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8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骨骨不连的发病率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孟奇 李朋 +2 位作者 杜刚强 孙鸿朔 张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7期1062-1066,共5页
骨不连是骨折并发症之一,其发病部位及病因多样化,治疗方式也不完全相同。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临床骨科医师棘手的难题。多数骨不连发生在长骨骨折后,以锁骨、肱骨、前臂、股骨、胫骨为主。临床治疗中,存在多种手术方式可供... 骨不连是骨折并发症之一,其发病部位及病因多样化,治疗方式也不完全相同。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临床骨科医师棘手的难题。多数骨不连发生在长骨骨折后,以锁骨、肱骨、前臂、股骨、胫骨为主。临床治疗中,存在多种手术方式可供选择。笔者就近年来长骨骨不连的发病率及手术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骨不连手术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发病率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郝素平 王伟 李生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联合检测对早期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15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1、4、8、12周时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将患者分为延迟愈合组(30例)和正常愈合组(126例),比较两组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对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早期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骨折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在治疗后8周达高峰,随后下降。骨折术后4、8、12周时,延迟愈合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低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是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PINP和β-CTX联合检测预测长骨骨折延迟愈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P <0.05)。结论 术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四肢长骨骨折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延迟愈合 骨转化标志物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哺乳动物破碎长骨反映的古人类行为
3
作者 王晓敏 刘连强 +3 位作者 陈国鹏 李锋 谢飞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5,共15页
马圈沟遗址是东北亚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现已发现并确认距今1.76~1.26 Ma之间的17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层,为探讨早更新世东北亚地区最早人类的扩散与生存适应方式提供了关键材料。本文以距今1.... 马圈沟遗址是东北亚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现已发现并确认距今1.76~1.26 Ma之间的17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层,为探讨早更新世东北亚地区最早人类的扩散与生存适应方式提供了关键材料。本文以距今1.66 Ma的马圈沟遗址第3文化层2001~2003年出土的大、中型哺乳动物长骨为研究材料,开展骨骼破碎方式的分析。研究表明,这批长骨化石以残段及残片为主,通过对它们的断口形态和质地,特别是破裂断口的角度进行测量、统计以及分析,发现大多数长骨是在新鲜状况下破裂的,而古人类很可能是敲碎骨骼和取食骨髓的主体;食肉类动物也造成了一些骨骼的破裂,但应该发生在古人类的行为之后。本文是首次对中国北方早更新世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破碎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为讨论早更新世古人类与食肉类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更新世 泥河湾盆地 埋藏学 破碎长骨 人类行为
下载PDF
基于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的新型仿生人工骨膜修复材料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成洲 王鹏 +2 位作者 张海波 任聪慧 贾宝欣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的新型仿生人工骨膜修复材料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临朐县人民医院因外伤致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碎骨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观察基于Ⅰ型胶原蛋白和羟基磷灰石的新型仿生人工骨膜修复材料在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临朐县人民医院因外伤致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碎骨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同意术中使用人工骨膜修复材料进行分组研究,未使用者纳入对照组(n=54),使用骨膜修复材料者纳入观察组(n=66)。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复查X线,进行为期1年的持续随访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伴游离骨块中的患者应用人工骨膜修复材可促进骨折的修复愈合,减少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膜修复材料 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 游离骨块 骨折延迟愈合
下载PDF
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白毅 孟靖 +1 位作者 薛滋平 赵云罡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21-0124,共4页
分析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70例下肢长骨骨裂的病人,采用病例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 分析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70例下肢长骨骨裂的病人,采用病例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肢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该组术后下肢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传统方法结合早期康复锻炼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 早期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长骨骨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姚广源 董平 +4 位作者 吴昊 柏梅 党嬴 王悦 胡凯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89-296,共8页
创伤性骨折及应力性骨折为骨科常见疾病,其愈合过程中的骨转换、骨修复以及促进骨折愈合的相关研究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基础医学实验常选用动物四肢长骨骨折模型来研究各种干预措施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而骨折愈合是一个受到多因素影... 创伤性骨折及应力性骨折为骨科常见疾病,其愈合过程中的骨转换、骨修复以及促进骨折愈合的相关研究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基础医学实验常选用动物四肢长骨骨折模型来研究各种干预措施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而骨折愈合是一个受到多因素影响,并涉及多分子、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因此,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其作用机制、加速成果转化和提高临床疗效,在实验研究中选择适宜的动物骨折模型制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实验研究中常用作长骨骨折模型的动物种类和造模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归纳出骨缺损法、物理撞击法、力学弯折法、开放截骨法和钻孔法等5种方法,并对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横向对比,旨在为骨折愈合干预机制研究提供适宜的骨折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骨折愈合 长骨
下载PDF
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用于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治疗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吕士金 孙意红 于莉芝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用于Masquelet技术治疗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6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0例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asquelet技术中第二期诱导膜内植骨固定方式的不... 目的比较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用于Masquelet技术治疗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6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0例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asquelet技术中第二期诱导膜内植骨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髓内钉固定组(n=30)与钢板固定组(n=30)。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髓内钉固定组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短于钢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髓内钉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钢板固定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髓内钉固定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钢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有助于提高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固定 Masquelet技术 髓内钉固定 成人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周常保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76-78,8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malinvi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mited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malinvi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mited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钢板固定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宜春新建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MIPPO技术结合LISS钢板固定治疗,分析2组围术期指标、关节功能变化情况、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恢复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失血量更少(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将MIPPO技术与LISS钢板固定联合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较大限度改善围术期指标,增强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运动能力恢复,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微创内固定系统 钢板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吴丙广 刘智曼 李慧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3期71-74,共4页
目的 观察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四肢长骨骨折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1例)采用弹性髓内钉... 目的 观察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四肢长骨骨折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1例)采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 小儿四肢长骨骨折 并发症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徐金玥 吕玉玲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4期98-101,共4页
目的 观察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pMDT)模式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就诊的四肢长骨骨折手术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取红蓝信封法分设参比组(常规护理,n=32)、分析组(pMDT... 目的 观察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pMDT)模式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就诊的四肢长骨骨折手术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取红蓝信封法分设参比组(常规护理,n=32)、分析组(pMDT模式护理,n=33)。比较术后各项康复指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2d、术后3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问卷(SCSQ)]差异;比较干预1周后疼痛控制满意度[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差异。结果 与参比组比较,分析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更短,术后1d、术后2d、术后3d VAS评分显著更低(P<0.05);干预1周后分析组VAS评分及SCSQ消极应对评分更低(P<0.05);疼痛控制各项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 将pMDT模式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术后护理中,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应对方式,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疼痛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长骨骨折 术后疼痛 多学科协作式疼痛管理
下载PDF
长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5例临床病理分析
11
作者 谢乐 莫超华 +3 位作者 袁健祥 李红玲 黄颖欣 毛荣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6-1240,共5页
目的探讨长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florid reactive periostitis,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长骨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等,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FISH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长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florid reactive periostitis,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长骨F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等,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FISH法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长骨FRP影像学表现为与骨膜相连的肿块影,可见程度不等的骨膜反应。镜下主要包含成熟程度不一的反应性新生骨和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两种成分,成纤维细胞表达vimentin、SMA等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标志物。Ki-67增殖指数为1%~4%。FISH检测可见USP6基因断裂重排。结论长骨FRP属罕见的良性皮质旁骨病变,以显著的骨膜反应和骨旁软组织纤维骨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由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与骨旁骨肉瘤等恶性病变的鉴别,其正确诊断具有挑战性,需要全面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评估。治疗方式包括抗炎休息、肿块完整切除等,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 长骨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下载PDF
VSD技术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王郑钢 刘伟 +2 位作者 肖湘君 向磊 刘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0例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两组...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20例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普通灌洗引流,研究组运用VSD技术持续冲洗。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3、7 d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并记录清创手术次数、骨水泥置入后8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含量,同时在术后1、2、3、6、8、12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的PCT、CRP、ESR、WBC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3、7 d,研究组的PCT、CRP、ESR、WBC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清创手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两组的BM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骨水泥置入后8周,研究组的BM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6、8、12个月,研究组的Samantha X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技术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长骨感染性骨缺损能有效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减少清创次数,提高BMP含量,促进骨缺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Masquelet技术 长骨感染性骨缺损 炎症指标 骨缺损愈合
下载PDF
长骨牵开器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金华 蔡鹏飞 +3 位作者 汪志明 陈仁盛 浮苗 赵巍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目的探讨长骨牵开器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长骨牵开器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15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Flynn et al提出的下肢骨折评分标准评... 目的探讨长骨牵开器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长骨牵开器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15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Flynn et al提出的下肢骨折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1~65 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中透视7~15次,住院时间2~6 d。术中无血管神经以及肌肉牵拉伤,牵拉置入斯氏针处无骨折以及渗出感染。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5~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9~18周。末次随访时,患儿均可下地完全负重行走,无跛行,内固定无失效断裂,下地负重后无大腿疼痛、局部压痛以及纵向叩击痛;髋关节屈曲130°~135°,膝关节伸直0°~5°、屈曲120°~140°;根据Flynn et al提出的下肢骨折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13例,良2例。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采用长骨牵开器辅助复位操作简便,复位质量可靠,同时能维持骨折断端复位,方便弹性髓内钉的置入,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牵开器 儿童 股骨干骨折 弹性髓内钉
下载PDF
四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清创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建强 韩涛 +1 位作者 李闯兵 高秋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3期179-182,共4页
四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骨科难题,目前多采用手术清除局部病灶联合抗菌药物等多种手段治疗。但是,目前彻底清创手术治疗现无统一的指南或专家共识,清创范围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术前评估应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 四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骨科难题,目前多采用手术清除局部病灶联合抗菌药物等多种手段治疗。但是,目前彻底清创手术治疗现无统一的指南或专家共识,清创范围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术前评估应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等多个方面确定手术指征及清创范围,术中视组织情况分辨并切除病变组织,同时辅以皮瓣、骨水泥、生物材料等多种外科技术填充无效腔。本文就四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疾病特点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清创 四肢长骨
下载PDF
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王鹏瑞 吴国平 +3 位作者 石少辉 张伟 张群 聂少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60-766,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的13例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4~55岁;股... 目的:探讨采用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的13例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4~55岁;股骨4例,胫骨9例;创伤性骨髓炎10例,血源性骨髓炎3例。13例患者的骨髓炎Cierrny-Mader解剖分型均为Ⅲ型局限型。观察患者骨愈合、创面愈合、术后并发症及关节活动度情况。采用Paley评价标准观察骨性结果和功能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拆除外固定架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70个月,搬移时间54~158 d,带架时间6.8~19.5个月,外固定指数每厘米1.23~1.60个月。根据Paley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13例;功能结果,优12例,良1例。2例患者对合端愈合不良,经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1例患者延长部位骨痂矿化欠佳,应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无骨髓炎复发,无再骨折发生,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及轴向偏移,均对下肢外观及功能满意。术前膝、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0°~150°、35°~80°,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10°~140°、30°~75°。结论:半侧骨段纵向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半侧骨段缺损的疗效确切,可简化外固定架构型,减少固定针数,降低针道感染发生率,减短外固定架佩戴时间,但该术式技术要求较高,且需注意延长区骨痂生长及对合端骨愈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长骨 半侧骨段缺损 半侧骨段纵向搬移 骨感染
下载PDF
长骨中心型软骨来源肿瘤的诊疗分析
16
作者 曹其亮 荆珏华 +4 位作者 谢武昆 黄斐 余水生 吴钟汉 王景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长骨中心型软骨来源肿瘤病理结果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四肢长骨中心型软骨来源肿瘤患者13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52.78岁;发生肱骨近端3例(23.1%),股骨下段9例(69.2%),胫... 目的探讨长骨中心型软骨来源肿瘤病理结果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四肢长骨中心型软骨来源肿瘤患者13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52.78岁;发生肱骨近端3例(23.1%),股骨下段9例(69.2%),胫骨上段1例(7.7%)。分析X射线、三维CT和MRI检查影像学特征(皮质破坏、病灶纵轴长度、髓腔内扇形钙化、MRI瘤周水肿)、手术重建方法(单纯刮除植骨、刮除植骨内固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诊断(内生软骨瘤、软骨肉瘤Ⅰ级、软骨肉瘤Ⅱ级)。随访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评分及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随访患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13例长骨中心型软骨来源肿瘤均获得随访,除1例随访3个月以外,其余随访17~103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内生软骨瘤6例,软骨肉瘤Ⅰ级5例,软骨肉瘤Ⅱ级2例。手术重建方式中13例均选择刮除术,其中1例选择骨水泥填充,12例选择植骨;7例选择内固定,6例选择无内固定。术前影像学特征上内生软骨瘤与软骨肉瘤在骨皮质累及、髓腔内扇形钙化、纵轴长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瘤周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vs 46.2%。P<0.05)。重建方式选择方面,内固定与无内固定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MSTS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相似影像学表现的长骨中心型软骨来源肿瘤病理异质性较大,治疗上首选病灶刮除术,重建方式无论选择内固定还是无内固定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 内生软骨瘤 软骨肉瘤Ⅰ级 软骨肉瘤Ⅱ级 病灶刮除植骨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长骨病理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曹其亮 谢武昆 +4 位作者 张积森 黄斐 余水生 孙健 张理乾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657-659,共3页
目的观察长骨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假体置换手术和内固定手术在恶性肿瘤所致长骨病理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肢体长骨病理性骨折患者21例,随访至2023年1月,回顾性分析骨肿瘤性质和术后3个月的... 目的观察长骨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假体置换手术和内固定手术在恶性肿瘤所致长骨病理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肢体长骨病理性骨折患者21例,随访至2023年1月,回顾性分析骨肿瘤性质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以及MSTS评分;同时,分析假体置换手术和内固定手术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并随访观察肿瘤局部复发、新发转移及结局情况。结果21例中,恶性骨肿瘤13例,良性骨肿瘤8例;男14例,女7例,患者年龄(45.19±21.34)岁。恶性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中,假体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内固定组(P<0.05),但两组年龄、性别和平均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假体置换组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内固定组,而MSTS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良性骨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均未见肿瘤复发,骨折愈合良好;13例恶性骨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中,有11例出现新发转移病灶,4例原骨折部位局部复发,7例在随访期限内死亡。结论对于肢体长骨病理性骨折,良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手术疗效均较好;对于恶性肿瘤所致的病理性骨折,相较于内固定手术而言,采用假体置换手术的时间更短,术后功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置换 内固定 病理性骨折 肢体长骨
下载PDF
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詹和道 姚江凌 崔红旺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16-519,567,共5页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植入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及观察组(植入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比较两组术前细菌检查及耐药性;比较两组感...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植入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及观察组(植入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比较两组术前细菌检查及耐药性;比较两组感染指标、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周X线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抑郁评估量表(PHQ-9)及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结果两组细菌检查及耐药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感染指标均存在差异,感染指标观察组术后1周、对照组术后6周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PHQ-9及GAD-7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效果良好,且抗感染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万古霉素 氢氧化钙 骨水泥 下肢长骨
下载PDF
用斜单切口旋转截骨修复长骨复杂畸形的数学分析和应用
19
作者 高玮彤 郭鹏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98-3502,共5页
背景: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治疗长骨畸形在截骨后保持了最大的接触面积且没有骨丢失,但必须进行完善的术前计划。目的:精确确定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方法:提出了一种对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 背景: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治疗长骨畸形在截骨后保持了最大的接触面积且没有骨丢失,但必须进行完善的术前计划。目的:精确确定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方法:提出了一种对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数学过程的改进方法,明确了畸形角度和扭曲角度变形的定义,计算出旋转角度和截骨平面法线方向,得到截骨平面。结果与结论:应用实例验证表明,基于该方法计算结果进行长骨畸形纠正准确,骨断端接触紧密。该方法能精确确定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提高了截骨的准确性,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同时提高了临床应用、计算机模拟切骨、3D打印切骨导板时使用的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畸形长骨 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 数学分析 应用
下载PDF
骨搬运与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治疗长骨感染合并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万淼 邓雪云 郭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骨搬运与Masquelet诱导膜技术在长骨感染合并大段骨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长骨感染合并大段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Masquelet诱导膜技... 目的探讨骨搬运与Masquelet诱导膜技术在长骨感染合并大段骨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0例长骨感染合并大段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Masquelet诱导膜技术,20例)与对照组(骨搬运法,2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次数、临床愈合时间、下肢完全负重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ereadez-Esteve骨痂评分、Iowa评分。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次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下肢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ereadez-Esteve骨痂评分及Iowa评分中的膝、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quelet诱导膜技术可有效加快长骨感染合并大段骨缺损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运 Masquelet诱导膜技术 长骨感染 大段骨缺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