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绳海槽长链二醇生物标志物对中晚全新世黑潮变化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罗中原 何玲慧 +3 位作者 董良 胡邦琦 李清 贾国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2-1020,共9页
长链二醇(LCDs)是一类微藻生物标志物,在海洋沉积物中除了能够指示其生物来源,近年来的工作还表明它们能够很好地用于示踪表层海水温度(SST)和营养盐。本文对冲绳海槽北部OTK-6站位的1根中晚全新世柱状沉积物(长度468 cm)进行了长链二... 长链二醇(LCDs)是一类微藻生物标志物,在海洋沉积物中除了能够指示其生物来源,近年来的工作还表明它们能够很好地用于示踪表层海水温度(SST)和营养盐。本文对冲绳海槽北部OTK-6站位的1根中晚全新世柱状沉积物(长度468 cm)进行了长链二醇的提取分析,重建了7 ka B.P.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和营养盐变化历史,并与前人的黑潮指标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本研究区基于长链二醇的SST指标可能反映的是年均但略偏暖季的温度,其变化曲线与营养盐指标的变化曲线呈反向变化。而且上述温度和营养盐变化历史与前人给出的黑潮强弱变化历史对应较好,表现出黑潮增强时,SST温度升高,营养盐含量降低,与黑潮水的高温寡营养的特点一致。本文结果显示,在6.0~5.2 ka B.P.、4.2~3.5 ka B.P.、2.5~2.1 ka B.P.、1.8~1.4 ka B.P.以及1.1~0.8 ka B.P.前后黑潮对研究区域的影响加强。因此,认为基于长链二醇的温度和营养盐指标有潜力成为重建古黑潮演变的新型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二醇 海洋表层温度 营养盐 黑潮 全新世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Site4B柱状沉积物中长链烷基二醇和酮醇类化合物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小畏 孙永革 +2 位作者 茅晟懿 管红香 吴能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1-334,共14页
珠江口盆地Site4B沉积物中(65~300cm)检出了1,15-C30(ω16)和1,15-C32(ω18)烷基二醇和酮醇,总的长链烷基二醇和酮醇含量分别为0.026~4.373μg/g干沉积物和0.005~1.549μg/g干沉积物。沉积物剖面上检测到的1,15-C30烷基二醇(-26.6‰... 珠江口盆地Site4B沉积物中(65~300cm)检出了1,15-C30(ω16)和1,15-C32(ω18)烷基二醇和酮醇,总的长链烷基二醇和酮醇含量分别为0.026~4.373μg/g干沉积物和0.005~1.549μg/g干沉积物。沉积物剖面上检测到的1,15-C30烷基二醇(-26.6‰±0.9‰)相对于来自陆源高等植物的C30直链烷基醇(-32.8‰±1.5‰)较正的碳同位素特征反映了这类化合物可能不是来自陆源高等植物;同时沉积物中未检出在黄绿藻中相对长链烷基二醇和酮醇更丰富的甾醇,且沉积物浅表层中(0~65cm)未检出长链烷基二醇和酮醇类化合物,表明现今沉积物中几乎没有黄绿藻的贡献,和沉积物所处的寡营养盐(不适宜藻类生长发育)的陆坡位置相吻合。沉积物中1,15-C30烷基二醇(-24.6‰^-28.4‰)和海洋细菌来源的短链脂肪酸(-25.5‰^-28.6‰)具有相似的碳同位素组成,表明了海洋细菌是其可靠来源。Site4B沉积物中1,15-C30和1,15-C32烷基酮醇和二醇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表明了它们可能来自相同的生物来源或者来自相关性较好的不同生源,而不是通过对应的二醇氧化生成,因为在65~95cm的氧化环境中酮醇比例没有明显增高。Site4B沉积物中二醇参数和酮醇参数的变化非常相似,结合含量分布特征反映了古海水温度以及淡水入侵的双重影响,即较高的二醇参数及较高的二醇含量和较低的二醇参数及较低的二醇含量都可能反映了古海水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而较低的二醇参数及较高的二醇含量则可能反映了淡水的侵入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烷基 烷基酮 参数 参数
下载PDF
长链烷基二醇及其指标在南海北部粤东沿海上升流地区的环境指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茅晟懿 朱小畏 +1 位作者 贾国东 吴能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5-298,共14页
本文以南海北部粤东沿海夏季上升流三个短柱状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二醇化合物分布分析测试和二醇环境参数的定量化重建,初步探讨了过去80年来海水表层温度(SST)、上升流活动和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及其交互关系。二醇温度指标(LDI)在粤东沿... 本文以南海北部粤东沿海夏季上升流三个短柱状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二醇化合物分布分析测试和二醇环境参数的定量化重建,初步探讨了过去80年来海水表层温度(SST)、上升流活动和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及其交互关系。二醇温度指标(LDI)在粤东沿海地区较好地指示了年均SST,在三个岩心中均显示了整体增加的分布特征和相似的多年尺度变化趋势。此外,LDI-SST和二醇参数2具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R^2=0.85,n=49),其整体分布、多年尺度变化均和ENSO旋回一致,并且大部分高/低值和ENSO暖/冷年、南海夏季风强/弱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了二醇参数2可以作为粤东上升流强度变化(多年/单年尺度)的替代性指标。而1,14-二醇含量和ENSO指标在多年尺度上显示了相似的波动特征,但大部分高/低值和南海夏季风指数、ENSO指标呈反相分布,说明了仅用1,14-二醇含量不可反演粤东上升流。据此,利用二醇参数2初步重建了过去80年来粤东上升流演变信息:上升流强度整体上显示加强的分布趋势,大体上呈约2~5年周期变化。此外,三个岩心中1,15-C_(30)(二醇/二醇+酮醇)比值和二醇参数2在整体上和多年尺度上均呈现相反的分布特征,可能与上升流活动导致的1,15-C_(30)二醇母源再悬浮再氧化有关,而普遍较高的1,15-C_(30)二醇比值(≥0.82)反映的强还原环境则和上升流地区水体中含氧量普遍偏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上升流地区 烷基
下载PDF
湛江湖光岩玛珥湖中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的检出及可能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倩 周浩达 +1 位作者 胡建芳 彭平安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8-195,共8页
通过对湛江湖光岩玛珥湖现代环境介质(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出了一系列的长链烷基二醇化合物,包括1,13-C28、1,13-C30、1,14-C30、1,15-C30和1,15-C32。表层水体中1,14-C30相对含量最高,中... 通过对湛江湖光岩玛珥湖现代环境介质(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出了一系列的长链烷基二醇化合物,包括1,13-C28、1,13-C30、1,14-C30、1,15-C30和1,15-C32。表层水体中1,14-C30相对含量最高,中层水体中1,15-C30相对含量最高,而底层水体中1,13-C30相对含量最高。推测1,14-C30主要来源于硅藻,但也不排除异鞭藻来源。1,13-C28可能同时具有黄绿藻和硅藻来源。1,13-C30、1,15-C30和1,15-C32长链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黄绿藻(Eustigmatophytes),但也存在其他藻类来源。表层沉积物中长链烷基二醇化合物的分布与中层水体颗粒物各二醇类化合物的分布相似,表明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中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浮游藻类。湖泊水体颗粒物中二醇指数(DIX)同实测的湖泊水体温度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而表层沉积物中DIX一致,表明湖光岩玛珥湖中二醇指数能够用来作为水体温度的替代性指标。此研究结果为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在湖泊古环境重建应用中提供了现代过程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光岩 玛珥湖 烷基
下载PDF
南海沉积物中C_(30)—C_(32)烷基二醇的检出及可能的古环境信息 被引量:9
5
作者 胡建芳 彭平安 +2 位作者 房殿勇 贾国东 汪品先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9-578,共10页
从南海17962钻孔沉积物中检出了C30—C32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C30长链烷基二醇的碳同位素值在-30.17‰~-38.98‰之间,反映出其先质母体为水生生物,认为是海洋微藻———黄绿藻Eustigmatophytes。这类化合物的含量能够反映以黄绿藻为... 从南海17962钻孔沉积物中检出了C30—C32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C30长链烷基二醇的碳同位素值在-30.17‰~-38.98‰之间,反映出其先质母体为水生生物,认为是海洋微藻———黄绿藻Eustigmatophytes。这类化合物的含量能够反映以黄绿藻为代表的海洋古生产力的变化:冰期时C30二醇的高沉积通量显示出南海南部末次冰期黄绿藻Eustigmatophytes初级生产力增高。计算C30和C32二醇的相对比值获得二醇参数(diolsindices),发现本柱状样二醇参数的变化指示了南海3万余年来的古海洋及古气候变化:南海经历了从半封闭到开放的演化,其气候经历了三次Heinrich冷事件,在Heinrich事件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百年到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即D/O循环;全新世的YoungerDryas事件也有明确反映,说明南海与高纬度地区3万余年来的气候变化存在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 黄绿藻 参数 南海 沉积物 古环境 古气候
下载PDF
长链烷基二醇在海洋环境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侯笛 张俊杰 +1 位作者 邢磊 周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47,共8页
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Long-chain alkyl diols)是指在碳链的1号位置和链中位置连接有羟基基团的类脂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海洋、河流和湖泊环境中。由于这类化合物分布广泛、性质稳定不易降解、且检测手段较为简单,因此具有作为生物标志... 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Long-chain alkyl diols)是指在碳链的1号位置和链中位置连接有羟基基团的类脂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海洋、河流和湖泊环境中。由于这类化合物分布广泛、性质稳定不易降解、且检测手段较为简单,因此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在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关于其生物来源尚未有定论,但是研究发现1,13-diols和1,15-diols可能主要来自真眼点藻,而14-diols主要来自硅藻Proboscia。目前根据长链烷基二醇建立的指标包括:硅藻生产力、上升流强度、盐度、温度、河流输入和表层海水营养盐浓度等,对古环境气候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归纳总结了目前长链烷基二醇指标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这有助于未来我国边缘海长链烷基二醇来源以及二醇指标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 指示意义 生物标志物 环境重建
原文传递
覆瓦状满江红中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对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的可能指示 被引量:1
7
作者 茅晟懿 朱小畏 +4 位作者 吴能友 贾国东 孙永革 管红香 邬黛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本次研究主要对覆瓦状满江红中长链烷基二醇、三醇、一元异构醇和羟基酸等含羟基类化合物组成分布进行探讨,结合对比蕨状满江红、小叶满江红和南海沉积物中醇类有机质组成,以期探索满江红对南海沉积物中二醇和三醇生物来源的可能指示.3... 本次研究主要对覆瓦状满江红中长链烷基二醇、三醇、一元异构醇和羟基酸等含羟基类化合物组成分布进行探讨,结合对比蕨状满江红、小叶满江红和南海沉积物中醇类有机质组成,以期探索满江红对南海沉积物中二醇和三醇生物来源的可能指示.3种满江红中均检出了大量中间羟基位于ω20键位的二醇、一元羟基酸和一元异构醇,其中1,ω20-二醇和ω20-羟基酸呈强偶奇优势分布,而ω20-异构醇呈强奇偶优势分布;除此之外,还检出了少量中间羟基位于9,10/或ω9,ω10键位的二醇、三醇和二元羟基酸,均以以C_(29)链长为主.满江红中相似结构的系列物反映了相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偶奇优势分布的ω20-羟基酸通过脱羧基形成奇偶优势分布的ω20-异构醇,通过酰基还原形成偶奇优势分布的1,ω20-二醇;ω9,ω10-羟基酸通过酰基还原形成1,20,21(1,ω9,ω10)-三醇,然后加氢脱水形成9,10-二醇.覆瓦状满江红中醇类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表明不是南海沉积物中1,13/1,14/1,15-C_(28,30,32)二醇和1,3,4-C_(27-29)三醇的生物来源,某种海洋硅藻可能是近海沉积物中1,14-C_(28,30)二醇的母质来源,对于南海沉积物中二醇和三醇的生物来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瓦状满江红 烷基 烷基三 羟基酸 南海沉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