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长者饭堂的运营模式、问题检视及优化策略——基于广州市的实证调查
1
作者 陈雅丽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14-117,共4页
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切入点,社区长者饭堂数年间在广州市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四种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即自建厨房模式、“中央厨房+社区助餐点”模式、单位食堂专窗模式和社区餐饮企业专窗模式。目前社区长者饭堂发展中尚有... 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切入点,社区长者饭堂数年间在广州市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四种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即自建厨房模式、“中央厨房+社区助餐点”模式、单位食堂专窗模式和社区餐饮企业专窗模式。目前社区长者饭堂发展中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公众参与不够广泛、规划布局不尽合理、运营能力有待提高、资源统筹有待加强和监督管理有待完善,未来需要着力在引导居民参与、优化选址布局、提高运营能力、加大统筹力度和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长者饭堂 运营模式 优化策略
下载PDF
老年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上海市运动康养服务研究——以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汨 张伟 《体育科研》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针对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经验,分析了上海市老年人运动康养服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五赋原则(赋志、赋爱、赋能、赋德、赋权)对运动康养服务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应落实跨部门分工以优化多主体协同机制,提... 针对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结合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建设经验,分析了上海市老年人运动康养服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五赋原则(赋志、赋爱、赋能、赋德、赋权)对运动康养服务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应落实跨部门分工以优化多主体协同机制,提供精细化服务内容以构建一站式保障体系,分类建设专业化指导员队伍以全方位赋能定位运动康养服务,助力构建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会,为《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中全民健身章节的落实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友好型社会 运动康养 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下载PDF
长者食堂建筑空间适老性研究与应对策略——以福州市为例
3
作者 汪杨帆 杨建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50-52,共3页
长者食堂是助餐服务的载体,也是福州市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配置,长者食堂的适老性研究对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对福州市长者食堂的空间类型调研为基础,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对福州市范围内的长者食堂展开调查,并... 长者食堂是助餐服务的载体,也是福州市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配置,长者食堂的适老性研究对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对福州市长者食堂的空间类型调研为基础,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对福州市范围内的长者食堂展开调查,并基于对长者食堂的使用者进行的访谈,从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分析当前长者食堂的适老性问题,对长者食堂空间适老性研究提供精细化改进视角,为长者食堂改进方向与未来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者食堂 适老性 空间类型 精细化设计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全面标准化助力长者幸福“食”光
4
作者 《中国民政》 2024年第23期29-29,共1页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民政局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在老年助餐方面着力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质效,开创长者助餐服务新局面。统一建设标准,老年食堂拓展为社区客厅。
关键词 长沙市开福区 服务半径 标准化建设 提升服务 老年食堂 长者 民政局 湖南省
下载PDF
长者友善社区建设:一项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桂世勋 徐永德 +1 位作者 楼玮群 田青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9,共7页
长者友善的社区环境对于老年人继续在熟悉的社区中独立生活和接受照料、减少机构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基层社区的实地调查,对上海在长者友善的社区环境创设方面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检视,并提出多部门协调合作、建立直接的老人福利权利和... 长者友善的社区环境对于老年人继续在熟悉的社区中独立生活和接受照料、减少机构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基层社区的实地调查,对上海在长者友善的社区环境创设方面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检视,并提出多部门协调合作、建立直接的老人福利权利和要求的表达机制、加强对老人实际满意度的调查和改进紧急求助系统等进一步完善长者友善社区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者友善 长者友善社区 上海
下载PDF
肇庆市长者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
6
作者 符美迅 林锦淇 +3 位作者 梁凯欣 贺文杰 张铭亦 黄秋燕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8期47-50,65,共5页
[目的]分析长者公园内植物物种组成、群落构成、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为公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景观的优化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肇庆市长者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物种组成进行调查,计算频度和丰富度... [目的]分析长者公园内植物物种组成、群落构成、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多样性等生态学特征,为公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景观的优化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肇庆市长者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物种组成进行调查,计算频度和丰富度指数。[结果]公园内共有高等植物69科94属103种。其中乔木植物25科33属38种,灌木植物26科29属32种,草本植物18科32属33种。[结论]肇庆市长者公园内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但公园内乔灌草比例相当,不利于层次感的搭配和景观效果的营造;草本种类较少,类型单一;色叶树种相对较少,季相变化不明显;缺少后期养护。该研究结果对提高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者公园 植物多样性 物种组成 肇庆
下载PDF
“长者饭堂”模式下的养老体系研究
7
作者 胡耀昕 聂锐驰 叶一航 《区域治理》 2024年第9期233-235,共3页
社区养老是我国养老顶层设计下的养老体系,“长者饭堂”作为其中重要一环, 是值得被探索和普及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资料搜集、文献研究等方式, 选取广东省各市的 “长者饭堂”进行研究,探讨了现存问题,尝试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及政府购买... 社区养老是我国养老顶层设计下的养老体系,“长者饭堂”作为其中重要一环, 是值得被探索和普及的有效路径。本文通过资料搜集、文献研究等方式, 选取广东省各市的 “长者饭堂”进行研究,探讨了现存问题,尝试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及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者饭堂 养老服务 惠老 助餐
下载PDF
广东客家村落空巢长者养老现状调查研究——以河源市紫金县方湖村为例
8
作者 梁东瑶 李浩阳 +2 位作者 付佳洁 陈思琦 黄汇雯 《区域治理》 2024年第9期236-238,共3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空巢长者养老问题愈发凸显,在广东省部分客家人口集中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特殊性。通过选取河源市紫金县方湖村为案例,对养老现状进行典型调查研究,分析在经济、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养老现状。针...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空巢长者养老问题愈发凸显,在广东省部分客家人口集中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特殊性。通过选取河源市紫金县方湖村为案例,对养老现状进行典型调查研究,分析在经济、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养老现状。针对调查,提出解决策略。有效改善方湖村空巢长者的养老状况的同时,也期待能为解决广东省农村客家空巢长者的养老问题提供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长者 养老挑战 客家村落 社区养老
下载PDF
社区长者食堂发展探究——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R食堂为例
9
作者 赵方瑞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7期31-33,85,共4页
社区作为连接老年群体与现代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助老服务水平、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和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某食堂为例,探讨了建设社区长者食堂的必要性,针对该食堂存在的发展困境提出... 社区作为连接老年群体与现代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助老服务水平、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和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某食堂为例,探讨了建设社区长者食堂的必要性,针对该食堂存在的发展困境提出了优化政府顶层设计、提升食堂服务品质、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以及呼吁多主体共建的解决对策,以期对促进社区长者食堂长效发展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社区养老 社区长者食堂
下载PDF
社会支持理论在农村特殊困难长者养老服务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为例
10
作者 庞宇 《民风》 2024年第10期0027-0029,共3页
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亲密伙伴所提供的一种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其中发展、个人、环境等因素都对农村特殊困难长者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导致每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各有不同。本文总结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在农村特殊... 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亲密伙伴所提供的一种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其中发展、个人、环境等因素都对农村特殊困难长者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也导致每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各有不同。本文总结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在农村特殊困难长者养老服务中的有效探索与生动实践,从社会发展、社区环境、个人认知等方面分析农村特殊困难长者养老服务中存在的瓶颈和难题,提出帮助农村特殊困难长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理论 农村特殊困难长者 养老服务
下载PDF
增能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长者服务路径探讨——以广州市L社区为例
11
作者 杨明伟 黎土剑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3年第4期20-23,共4页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及晚年幸福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广州市L社区应基于增能理论,肯定老年人自身的潜能和成长能力,立足社区长者的服务需求,通过开展医养结合主题服务,构建社区长者互助、社区应急响应的社会支持网络...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及晚年幸福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广州市L社区应基于增能理论,肯定老年人自身的潜能和成长能力,立足社区长者的服务需求,通过开展医养结合主题服务,构建社区长者互助、社区应急响应的社会支持网络,搭建“长者饭堂”“长者需求小屋”等策略,激发老年人的生活热情和内生动力,进而提升社区长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能理论 社区工作 社区长者 医养结合 长者饭堂
下载PDF
长者亲属照顾者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晨熹 汪静 王语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59,I0002,共9页
亲属照顾者既是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支持服务的需求者。由于长期从事高负荷、繁琐复杂的照顾工作,长者亲属照顾者往往面临身心灵社等方面的压力,其多重的社会支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较为丰富的长者亲属照顾... 亲属照顾者既是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支持服务的需求者。由于长期从事高负荷、繁琐复杂的照顾工作,长者亲属照顾者往往面临身心灵社等方面的压力,其多重的社会支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较为丰富的长者亲属照顾者服务支持政策,具体分为实际性、信息性、社交性、心理和情感性支持政策,这些政策不仅能有效保障长者亲属照顾者的权益,还能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而我国目前的长者亲属照顾者支持政策仍处于探索阶段,长者亲属照顾者支持政策缺乏法律基础,长者亲属照顾者服务供需矛盾突出,补缺型福利特点明显。基于此,我国应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内容,为长者亲属照顾者提供经济援助和支援服务,并针对相关政策提供保障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长者 亲属照顾者 养老服务 支持政策
下载PDF
长者与宋朝地方社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芝明 张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长者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年长、有德、有识者的称谓。至宋朝,长者代替秦汉的父老成了民间权威的代表。与秦汉父老不同,宋代长者的年龄要求降低,人们更关注其对地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宋朝地方社会的真正权威是长者。综合而言,宋朝长者在... 长者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年长、有德、有识者的称谓。至宋朝,长者代替秦汉的父老成了民间权威的代表。与秦汉父老不同,宋代长者的年龄要求降低,人们更关注其对地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宋朝地方社会的真正权威是长者。综合而言,宋朝长者在地方救济、公益事业、地方教化、乡村裁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取得了对地方社会的支配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长者 地方社会 地方权威
下载PDF
香港长者社区照顾的福利多元主义视域 被引量:4
14
作者 施巍巍 刘雨蓓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中国香港地区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行了长者社区照顾政策。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香港福利供给呈现出下述特点:服务的多元主体职责分明,密切合作;服务内容多样化、专业化和综合化;服务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鉴于此,我国... 中国香港地区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行了长者社区照顾政策。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香港福利供给呈现出下述特点:服务的多元主体职责分明,密切合作;服务内容多样化、专业化和综合化;服务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鉴于此,我国内地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应明确福利多元主体的责任,整合服务资源,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准,并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调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多元主义 香港 长者社区照顾 居家养老
下载PDF
澳门特区长者定居内地的趋势、原因和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广汉 刘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4,160,共8页
对澳门特区长者进行访问调查,结合抽样调查所得的微观数据,使用logit模型对澳门长者定居内地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着重考察影响长者定居内地决策的各类因素,分析澳门长者定居内地的方式与地区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就目前状况而言,澳门生... 对澳门特区长者进行访问调查,结合抽样调查所得的微观数据,使用logit模型对澳门长者定居内地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着重考察影响长者定居内地决策的各类因素,分析澳门长者定居内地的方式与地区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就目前状况而言,澳门生活各方面综合条件相对内地更为优越,仅1/4的长者愿意回内地定居。随着内地生活环境、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逐步改善,从绝对数来看,在未来几十年,将会有庞大的长者群体选择回内地定居,选择的地区集中在毗邻澳门的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长者 定居内地 人口预测
下载PDF
定居内地的澳门长者对医疗援助服务需求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广汉 刘璐 潘静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4-181,共8页
通过对定居内地的澳门长者进行调查,系统研究了澳门长者对医疗援助服务的需求情况。结合现有文献,探讨了长者在内地的就医方式、原因与所遇困难,并对长者医疗援助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一半长者需要相应的医疗援助服务,尤其是生活... 通过对定居内地的澳门长者进行调查,系统研究了澳门长者对医疗援助服务的需求情况。结合现有文献,探讨了长者在内地的就医方式、原因与所遇困难,并对长者医疗援助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一半长者需要相应的医疗援助服务,尤其是生活照料与家政服务,以及紧急救助服务;然而,这些服务目前还得不到普及,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传播不广与经济费用昂贵。通过有序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定居内地的澳门长者医疗援助服务需求的影响,提出了澳门与内地特别是广东在医疗体制和养老服务方面开展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长者 定居内地 医疗援助服务 有序回归模型
下载PDF
长者经济特区的规划策略与实践——以绵阳仙海乐龄城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密 胡上春 +2 位作者 余鹏 周智慧 周瑞麒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70,共4页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并且呈现出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以"老有所为"为出发点,以促进老年人...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并且呈现出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以"老有所为"为出发点,以促进老年人价值再实现为目标,提出了长者经济特区的概念,并在绵阳仙海乐龄城的规划中引入该概念,针对老年人既能作为消费者,又能作为生产者的现实状况,对绵阳仙海周边地块功能进行安排,构建了一个新型养老社区,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者经济特区 老有所为 价值再实现 养老 乐龄城
下载PDF
香港长者学苑:特色与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述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4,共8页
香港老年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长者学苑运行模式和体系。作为香港地区的第三年龄大学,长者学苑是香港老年教育的主要支柱,也是香港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香港地区老年人终身学习、维持身心健康... 香港老年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长者学苑运行模式和体系。作为香港地区的第三年龄大学,长者学苑是香港老年教育的主要支柱,也是香港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香港地区老年人终身学习、维持身心健康、促进跨代共融、推动跨界共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长者学苑在机构组成与运行、经费来源与管理、课程开设与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等方面的相关机制以及特点,不仅可以为内地其他地区带来启示,也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老年事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长者学苑 香港 教育供给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香港的体弱长者照顾:从政策到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2
19
作者 楼玮群 吕楠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香港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老龄化城市后,为老年人提供适切的服务一直是社会福利政策的重点。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对体弱长者的照顾政策和服务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体制建立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服务发展和重组时期(2001~2010... 香港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老龄化城市后,为老年人提供适切的服务一直是社会福利政策的重点。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对体弱长者的照顾政策和服务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体制建立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服务发展和重组时期(2001~2010年)、服务津贴模式的革新时期(2011年至今)。目前体制上的更新和换代,使对体弱长者的长期照顾成为以系统评估为基础、个人照顾计划为承载、持续检讨为依归的新的照顾文化。这些对中国内地发展针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政策和服务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弱长者 长期照顾 政策演变 香港
下载PDF
香港长者友善社区建设及经验简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康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9-101,共3页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行《全球长者友善城市建设》计划,并以此作为推动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期策略和方案。香港于2008年结合本地实际,将此演绎为香港版的"长者友善社区",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推动长者参与、发挥长者潜能...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行《全球长者友善城市建设》计划,并以此作为推动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期策略和方案。香港于2008年结合本地实际,将此演绎为香港版的"长者友善社区",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推动长者参与、发挥长者潜能,共同促进社区环境和设施的改善,让香港迈进老年友好型城市。本文主要阐述香港长者友善社区的概念、内容和做法,并简要分析其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长者友善社区 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