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缆长霉检测分析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栾兴峰 刘韬 +2 位作者 周春 张涛 张维 《电线电缆》 2013年第5期34-36,共3页
在对电厂运行电缆出现长霉现象进行霉菌检测试验的基础上,对检测结果和电缆长霉原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同时,运用压缩模量和近红外光谱两种无损状态监测技术对长霉电缆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提出了具体的电缆长霉防治方法。
关键词 电缆 长霉 检测 防治方法
下载PDF
风速在霉菌试验中对长霉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宇雯 《环境技术》 1998年第3期18-20,共3页
通过有风速与无风速二组霉菌对比试验实例,论述风速在霉菌试验当中的作用及其对霉菌生长繁殖的影响。
关键词 风速 试验 长霉试验
下载PDF
浅谈房屋墙体长霉结露的原因与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桂花 张桂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第9期150-150,共1页
墙体长霉、结露问题在近二十年的住宅建筑中常常都有发生,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这给房屋的管理着和居住者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关键词 墙体长霉 结露 防治措施 住宅建筑
下载PDF
汽车内外饰件长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旭 徐薇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8年第2期14-17,22,共5页
研究了汽车内外饰件抗霉菌性能测试方法、评价标准和试验结果接受准则;深入分析了霉菌生长的必要条件和对汽车内外饰件的影响机理,调查了用户对于内外饰件长霉的接受程度,对比了GJB 150.1A-2009和GB/T 2423.16-2008-2008这两个霉菌试验... 研究了汽车内外饰件抗霉菌性能测试方法、评价标准和试验结果接受准则;深入分析了霉菌生长的必要条件和对汽车内外饰件的影响机理,调查了用户对于内外饰件长霉的接受程度,对比了GJB 150.1A-2009和GB/T 2423.16-2008-2008这两个霉菌试验规范的异同,并按照GJB 150.1A-2009对部分内外饰件进行了摸底测试;按照GJB 150.1A-2009进行的长霉试验结果可以很好地再现自然环境下的问题。汽车不同内外饰件长霉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可以按照GJB 150.1A-2009进行,但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接受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内外饰件 长霉 试验
下载PDF
湿热,长霉,盐雾试验微机自动检测控制系统
5
《微型电脑应用》 1989年第6期1-4,共4页
关键词 湿热 长霉 环境试验 微机 检测
全文增补中
长枝木霉代谢物对极细链格孢产毒抑制机制解析
6
作者 邵学辉 张树武 徐秉良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SC5)代谢粗提物对极细链格孢(ABL2)产毒抑制机制。【方法】以富士苹果的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生长速率法、LC-MS和RT-qPCR技术测定了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6种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产生及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的抑...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SC5)代谢粗提物对极细链格孢(ABL2)产毒抑制机制。【方法】以富士苹果的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生长速率法、LC-MS和RT-qPCR技术测定了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6种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产生及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质量浓度为0.5 mg·mL^(-1)的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和致病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6天时抑制率分别为38.08%和76.96%;同时,0.5 mg·mL^(-1) 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株产生的非寄主选择性毒素TEN、ALT和TeA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处理2d后对毒素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其含量分别降低69.39%、98.51%和48.99%,并且其合成相关基因TES、TES(1)、PksA和PksJ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分别降低89.02%、98.20%、46.49%和40.13%,但是对ABL2菌株非寄主选择性毒素ATX-I含量和参与编码其合成的PksF基因表达量具有提升作用。【结论】质量浓度为0.5mg·mL^(-1)的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株生长和致病力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ABL2菌株TES、TES(1)、PksA和PksJ基因下调表达,进而降低TEN、ALT和TeA的毒素的产生量及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片 极细链格孢 枝木 毒素 基因表达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T115D诱导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及疫病盆栽防治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台莲梅 高俊峰 +3 位作者 左豫虎 靳学慧 张亚玲 李海燕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7-905,共9页
采用分光光度和盆栽方法,分别测定长枝木霉菌T115D对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115D发酵液的不同处理均可诱导大豆叶片PAL、POD、PPO、S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比单独接种疫霉菌处理的酶活持续时间... 采用分光光度和盆栽方法,分别测定长枝木霉菌T115D对大豆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T115D发酵液的不同处理均可诱导大豆叶片PAL、POD、PPO、S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比单独接种疫霉菌处理的酶活持续时间长、峰值高;提前接种木霉有孢子发酵液后,第2 d再挑战接种大豆疫霉菌的处理诱导效果最好,PAL、POD、PPO和CAT 4种酶的活性在处理后第5 d达到最大值,分别是Petri培养液对照处理的2.5、6.6、4.8和3.5倍。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处理均可降低大豆疫病的发生。发酵液喷雾处理中,提前1d接有孢子发酵液,第2d接大豆疫霉菌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7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发酵液灌根处理中发酵液和疫霉菌同时灌根处理的防效最好,其防效为51.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菌株T115D发酵液不同接种量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以接有孢子的发酵液15 mL最高,防效为达7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木 大豆疫病 防御酶 盆栽防效
下载PDF
围护结构霉菌种类识别及生长风险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玉卿 高军 +1 位作者 章重洋 李景广 《暖通空调》 2021年第2期27-34,69,共9页
围护结构霉菌生长不仅会影响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还会危害室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健康。以上海市某居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集和DNA高通量测序,对围护结构中的霉菌种类进行了识别。基于菌种识别结果,选择文献中相应菌属的培养数据,建... 围护结构霉菌生长不仅会影响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还会危害室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健康。以上海市某居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集和DNA高通量测序,对围护结构中的霉菌种类进行了识别。基于菌种识别结果,选择文献中相应菌属的培养数据,建立了用于霉菌生长风险预测的等值线模型。基于最佳温度下霉菌生长速率和相对湿度的函数关系式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围护结构霉菌生长的温湿度边界LIM 0。通过定义长霉因子来表征不同建材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并给出了常用建材的长霉因子。基于上述模型,对上海市典型围护结构的霉菌生长风险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围护结构生长的主要霉菌种类为芽枝霉属菌、青霉属菌和曲霉属菌;控制室内相对湿度及选择合适的饰面材料是防止围护结构表面霉菌生长的2种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菌识别 等值线模型 菌生风险 建筑材料 长霉因子
下载PDF
长枝木霉对6种牧草种子发芽与生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臻 古丽君 +2 位作者 徐秉良 张树武 蒲崇建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4-570,共7页
为了解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对牧草种子发芽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用长枝木霉T6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3种禾本科和3种豆科牧草的种子及幼苗,分析种子形态学指标和幼苗生理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长枝木霉孢子... 为了解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对牧草种子发芽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用长枝木霉T6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3种禾本科和3种豆科牧草的种子及幼苗,分析种子形态学指标和幼苗生理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长枝木霉孢子悬浮液处理后,对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干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对其生理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外,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酶(PAL)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证明了长枝木霉对牧草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并筛选出孢子悬浮液最适的促生浓度为1×106个.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木 促生作用 生理效应 牧草
下载PDF
长柄木霉ACCC30150与哈茨木霉ACCC30371产厚垣孢子的液体培养条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顾金刚 律雪燕 +2 位作者 胡丹丹 李世贵 姜瑞波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6,共4页
对长柄木霉ACCC30150与哈茨木霉ACCC30371产生厚垣孢子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培养温度、初始pH值、氧气等因素对两菌株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均有影响。在培养基、培养温度、初始pH值不变的培养条件下,装瓶量对两菌... 对长柄木霉ACCC30150与哈茨木霉ACCC30371产生厚垣孢子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培养温度、初始pH值、氧气等因素对两菌株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均有影响。在培养基、培养温度、初始pH值不变的培养条件下,装瓶量对两菌株产生厚垣孢子数量的影响大于转速。两菌株产生厚垣孢子的最佳条件:长柄木霉ACCC30150为玉米秸秆粉或Gorodkowa培养基,在28℃、初始pH5.0、250r/min、装瓶量75ml/250ml下培养,10d后厚垣孢子数量达4.07×108个/ml;哈茨木霉ACCC30371为玉米秸秆粉培养基,在28℃、初始pH6.0、250r/min、装瓶量75ml/250ml下培养,10d后厚垣孢子数量达5.13×108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柄木 哈茨木 厚垣孢子 液体发酵
下载PDF
长梗木霉纤维素酶的产生及提取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谭宏 刘淑欢 +1 位作者 李剑英 郭楚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0-93,共4页
对长梗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ANU_3-958纤维素酶的产生及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曲培养144小时,固体曲与浸提液比例为1:7(W/V),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时所得纤维素酶活力最高。所得冻干纤维素酶粉经测定:羧甲基纤维素... 对长梗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ANU_3-958纤维素酶的产生及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曲培养144小时,固体曲与浸提液比例为1:7(W/V),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时所得纤维素酶活力最高。所得冻干纤维素酶粉经测定: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最高为2788.89IU/g,滤纸糖酶活(FPA)最高为79.44IU/g。相对固体曲得率平均为1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木 纤维素酶
下载PDF
长枝木霉对南方根结线虫致死和寄生作用的显微观察及测定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树武 徐秉良 +1 位作者 薛应钰 古丽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1,共6页
对不同时期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的致死和寄生作用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室内测定。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侵染初期长枝木霉分生孢子吸附或寄生在虫体的表面,... 对不同时期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龄幼虫的致死和寄生作用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室内测定。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侵染初期长枝木霉分生孢子吸附或寄生在虫体的表面,并且分生孢子萌发产生大量的菌丝穿透虫体体壁。侵染后期被分生孢子寄生的虫体开始出现畸形,且寄生的部位出现缢缩和溶解,甚至有的虫体完全溶解。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致死和寄生作用,并且不同浓度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第14天浓度为1.5×107个/mL的长枝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对2龄幼虫的寄生率为87.33%,以及72h后2龄幼虫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8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木 南方根结线虫 致死和寄生作用
下载PDF
长枝木霉TlCC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斌 Ali Khatib Bakar +2 位作者 刘金亮 张世宏 潘洪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8-345,共8页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TlCC,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对该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并对其生长培养基、光照、温度、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pH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 longibrac...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木霉TlCC,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对该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并对其生长培养基、光照、温度、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pH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 longibrachiatum)。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lCC在PDA上生长量最大,查氏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生长量最小;不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无明显差异,但在连续光照条件下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在15~40℃范围能够生长产孢,在35℃时菌丝生长最快,但产孢量在25~35℃最大;果糖最能促进菌丝生长,果糖、可溶性淀粉最有利于产孢;谷氨酸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都有促进作用;Cu最能促进菌丝生长,而Zn、K和Mg则对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Cu最有利于产孢,Zn对产孢明显抑制;在pH值在2~10范围内均可生长,在pH为5时为生长最佳,在pH值3~7范围内最有利于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鉴定 ITS 枝木TlCC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长梗木霉感染引起的腹膜炎1例报道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建 何丽华 +3 位作者 倪丽君 吕莉 邓淑文 吴文娟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176-1178,共3页
木霉属真菌是-类常见的植物腐生菌和木腐菌,一直被认为是污染菌.木霉引起侵袭性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侵袭性感染的报告尤为多见[1-3].长梗木霉是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较为常见的菌种[3-4].本研究将分析1例长梗木霉感染... 木霉属真菌是-类常见的植物腐生菌和木腐菌,一直被认为是污染菌.木霉引起侵袭性感染的报道越来越多,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侵袭性感染的报告尤为多见[1-3].长梗木霉是引起侵袭性真菌感染较为常见的菌种[3-4].本研究将分析1例长梗木霉感染引起的侵袭性腹膜炎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木 腹膜炎 腹膜透析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利用马铃薯残渣等废弃物生产长枝木霉颗粒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景芳 徐秉良 +1 位作者 古丽君 张树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7,共7页
【目的】利用马铃薯残渣等废弃物作为培养基质研制一种具有较高产孢量和较长货架期的长枝木霉颗粒剂.【方法】通过测定长枝木霉在马铃薯残渣、餐厨垃圾、植物叶片等培养基质中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发酵的方法,筛选... 【目的】利用马铃薯残渣等废弃物作为培养基质研制一种具有较高产孢量和较长货架期的长枝木霉颗粒剂.【方法】通过测定长枝木霉在马铃薯残渣、餐厨垃圾、植物叶片等培养基质中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发酵的方法,筛选生产长枝木霉的最佳培养基质,并研究其加工工艺.【结果】培养基质筛选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基质中杨树叶和泡桐叶产孢量最高,为1×109 cfu/g,经1∶1混合加入不同餐厨垃圾后均能产孢,但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均较马铃薯残渣低,故确定马铃薯残渣为最佳固体培养基质;加入珍珠岩后的马铃薯残渣固体培养基,产孢量明显提高,且与珍珠岩5∶1混合,产孢量最大,为5.66×109 cfu/g;马铃薯残渣液体培养基的浓度为60mL/g时产孢量最高,为9.995×108 cfu/g,但显著低于其固体培养基;加工工艺优化表明:最佳的粘结剂为凹凸棒土,最佳贮藏容器为黑色玻璃瓶,最长贮藏期可达8个月,萌发率为53.81%.【结论】最终获得生产长枝木霉颗粒剂的最佳培养基质并优化了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木 马铃薯残渣 培养基质 颗粒剂 加工工艺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株T05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吉海龙 伊洪伟 池玉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包括菌落的对峙培养试验,挥发性物质和4种分生孢子提取物的抑菌试验。对峙培养试验表明,T05对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包括菌落的对峙培养试验,挥发性物质和4种分生孢子提取物的抑菌试验。对峙培养试验表明,T05对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Valsa sordida))均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高达88.4%和91.9%;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B.cinerea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高达91.9%,而对V.sordida抑菌作用较弱,最高为37.2%;甲醇、乙醇、Na OH、超声波破碎水抽提4种分生孢子提取物对V.sordida的抑菌试验表明,Na OH提取物100倍液的抑菌率最高,为76.3%,而甲醇和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稍弱,超声波水法的提取物仅对病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木 抑菌活性 拮抗机制 病菌 杨树烂皮病菌
下载PDF
长枝木霉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孢和菌丝生物量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6
17
作者 池玉杰 伊洪伟 吉海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采用PDB培养基,对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分生孢子、菌丝和厚垣孢子的理想条件进行了筛选,分别测试了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供氧量和初始接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 采用PDB培养基,对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分生孢子、菌丝和厚垣孢子的理想条件进行了筛选,分别测试了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供氧量和初始接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下,菌株T05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液初始pH=12、供氧条件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40 m L、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00 m L的情况下初始接菌量为0.5 m L,在这样的培养条件下培养5~7 d;产生菌丝和厚垣孢子的适宜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最适温度较低为20℃培养5 d;培养液初始pH值接近中性为6;供氧条件是初始装液量较多较有利,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60 m L;初始接菌量是较少较有利,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00 m L的情况下接菌量为0.05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木 液态发酵 分生孢子 产孢量 菌丝生物量 厚垣孢子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与长枝木霉对杂交竹梢枯病的协同增效生防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谯天敏 张静 朱天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对杂交竹梢枯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通过室内抗生素、紫外诱变和杀菌剂胁迫培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突变菌株,此突变体在形态特征、平板抑菌活性上与原始菌株差异不显著,且具有长期稳定的抗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对杂交竹梢枯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通过室内抗生素、紫外诱变和杀菌剂胁迫培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突变菌株,此突变体在形态特征、平板抑菌活性上与原始菌株差异不显著,且具有长期稳定的抗药性。田间喷施突变菌株菌悬液或孢子悬液可以使其成功定殖到杂交竹叶表面。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的亲和性研究显示,二者浓度低于108cfum L,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具有高度亲和性,这有利于2菌株在杂交竹梢枯病生物防治中协同作用的发挥。利用铜绿假单胞菌悬液和长枝木霉孢悬液进行梢枯病菌田间协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预先接种拮抗菌防效最高,其次是同时接种,后施拮抗菌防效最低,说明铜绿假单胞菌和长枝木霉均有良好的防病作用。另外,2菌株的联合使用在3种处理中防效均最优,尤其是在先接种病原菌的处理中,协同防效得到很大提高,说明二者联合使用有良好的梢枯病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绿杂交竹 枝木 铜绿假单胞菌 梢枯病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长枝木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苏 李献 +4 位作者 李玮 毕方方 林玲 韦俏娜 张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1,共4页
研究优化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菌株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细胞及再生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菌龄、破壁酶组成、酶解反应温度及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结... 研究优化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JK-15菌株菌丝体制备原生质体细胞及再生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菌龄、破壁酶组成、酶解反应温度及时间、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进行了筛选优化。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JK-15的最适条件为菌丝体菌龄18 h,混合酶组成配比为1.5%蜗牛酶∶1.5%纤维素酶∶0.1%溶壁酶,酶解条件为30℃条件下酶解2.5 h,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山梨醇,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中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蔗糖,实验结果为长枝木霉JK-15的育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木 原生质体 生物防治 育种
下载PDF
生防长枝木霉菌株T05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池玉杰 伊洪伟 刘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T05在PDA、ME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以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T05在PDA、ME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以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 H值为4~10,最适p H=6。在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维生素是VB1。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当其分别在PDB、2%蔗糖水和自来水中时,以在PDB中的孢子萌发率最高。在PDB中,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接种后8 h就有15%的萌发率,在16~24 h内萌发率为25.33%~4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木 生物防治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 分生孢子萌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