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修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陆海涛 袁峰 +3 位作者 杨宇明 张峻玮 李智多 盛晓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970-1976,共7页
背景:目前退变性脊柱侧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患者症状,手术矫正侧凸畸形恢复脊柱的平衡及功能,但目前修复方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系统评价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修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CNKI、CBM、VI... 背景:目前退变性脊柱侧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患者症状,手术矫正侧凸畸形恢复脊柱的平衡及功能,但目前修复方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系统评价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修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收集2015年5月前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修复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试验。采用Rev Man 5.3.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计纳入11篇文献,共533例患者。其中短节段组272例,长节段2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固定方法相比,脊柱Cobb角的改善(P<0.000 01)、脊柱前凸角的改善(P<0.000 01)方面,长节段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短节段组。冠状面失衡的矫正(P=0.06)、侧向滑脱矫正(P=0.24)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P=0.93)、目测类比评分(P=0.22)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P=0.13)的改善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术后并发症(P=0.0006)以及术后再手术率方面(P=0.03),长节段组高于短节段组,两组在临近节段病变的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81)。提示长节段固定融合在纠正脊柱畸形方面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但修复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在选择固定融合方案时应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退变性脊柱侧凸 固定融合 长节段固定融合 退变性腰椎侧凸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阳 张兵 +2 位作者 焦龙兵 林浩 邹海波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5期673-675,共3页
目的对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05例腰椎退... 目的对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0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访18个月,将PJK患者设为观察组,非PJK患者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5例患者术后发生PJK 20例,发生率1 9.05%。两组上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位于胸腰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近端交界性后凸角(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angle,PJKA)、合并骨质疏松、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JKA>10°(OR=2.435)、UIV位于胸腰段(OR=1.764)、合并骨质疏松(OR=2.215)、SS<25°(OR=1.976),均是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JK发生率较高,UIV位于胸腰段、PJKA>10°、合并骨质疏松、SS<25°,均会增加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LDD术后PJK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前脊柱后方肌群肌力对长节段固定融合后纠正矢状位失衡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贺旭 马雪峰 +2 位作者 刘恺 马鹏飞 阮烨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前脊柱后方肌群肌力对长节段固定融合后纠正矢状位失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0—2016-10间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诊断为退行性脊柱侧凸且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的100例患者。根据术前腰背肌力量的测试... 目的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术前脊柱后方肌群肌力对长节段固定融合后纠正矢状位失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10—2016-10间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诊断为退行性脊柱侧凸且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的100例患者。根据术前腰背肌力量的测试结果分组。将可以完成"小飞燕"动作的45例患者作为A组,将不能完成"小飞燕"动作的55例患者作为B组。分别于入院首日、术后第3天和第24个月行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并比较2组患者的矢状位参数、骨盆参数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JOA评分和胸腰段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2组患者入院首日各矢状位参数和骨盆参数及ODI、JOA和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各项参数和评分均有较好的改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末次随访时,B组患者矢状位参数中的SVA、TK、TLK、PJA较A组增大;骨盆参数中PT较A组增大、SS较A组减小;而ODI与VAS评分也较A组差。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方肌群的力量较强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维持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固定术后的矢状位失衡纠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脊柱后方肌群 长节段固定融合 矢状位平衡
下载PDF
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7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长节段组和短节段组,每组18例。短节段组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长节段组患者采用长节段... 目的探究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长节段组和短节段组,每组18例。短节段组患者采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长节段组患者采用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术前和术后12个月侧凸、后凸Cobb角。结果长节段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长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长节段组患者VAS评分(2.10±1.87)分、ODI评分(13.21±0.87)分均低于短节段组的(3.46±1.93)、(14.80±1.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侧凸、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长节段组患者侧凸、后凸Cobb角分别为(16.83±2.37)、(18.13±3.42)°,均小于短节段组的(20.96±2.78)、(22.18±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但是Cobb角改善程度更佳,明显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融合 长节段固定融合 退行性脊柱侧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中大量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心灵 袁磊 +4 位作者 曾岩 陈仲强 李危石 孙垂国 杜国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421,共8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中大量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73例在我院行后路长节段(≥4节段)固定融合术的DL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失血量分为大量失血组(失血分数≥30%...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中大量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73例在我院行后路长节段(≥4节段)固定融合术的DL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失血量分为大量失血组(失血分数≥30%)和非大量失血组(失血分数<30%)。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资料,患者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吸烟史、饮酒史、术前骨质状况、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等;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Cobb角、冠状面和矢状面失衡情况、顶椎偏移距离(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Cobb角和LL矫正值;手术相关资料包括手术时间、固定节段、减压节段、椎间融合节段、术中截骨及截骨级别、固定骶骨、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情况等、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资料和医疗费用。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导致术中大量失血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患者纳入大量失血组,106例患者纳入非大量失血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量失血组相较非大量失血组,BMI较小(P=0.046)、术前Cobb角较大(P<0.001)、AVT较大(P=0.002)、Cobb角矫正值(P<0.001)较大、固定节段较多(P<0.001)、椎间融合节段较多(P=0.043)、截骨级别较高(P<0.001)、术中TXA使用比例更小(P=0.046),大量失血组在围手术期输血量(P=0.015)、输血率(P=0.035)、术后住院时间(P=0.035)、住院费用(P=0.023)显著高于非大量失血组。多因素Logistics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每增加1kg/m^2,术中大量失血风险降低9.3%;术中Cobb角矫正值每增加1°、固定节段每增加1个节段,术中大量失血风险分别增加5.9%、58.9%;椎间融合节段每增加一个节段,术中大量失血风险增加1.174倍;术中行三级及以上截骨使术中大量失血风险增加9.262倍;术中使用TXA使术中大量失血风险降低71.2%。结论:BMI较小,术前Cobb角和AVT较大,Cobb角矫正值增加、固定节段增加、椎间融合节段增加、术中截骨、截骨分级高、术中未使用TXA等因素是导致DLS患者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术中大量失血的潜在危险因素,其中,BMI较小、Cobb角矫正值增加、固定节段增加、椎间融合节段增加、行3级及以上截骨、术中未使用TXA是导致术中大量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 长节段固定融合 术中大量失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10
6
作者 商振国 李永民 +3 位作者 孙来卿 李颉 王雪兵 刘振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8,共5页
目的评价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25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前凸角和冠状位Cobb角评价术后3个月、1~... 目的评价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25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前凸角和冠状位Cobb角评价术后3个月、1~2年及2年以上的临床疗效。结果4例发生术中硬膜囊撕裂均于术中给予修复;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发生感染者。3例出现螺钉松动或断裂,2例出现邻近节段疾病均出现在术后≥2年经第二次手术治疗效果好。植骨粒延迟愈合1例对症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有效随访,随访时间2~7年(平均3.8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JOA评分较术前仍有明显改善(t=14.235和-11.244,P=0.000)。冠状位Cobb角术后3个月较术前有改善(t=12.329,P=0.000),但术后1年以上较术前没有改善(t=1.106,P=0.280)。术后腰椎前凸角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t=-1.932,P=0.065)。结论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式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达到充分减压的同时,可以覆盖整个曲线实现固定、融合以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进而阻止退行性脊柱侧凸的进展,取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长节段固定融合 潜行减压 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军 张亮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43-445,共3页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长节段组患者接受后路减压联合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短节段组患者接受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固...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长节段组患者接受后路减压联合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短节段组患者接受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椎间融合情况、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1)长节段组的手术时间长于短节段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长节段组患者的融合率高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腰部疼痛评分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组的ODI评分低于短节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联合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手术创伤虽然较大,但是有助于改善远期疗效,提高椎间融合率,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后路减压 长节段固定融合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小平 王瑜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51-1552,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74例,随机分为长节段组与短节段组,各37例。长节段组给予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短节段组给予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方法选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74例,随机分为长节段组与短节段组,各37例。长节段组给予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短节段组给予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脊柱恢复情况。结果长节段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都少于短节段组(P<0.05);长节段组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短节段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Cobb角、ODI评分低于术前1 d(P<0.05),且长节段组低于短节段组(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并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改善腰椎功能,促进恢复患者的Cobb角,从整体上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弯 COBB角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分析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退行性侧弯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普光民 杨正才 +2 位作者 高祥 李鸿飞 连毅 《中外医疗》 2019年第8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退行性侧弯的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56例脊柱退行性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使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另外28例患... 目的研究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退行性侧弯的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56例脊柱退行性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使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另外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长节段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相关临床指征差异性比较: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237.69±33.01)min、(2 045.36±103.65)mL、(22.36±7.98)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00.13±22.69)min、(2 000.31±89.65)mL、(16.32±5.14)d,(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3.31±1.2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2.94±1.10)分(t=8.120,P<0.05);DO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2年后,后凸及侧凸Cobb角(16.32±3.66)°,(18.67±2.35)°,小于对照组(20.34±3.64)°,(22.94±2.64)°,(t=9.010,8.120,P<0.05),Cobb角矫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脊柱退行性侧弯患者,两种治疗措施均起到治疗效果,但是使用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改善患者Cobb角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融合 长节段固定融合 脊柱退行性侧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吴琳琳 郜顺兴 +4 位作者 王芳芳 冯娟娟 陈彦平 王军 陶晓冰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用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对... 目的:探讨用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脊柱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ODI的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融合 长节段固定融合 退变性脊柱侧弯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华东 尹欣 +3 位作者 杨亚锋 汪大伟 赵彦涛 李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2-998,共7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并具有完整影像学及随访资料的6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男24例,女37例;年龄53~78岁(...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并具有完整影像学及随访资料的6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男24例,女37例;年龄53~78岁(59.0±6.1岁);按鼓楼医院退变性脊柱侧凸分型:A型31例,B型19例,C型11例。固定融合范围:T10~L518例,T10~S16例,T10~S26例,T12~L514例,L1~L58例,L1~S17例,L2~S12例。随访18~85个月(平均36.4个月),根据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平衡情况将其分为平衡组和失平衡组,比较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冠状平衡距离(CBD)、畸形矫正率和术前L5倾斜度、畸形分型、腰弯顶椎位置、顶椎旋转度、截骨级别、固定节段及数量、远端固定椎、腰骶弯Cobb角、主弯Cobb角与腰骶弯Cobb角比值等,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末次随访时8例出现冠状面失平衡加重或新发失平衡。两组患者术前主弯Cobb角、CBD、顶椎旋转度、腰弯顶椎位置、截骨级别、固定节段及数量、远端固定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腰骶弯Cobb角、术前主弯Cobb角与腰骶弯Cobb角比值、术前L5倾斜角、术后主弯Cobb角、术后CBD、畸形矫正率及畸形分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冠状面失平衡与术前主弯Cobb角、术前腰骶弯Cobb角、术前L5倾斜度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58、1.210、1.322(P<0.05),与畸形矫正率、顶椎旋转度、固定节段数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后可出现冠状面失平衡,术前主弯及腰骶弯Cobb角较大、L5倾斜角较大是退变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面失平衡或原有失平衡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长节段固定融合 冠状面失平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后路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34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建东 孙勇 +4 位作者 李停 李长文 徐红辉 陈子健 黄帅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Lenke-SilvaⅤ及Ⅵ级的退变性腰椎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并确诊为退变腰椎侧弯的34例患者,行后路减压、长节段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随访1~3年,分别于术前、末次随...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Lenke-SilvaⅤ及Ⅵ级的退变性腰椎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并确诊为退变腰椎侧弯的34例患者,行后路减压、长节段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随访1~3年,分别于术前、末次随访,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患者日常活动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并测定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位及矢状位失衡水平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及冠状位失衡、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及矢状位失衡改善情况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enke-SilvaⅤ及Ⅵ级的严重退变腰椎侧弯治疗中,后路减压长节段融合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随访1~3年在缓解疼痛、改善日常活动功能方面均有良好疗效,其疗效的取得可能与患者冠状位Cobb角、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位及矢状位失衡的纠正有关,是临床治疗Lenke-SilvaⅤ及Ⅵ级的严重退变性腰椎侧弯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弯 后路减压 长节段固定融合
原文传递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大凯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9期48-49,共2页
目的分析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DLS患者54例,均采取经后路责任阶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末... 目的分析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DLS患者54例,均采取经后路责任阶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结果显示JOA评分、VSA评分、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面Cobb角、矢状位失衡及冠状位失衡水平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效果较好,并发症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责任减压 矫形固定融合 退变性腰椎侧凸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长节段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刘延雄 刘军 张建华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B04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联合应该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与经皮椎日根螺钉内固定长节段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长节段融合术...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联合应该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与经皮椎日根螺钉内固定长节段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长节段融合术进行治疗53例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以及随访末期(治疗后1年)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退行性腰椎侧弯患者采用微创联合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 经皮椎日根螺钉内固定融合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磊 曾岩 +6 位作者 陈仲强 张心灵 买硕 李危石 齐强 郭昭庆 孙垂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7-1116,共10页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在腰椎退变性侧凸(DLS)患者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1例行长节段(≥4节段)固定融合截骨矫形的DLS患者,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XA)的患者纳入氨甲环酸组(TXA组),术中未使用...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在腰椎退变性侧凸(DLS)患者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1例行长节段(≥4节段)固定融合截骨矫形的DLS患者,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XA)的患者纳入氨甲环酸组(TXA组),术中未使用TXA的患者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并纳入对照组(Placebo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周内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发症、手术相关资料、术中出血量(IBL)、术后引流量、总出血量(TBL)、围术期输血量和输血率、输血费用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围术期总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和输血成本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1例患者纳入氨甲环酸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两组之间的基线数据、影像学参数、术前凝血指标和肝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TX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TXA组1245.22±770.61ml vs对照组1633.65±962.49ml, P=0.021)、术后引流量(TXA组1205.68±367.76 ml vs对照组1412.83±538.45ml,P=0.035)及总出血量(TXA组2450.90±1022.69ml vs对照组3046.48±1274.02ml,P=0.011)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TXA组术中自体血回输量为400.44±267.80ml,对照组为526.22±339.96ml,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31),TXA组患者术中异体输血量及输血率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TXA组468.29±391.43ml vs 723.33±462.99ml,P=0.009;TXA组68.29%vs对照组86.67%,P=0.025)。TXA组围术期总输血量为746.34±460.49ml,显著小于对照组(1143.33±669.02ml)。TXA组患者围术期输血费为969.76±840.24元,而对照组输血费为1460.67±1029.51元,使用TXA可明显减少围术期输血费(P=0.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术中使用1g TXA可减少围术期出血689.89ml,减少异体输血390.26ml,减少输血费用549.11元。使用TXA没有发现明显并发症或副作用。结论:在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行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中使用TXA是有效、安全,并可以显著降低医疗费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退变性腰椎侧凸 长节段固定融合 输血
下载PDF
PI-LL矫正度对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易贵祥 凌向阳 +5 位作者 李晖 邹杰 吴伟 刘盛伟 朱科宇 熊鹰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3期338-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的矫正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ADS患者,均行后路长节段... 目的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的矫正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ADS患者,均行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依据术后PI-LL不同,分为PI-LL<10°组(A组)、10~20°组(B组)、>20°组(C组)各40例。对三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4个月三组患者组间Cobb角差异不明显(P>0.05),但PI-LL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患者内固定失败发生率5.00%分别明显低于A组的20.00%、C组的35.00%,B组PJK发生率7.50%也分别明显低于A组的27.50%、C组的40.00%(P均<0.05),三组术后内固定松动及翻修手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ODI、JOA、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B组随访末的ODI评分明显优于A组和C组,A组也明显低于C组(P均<0.05)。结论对于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将其术后PI-LL 矫正至 10°~20°间,其不仅手术效果最佳,且患者术后并发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后路固定融合 PI-LL 矫正程度 预后分析
下载PDF
长、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玉军 时长江 孙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691-3693,共3页
目的比较长、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65岁以上的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52例,B组53例,其中A组进行长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B组选择短节... 目的比较长、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65岁以上的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52例,B组53例,其中A组进行长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B组选择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通过患者术前和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g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角、术中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对比评价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及优缺点。结果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VAS、ODI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Cobb角在术后均有明显改善,而A组Cobb角改善率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退行性腰椎侧弯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手术治疗中,短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和长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相比,具有较少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而长节段减压融合固定术则在矫正侧凸并维持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侧弯 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融合固定 减压融合固定
下载PDF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282-3284,共3页
目的研究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退变性脊柱侧凸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30例接受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0例接受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 目的研究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退变性脊柱侧凸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中30例接受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40例接受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侧凸进展、近端邻近节段病变、远端邻近节段病变、冠状面失平衡、冠状面失平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但能有效改善脊柱侧凸畸形;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高;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取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固定 融合固定 退变性脊柱侧凸
下载PDF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方法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立 杨红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2期2215-2217,共3页
目的对比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老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110例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长、短节段... 目的对比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老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110例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融合节段、手术时间、年龄、减压节段、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整体平衡状态和Cobb's角,并比较两组晚期和早期并发症所占比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减压节段3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组患者的融合节段、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短节段组(P<0.05),植入物密度低于短节段组(P<0.05)。长节段组患者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s角均明显高于短节段组(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冠状面平衡均高于短节段组患者(P<0.05),术前矢状面平衡明显高于短节段组(P<0.05),其它指标及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短节段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长节段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手术期容易出现侧凸进展、邻近节段退变等,但并发症发生率低;而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手术手术时间长,能较好改善畸形,手术中出血量大,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融合固定 融合固定
下载PDF
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比较
20
作者 彭彬 《健康之路》 2018年第9期92-92,共1页
目的:对比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对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成年患者,按照患者采取的不同固定融合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即采取短节段固定融... 目的:对比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对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有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成年患者,按照患者采取的不同固定融合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即采取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对照组、采取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的腰腿痛评分、脊柱侧弯角度。结果:研究组的脊柱侧弯角度小于对照组,腰腿痛评分低于对照组,ODI功能指数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具有比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 固定融合治疗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