 :会宁 18>繁 19>楚雄 880 7>My 94- 9>黔 14>云麦 39>陇春 16。耐性品种具有较小的叶展开角度 ,敏感品种具有较大的叶展开角度。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uv-b 形态学 品种差异 形态响应指数 辐射增强响应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与不同水平氮素对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叶片保护物质及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方兴 钟章成 +2 位作者 闫明 宋会兴 胡世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4-291,共8页
研究了生长在1.875 mmol.L-1和15 mmol.L-1硝态氮素水平条件下的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开花期间在进行强度为7.12 kJ.m-.2d-1增强UV-B辐射处理时叶片类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保护酶活性变化差异。主要结果表明在开... 研究了生长在1.875 mmol.L-1和15 mmol.L-1硝态氮素水平条件下的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开花期间在进行强度为7.12 kJ.m-.2d-1增强UV-B辐射处理时叶片类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保护酶活性变化差异。主要结果表明在开花期无论是否进行增强UV-B辐射处理,较低水平氮素均比较高水平氮素更有利于提高谷子叶片PAL活性;叶片类黄酮含量除在进行增强UV-B处理时较低氮素条件下生长的谷子在开花末期显著高于较高氮素条件下生长的谷子外,受氮素水平影响不甚明显。而在开花期不进行与进行增强UV-B辐射处理,氮素水平对叶片保护酶的影响有所差异:不进行增强UV-B辐射处理,整个开花期氮素水平对谷子叶片SOD活性有显著影响而对ASP活性无显著影响,对CAT和POD活性则在开花期部分阶段有显著影响。进行增强UV-B辐射处理,整个开花期氮素水平对谷子叶片SOD与CAT活性有显著影响而对ASP、POD活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增强uv-b辐射 类黄酮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保护酶 谷子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和干旱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生长、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天鹏 安黎哲 冯虎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33-194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生长、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为筛选高产、抗旱、抗UV-B辐射春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干旱、增强UV-B辐射以及二者复合处理处理西北干旱区三个不同的主栽春小麦品种,检... 【目的】通过研究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春小麦生长、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为筛选高产、抗旱、抗UV-B辐射春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干旱、增强UV-B辐射以及二者复合处理处理西北干旱区三个不同的主栽春小麦品种,检测和分析旗叶面积、叶片厚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根冠比、产量和收获指数等生理指标。【结果】增强UV-B辐射可抑制春小麦分蘖,而适度干旱胁迫可促进春小麦分蘖;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条件下,定西-24、陇春-8139、和尚头生物量分别降低22%,21%和15%,,平均降低20%;复合作用对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与增强UV-B辐射和干旱胁迫分别处理相比,没有明显的减少;干旱胁迫较增强UV-B辐射和二者的复合作用对收获指数和产量的负面影响稍小;干旱胁迫使和尚头和定西-24收获指数增加10%,陇春-8139增加23%;而增强UV-B辐射下和尚头的收获指数下降10%,定西-24和陇春-8139的收获指数均提高10%。说明不同品种春小麦在干旱胁迫、增强UV-B辐射以及二者复合作用下,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不同。【结论】春小麦对干旱和增强UV-B辐射胁迫的响应存在品种间的差异性;3个品种对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3个品种生长都具有抑制效应,但品种间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差异。在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作用下,陇春-8139较定西-24、和尚头分蘖少,但千粒重、收获指数和产量最高。因此,陇春-8139在抗旱、抗UV-B辐射和增产方面比其他2个品种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辐射 干旱胁迫 春小麦 生长 生物量
下载PDF
镉和UV-B辐射增强复合胁迫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永美 湛方栋 +3 位作者 徐渭渭 高召华 李元 祖艳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0-455,共6页
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镉(Cd)与UV-B辐射增强单独和复合胁迫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Cd与UV-B单独或复合胁迫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明显抑制冬小麦幼苗的生长,复合胁迫的抑制效应明显大于单一胁迫... 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镉(Cd)与UV-B辐射增强单独和复合胁迫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Cd与UV-B单独或复合胁迫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明显抑制冬小麦幼苗的生长,复合胁迫的抑制效应明显大于单一胁迫;(2)UV-B辐射增强导致冬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类黄酮含量极显著增加,Cd胁迫没有显著影响,且复合Cd胁迫后不加剧UV-B辐射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3)Cd与UV-B单独胁迫均导致冬小麦叶片的细胞膜透性极显著增大,Cd胁迫导致冬小麦叶片的MDA含量显著增加,且UV-B辐射加剧Cd胁迫对冬小麦叶片MDA含量的影响;(4)Cd+UV-B复合胁迫冬小麦植株地上部的Cd含量显著高于Cd单独胁迫。可见,Cd和UV-B辐射增强复合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增强 生长 叶绿素 类黄酮 丙二醛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蔡锡安 夏汉平 彭少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44-1052,共9页
综述了大气臭氧层的减少是影响地面UV-B辐射增强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简述了增强UV-B辐射对陆生植物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UV-B辐射一方面在分子水平上直接或间接地损害植物的DNA分子和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影响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影响;... 综述了大气臭氧层的减少是影响地面UV-B辐射增强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简述了增强UV-B辐射对陆生植物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UV-B辐射一方面在分子水平上直接或间接地损害植物的DNA分子和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影响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影响;另一方面对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如叶表皮结构和花的形态结构等)产生广泛的影响。过强的UV-B辐射穿过叶表皮后直接对植物的光合系统、膜系统和植物生长调控激素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会在植株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等层次上表现出来。增强UV-B辐射作为全球变化因子,可导致敏感植物种类的死亡或退化,较能忍耐UV-B辐射的耐荫树种比阳生树种的适应性更强,能竞争到更多的利用资源,因此,在全球UV-B辐射增强下阳生树种可能会提早退出植物群落,这对森林群落的演替更新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还综述了UV-B辐射与其它污染胁迫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复合作用共同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以及植物对UV-B辐射的防御和修复等防护对策,提出了今后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大尺度、长时间的宏观研究,以及开展增强UV-B辐射对地下生态学,对DNA的修复与表达机理,对植物信号接收和传导的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uv-b辐射 植物 影响 防护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