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潍坊地区大和长芋山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焦健 刘少军 舒锐 《中国瓜菜》 CAS 2013年第3期57-58,共2页
大和长芋山药是源自13本的品种.其品质佳.产量高,耐贮运,经济效益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至2012年底在潍坊市的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600hm2.成为潍坊市山药主栽品种之一。为了加速潍坊地区山药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笔者将... 大和长芋山药是源自13本的品种.其品质佳.产量高,耐贮运,经济效益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至2012年底在潍坊市的推广种植面积已达1600hm2.成为潍坊市山药主栽品种之一。为了加速潍坊地区山药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笔者将大和长芋山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供广大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潍坊地区 山药 长芋 开发利用前景 主栽品种 经济效益 种植面积
下载PDF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潍坊地区‘大和长芋’山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焦健 舒锐 +2 位作者 许念芳 兰成云 刘少军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2,共3页
为了探索潍坊地区‘大和长芋’山药的种植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日期和种植密度对‘大和长芋’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播期设置4月21日、4月27日、5月3日、5月9日、5月15日5个水平,667 m^2种植密度设置4 002、5 336、6 667、8 00... 为了探索潍坊地区‘大和长芋’山药的种植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日期和种植密度对‘大和长芋’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播期设置4月21日、4月27日、5月3日、5月9日、5月15日5个水平,667 m^2种植密度设置4 002、5 336、6 667、8 004、9 338株共5个水平。结果表明:播期、种植密度对‘大和长芋’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播期的5个处理中,‘大和长芋’产量最高的是4月21日、4月27日;在种植密度的5个处理中,667 m^2种植8 004、9338株的产量最高。建议在潍坊地区‘大和长芋’山药最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667 m^2种植密度控制在8 004-9 338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和长芋’山药 播期 种植密度 产量
下载PDF
长芋栽培技术
3
作者 王永生 王岐 张忠宝 《吉林蔬菜》 1996年第4期26-26,共1页
长芋栽培技术王永生,王岐,张忠宝(吉林市农科院)长芋别名山药,为薯芋科多年生蔓性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原产我国和印度、马来半岛,现在世界上广为栽培,但以日本及太平洋诸岛栽培最盛。长芋产量高,营养丰富,供食部分球茎含淀粉及... 长芋栽培技术王永生,王岐,张忠宝(吉林市农科院)长芋别名山药,为薯芋科多年生蔓性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原产我国和印度、马来半岛,现在世界上广为栽培,但以日本及太平洋诸岛栽培最盛。长芋产量高,营养丰富,供食部分球茎含淀粉及蛋白质,除作蔬菜外,也可作粮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长芋 栽培
下载PDF
大和长芋山药储期腐烂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甜甜 宋计平 +4 位作者 孙亚玲 舒锐 李晓龙 许念芳 刘少军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大和长芋山药是潍坊市山药主栽品种之一,新鲜山药采挖后容易导致组织变质、腐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试验以大和长芋为试材,首先研究了室温下山药的腐烂速度,接种后的前20d腐烂速度较快,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后30d腐烂速度变缓慢,呈现... 大和长芋山药是潍坊市山药主栽品种之一,新鲜山药采挖后容易导致组织变质、腐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试验以大和长芋为试材,首先研究了室温下山药的腐烂速度,接种后的前20d腐烂速度较快,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后30d腐烂速度变缓慢,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分别在室温下和1℃的培养箱中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石灰泥处理山药切口的腐烂霉变情况,结果表明:以熟石灰∶黏土=2∶5的比例加适量水配置成的石灰泥处理山药切口的效果最好,在室温下处理30d的腐烂霉变率为0,在1℃的培养箱中处理60d的腐烂霉变率为0,适宜的低温可以降低腐烂霉变率,因此在冷库中使用该方法处理山药切口对于减少腐烂霉变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和长芋山药 腐烂 储藏
下载PDF
日本大和长芋山药种植示范及栽培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来法 李玉朋 +2 位作者 张爱雪 刘志安 任守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嘉祥细毛山药 农业科技示范园 种植面积 日本大和 栽培经验 长芋 嘉祥县 优质优价
下载PDF
日本长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张德新 刘永正 +1 位作者 周立平 王尚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日本 长芋 经济效益 种植面积 药用价值 保健性 消费者
下载PDF
山药品种大和长芋种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帅 薛伟 +1 位作者 吕婧娴 李孝林 《种子科技》 2019年第16期156-157,共2页
用作繁殖材料的山药块茎统称为山药种薯,以大和长芋为例,对山药零余子、山药嘴子、山药段子3类种薯的特点及影响山药种薯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山药种薯的选用方法。
关键词 山药种薯 大和长芋 选用方法
下载PDF
大和长芋山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来法 《农村百事通》 2010年第22期33-33,共1页
"大和长芋山药"是从日本引进的高产山药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茎蔓右旋,长2.5~3.5米,横断面圆形。叶片大、戟形、缺刻小,单株叶面积1.2~1.5平方米.
关键词 山药 长芋 植株生 单株叶面积 横断面 品种 茎蔓
下载PDF
榆林市大和长芋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薛伟 汪奎 +1 位作者 田帅 吕婧娴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6期71-71,73,共2页
在介绍大和长芋山药植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薯、选地、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在榆林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和长芋 植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陕西榆林
下载PDF
无公害山药生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延霞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1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无公害栽培技术 生产栽培技术 山药 薯蓣科 圆柱状 长芋 块根
下载PDF
石灰在山药贮藏防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甜甜 王伟 +3 位作者 舒锐 李晓龙 岳林旭 刘少军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山药贮藏过程常受病原物侵染危害而造成一定损失,但目前对其病害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为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提高食品安全,探究了石灰对山药贮藏期间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潍坊市主栽品种大和长芋山药为研究材料... 【目的】山药贮藏过程常受病原物侵染危害而造成一定损失,但目前对其病害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为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提高食品安全,探究了石灰对山药贮藏期间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潍坊市主栽品种大和长芋山药为研究材料,室内接种青霉菌后,分析了石灰与黏土的9个不同配比对青霉菌的抑制活性,同时进行了冷库贮藏试验。【结果】室内接种测定和冷库试验结果均显示熟石灰和黏土按照2:5的配比处理山药的防效最好,对筛选出的石灰泥最佳配比进行冷库贮藏中试试验,发现贮藏3个月后山药没有生霉腐烂,但端部切口处需切掉厚度约2~3 cm后才会出现白色组织。【结论】石灰和黏土按照2:5的比例处理山药能有效减少贮藏期间的腐烂损失,对山药产业的绿色发展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和长芋山药 石灰 腐烂 贮藏
下载PD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Xiangsha Taro in Jingjiang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剑美 韩晓勇 +3 位作者 王立 张培通 郭文琦 李春宏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3期375-378,共4页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Jingjiang Taro [Colocasia esculenta(L.) Schott] were observed, laying foundation for highly-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ystem of Xiangsha taro.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rminati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Jingjiang Taro [Colocasia esculenta(L.) Schott] were observed, laying foundation for highly-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ystem of Xiangsha taro.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rmination of the second taro happened from 46 d after sprouting (7-8 leaves); the first taro began to expand, from 125 d after sprouting (12 leaves) when the the second taro was been formed; the third taro began to form from 141 to 150 d after sprouting (15-16 leaves). The fresh weight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taros quickly increased from the time of 15 leaves to harvest. Early September is a transformation term of Xiangsha taro from vegetative body dominant to corm growth domin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ngsha taro in Jingjia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Dynamic charac- 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房开明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山药 栽培 长芋 移栽 田间管理
下载PDF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房开明 《四川农业科技》 2004年第5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山药 淮山 长芋 栽培技术 整地 晒种 移栽 田间管理
下载PDF
Domestication Test of Halopegia azurea (Karl Moritz Schumann) (Marantaceae):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hizome Cuttings
15
作者 Marie Marguerite Mbolo Abada Jean Ernest Mballa Bimi Josseline Landry Douandju Tsonang Pierre Ab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5年第1期21-29,共9页
In order to domesticate H. azurea (Halopegia azurea), acclimatization of rhizome's cuttings and young shoots in farms was tested at Nkol Evodo village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ne 2012. The best substrate for propaga... In order to domesticate H. azurea (Halopegia azurea), acclimatization of rhizome's cuttings and young shoots in farms was tested at Nkol Evodo village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ne 2012. The best substrate for propagation was assessed: (0) wetland; (1) sand/wetland; (2) sawdust/wetland; (3) sand/sawdust/wetland. Young shoots' growth was observed in situ for 8 week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as observed in the appearance of young shoots and leaves in nursery. The highest average number of young shoots and leaves (0.62 ± 0.09) was found in substrates 0 and 1, the lowest (0.31 ± 0.08) in substrate 3. Substrate 3 showed the lowest number of young leaves (0.41 ± 0.16) and substrate 2 the highest (0.97 ±0.24).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rtality rate of cuttings (P 〈 0.05) was observed: 68.75% and 53.12% in substrates 2 and 3, respectively. On farm, new leaves and young shoots' appearance showed a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lants growing in substrates 2 and 3 show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leaves. New shoots developed only in plants growing in substrates 0 and 1.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omesticate H. azurea for leaves' production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and open up better opportunities for its 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azurea DOMESTICATION CUTTINGS substrate far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