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汀县召开续修《长汀县志》评稿会
- 1
-
-
作者
李连秀
-
出处
《福建史志》
2004年第4期64-64,共1页
-
-
关键词
《长汀县志》
地方志
历史资料
篇目设置
-
分类号
K29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谈古书的标点——兼评《长汀县志》新版本
- 2
-
-
作者
赖元冲
-
出处
《龙岩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61-66,共6页
-
文摘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文》七九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通鉴标点琐议》,列举了他和俞平伯、丁声树等先生在校读《资治通鉴》一九五六年初版本时发现的主要错误,计三十类,一百三十二条。《新华文摘》七九年第四、第五期全文转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特别对整理、标点古籍的同志,触动更大,教育更深。
-
关键词
初版本
《资治通鉴》
俞平伯
长汀县志
《中国语文》
吕叔湘先生
《新华文摘》
十二条
通鉴
丁声树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探寻闽西“第一山”:灵蛇山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邹文清
-
机构
闽西客家联谊会
-
出处
《福建史志》
2018年第1期51-54,共4页
-
文摘
灵蛇山,这座古志书记载的闽西"第一山",是今人研究古代闽越族蛇图腾必提的名山,千百年来蒙着神秘面纱。它究竟在何方?近日,笔者结合文献记载、田野探寻和族谱记载,试着破解这个难题。现知最早记载灵蛇山的文献,为北宋初地理总志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长汀县",其载"灵蛇山,在州南三百八十里"。
-
关键词
第一山
长汀县志
上杭县
-
分类号
K928.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长汀四都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赖光耀
-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6年第8期55-61,共7页
-
文摘
长汀四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四军入闽第一站,是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革命基点村25个,是长汀县革命基点村最多的乡镇。全镇在册的革命烈士488人,占当时人口的10.66%(《长汀县志》载,1948年四都全乡人口4578人)。四都被誉为"红军的故乡"、"红色的土地"、"红旗不倒之乡"。
-
关键词
四都
涂通今
长汀县志
乡人口
苏维埃政府
长岭寨战斗
游击战争
中华苏维埃
武装暴动
革命形势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外籍文人在闽西(三)
- 5
-
-
作者
郭义山
-
出处
《龙岩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97-102,共6页
-
文摘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广东韶州曲江人。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丞相,是唐代著名诗人。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李林甫排挤,罢相。他有《感遇诗》以及《望月怀远》等名篇,至今腊灸人口,传诵不绝。据《长汀县志》载,他年青未达时,为寻晤其弟张九皋,曾客寓汀州地,并有《题谢公楼》诗一首:
-
关键词
谢公楼
感遇诗
望月怀远
丘逢甲
张九皋
长汀县志
岭云海日楼诗抄
诗云
沉郁顿挫
诗界革命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泪祭松毛岭
- 6
-
-
作者
丘子祥
-
机构
农发行福建省龙岩市分行
-
出处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2年第4期96-97,共2页
-
文摘
松毛岭位于福建长汀县与连城县的交界处,由南至北蜿蜒80多华里,从东至西宽30余华里。这里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山峰耸立,海拔955米,山上多生松树,松针枯落,如毛如发,铺满山坡,此山得名松毛岭。《长汀县志》载道:“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指的就是当年的松毛岭战役。沿着曲折的山路往上走,几分钟车程就到达山深处的松毛岭红军英烈公墓。车窗外,当那带有红色印记的参与松毛岭战役红军各建制单位的红旗标识映入眼帘时,我周身立刻沸腾起来,仿佛听到了当年松毛岭上的枪炮声。
-
关键词
松毛岭
空前未有
森林茂密
建制单位
枪炮声
长汀县志
连城县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几个清代民国的葫芦内芯竹编茶水壶
- 7
-
-
作者
侯凯东
-
出处
《茶世界》
2010年第12期48-49,共2页
-
文摘
07年在广州茶博会上,六堡茶展位上见到过几个旧的葫芦内芯竹编茶水壶,在外地,葫芦内芯竹编茶水壶几乎成了梧州六堡茶的"形象大使",也成了茶展会上吸引外地茶客的一道风景。葫芦内芯竹编水壶要价过千,后无缘再见到了。
-
关键词
内芯
六堡茶
茶博会
壶身
绳带
紫砂泥
福建沿海
网纹
长汀县志
气孔结构
-
分类号
F426.89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让灵魂安息大地
- 8
-
-
作者
吴尔芬
-
出处
《厦门文学》
2017年第8期44-47,共4页
-
文摘
公元1934年,历史的序幕徐徐拉开,背景是蒋介石调集一百万大军、两百架飞机对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松毛岭战役是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场掩护战,打了七天七夜,伤死上万人。民国版《长汀县志》记载:"是役双方死亡枕籍,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红头勇死得好惨哟!"金莲老太的回忆总是这样开头,总是把红军说成红头勇。她满脸皱纹、掉牙豁嘴,稀疏的白发细致地梳成脑后一个小小的结,
-
关键词
松毛岭
空前未有
长汀县志
七天七夜
无字碑
陶瓮
拦腰折断
夜路
牛绳
山高路险
-
分类号
K26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