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Database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喆 谭德宝 +2 位作者 程学军 汪朝晖 宋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共5页
从空间数据库模型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数据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引入GeoDatabase模型的基本概念,尝试使用GeoDatabase模型来组织和管理这些数据,并分别给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中特征数据集、栅格数据集和TIN数据集... 从空间数据库模型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数据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引入GeoDatabase模型的基本概念,尝试使用GeoDatabase模型来组织和管理这些数据,并分别给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中特征数据集、栅格数据集和TIN数据集的组织方式,讨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方法,最后进行了模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库 空间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模型
下载PDF
从“单一主导”走向“协商共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之变 被引量:24
2
作者 顾向一 曾丽渲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24-36,115,共14页
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模式中的环境治理权力与权利主体存在着内在张力的冲突与失衡,传统治理方式已经陷入了碎片化与分割治理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构建长江流域一体化保护的法治应对策略。从环境权力的内部结构性冲突、治理主体的缺位、流域... 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模式中的环境治理权力与权利主体存在着内在张力的冲突与失衡,传统治理方式已经陷入了碎片化与分割治理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构建长江流域一体化保护的法治应对策略。从环境权力的内部结构性冲突、治理主体的缺位、流域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三个维度出发对流域保护法律机制予以审视,可以发现,目前的治理模式仍存在着政府主体职能越位与扩张、单向度权力运行导致多方利益冲突、权利治理主体边缘化、综合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信息公开机制缺乏等现象。通过运用共时性比较研究方法梳理国外典型流域治理模式,总结了协商治理、综合管理等可借鉴的他国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机制、构建“大部制”长江流域管理体制以及促进多元环境权利竞争性成长三个方面出发,实现从“单一主导”走向“协商共治”的流域法律机制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治理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整体性 长江保护立法
下载PDF
社交媒体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危机传播话语特征分析
3
作者 黎宁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28期244-244,共1页
社交媒体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危机传播话语特征定位,在创建良好发展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大众特征、时代特征等方面,把握社交媒体传播话语特点,以达到发挥文化传播渠道优势,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危机 传播话语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规制的立法诠释与意涵表达——以《长江保护法》为述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祖增 王灿发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3年第5期97-106,共10页
为解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权力—权利”主体间存在的结构性冲突,《长江保护法》以专门立法的形式对流域生态环境法律体系进行了统合性建构,创设出“环境公权机关统筹主导+环境私权主体竞相参与”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规制... 为解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权力—权利”主体间存在的结构性冲突,《长江保护法》以专门立法的形式对流域生态环境法律体系进行了统合性建构,创设出“环境公权机关统筹主导+环境私权主体竞相参与”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规制的新模式。该模式的塑造既有对构建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这一顶层设计的积极遵循,也适配于社会性规制力量蓬勃发展的客观趋向,符合“成本—效益分析”视野下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本最小化的价值追求。以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法律秩序的高度统摄为依归,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规制模式一方面沿循从“宏观宣示”到“微观赋权”的渐进性立法表达路径,对国家权力统筹主导流域治理的地位进行了立法诠释;另一方面也对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流域治理的功能配置与职责序构作了妥善且周延的法律安排。在学理上,可从形式、理念与要素三重维度内容出发,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规制模式的法律意涵予以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协同规制 立法诠释 法律意涵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路径论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吕志祥 成小江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6-40,47,共6页
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长江沿线绿色生态廊道,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根本要求。文章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之自然、社会以及政策境遇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方面的法治... 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长江沿线绿色生态廊道,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根本要求。文章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之自然、社会以及政策境遇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方面的法治障碍,以探求解决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法治对策。文章提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路径的实现,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立法、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划司法审判专门管辖制度以及强化环保督察推进环境守法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法治障碍 法治路径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尤婷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0-57,共8页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江流域作为公共资源,要求对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的治理和保护。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和行政执法机制的不完善、司法专门化建设分割等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江流域作为公共资源,要求对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的治理和保护。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和行政执法机制的不完善、司法专门化建设分割等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因此,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立法构建上,树立整体性治理的立法理念并开展长江流域综合性立法;在协同执法机制构建上要求强化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建立流域管理联动机制和执法保障机制;在司法机制构建上设立流域环保警察、法院和检察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治理 协同机制
下载PDF
云南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可行研究主要技术规定
7
《林业工作参考》 1999年第2期84-91,共8页
关键词 云南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技术标准 工程调查勘测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国家政策绩效的弱化和强化:兼论长江流域禁渔退捕政策
8
作者 陈友莲 向延平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长江流域禁渔退捕政策影响长江流域渔民生计和生活。国家政策执行的程度与政策绩效内涵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影响因素很多。长江流域禁渔退捕政策在相关地方执行过程中的情况,能清晰明确地反映基层利益的变化。应建立系统机制应对政策执行... 长江流域禁渔退捕政策影响长江流域渔民生计和生活。国家政策执行的程度与政策绩效内涵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影响因素很多。长江流域禁渔退捕政策在相关地方执行过程中的情况,能清晰明确地反映基层利益的变化。应建立系统机制应对政策执行与绩效变化,确保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和渔民可持续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渔退捕政策 国家政策绩效 长江流域生态
下载PDF
生态治理中的多元协同:湖北省长江流域治理个案 被引量:21
9
作者 董珍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89,共8页
生态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利益,这使得生态治理无法单纯地依靠市场或者政府,而需要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对湖北省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发现了: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 生态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利益,这使得生态治理无法单纯地依靠市场或者政府,而需要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对湖北省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发现了: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作为核心行动者并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虽然开始参与到生态治理中但发挥作用不明显;多元主体间的合作融合程度决定了生态治理的整体效能。为破除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困境,需要建立生态治理的专业化机构以更科学的方法协同好政府内部的治理行动,建立市场化的生态治理机制进而协同好政府与企业的治理步伐,建立公众参与制度以协同好公众、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生态治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 长江流域生态 湖北省
下载PDF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及其引申 被引量:11
10
作者 和燕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4-131,共8页
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更为特殊的表现形式,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的综合管理、规划、生态—经济评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及珠三角经济一体化,长三角... 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更为特殊的表现形式,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的综合管理、规划、生态—经济评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及珠三角经济一体化,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这三个方面。其中,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水平要略高。合作机制的设计和构建将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生态 长江流域规划
下载PDF
生态大保护背景下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治理存在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11
作者 阮红志 《区域治理》 2020年第12期19-19,共1页
随着绿色生态理念以及生态大保护思想的持续深入,我国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治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长江流域在保护以及开发之间不够平衡,导致长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以及结构受到损伤。因此,文章首先对水生态系统做简单介绍;其... 随着绿色生态理念以及生态大保护思想的持续深入,我国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治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长江流域在保护以及开发之间不够平衡,导致长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以及结构受到损伤。因此,文章首先对水生态系统做简单介绍;其次,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治理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生态大保护背景下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治理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大保护背景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 突出问题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利用GGE双标图和综合选择指数划分棉花品种生态区 被引量:14
12
作者 许乃银 李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3-1121,共9页
为提高农作物品种多性状选育和应用的可靠性,本研究基于品种选择指数,应用GGE双标图进行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首先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构建通用性强的品种选择指数(SI),即SI=0.40×皮棉产量+0.13×纤维比强度+0.09×... 为提高农作物品种多性状选育和应用的可靠性,本研究基于品种选择指数,应用GGE双标图进行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首先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构建通用性强的品种选择指数(SI),即SI=0.40×皮棉产量+0.13×纤维比强度+0.09×(纤维长度+马克隆值)+0.11×枯萎病+0.09×黄萎病+0.10×霜前花率。然后,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对2000—2013年期间39组(含585个单点试验)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中品种选择指数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环境间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将长江流域棉区划分为四川盆地生态区、南襄盆地生态区、浙江省沿海生态区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区。其中,长江中下游生态区为长江流域的主要品种生态区,对长江流域的总体环境代表性最强,涵盖了湖南省环洞庭湖棉区、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岗地棉区、江西省环鄱阳湖棉区、安徽省沿江棉区、江苏省宁镇丘陵及沿江和沿海棉区;四川盆地生态区、南襄盆地生态区和浙江省沿海生态区均为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品种生态区,对总体环境代表性较差。因此,将以长江流域棉区为广谱适应性育种目标环境的棉花品种综合性状选择试验优先安排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中,有利于提高育种的总体选择效果,而其余品种生态区不适宜作为以长江流域为目标环境的品种综合性状选择环境,可侧重于特殊适应性品种选育。本研究充分展示了GGE双标图在品种生态区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合理划分了长江流域基于选择指数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可为长江流域棉区的品种多性状选择和推荐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他棉区和作物品种生态区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多性状 品种选择指数 品种生态长江流域作物区 域试验
下载PDF
Three Gorges Project:a project for ec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Yangtze River Basin
13
作者 Lu Youmei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1年第3期9-14,30,共7页
Seeking water and earning their livelihoods is the natural selection of human beings.Like other rivers on the earth,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birthplace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survival.As an ecosystem,the Yangtze Ri... Seeking water and earning their livelihoods is the natural selection of human beings.Like other rivers on the earth,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birthplace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survival.As an ecosystem,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evolving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Because of soil erosion,pollu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the imbalance of secondary environment is exacerbated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vulnerable,so it is urgent to mitigate and prevent the ecological crisis.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measur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has a flood control storage capacity of 22.15 billion m 3,effectively storing the flood water upstream of Yichang,and protects 15 million people and 1.5 million hm 2 farmland.Furthermore,the project can prevent or slow down the sedimentation and shrinkage of the lake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such as Dongting Lake;with an average annual power generation of about 90 billion kW· h,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harmful gas like CO 2.In general,the construction of TGP is conducive to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China,even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Basin natural ecolog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下载PDF
Exploration on ecological regulation of the reservoirs
14
作者 Cai Qihua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09年第2期41-46,共6页
Reservoir regulation proces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flood regulation and initiating benefit regulation. The present reservoir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ode are mainly for... Reservoir regulation proces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flood regulation and initiating benefit regulation. The present reservoir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ode are mainly for dealing with or coordinating of flood control and benefit initiation as well as benefit distribution among various beneficial functions. From the view point of river ecosystem protection, the current regulation mode has two kinds of problems: firstly, most of the reservoir regulation plans do not consider ecosystem protection at downstream of dams and need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reservoir areas; secondly, integrated regulation or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s ignored.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mprove reservoir regulation mode, bearing problems faced by regul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nd issues related to cascade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in Tuojiang and Minjiang River basins in mi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the philosophy of "ensuring a healthy Yangtze River and promoting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water", taking flood control, benefit initiation and eco-system as a whol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basic consideration to improve reservoir regulation as follows: on the basis of requirements of ecosystem protection at downstream of dams and need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reservoir areas, we should bring the functions of reservoir such as flood control and benefit initiation into full play, control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the ecosystem at downstream of dam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servoir areas in an endurable scope, and restore the eco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step by step.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regulation process aiming at the idiographic problems such as protection of ecosystem at downstream of dams and environment in reservoir areas, protection of aquatic wildlife species and fish species, regulation of sediment and protection of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 ecosystem reservoir regulation mode CONSIDERATION measures the Yangtze Riv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