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层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涛 庄平 +7 位作者 章龙珍 侯俊利 王云龙 刘鉴毅 冯广朋 赵峰 罗民波 刘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87-1694,共8页
根据2004年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2007年8月、11月和2008年2月和5月(Ⅲ年度)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5个站位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和空间变... 根据2004年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2007年8月、11月和2008年2月和5月(Ⅲ年度)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15个站位点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的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中捕获底层鱼类42种,隶属于13目24科39属。底层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15个站位聚合成两大类群,类群A位于南支北港和北港北沙近东滩水域,共出现20种底层鱼类,主要以淡水性和河口性鱼类为主;类群B位于北支和北港北沙近外海水域,共出现鱼类39种,主要以河口性和海洋性鱼类为主。ANOSIM和SIMPER分析表明底层鱼类群落结构不同季节间差异显著,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凤鲚(Coilia mystus)的繁殖和索饵洄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自然保护区 底层鱼类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凤英 庄平 +2 位作者 徐兆礼 王云龙 朱江兴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44-1249,共6页
根据2004年5、8、11月和2005年2月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31°19.58′—31°38′N;121°32.08′—122°11.65′E)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动和优势种时空分布以及... 根据2004年5、8、11月和2005年2月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31°19.58′—31°38′N;121°32.08′—122°11.65′E)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变动和优势种时空分布以及与中华鲟幼鱼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区共有底栖动物48种,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均有明显的季节更替,四季皆为优势种的仅纵肋织纹螺(Nassariusvariciferus)和狭颚绒螯蟹(Eriocheirleptognathus)2种;夏季总生物量在四季中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夏季总栖息密度大于其它3个季节,冬季次之,春季和秋季基本一致;夏季是底栖动物总生物量和总栖息密度较高的时期,也是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停留觅食时期。与2002年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虽然底栖动物优势种组成在深水航道工程后基本稳定,但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这直接威胁到保护区内中华鲟幼鱼的饵料基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幼鱼 底栖动物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浮游植物分布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云龙 袁骐 +4 位作者 庄平 沈新强 张涛 朱江兴 李备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72-77,共6页
根据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浮游植物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域物种丰富,共记录浮游植物6门68属132种,硅藻门的物种最多(37属93种),其次为绿藻(17属20种),甲藻、蓝藻、黄... 根据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浮游植物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域物种丰富,共记录浮游植物6门68属132种,硅藻门的物种最多(37属93种),其次为绿藻(17属20种),甲藻、蓝藻、黄藻和裸藻相对较少;物种群落结构多样,有近海低盐性、外海高盐性、河口半咸水性和淡水性四大类群,浮游植物年平均丰度为305.28×104ind/m3,平水期(5、11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2月),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对物种之间细胞丰度分配比例和浮游植物细胞总丰度起关键性支配作用。长江径流、外海水系季节性消长直接影响到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与种群结构变化,浮游植物河口生态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丰度分布 长江口 中华保护区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佟佳琦 郭立新 +2 位作者 高春霞 陈锦辉 王学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69,共6页
为保护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的洄游通道,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栖息环境,基于2013~2016年的采样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和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流程,采用VisualC#开发环境、ESRIArcEngine开发组件、SQLServer数据库技术,研... 为保护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的洄游通道,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栖息环境,基于2013~2016年的采样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和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流程,采用VisualC#开发环境、ESRIArcEngine开发组件、SQLServer数据库技术,研发了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以电子海图的地理空间信息框架为基础,实现在线登录、实时调取、更新数据库、输出保护区内生物种群数量及地理空间分布等的可视化信息、统计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绘制相关统计图等功能。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能够统计、分析、查询和显示生物种群数量及其地理空间分布信息,提高保护区管理和规划工作的效率,并为长江口中华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Acipen sersinensis) 自然保护区 信息管理
下载PDF
70尾大中型中华鲟放流长江口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动工建设
5
作者 吴铠 《中国水产》 2014年第6期12-13,共2页
本刊讯 日前,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70尾全长1.5m^2m的大中型中华鲟和4.2万尾胭脂鱼被缓缓放入水中,正式拉开了2014年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序幕。
关键词 增殖放流活动 自然保护区 中华 长江口 中型 珍稀水生生物 胭脂鱼 缓放
下载PDF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顺利实施中华鲟放流
6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4,共2页
据2004年9月26日《新民晚报》消息,9月26日上午10时30分,120尾中华鲟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缓缓放流人海。放流点位于东经122°03′~05′、北纬31°23′的长江口203~204灯标之间的水域,此海域是咸淡水交汇区域,也是中华鲟最... 据2004年9月26日《新民晚报》消息,9月26日上午10时30分,120尾中华鲟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缓缓放流人海。放流点位于东经122°03′~05′、北纬31°23′的长江口203~204灯标之间的水域,此海域是咸淡水交汇区域,也是中华鲟最终人海的必经之地,水域饵料充足,水温、水流适宜。放流的中华鲟已事先作了适应性处理,并体外已挂上了金属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流 中华 水域 咸淡水 饵料 适应性 自然保护区 《新民晚报》 消息 适宜
下载PDF
拯救国宝中华鲟 促进长江大保护 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专注中华鲟保护13年
7
《中国水产》 2016年第12期21-22,共2页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鱼类,为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极危级(CR)保护物种。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中华鲟自然种群逐...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鱼类,为我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极危级(CR)保护物种。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中华鲟自然种群逐渐衰退,自然繁殖出现不连续趋势,已到达难以维系的境况,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中华鲟物种将很快走向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中华 长江口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保护物种 上海 国际贸易公约 野生动物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出台:中华鲟享受特殊“待遇”
8
《上海人大月刊》 2005年第4期29-29,共1页
一项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政府规章--<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最近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办法 中华 长江口 待遇 享受 出台 政府常务会议 政府规章 发展理念 自然和谐 上海市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临近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涛 庄平 +8 位作者 章龙珍 刘健 王云龙 侯俊利 刘鉴毅 冯广朋 赵峰 黄晓荣 闫文罡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0-376,共7页
为了解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其临近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2004~2008年利用底拖网、插网、定置网和刺网等多种网具对该水域的鱼类组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共调查到鱼类105种,隶属于18目43科86属,鱼类种类组成以鲈形目和鲤... 为了解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其临近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2004~2008年利用底拖网、插网、定置网和刺网等多种网具对该水域的鱼类组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共调查到鱼类105种,隶属于18目43科86属,鱼类种类组成以鲈形目和鲤形目为主;生态类型中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各37种,河口定居性鱼类25种,洄游性鱼类6种;鱼类种类组成处于长江下游至东海的过渡类型,鱼类食性以底栖生物、有机碎屑和浮游动物食性为主,凶猛性鱼类较少。与以往调查资料相比,调查水域鱼类物种数有所减少,一些重要的物种更是濒临绝迹。保护区水域鱼类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河口代表性、稀有性和很高的科研价值,同时其生态系统也较为脆弱,并已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种类组成 长江口 中华
原文传递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评价
10
作者 蔡志宇 伍遇普 +6 位作者 林枫 田波 向浩 吴益平 黄盼君 刘千凡 周志国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了解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2021年春、夏、秋和冬四个季节在保护区水域设置了10个断面,开展了保护区浮游植物现状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02种,隶属于8门49属,其中硅藻... 为了解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周年变化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2021年春、夏、秋和冬四个季节在保护区水域设置了10个断面,开展了保护区浮游植物现状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浮游植物102种,隶属于8门49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其次为绿藻门。优势物种共计16种,以绿藻门种类为多。浮游植物的密度范围为10.21~102.09×104 Cells/L,全年平均密度为27.92×104 Cells/L;物量范围为0.10~6.96 mg/L,平均生物量为2.26 mg/L;生物量及密度变化趋势为夏季高冬季低、上游高下游低。浮游植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39~3.25,年均值为2.43;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波动范围为0.25~0.87,年均值为0.47。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指示水体较为清洁,浮游植物密度指示水体营养类型为极贫营养。浮游植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受温度、溶解氧和流速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评价 中华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海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在长江口再次放流1500多尾中华鲟
11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76,共1页
据2005年9月20日《新民晚报》消息,该次放流后我国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454万余尾,将对查明称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中华鲟的遇游路径、生长发育和生殖习性等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华鲟的保护和繁育... 据2005年9月20日《新民晚报》消息,该次放流后我国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454万余尾,将对查明称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中华鲟的遇游路径、生长发育和生殖习性等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华鲟的保护和繁育。据悉,放流前,对放流对象进行了量尺寸、挂铜牌、用注射器打入PIT标志以及扫描仪登录核实注明身份等准备工作,然后再通过箱式放流水槽经水滑梯将中华鲟放入长江口近崇明的成、淡水交界水域。去年9月26日利用PIT标识放流了119尾中华鲟幼鱼,45夭后首次也是唯一收到的信息是:一条重2.5公斤的标识中华鲟幼鱼在韩国被发现,对中华鲟的逼游路径提供了一个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中华 长江口 放流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上海 生殖习性 生长发育 PIT 活化石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本调查与监测
12
《渔业科技产业》 2006年第1期38-38,共1页
项目完成了30航次、92站次的调查,获取了17758个样本数据资料,初步查明了保护区及其周边水域的关键环境生态因子、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主要饵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保护区内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及其与中华鲟幼鱼生存栖息地和... 项目完成了30航次、92站次的调查,获取了17758个样本数据资料,初步查明了保护区及其周边水域的关键环境生态因子、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主要饵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保护区内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及其与中华鲟幼鱼生存栖息地和食物竞争的种类;查明了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聚集期限与高峰期的时间节点;研究了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渗透压调节过程以及对不同盐度水域的选择性,成功地进行了对误捕受伤中华鲟幼鱼的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中华 长江口 监测 数据资料 生态因子 饵料组成 资源状况 饵料生物 调节过程
原文传递
长江口建设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
13
《上海农村经济》 2006年第3期45-45,共1页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位于崇明陈家镇瀛东村南分场,距离崇明越江隧桥登陆点约4公里,占地面积约83000平方米(124.5亩)。中华鲟是国宝,保护区基地的功能定位为:构筑世界一流的中华鲟抢救与增殖放流平台、中华鲟及长江珍稀水...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基地位于崇明陈家镇瀛东村南分场,距离崇明越江隧桥登陆点约4公里,占地面积约83000平方米(124.5亩)。中华鲟是国宝,保护区基地的功能定位为:构筑世界一流的中华鲟抢救与增殖放流平台、中华鲟及长江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科研和交流平台、水产科技成果展示和示范平台、市民科普教育平台。该项目的建设,将填补崇明生态岛都市型自然保护区和自然生态科普教育的功能性空白,适应市民旅游观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中华 长江口 交流平台 水生野生动物 科普教育 自然生态 占地面积 增殖放流 世界一流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民波 庄平 +4 位作者 沈新强 张涛 晁敏 朱江兴 王云龙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8-623,共6页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及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共2个水文年对T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水域(30°15′~31°45′N、121°30′~122°15′E)15个取样站8个航次的采泥样品和...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及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共2个水文年对T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水域(30°15′~31°45′N、121°30′~122°15′E)15个取样站8个航次的采泥样品和阿氏网样品,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重要种的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及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内动物共出现15种,种类组成贫乏,优势种变化明显,底内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44 g/m2和11.33个/m^2,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并有下降趋势,群落结构极不稳定;底上动物底栖动物59种,组成有明显季节和年度变化,底内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5.58×10^-2g/m^2和6.81×10^-2个/m^2;底上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略呈现下降趋势,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年际有较大变化,种类数和生物量北支高于南支。底内动物2个年度生物量平均值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底上动物2个年度生物量平均值季节变化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底内动物与底上动物的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分布特征 中华保护区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民波 庄平 +3 位作者 沈新强 王云龙 张涛 朱江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230-235,共6页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及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共2个水文年对中华鲟幼鱼保护区水域(30°15′~31°45′N、121°30′~122°15′E)15个取样站8个航次的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样品... 根据2004年5月、8月、11月和2005年2月(Ⅰ年度)及2005年8月、11月和2006年2月、5月(Ⅱ年度)共2个水文年对中华鲟幼鱼保护区水域(30°15′~31°45′N、121°30′~122°15′E)15个取样站8个航次的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样品,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ABC曲线、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变化进行分析。底内动物ABC曲线2个年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W值在0.2~0.3之间,说明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底内动物群落以较大型底栖动物为主,底上动物ABC曲线2个年度变化趋势亦一致,W值在-0.06^-0.02之间,说明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底上动物群落以小型底栖动物为主,且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通过对潮下带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BIOENV分析表明,盐度对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底上动物群落的分布起重要作用,其次为水温和pH值,与DO和水深的关系不大。底内动物的群落结构在夏季、秋季、冬季与盐度有较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 环境因子 长江口 中华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条件价值法对长江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非使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浩 甘芳 +3 位作者 危起伟 樊恩源 陈细华 张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3-937,共5页
采用条件价值法对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非使用价值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根据支付意愿中位值(100元/人.年)估算出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非使用价值可达15975万元/年,其中存在价值6784.6万元/年,遗赠价值6346.9万元/年,选择价值284... 采用条件价值法对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非使用价值定量评估。结果表明:根据支付意愿中位值(100元/人.年)估算出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非使用价值可达15975万元/年,其中存在价值6784.6万元/年,遗赠价值6346.9万元/年,选择价值2843.5万元/年。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与其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对保护区的熟悉程度显著相关(P<0.01),对保护区越熟悉,被调查者越愿意为保护区保护支付更高的价格。收入水平仍成为制约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67%的渔民认为保护区的建立对其个人利益造成了损害,但仍有60%渔民支持设立保护区。因此加强保护区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自然保护区作用和功能的认识才有利于保护区非使用价值体现,从而有利于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自然保护区 条件价值法 非使用价值 支付意愿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锦辉 黄硕琳 +3 位作者 刘健 张葛鸣 吴铠 吴建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0-626,共7页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5日实施以来,为科学有效保护中华鲟及其息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障。由于当时时间紧,以及对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条文内容和规定上就采用宜粗...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2005年4月15日实施以来,为科学有效保护中华鲟及其息栖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障。由于当时时间紧,以及对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保护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条文内容和规定上就采用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于有些问题采用了一般性处理的形式。随着时空的变迁和中华鲟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现有条文内容和规定已不能满足保护区工作的实际需要。2009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已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规划。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阐述了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的可行性,1)有坚实的法制基础;2)地方政府规章实施一段时问后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符合我国立法程序;3)出台地方性法规是解决《办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最后对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立法提出的相应对策与建立。首先,应确立保护区立法的四个目标;其次,应坚持两个立法原则,一是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性原则、生态优先原则、系统性保护原则;第二,地方法规立法的特有原则,包括地方性原则、创制性原则;最后,应建立六项基本制度,包括开放性管理制度、生物资源特性制度、土地权属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公众参与制度,以及专项救护与驯养繁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 自然保护区 长江口 地方立法
下载PDF
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鱼与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及食物竞争 被引量:25
18
作者 庄平 罗刚 +4 位作者 张涛 章龙珍 刘健 冯广朋 侯俊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544-5554,共11页
根据2004年6月至8月和2005年6月至8月在长江口崇明岛东滩水域插网所获取的鱼类样本,对东滩水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和其它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食物竞争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窄体舌鳎(Cynoglissus gracilis... 根据2004年6月至8月和2005年6月至8月在长江口崇明岛东滩水域插网所获取的鱼类样本,对东滩水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和其它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食物竞争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窄体舌鳎(Cynoglissus gracilis)为底栖生物食性;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为游泳生物食性;刀鲚(Coilia ectenes)和凤鲚(Coilia mystus)为浮游动物食性;鲻(Mygil cephalus)和鮻(Liza haematochiela)为腐屑(有机碎屑)食性。中华鲟幼鱼及6种主要经济鱼类食性按照相对重要性指标(IRI)大小排列:中华鲟(IRI):鱼类>端足类>多毛类>蟹类;窄体舌鳎(IRI):虾类>瓣鳃类>鱼类;中国花鲈(IRI):鱼类>虾类>等足类>蟹类;刀鲚(IRI):糠虾类>虾类>桡足类>鱼类;凤鲚(IRI):糠虾类>桡足类>虾类>鱼类;鲻(IRI):有机碎屑>底栖藻类>瓣鳃类>桡足类;鮻(IRI):有机碎屑>底栖藻类>瓣鳃类>桡足类。长江口崇明东滩中华鲟与6种经济鱼类饵料重叠系数显示,中华鲟与窄体舌鳎的饵料重叠系数达到了0.4,而与其余5种鱼类的饵料重叠系数均小于0.12。这表明窄体舌鳎对中华鲟幼鱼的食物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余5种鱼类对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竞争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崇明东滩 中华 经济鱼类 食物组成 食物竞争 饵料重叠系数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幼鱼资源保护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正国 《现代渔业信息》 1991年第4期12-14,共3页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溯河性珍稀名贵鱼类,是我国的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根据目前长江口中华鲟资源状况,提出保护中华鲟幼鱼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长江口 中华 幼鱼资源
下载PDF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习性 被引量:46
20
作者 罗刚 庄平 +2 位作者 章龙珍 张涛 刘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4-150,共7页
分析了2004年5—9月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的月份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以底栖小型鱼类、多毛类和端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虾类、蟹类及瓣鳃类等小型底栖动物.幼鱼的摄食率和摄食强度较高,且摄食强度存在着月份变... 分析了2004年5—9月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的月份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以底栖小型鱼类、多毛类和端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虾类、蟹类及瓣鳃类等小型底栖动物.幼鱼的摄食率和摄食强度较高,且摄食强度存在着月份变化.主要饵料生物组成有明显的月变化,且食物个体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5月主食多毛类和蟹类,6月主食鱼类和端足类,7月为鱼类和多毛类,8月样本较少且为空胃,9月为鱼类和虾类.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曾是幼鱼重要饵料的鲬类所占比例极小,其质量百分比仅占1.81%;而以前未曾记录的虾虎鱼类在食物中所占比例较高,其质量百分比达50.54%;等足类以前也未曾记录,其出现频率达1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幼鱼 长江口 食物组成 摄食月份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