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透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国平 刘慧琴 苏卫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分析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使用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封管,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比较两... 目的分析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使用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封管,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比较两组的导管堵塞率、溶栓再通率以及透析时的血流量、静脉压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溶栓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末次透析时,两组的血流量、Kt/V均显著低于首次透析时,静脉压均显著高于首次透析时(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末次透析时的血流量、Kt/V均显著更高,静脉压显著更低(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提高透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肝素 血液透析 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
下载PDF
应用腔内血管成形术更换血液透析长期导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继强 陈峥 +3 位作者 常保超 尹晓丽 刘磊 陈卫东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更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例MHD合并TCC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数字显影血管... 目的:探讨应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更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T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例MHD合并TCC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原导管腔内和(或)狭窄段血管球囊扩张术并行新导管更换术。观察术后即时和6个月内导管功能情况。结果:12例患者在行导管更换时发现6例导管嵌顿,经PTA治疗后顺利拔管;全部患者PTA后均成功行再置管术,术后导管即时透析血流量>250 ml/min,术后随访3个月时初级通畅率为100%,6个月初级通畅率为75%。结论:腔内治疗TCC并发症患者行拔管和再置管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患者耐受性较好,能很好解决MHD患者通路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术 更换导管 长期导管功能不良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按管腔容积80%封管在血透长期导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梁红丽 杨娟 +2 位作者 莫世松 温莉玲 钟桂英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547-1548,共2页
目的总结按管腔容积80%封管在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从右颈内静脉置入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例,采取按透析导管标注管腔容积80%的封管液量进行封管... 目的总结按管腔容积80%封管在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从右颈内静脉置入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例,采取按透析导管标注管腔容积80%的封管液量进行封管。回顾性分析导管相关感染和透析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情况。结果导管相关感染为0.36次/1 000导管日,未发生堵管事件,拔除导管1例,导管退出使用改为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2例,死亡1例。现阶段应用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者12例,血泵流量为300~250 m L/min之间,静脉压≤180 mm Hg。结论血液透析长期导管采取按管腔容积80%封管的方法,不仅有效减少导管功能不良和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而且减少20%封管液量的注入能降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容积80% 长期导管功能 感染
下载PDF
尿激酶对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冉恩容 韩雨梅 +1 位作者 苟燕 胡庆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686-687,690,共3页
目的对比尿激酶封管和微泵注入两种方法治疗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将45例长期中心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排除机械性因素)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22)。对照组采用20万U尿激酶以4mL(5万U/mL)生理盐水稀释封管,保... 目的对比尿激酶封管和微泵注入两种方法治疗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将45例长期中心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排除机械性因素)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22)。对照组采用20万U尿激酶以4mL(5万U/mL)生理盐水稀释封管,保留0.5h;试验组采用20万U尿激酶溶于20mL(1万U/mL)生理盐水,各取10mL分别从导管动静脉两端同时微泵缓慢注入4h。若导管功能未恢复,则第2天使用尿激酶微泵注入1次。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血流通畅,通畅率为60.9%,其余9例患者使用尿激酶微泵注入后有5例导管恢复通畅。试验组患者中有19例导管通畅,通畅率为86.4%,其余3例患者再次使用尿激酶微泵注入也未恢复通畅。尿激酶微泵注入患者与尿激酶封管患者比较,可减少导管移除或更换率(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血表现。结论尿激酶微泵注入治疗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封管和微泵注入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