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下长江黄河源区水循环变化及生态效应
1
作者 姚名泽 尹军 +2 位作者 刘思敏 蒋青青 袁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2,共9页
长江黄河源区对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当下该区域正在经历气候变化,受其影响源区的关键水循环要素也发生改变。气候变化和水循环要素变化下源区的生态出现了何种变化、水土涵养现状如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综... 长江黄河源区对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当下该区域正在经历气候变化,受其影响源区的关键水循环要素也发生改变。气候变化和水循环要素变化下源区的生态出现了何种变化、水土涵养现状如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总结梳理了气候变化下长江黄河源区关键水循环要素的基本变化情况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长江黄河源区气温升高显著,降水变化趋势存在区域差异;冰川积雪消融增加,冻土消融加剧;不同区域径流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源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沼泽草甸湿地和高寒泥炭湿地出现退化,而湖泊数量增多,面积增加显著;在多因子的综合作用下,源区河流输沙量平稳或是下降,水土涵养状况稳定或有所改善。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对源区生态的压力仍然存在,植被和湿地有退化风险;反映源区水土涵养状况的河流输沙系统驱动机制还不够明晰,相关研究还较少,与之相关的研究亟待进一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要素 气候变化 生态效应 长江黄河源区
下载PDF
长江黄河源区覆被变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元寿 王根绪 +2 位作者 王一博 王军德 贾晓红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623,共8页
在长江和黄河源区的左冒西孔曲和纳通河、垮热洼尔玛河流域的不同植被覆盖下建立了天然径流观测场,利用观测天然降水和人工模拟降水,初步研究了江河源区不同植被覆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结果表明,长江黄河源区的3个小流域内,在... 在长江和黄河源区的左冒西孔曲和纳通河、垮热洼尔玛河流域的不同植被覆盖下建立了天然径流观测场,利用观测天然降水和人工模拟降水,初步研究了江河源区不同植被覆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结果表明,长江黄河源区的3个小流域内,在典型高寒草甸草地30°坡面上,退化较为严重的30%覆盖度以下的场地内,地表径流产出量明显大于覆盖度较好的95%、92%和68%场地,同时产沙量显著高于这3个场地,其平均单次降水形成的泥沙量是这三种盖度的2.4倍,由此造成地表侵蚀量平均为这3种盖度的3.10倍。通过对几次典型的降水形态的分析,在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甸草地的坡面上,不但降水量影响着产流产沙量,降水形态也影响着产流产沙量,降雨仍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降水形态,在降水量相同的条件下,降雪可比降雨和雨加雪增加产流量2.1.3.5倍,可比降雨减少泥沙侵蚀45.4%.80.3%。人工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覆盖度为5%和30%的强度退化草地,次降水量在3.5mm时,就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径流和产沙效应,当次降雨量达到7mm,降雨持续时间15min,5m^2场地内就会形成1400mL以上的径流量;在地表土壤含水量(FDR测0—5cm平均含水量为36.7%)较高的情况下,次降雨量达4min,降雨强度超过0.4mm/min,在5m^2场地内历时5min就能形成1060mL的地表径流,每100mL径流中含泥沙高达1.6g。这一试验结果在长江黄河源区3个不同的河源小流域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植被覆盖 产流 产沙 长江黄河源区
下载PDF
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初探 被引量:39
3
作者 杨建平 丁永建 陈仁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2-1017,共6页
基于综合性原则、主导因子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确定了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依据县一级行政单位将长江黄河源区分为八大地区,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基本可把源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分为五级:... 基于综合性原则、主导因子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确定了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依据县一级行政单位将长江黄河源区分为八大地区,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基本可把源区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分为五级:极脆弱型、强脆弱型、中脆弱型、轻脆弱型和微脆弱型。黄河源区的达日和玛沁县脆弱程度最高,为极脆弱地区;称多县为强脆弱地区;玛多和杂多县脆弱程度中等,为中脆弱地区;治多和曲麻莱县属于轻脆弱地区,长江源区西南部的唐古拉山乡脆弱度最小,属于微脆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黄河源区 生态环境 脆弱性 评价
下载PDF
长江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44
4
作者 杨建平 丁永建 +1 位作者 陈仁升 沈永平 《山地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78-285,共8页
应用江河源区五站1980-1998年0cm、5cm、10cm、15cm、20cm、40cm浅层地温资料、钻孔深层地温资料以及勘探资料,详细分析了两大源区的冻土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江河源区多年冻土总体上保存条件不利,区域上呈退化趋势... 应用江河源区五站1980-1998年0cm、5cm、10cm、15cm、20cm、40cm浅层地温资料、钻孔深层地温资料以及勘探资料,详细分析了两大源区的冻土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江河源区多年冻土总体上保存条件不利,区域上呈退化趋势。岛状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区年均地温升高约0 3~0 7℃,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升幅较小,为0 1~0 4℃。多年冻土上限以2~10cm/a的速度加深。在黄河源多年冻土的边缘地带,垂向上形成不衔接冻土和融化夹层,多年冻土分布下界上升50~70m。冻土退化已对江河源寒区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影响。但是,冻土退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黄河源区 多年冻土 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PDF
长江黄河源区积雪空间分布与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建平 丁永建 刘俊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8-655,共8页
应用长江黄河源区及其周边地区16个气象站逐日积雪资料, 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以巴颜喀拉山主峰为中心的黄河源头和长江源东南部地区是年积雪深度高值中心, 黄河源头以西和五道梁以东的长江... 应用长江黄河源区及其周边地区16个气象站逐日积雪资料, 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以巴颜喀拉山主峰为中心的黄河源头和长江源东南部地区是年积雪深度高值中心, 黄河源头以西和五道梁以东的长江源东北部和黄河源西北部广大地区是低值中心. 冬春累积积雪深度占年累积积雪深度的比例>71.0%, 夏半年(6~9月)对其的贡献小, 但夏半年的积雪日数占年积雪日数的1/3. 曲麻莱达日一线以南地区积雪主要发生在1月份, 以北地区一年有两个高值期: 前冬10~11月和春季3~5月. 长江源和黄河源头地区积雪建立早, 积雪季节长, 结束晚, 消退过程缓慢;而黄河源东部地区, 积雪建立稍晚, 积雪发展比较缓慢, 消退过程迅速. 近40 a来长江黄河源区积雪呈确定的增长态势, 长江源区冬春积雪增长了62.11%, 黄河源区增长了60.18%. 但二者积雪变化位相基本相反, 变化幅度长江源大起大落, 而黄河源比较平缓, 多雪年份出现也不一致. 整个源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为积雪偏少期, 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是积雪偏多期. 从20世纪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 积雪明显增加, 90年代积雪增加速度有所放慢, 近40 a江河源区平均冬春累积积雪深度增加了60.95%. 长江源区对整个源区积雪变化起主导作用, 源区平均冬春累积积雪深度变化主要表现长江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黄河源区 积雪 空间分布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丽华 李梅 谢德体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年第1期3-7,共5页
长江黄河源区内高寒草甸退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多数研究中涉及的源区范围、高寒草甸的分类、高寒草甸的退化原因及恢复治理措施等方面,各学者的看法并不相同,难以实现各项研究结果的比较研究。从源区范围、高寒草甸的分类、... 长江黄河源区内高寒草甸退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多数研究中涉及的源区范围、高寒草甸的分类、高寒草甸的退化原因及恢复治理措施等方面,各学者的看法并不相同,难以实现各项研究结果的比较研究。从源区范围、高寒草甸的分类、高寒草甸的退化原因及恢复治理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各学者研究的差异,指出: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甸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必要对源区的范围进行界定;高寒草甸的分类常常因研究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退化程度进行的分类能够反映高寒草甸的动态变化过程,但需要定量指标对退化的不同程度进行界定;遥感影像解译的结果由于遥感影像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统一;退化的原因目前主要集中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研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的控制措施在局部区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没有抑制高寒草甸在总体上的进一步退化,寻找一种综合的有效的治理措施还是今后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黄河源区 高寒草甸 分类 草场退化
下载PDF
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1
7
作者 杜际增 王根绪 李元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共11页
根据1969年航片数据、1986,2000,2007年以及2013年TM数据建立的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空间数据集,结合该地区近50年的气候资料以及人类活动状况,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 根据1969年航片数据、1986,2000,2007年以及2013年TM数据建立的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空间数据集,结合该地区近50年的气候资料以及人类活动状况,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呈现以覆盖度降低、破碎化与干旱化加剧为主的退化趋势,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的速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呈迅速增加趋势,2000年后退化速率逐渐降低;气温升高引起的区域的暖干化是导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过度放牧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是导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加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长江黄河源区 退化特征 驱动因素
下载PDF
长江黄河源区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刘光生 王根绪 +2 位作者 胡宏昌 任东兴 孙向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86-1492,共7页
气候要素序列的变化主要包括趋势变化、随机变化和周期变化,因此本文采用M-K趋势分析、R/S分析及小波分析研究长江黄河源区近45年(1961年-2007年)气候变化特征。经M-K检验和R/S分析,表明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气温显著升高,增幅明显高于青... 气候要素序列的变化主要包括趋势变化、随机变化和周期变化,因此本文采用M-K趋势分析、R/S分析及小波分析研究长江黄河源区近45年(1961年-2007年)气候变化特征。经M-K检验和R/S分析,表明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气温显著升高,增幅明显高于青藏高原平均值,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为显著,降水变化不一致,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气候变暖存在非对称变化现象,长江源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变化明显,而黄河源区正好相反,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变化显著;各项气候要素变化长期相关性特征均表现为持续性,过去总体升温的趋势预示未来气温总体趋势仍将继续上升,降水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长江黄河源区各个站点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变化周期及相位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本上都存27~28年、16~21年、7~11年、3~5年等时间尺度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黄河源区 气候变化 M-K检验 R/S分析 MORLET小波 Meyer小波
原文传递
The Impacts of Permafrost Change on NPP and Implications:A Case of the Source Regions of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被引量:9
9
作者 FANG Yiping QIN Dahe +2 位作者 DING Yongjian YANG Jianping XU Key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3期437-447,共11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annual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GT) at 0cm above ground in permafrost regions by using revised Chikugo NPP model,cubic spline interpolati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annual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GT) at 0cm above ground in permafrost regions by using revised Chikugo NPP model,cubic spline interpolating functions,and non-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areas.Results illustrate that:(1) There is significant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NPP and GT in various typical years;(2) The maximum value of NPP is 6.17,5.87,7.73,and 5.41 DM·t·hm-2 ·a-1 respectively,and the corresponding GT is 7.1,10.0,21.2,and 8.9 o C respectively in 1980,1990,2000 and 2007;(3) In 1980,the sensitivity of NPP to GT is higher than in 1990,2000 and 2007.This tendency shows that the NPP presents change from fluctuation to an adaptation process over time;(4) During 1980~2007,the accumulated NPP was reduced to 8.05,and the corresponding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oretical livestock reduced by 11%;(5) The shape of the demonstration reg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livelihood support system,and science appraisal system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are an important research for increasing the adaptation capacity and balancing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ource regions of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PERMAFROST Ground temperature (G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Policy adaptation
下载PDF
Adaptation Management of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 The Case of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 被引量:6
10
作者 FANG Yiping QIN Dahe +1 位作者 DING Yongjian YANG Jianp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9年第3期299-310,共12页
Mountain areas are often rich in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Mountain tourism is thought to be an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means for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rural economies and, thus, improvi... Mountain areas are often rich in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recreational opportunities. Mountain tourism is thought to be an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means for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rural economies and, thus, improving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rural societies. As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 research is a professional field with several disciplines involved, a multi-disciplinary management pIatform is needed and it facilitates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 by diverse stakeholders. With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the Yellow River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 adaptation management of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s according to technical, policy, soci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The framework is based on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mountain ecosystems, and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in other mountai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ation management mountain tourism service (MTS) source regions of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