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静 程立顺 +2 位作者 施有为 张良洁 李从圣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186-1187,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发作规律,探讨老年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6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患者共发生大于1.5 s长间期共15 456...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发作规律,探讨老年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6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患者共发生大于1.5 s长间期共15 456次,23:00时至凌晨05:00时出现次数最多,11:00时至14:00时次之,最长R-R间隔为4.21 s,发生在02:16分;均合并其他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ST-T改变及交界性逸搏多见;患者记录中均无明显自觉症状。结论老年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多发生在睡眠状态,可能与睡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关,绝大多数并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R-R长间期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RR长间期的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冰 马长生 +4 位作者 郭成军 徐霞 裴丽 陈辉 张英川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RR长间期的发作规律及射频消融术后的变化,探讨房颤RR长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记录并分析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中RR长间期发生时间及次数,对因永久性房颤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治疗者,观察其...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RR长间期的发作规律及射频消融术后的变化,探讨房颤RR长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记录并分析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动态心电图中RR长间期发生时间及次数,对因永久性房颤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治疗者,观察其转复窦性心律后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情况。结果205例患者中203例(99.02%)出现≥1.5s长间期,24:00时至凌晨04:00时出现次数最多,10:00时至12:00时次之。62例接受CPVA术的永久性房颤患者均伴长RR间期,全部成功终止房颤转复窦性心律,术后心电图示6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9.7%),未发现Ⅱ度AVB,3例因窦房结功能障碍置入永久起搏器。结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常见≥1.5s的RR长间期,绝大多数并非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RR长间期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44例心房纤颤合并长间期临床意义分析
3
作者 桑叶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0期254-254,共1页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时是否合并Ⅱ度房室阻滞的动态心电图诊断问题。方法选择心房纤颤住院患者44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统计≥2.0s的长R-R间期发生时间及频率,最长R-R间期等。结果44例患者共出现≥2.0s的长R-R间期15636次,1300...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时是否合并Ⅱ度房室阻滞的动态心电图诊断问题。方法选择心房纤颤住院患者44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统计≥2.0s的长R-R间期发生时间及频率,最长R-R间期等。结果44例患者共出现≥2.0s的长R-R间期15636次,13004次集中在夜间23:30-6:00。结论心房纤颤伴长R-R间期出现的时间长短、睡眠相关性、24h平均心率,协助临床判定是否合并Ⅱ度房室阻滞的诊断,对于指导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R-R间期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房颤伴长间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满红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8期90-90,共1页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中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到的38例房颤伴长R-R间期者进行相关分析,对38例分成平均心室率<60次/分及≥60次/分,长R-R间期<2.5秒及≥2.5秒,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中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到的38例房颤伴长R-R间期者进行相关分析,对38例分成平均心室率<60次/分及≥60次/分,长R-R间期<2.5秒及≥2.5秒,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及与睡眠不相关进行比较。结果:38例中长R-R间期476次,白天88次(18.4%)、夜间388次(81.6%);平均心室率<60次/分26例、≥60次/分12例;长R-R间期<2.5秒14例、≥12.5秒24例;长R-R间期与睡眠相关22例、不相关16例。38例中12例有头晕、黑噱或晕厥病史,其平均心室率<60次/分,最长的R-R间期均≥2.5秒,且与睡眠不相关。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其平均心室率越慢R-R间期越长,与睡眠不相关时易发生头晕或晕厥,多为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R—R间期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心室长间期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刘宗艳 《甘肃科技纵横》 2008年第6期196-196,109,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动态心电图(DCG)长R-R间期分析其产生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2007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的DCG,捡出了42例非全程房颤>2.0s、全程房颤>2.5s的长R-R间期出现3次及3次以上者。结果非全程房颤>2.0s、全程房... 目的通过观察动态心电图(DCG)长R-R间期分析其产生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2007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的DCG,捡出了42例非全程房颤>2.0s、全程房颤>2.5s的长R-R间期出现3次及3次以上者。结果非全程房颤>2.0s、全程房颤>2.5s者多发生在(1)年龄较大、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冠心病占54.8%,年龄>68岁者占66.7%。(2)窦房结、房室结或双结功能下降22例(占52.4%),其中有5例被确诊病窦综合征(SSS)(占22.7%)。结论非全程房颤>2.0s、全程房颤>2.5s的长R-R间期多数由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SAB),房室传导阻滞(AVB)。为临床初步判断窦房结、房室结的功能及诊断SSS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利于临床对病情的观察、治疗的选择、预防危险的发生及对病人是否需要及时安置起搏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间期 心血管疾病窦房结 双结病变
下载PDF
缓慢型心房颤动(Af)伴发长R-R间期在静态心电图(ECG)中发生率及意义
6
作者 毛社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5-0118,共4页
探讨ECG(静态心电图)在缓慢型Af(心房颤动)伴发长R-R间期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截选2021年03月至2022年03月54例ECG提示缓慢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有无伴随相关症状(头晕、黑朦、晕厥等),分为甲组33例(有相关症状)和乙组21例(无相关症状);... 探讨ECG(静态心电图)在缓慢型Af(心房颤动)伴发长R-R间期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截选2021年03月至2022年03月54例ECG提示缓慢型心房颤动患者,按照有无伴随相关症状(头晕、黑朦、晕厥等),分为甲组33例(有相关症状)和乙组21例(无相关症状);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30例(≥80岁)和非老年组24例(<80岁);比较各组伴发长R-R间期发生率。结果 本试验中,甲、乙组伴发长R-R间期发生率差异明显,甲组发生率显著更高(P<0.05)。老年组、非老年组伴发长R-R间期发生率差异明显,老年组发生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 缓慢型心房颤动行静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准确诊断患者有无伴发长R-R间期;针对老年患者和伴随头晕、黑朦、晕厥等症状患者,应加强其静态心电图检查,以便更好诊断、鉴别其病情,促使患者尽早接受专业治疗和干预,保证其生命安全与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心电图(ECG) 缓慢型心房颤动 R-R间期
下载PDF
如何分析起搏心电图出现的长间期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原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26-230,共5页
随着起搏器现代功能的日益增多,起搏心电图也愈加复杂,本文对起搏心电图出现的长间期进行分析。
关键词 长间期 动态滞后 窦房结优先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1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萧云 吕伟红 王慧青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5期2083-2084,共2页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结果 夜间或睡眠时心率明显低于白天或活动时;而长R-R间期的振次均明显高于白天或活动时(P<0.05);长R-R间期≥1.5 s...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者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结果 夜间或睡眠时心率明显低于白天或活动时;而长R-R间期的振次均明显高于白天或活动时(P<0.05);长R-R间期≥1.5 s组正常房室传导例次明显高于长R-R间期≥2.0 s组;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明显低于长R-R间期≥2.0 s组(P<0.05);对照组Lyapunov指数均明显低于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患者(P<0.05).结论 Lyapunov指数可以作为心房颤动伴R-R长间期患度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R-R长间期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RR-Lorenz心电散点图回顾分析窦性心律伴长RR间期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徐金义 邱妍妍 +2 位作者 陈琼 王庆义 王瑶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RR-Lorenz心电散点图(RR-LP)分析窦性心律伴长RR间期的优越性。方法: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选择窦性心律伴长RR间期患者308例,按造成长RR间期的机制不同分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63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组),反复发作的一过性窦性... 目的:探讨RR-Lorenz心电散点图(RR-LP)分析窦性心律伴长RR间期的优越性。方法: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选择窦性心律伴长RR间期患者308例,按造成长RR间期的机制不同分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63例(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组),反复发作的一过性窦性停搏16例(一过性窦性停搏组),反复发作的一过性二度Ⅱ型窦房阻滞14例(一过性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组),反复发作的一过性二度房室阻滞47例(一过性二度房室阻滞组),反复发作的一过性房性早搏未下传28例(一过性房性早搏未下传组),房性早搏72例(房性早搏组),室性早搏68例(室性早搏组)。对30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伴RR间期大于1500 ms的RR-L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组RR-LP显示横、纵轴以1500 ms为原点形成特定的一分布区域图形,B线斜率1(45°)。②反复发生的一过性窦性停搏组、一过性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组、一过性二度房室阻滞组、一过性房性早搏未下传组呈特殊的三分布区域;B线斜率、倾斜角分别为0.51±0.01、(23.04±0.50)°;0.6、27°;0.57±0.21、(25.69±9.59)°;0.50±0.01、(22.59±0.54)°。③早搏显示特殊四分布区域;房性早搏B线斜率0.38±0.12,倾斜角(17.06±5.22)°;室性早搏B线斜率0.07±0.05,倾斜角(3.02±2.39)°。结论:窦性心律伴不同机制形成的长RR间期RR-LP有特定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其在一个平面通过全部RR间期发现局部异常,为动态心电图反复发生短程长RR间期提供了一种辅助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散点图 B线斜率 窦性心律 RR间期
下载PDF
长沙市人群心电图长(短)PR间期出现率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丽萍 林萍 +4 位作者 许毅 吴礼嘉 邹润梅 谢振武 王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长沙市健康人群12导联体表心电图长(短)PR间期出现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 025例自出生6 min至83岁长沙市人群,描记1 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心率、P R间期。采... 目的:探讨长沙市健康人群12导联体表心电图长(短)PR间期出现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 025例自出生6 min至83岁长沙市人群,描记1 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心率、P R间期。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短P R间期出现率1 9.6 5%(7 9 1/4 0 2 5例),1 4岁之前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χ-2=4 3 2,P〈0.0 1),在出生至不足1个月、1个月至不足1岁达最高值(分别为4 3.2 9%,4 4.3 4%),在1 4-1 7岁、4 0-4 9岁、5 0-5 9岁达最低值(分别为0.2 0%,0.4 1%,0.33%)。长PR间期出现率3.58%(144/4 025例),在出生第1年达最高值(6.74%),以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14-17岁达最低值(0.20%),50岁以后又逐渐增高。长(短)PR间期总体男女性别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短)PR间期存在于健康人群中,儿童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心率及心房容积随年龄而改变,10岁前长(短)PR间期的发生率高于成人。成人出现长(短)PR间期需定期随访,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PR间期 短PR间期 年龄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1.5s长RR间期5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颖 史文博 崇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11-3913,共3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的病因和心电图改变。方法对7 245例动态心电图受检者中伴>1.5 s长RR间期的598例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发生长RR间期的年龄、性别及长RR间期的时间分布,探究其病因和心电图改变。结果 >1.5 s...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1.5 s长RR间期的病因和心电图改变。方法对7 245例动态心电图受检者中伴>1.5 s长RR间期的598例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发生长RR间期的年龄、性别及长RR间期的时间分布,探究其病因和心电图改变。结果 >1.5 s长RR间期的检出率为8.25%,61~93岁老年人发生比例较高,占80.60%(P﹤0.01),其中61~93岁男性发生长RR间期的比例最高为48.33%,与前两个年龄组男性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RR间期发生在23:00~5:00点最多,占57.02%,与发生在6:00~22:00点比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者或二者的合并为长RR的最常见病因;正常人也可见长RR;药物可诱发长RR;长RR的主要心电图改变是心房颤动(43.31%)、室上性早搏未下传(15.05%)、阵发心房颤动(7.53%)、Ⅱ度窦房阻滞〔S-AB(5.52%)〕、Ⅱ度Ⅰ型房室阻滞〔A-VB(3.51%)〕。>3 s长RR多见于心房颤动、Ⅲ度房室阻滞、三分支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且50%伴晕厥。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是安全、有效、可重复、长程检测长RR的惟一手段。分析长RR要结合年龄、性别、发生时间、病因等临床情况,注意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RR间期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62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俊连 孙平莲 +1 位作者 潘秋珍 杨婷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期20-20,共1页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的生活日记,将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分为A组与B组。结...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的生活日记,将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分为A组与B组。结果62例患者,A组41例(66.1%),B组21(33.9%)。A组发生长RR间期1.5s~2.0s41例,>2.0s4例,发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5例。B组发生长RR间期1.5s~2.0s的21例,>2.0s的18例,发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17例。B组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比率高,为非病理性房室阻滞;而与睡眠无关时应视为病理性房室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RR间期 房室阻滞
下载PDF
伴长R-R间期心房颤动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东方 解鸣鸣 +3 位作者 田军 席连英 戢运云 吴立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伴有长R-R间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入选68例伴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根据治疗前长R-R间期与睡眠的关系分为睡眠相关组(44例)和睡眠无关组(2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伴有长R-R间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入选68例伴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根据治疗前长R-R间期与睡眠的关系分为睡眠相关组(44例)和睡眠无关组(2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前、后长R-R间期及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发生的情况。结果应用美托洛尔1月后,两组患者睡眠状态最长R-R间期均较用药前延长[(睡眠相关组(2650±146.0)ms vs.(2315±129.5)ms;睡眠无关组(2549±201.9)ms vs.(2764±171.1)ms;P<0.05],而在非睡眠状态下,睡眠无关组最长R-R间期明显延长[(2262±105.8)ms vs.(2406±120.2)ms;P<0.05]且24 h长R-R间期阵数增加[(48.6±13.5)次vs.(63.8±10.9)次;P<0.05],而睡眠相关组患者最长R-R间期及24 h长R-R间期阵数无明显变化(P>0.05)。睡眠相关组无1例发生黑朦、晕厥等症状,而在睡眠无关组患者中,2例(8.33%)患者发生黑朦,无患者发生晕厥。结论对与睡眠相关性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进行心室率控制相对安全;但对与睡眠无关性长R-R间期房颤患者,应用美托洛尔需谨慎并应密切观察有无心动过缓的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R-R间期 美托洛尔 安全性
下载PDF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老年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薛社亮 周燕娟 +5 位作者 翁伟进 庄志芳 蔡高军 师干伟 宋艳斌 卢伟 《新医学》 2017年第8期541-544,共4页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期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98例房颤患者,行动态心电图(Holter)HRV分析,次日晨时抽空腹血查儿茶酚胺浓度。根据Holter中是否伴有长R-R间期(>2.5 s)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2...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期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98例房颤患者,行动态心电图(Holter)HRV分析,次日晨时抽空腹血查儿茶酚胺浓度。根据Holter中是否伴有长R-R间期(>2.5 s)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2组,比较2组的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每5 min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r 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所占的百分比(p NN50)、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水平。结果 98例房颤患者分为病例组(33例)和对照组(65例)2组,2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的SDNN、SDANN、r MSSD、p NN50分别为(143.5±29.5)ms、(95.9±37.0)ms、(100.0±28.6)ms、(57.0±17.6)%,对照组分别为(115.7±32.8)ms、(78.6±31.5)ms、(81.8±23.3)ms、(49.5±15.9)%。病例组的HRV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及对照组的血浆肾上腺素浓度分别为(30.2±20.6)pg/ml、(41.8±26.7)pg/ml;病例组及对照组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分别为(120.5±59.3)pg/ml、(187.4±89.2)pg/ml,病例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长R-R间期的老年房颤患者SDNN等HRV参数增高,血浆儿茶酚胺浓度降低,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或)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在其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R-R间期 心率变异性 儿茶酚胺
下载PDF
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艳 张新霞 崔长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遗传性长 QT间期综合征 (L QTS)是儿童和年轻人发作性晕厥和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结合新近文献 ,对遗传性 L QTS的分子遗传机制、离子通道生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的最新研究予以总结。
关键词 遗传性QT间期综合征 变异基因 动作电位
下载PDF
伴长RR间期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雪莲 闫树芬 +1 位作者 王士芳 冯喆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9期1139-1140,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长RR间期预测心源性猝死有效的方法。方法对10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出现长RR≥2000ms者结合其日常生活日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出现长RR的状况如下:1长RR间期可出现在房颤伴长RR40例,窦性停搏18例,...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长RR间期预测心源性猝死有效的方法。方法对105例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出现长RR≥2000ms者结合其日常生活日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患者出现长RR的状况如下:1长RR间期可出现在房颤伴长RR40例,窦性停搏18例,窦房传导阻滞15例,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Ⅰ度、Ⅱ度、Ⅲ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1例,早搏后长间歇10例;2最长RR可达6.74 s;3长RR间期多见于夜间睡眠期(0:00~5:00),白天清醒期少见;4长RR〉3 000 ms时患者会出现黑曚、晕厥等症状。结论动态心电图长RR分析对于预测临床上心源性猝死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动态心电图 RR间期 预测
下载PDF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并尖端扭转型室速电复律成功1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飞 吴熙 +2 位作者 邹峥 段君凯 张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10-2010,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Q-T间期综合征 尖端扭转型室速 电复律 心电图 美西律 起搏器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永久性房颤并长RR间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志伟 易柏林 陈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5期1867-1868,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合并有长RR间期的永久性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我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永久性房颤病人,已使用抗心律失常西药充分治疗控制心室率,部分病人合并有长RR间期,入选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中药组继续使用原有抗...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合并有长RR间期的永久性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我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永久性房颤病人,已使用抗心律失常西药充分治疗控制心室率,部分病人合并有长RR间期,入选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中药组继续使用原有抗心律失常西药外,加用稳心颗粒4周。对照组继续使用原有抗心律失常西药外,加用安慰剂4周。4周后观察两组6min步行距离、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24h平均心率、最长RR间期及长RR间期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中药组与对照组在所有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4周前对比,在所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中药组,与4周前中药组对比,及与4周后对照组对比,6min步行距离增加,血浆NT-proBNP浓度下降,最长RR间期缩短,长RR间期次数减少(P<0.05),左室射血分数、24h平均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西药充分治疗的基础上,对合并有长RR间期的永久性房颤病人,加用稳心颗粒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房颤 稳心颗粒 RR间期
下载PDF
长QT间期延长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杰 邵钧 黄定九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B08期130-133,共4页
长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是一种病因不明,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可伴T波及U波异常的一组综合征,其最主要临床表现为晕厥及猝死。随着相关基础研究取得进展,发现先天性LQTS患者突变基因不同,在临床症状表现上也各有特点。现就最近对... 长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是一种病因不明,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可伴T波及U波异常的一组综合征,其最主要临床表现为晕厥及猝死。随着相关基础研究取得进展,发现先天性LQTS患者突变基因不同,在临床症状表现上也各有特点。现就最近对本病的基因突变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综合征 心律失常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检测长RR间期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新刚 陈为君 +2 位作者 唐颐 林靖宇 宿燕岗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长RR间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有效记录20~24 h的患者,统计RR间期≥2 s的例数,分析最长RR间期的程度分布以及引起最长RR间期的心...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长RR间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有效记录20~24 h的患者,统计RR间期≥2 s的例数,分析最长RR间期的程度分布以及引起最长RR间期的心律失常类型。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有效记录20~24 h的患者15492例,其中RR间期≥2 s 1745例,长RR间期发生率11.26%;发生长RR间期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总人群平均年龄,男性长RR间期发生率高于女性。最长RR间期为2~16.85 s ,其中2~3 s最多见,占83.27%;10 s以上的占0.23%。引起最长RR间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依次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窦性停搏、异位P波未下传心室及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长RR间期简便有效的方法,能及早、及时发现缓慢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RR间期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