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域和长程杂化密度泛函研究推拉结构有机发光分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小君 王宁 程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40-1646,共7页
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具有推拉结构的有机发光材料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9-咔唑基]-苯乙烯基)环己烯(DCDCC)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并考虑了溶剂效应.通过与实验光谱的比较,重点评价了包括局域和长程在内的8种交换泛函.结果... 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具有推拉结构的有机发光材料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9-咔唑基]-苯乙烯基)环己烯(DCDCC)的吸收和荧光光谱,并考虑了溶剂效应.通过与实验光谱的比较,重点评价了包括局域和长程在内的8种交换泛函.结果表明泛函的选择对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在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包含44%Hartree Fock交换泛函的BMK杂化函数联同连续极化模型和中等大小的基组最适合研究DCDCC分子的光谱性质.此外,尽管DCDCC分子内电荷转移并没有强致发出双荧光,但仍然可以用平面分子内电荷转移和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模型解释DCDCC激发态的结构.BMK泛函计算的结果表明DCDCC的激发态结构支持平面分子内电荷转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函:局域泛函: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内电荷转移
下载PDF
CO在Cu表面吸附过程中电荷转移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刘新 孟长功 刘长厚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8-172,共5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分子在Cu(100)表面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了CO分子以垂直方式在3种不同吸附位置吸附时CO分子和Cu(100)表面原子的电荷分布。结果表明:与碳原子最近邻的铜原子表面上发生明显电荷转移,而其他表面原子及体相原...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分子在Cu(100)表面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了CO分子以垂直方式在3种不同吸附位置吸附时CO分子和Cu(100)表面原子的电荷分布。结果表明:与碳原子最近邻的铜原子表面上发生明显电荷转移,而其他表面原子及体相原子的电子结构没有变化。Mulliken集居数及局域态密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CO分子与表面Cu原子相互作用主要是CO分子内杂化轨道和3d,4s,4p(Cu)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转移 CO 原子 局域 轨道 密度泛函理论 电荷分布 集居 分子内 表面
下载PDF
4-硝基-1,3-丁二烯基胺分子的氢键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元红 赵珂 王传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6-1120,i004,共6页
在从头计算的水平上,利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溶剂对4-硝基-1,3-丁二烯基胺分子的几何结构、分子内的电荷分布和电荷转移态的能量漂移的影响.在四种极性溶剂中,我们构造了包括氢键作用的超分子结构.分别研究了由极化连续模型模拟的... 在从头计算的水平上,利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溶剂对4-硝基-1,3-丁二烯基胺分子的几何结构、分子内的电荷分布和电荷转移态的能量漂移的影响.在四种极性溶剂中,我们构造了包括氢键作用的超分子结构.分别研究了由极化连续模型模拟的溶剂和溶质分子的长程相互作用,溶剂和溶质分子的氢键作用,以及溶剂和溶质分子的整体作用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氢键作用引起了溶质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较大变化,从而将明显地影响该类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因此,在模拟溶剂效应时需要考虑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基 氢键效应 硝基 非线性光学性质 氢键作用 密度泛函 相互作用 溶质分子 分子结构 从头计算 理论研究 几何结构 极性溶剂 电荷转移 电荷分布 模型模拟 研究结果 溶剂效应 分子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