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张冉 袁迅玲 李佳强 《中国医药》 2024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目的 探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T-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HIE患儿(HIE组)。根据HIE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 目的 探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T-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HIE患儿(HIE组)。根据HIE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41例)和重度组(31例)。根据HIE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6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以同期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的脐茸、脐尿管瘘患儿作为对照组,共60例。检测新生儿血清lncRNA H19、NT-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IE患儿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HIE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HIE组血清lncRNA H19、N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17±0.24)比(2.35±0.53)、(312±71)ng/L比(514±61)ng/L](均P<0.001)。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血清lncRNA H19、NT-1水平均呈依次降低趋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H19、NT-1是HIE患儿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H19、NT-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lncRNA H19、NT-1单独检测(Z=4.912,4.763,均P<0.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lncRNA H19、NT-1水平降低,与HIE病情程度有关,二者联合对HIE患儿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编码RNA h19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孙娟 闻静 +3 位作者 王启之 张成斌 郑兆炜 邵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25-28,59,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发病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H19)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小鼠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方式共同造模。对照组小鼠在相同时间给予腹腔内注... 目的探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发病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H19)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小鼠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方式共同造模。对照组小鼠在相同时间给予腹腔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同时饮用洁净水。第71天处死小鼠,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H19、mRNA let-7a(let-7a)、p-Janus激酶2(p-JAK2)、p-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小鼠结肠组织中H19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结肠组织中let-7a 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结肠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19在小鼠结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伴随着STAT3表达增加,对CAC发病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结直肠癌 编码RNA h19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炎症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HRT、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NT-proBNP联合指标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研究
3
作者 王燕慧 李梁 +1 位作者 陶应敏 谢娟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2期231-236,249,共7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HRT(lncRNA MHRT)、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和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心衰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HRT(lncRNA MHRT)、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和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心衰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1例,入院24 h之内检测血清MHRT、 H19、 NT-proBNP,并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8个月。根据老年心衰患者是否出现主要终点事件(心衰再入院或心源性死亡)分为MACEs(+)和MACEs(-)2组,比较2组之间指标差异,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三者的预后价值。结果 发生事件组90例,无事件组50例,失访21例。MACEs(+)组血清H19、 NT-proBNP、 LVEDD水平高于MACEs(-)组,MHRT、 LVEF低于MACEs(-)组(P<0.05)。随着LVEF降低,心功能严重程度的加重,心衰患者H19、 NT-proBNP水平升高,MHRT水平降低(P<0.05)。H19、 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而MHRT与LVEF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NT-proBNP、高H19和低MHRT与发生MACEs、心衰再入院均有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三者联合预测的AUC(95%CI)为0.832(0.760~0.890),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血清MHRT、 H19、 NT-proBNP水平能反映老年心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预后价值,三者联合预测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编码RNA MhRT 编码RNA h19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通过miR-4735-3p/HIF-1α信号轴介导姜黄素抑制甲状腺癌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蒋磊 李玉强 +4 位作者 李男 赵明洲 李岩 杨微微 赵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7-1068,共12页
目的明确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PCR)分析姜黄素诱导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细胞转染升高或降低目的基因的... 目的明确姜黄素对甲状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PCR)分析姜黄素诱导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细胞转染升高或降低目的基因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测定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姜黄素处理后甲状腺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上皮-间质转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lncRNA以及靶基因之间的结合位点。结果姜黄素抑制甲状腺癌的增殖、上皮-间质转化和长链非编码RNA H19的表达,姜黄素通过H19抑制甲状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H19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H19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高H19表达与总生存率降低显著相关,H19可以作为竞争性内源RNA通过结合miR-4735-3p来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表达,miR-4735-3p结合HIF-1αmRNA的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结论H19通过海绵效应吸附miR-4735-3p调节HIF-1α的表达进而介导姜黄素抑制的甲状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甲状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编码RNA h19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肝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侯梦贞 余芸 王建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9-1295,共7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仅有不到2%的基因组编码蛋白质,而近70%的基因组转录成非编码RNA[1]。非编码RNA是指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包括转运RNA、核糖体RNA、小核仁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其中,lncRNA是一类...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现,仅有不到2%的基因组编码蛋白质,而近70%的基因组转录成非编码RNA[1]。非编码RNA是指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包括转运RNA、核糖体RNA、小核仁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其中,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没有开放阅读框而不具备蛋白编码能力的特殊RNA[2]。lncRNA过去被认为是RNA聚合酶II转录产生的副产物,因不具备生物学功能而仅被当作是转录“噪音”[3]。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lncRNA可通过表观遗传学、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个层面调控基因表达水平,在多种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H19是lncRNA中第一个被鉴定的印迹基因,在出生后表达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胆汁淤积 肝细胞癌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江苏宿迁地区长链非编码RNA H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分析
6
作者 邱巍 陈素梅 刘东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3期1914-1918,共5页
目的探讨江苏宿迁地区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8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外周血基因组DNA,运用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探讨江苏宿迁地区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8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其外周血基因组DNA,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LncRNA H19 rs217727 C>T和rs2839698 C>T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对照组rs217727 C>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1%、48.6%、12.3%;胃癌组rs217727 C>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9%、50.2%、18.9%。两组CC、T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纯合子发生胃癌的风险是CC的1.93倍(OR=1.93,95%CI=1.15~3.25),在年龄≥60岁的男性胃癌患者中TT基因型有较高的风险。对照组和胃癌组rs2839698 C>T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4%、35.6%、7.0%和49.8%、38.5%、11.7%。两组CC、T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纯合子发生胃癌的风险是CC的1.91倍(OR=1.91,95%CI=1.04~3.51),在年龄≥60岁的男性胃癌患者中TT基因型有较高的风险。结论LncRNA H19 rs217727 C>T和rs2839698 C>T位点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联,可作为胃癌遗传易感性升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胃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缺氧环境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岳新瑞 王荣 +3 位作者 李文斌 王昌 鹿辉 张娟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1-1158,共8页
H19印记基因编码的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细胞内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缺氧细胞中,H19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涉及的转录因子以及蛋白表达相应发生变化。在特异性蛋白1的参与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直接... H19印记基因编码的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细胞内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缺氧细胞中,H19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涉及的转录因子以及蛋白表达相应发生变化。在特异性蛋白1的参与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直接与H19启动子结合,诱导缺氧条件下H19表达上调。在缺氧情况下,肿瘤抑制蛋白p53也可能通过干扰HIF-1α活性来介导H19基因的表达。H19外显子1编码的miR675-5p,通过促进细胞核内HIF-1α的积累和降低HIF-1α的生物抑制剂VHL基因表达来促进缺氧反应。另外,缺氧条件下细胞膜表面转运蛋白表达发生变化,细胞内糖代谢途径从有氧氧化向无氧糖酵解的转变也与H19的参与有关。H19可能是维持缺氧条件下细胞内代谢平衡,促进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适应性生存的一个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h19 缺氧 hIF—1α p53 miR675-5p 转运体 糖代谢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秦小菀 高伟霞 陈朴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凋亡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PP病儿60例...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凋亡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MPP病儿60例为观察组,根据病儿病情程度分为恢复期(30例)与急性期(30例);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H19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H19对MPP的诊断价值。体外培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LAMPS处理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分别将si-NC、si-H19转染至MH-S细胞,使用LAMPS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LncRNA H19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01±0.13)比(2.58±0.25),P<0.05];与MPP恢复期相比,MPP急性期血清LncRNA H19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63±0.20)比(3.24±0.39),P<0.05];ROC分析显示LncRNA H19在MPP诊断中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6.67%,AUC面积为0.869;与对照组相比,LAMPS组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均显著升高[(8.24±1.35)%比(26.57±3.24)%、(7.23±2.12)pg/mL比(26.32±6.47)pg/mL、(11.62±3.21)pg/mL比(30.24±6.23)pg/mL、(11.20±3.21)pg/mL比(45.32±12.16)pg/mL,均P<0.05];与si-NC组相比,si-H19组细胞凋亡率、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LncRNA H19在MPP病儿血清中高表达,并可抑制LAM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编码RNA h19 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 肺泡巨噬细胞 凋亡 炎症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长链非编码RNA H19、核因子κB-p6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宗义 朱付平 李武平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9期1163-1169,共7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核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月龄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滞剂组,其中空白组6只...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核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月龄雄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滞剂组,其中空白组6只,其余每组24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均阻断血流复制左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桃红四物汤组在造模前予以桃红四物汤灌胃,LncRNA H19阻滞剂组予以LncRNA H19阻断剂尾静脉注射预处理。HE染色法观察复灌后4 h腓肠肌形态及病理性改变,DAPI法观察复灌后4 h各组腓肠肌细胞凋亡变化。RT-qPCR检测复灌后(0、2、4、8 h)腓肠肌LncRNA H19、NF-κB-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0、2、4、8 h腓肠肌NF-κB-p65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组和LncRNA H19阻断剂组肌纤维破坏及炎症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减轻。DAPI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断剂组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ncRNA H19阻断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同一时间点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断剂组LncRNA H19、NF-κB-p65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组、LncRNA H19阻断剂组、NF-κB-p65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不同时间点显示相同倾向性。结论:桃红四物汤可降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中LncRNA H19-NF-κB信号通路表达,减少骨骼肌细胞凋亡,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ncRNA H19可能是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病理机制中的关键上游分子。NF-κB-p65蛋白可能是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病理机制中的关键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桃红四物汤 编码RNA h19 核因子κB-p65 大鼠
下载PDF
心房颤动病人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H19表达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赤峰 姚焰 +3 位作者 何丹 马敏 彭静 陈远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7期1275-1279,共5页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病人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心房颤动病人112例为心房颤动组,同期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未患有心房颤动的...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病人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心肌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心房颤动病人112例为心房颤动组,同期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未患有心房颤动的人群107名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检测两组血浆LncRNA H19表达水平;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检测两组病人心肌重构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并根据公式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心房颤动病人血浆LncRNA H19表达水平与心肌重构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对影响心房颤动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心房颤动组血浆LncRNA H1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组LVMI、LAD及RA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病人血浆LncRNA H19表达水平与LVMI及LA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LVEF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LncRNA H19、LVMI及LAD水平是影响心房颤动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 H19在心房颤动病人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肌重构密切相关,提示血浆LncRNA H19可作为心房颤动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编码RNA h19 心肌重构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质量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通过抑制自噬促进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佳奇 杨杰 +1 位作者 孙铁男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IncRNA)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s)自噬及表型转化的调控作用。方法:药物诱导HA-VSMCs发生表型转化,检测细胞内成骨相关蛋白RUNX2及平滑肌标志物α-SMA的表达水平,通过茜素红s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IncRNA)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s)自噬及表型转化的调控作用。方法:药物诱导HA-VSMCs发生表型转化,检测细胞内成骨相关蛋白RUNX2及平滑肌标志物α-SMA的表达水平,通过茜素红s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测定实验检测钙化水平,通过检测泛素化连接蛋白LC-3、P62观察自噬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钙化诱导HA-VSMCs组lncRNA H19表达量明显升高,成骨相关蛋白RUNX2表达水平增加,平滑肌标志物α-SMA表达下调,自噬被抑制。敲低lncRNA H19后,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减缓,钙化程度减弱,自噬水平有所回升。结论:lncRNA H19可促进HA-VSMCs的表型转化及动脉钙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A-VSMCs的保护性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核糖核酸h19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动脉钙化 自噬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调节微小RNA影响腹主动脉瘤形成的潜在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皓 冯松林 施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7-41,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 H19(long non-coding RNA H19,H19)在腹主动脉瘤中过表达。在多种血管疾病模型中发现,H19调节多种微小RNA(如miR-let-7、miR-29、miR-21等)参与动脉硬化、平滑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 长链非编码RNA H19(long non-coding RNA H19,H19)在腹主动脉瘤中过表达。在多种血管疾病模型中发现,H19调节多种微小RNA(如miR-let-7、miR-29、miR-21等)参与动脉硬化、平滑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与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文章就H19调节微小RNA影响腹主动脉瘤形成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微小RNA 腹主动脉瘤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沉默信息调节蛋白6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炜 魏珍星 +2 位作者 郭洁 张严乐 席守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6期691-695,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沉默信息调节蛋白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的表达情况,二者与LSCC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沉默信息调节蛋白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的表达情况,二者与LSCC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距肿瘤边缘>2cm)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H19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IRT6的阳性表达;分析长链非编码RNAH19和SIRT6与LSCC病理参数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LSCC预后因素;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H19和SIRT6表达情况对LSCC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IRT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长链非编码RNA H19、SIRT6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H19表达是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IRT6表达是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绘制LSCC患者术后60个月的生存曲线,长链非编码RNA H19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SIRT6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与阴性表达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SCC患者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19表达上调、SIRT6蛋白阳性表达率下降,二者水平与TNM分期相关,且均与患者的预后状况密切相关,可为LSCC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6 喉鳞状细胞癌 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肠黏膜屏障功能中的作用
14
作者 梁雪君 叶蕾 汪芳裕 《胃肠病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36-640,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能调节多种细胞过程。LncRNA H19通过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广泛参与肠道炎症、肠道癌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lncRNA H19在不同肠道状态下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以及炎癌相关信号通...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能调节多种细胞过程。LncRNA H19通过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广泛参与肠道炎症、肠道癌症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lncRNA H19在不同肠道状态下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以及炎癌相关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肠道炎症 结直肠肿瘤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应伟 王兴远 +1 位作者 江波 周伟 《癌症进展》 2020年第14期1427-1430,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128例胃癌患者与130例健康人群lncRNA H19 rs217727 C﹥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通过不同基因模型分析其与胃癌发生及临床...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128例胃癌患者与130例健康人群lncRNA H19 rs217727 C﹥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通过不同基因模型分析其与胃癌发生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lncRNA H19 rs217727 C﹥T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中进行不同基因模型下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基因型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OR=2.76,95%CI=1.28~5.94,P=0.009,校正混杂因素后OR=2.99,95%CI=1.37~6.56,P=0.006;等位基因模型中,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OR=1.65,95%CI=1.16~2.36,P=0.006。lncRNA H19 rs217727与胃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在广安汉族人群中lncRNA H19 rs217727 C﹥T多态位点与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TT基因型、T等位基因增加广安地区人群患胃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胃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勇勇 方长英 +1 位作者 朱传卫 张青松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Long non-coding RNA H19,LncRNA H19)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健康成年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价值及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61...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Long non-coding RNA H19,LncRNA H19)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健康成年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价值及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1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LncRNA H19的表达量,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LncRNA H19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在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应用siRNA下调LncRNA H19表达后,通过CCK-8和Transwell小室检测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变化。结果肝癌患者血清中LncRNA H19表达量高于健康成年人(t=7.806,P<0.001),并与肿瘤大小(t=2.468,P=0.017)、血管侵犯(t=4.544,P<0.001)、肝癌细胞Edmondson分级(t=2.996,P=0.004)和肿瘤TNM分期(t=4.087,P<0.001)相关;ROC分析显示LncRNA H19诊断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64-0.907,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0.3%和88.3%;细胞实验证实LncRNA H19表达下调后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减弱(P_均<0.01)。结论 LncRNA H19参与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且在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升高,有可能成为肝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原发性肝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TNF-α刺激下长链非编码RNA H19对人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的调控作用
17
作者 姬小婷 谢娜 +2 位作者 王丹杨 陆磊 钟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610-615,共6页
目的研究TNF-α刺激下人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情况,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方法选用人牙周膜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牙周膜细胞表面分子STRO-1、CD105、CD90、CD31、CD14、... 目的研究TNF-α刺激下人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情况,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方法选用人牙周膜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牙周膜细胞表面分子STRO-1、CD105、CD90、CD31、CD14、CD45的表达情况。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液培养)和TNF-α处理组(含10 ng/ml TNF-α的培养液培养),并对两组细胞进行成骨诱导,7 d后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观察细胞ALP表达的情况,real 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OPN、ALP以及H19、TCF1 mRNA的表达情况。正常牙周膜细胞经过TNF-α处理后,实验分为对照组、空转组和转染组(转染慢病毒载体H19)。real time PCR检测H19转染效率以及转染后成骨相关基因Runx-2、OPN、ALP和TCF1 mRNA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牙周膜干细胞表型分子STRO-1细胞百分比为34.3%,CD105细胞百分比为98.0%,CD90细胞百分比为98.0%,CD31细胞百分比为1.6%,CD14细胞百分比为2.4%,CD45细胞百分比为1.4%。牙周膜干细胞成骨诱导7 d后,TNF-α处理组较正常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染色变浅。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成骨诱导后TNF-α处理组Runx-2、OPN、ALP mRNA较正常对照组的表达降低(P<0.05),H19、TCF1的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病毒转染H19后,转染组H19 mRNA表达量明显较对照组和空转组升高,Runx-2、OPN、ALP、TCF1 mRNA表达量上调(P<0.05)。结论TNF-α可能通过影响H19的功能抑制人牙周膜干细胞的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牙周膜干细胞 骨向分化 编码RNA h19 TCF1转录因子
下载PDF
lncRNA H19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18
作者 蒋志行 刘冬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640,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至少为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的RNA。现有证据表明lncRNA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着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且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激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扮演...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至少为200个核苷酸的非蛋白质编码的RNA。现有证据表明lncRNA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着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且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激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lncRNA H19被发现在炎症、纤维化等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独特的调节功能,因此H19参与的分子机制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靶点。本综述基于H19已知的功能讨论了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的相关机制,并总结了H19在几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RNA h19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与顺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lncRNA H19及lncRNA HOTAI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徐建群 王红娟 +1 位作者 郭红荣 戴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87,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与顺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lncRNA H19及lncRNA HOTAI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基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与顺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lncRNA H19及lncRNA HOTAI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基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及lncRNA H19、lncRNA HOTAI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提高,Treg、CD8^(+)细胞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升高,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印迹基因H19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19)、同源盒基因转录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OTAIR)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lncRNA H19、lncRNA HOTAIR水平,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培美曲塞 顺铂 小细胞肺癌 印迹基因h19编码RNA(lncRNA h19) 同源盒基因转录编码RNA(lncRNA hOTAIR)
下载PDF
LncRNA H19靶向调控miR-19b-3p/SOX9通路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20
作者 冯璐 王瑶 张建军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75-1081,共7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H19靶向调控miR-19b-3p/性别决定区Y框转录因子9(SOX9)通路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ADMSC细胞并鉴定,将ADMSC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H19组(转染LncRNA ...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H19靶向调控miR-19b-3p/性别决定区Y框转录因子9(SOX9)通路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ADMSC细胞并鉴定,将ADMSC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H19组(转染LncRNA H19慢病毒过表达载体)、LncRNA-NC组(转染慢病毒空载体)、miR-19b-3p组(共转染LncRNA H19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和miR-19b-3p模拟物慢病毒载体)、miR-NC组(共转染LncRNA H19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和miR-NC慢病毒载体),检测各组LncRNA H19、miR-19b-3p、SOX9及含锌指的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x)、骨钙素(OCN)和RUN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观察各组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情况,比较细胞增殖活力、ALP活性,分析各组SOX9、BMP-2、OPN蛋白表达,验证LncRNA H19和miR-19b-3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LncRNA-NC组比,H19组LncRNA H19和SOX9、Osx、OCN、RUNX2的mRNA表达及SOX9、BMP-2、OPN蛋白表达、ALP活性、矿化结节形成量增加,miR-19b-3p表达降低(P<0.05),与H19组、miR-NC组比,miR-19b-3p组LncRNA H19和SOX9、Osx、OCN、RUNX2的mRNA表达及SOX9、BMP-2、OPN蛋白表达、ALP活性、矿化结节形成量降低,miR-19b-3p表达增加(P<0.05)。各组细胞24h、48h、72h的吸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H19和miR-19b-3p间存在靶向关系。结论:LncRNA H19能负向调控miR-19b-3p,上调SOX9,有助于人ADMSC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核糖核酸h19 miR-19b-3p/性别决定区Y框转录因子9通路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