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王家河地区长61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平 王景丽 +5 位作者 刘林玉 王鸿俊 郑锐 李南星 樊时华 林旭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2012年第1X期32-35,共4页
通过收集鄂尔多斯盆地王家河地区的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和试油生产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王家河地区长61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特征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测井曲线与岩心分析数据识别出砂岩层、泥岩层以... 通过收集鄂尔多斯盆地王家河地区的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和试油生产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王家河地区长61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特征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测井曲线与岩心分析数据识别出砂岩层、泥岩层以及泥质、粉砂质夹层,利用交会图技术得出常规油、水和干层的测井解释标准,对测井数据重新解释,划分出有效层段,为储层的有效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王家河地区 三叠系延 长61储层 四性关系
下载PDF
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微相及物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郑库 欧成华 李凤霞 《石油仪器》 2007年第5期51-54,101,共4页
沉积微相和物性研究是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储层预测和评价的基础。文章运用地质、测井等方法,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岩心观察、取心井岩性和砂... 沉积微相和物性研究是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储层预测和评价的基础。文章运用地质、测井等方法,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岩心观察、取心井岩性和砂体分布特征,建立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的沉积相模式,并将沉积微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远砂坝、席状砂、河口坝5种微相类型。结合该区域地质背景资料,通过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单井相的划分,绘制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时期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图,分析了长61储层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规律。最终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的物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长61储层 分流河道 物性
下载PDF
宝塔油田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岩 吴洪帅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1-84,共4页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岩石学特征,进一步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较少,主要为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储层物性较差,为...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岩石学特征,进一步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较少,主要为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储层物性较差,为一套特低孔一特低渗致密储层;长61储层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到岩性和物性控制,其次受到注采井网的影响;长61-1小层剩余油较多,比较容易动用,其次为长61-2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则沟区块 长61储层 储层特征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沿河湾探区长61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定量预测研究
4
作者 周新桂 饶巧 +2 位作者 夏岩 张林炎 范昆 《低渗透油气田》 2007年第3期40-46,共7页
根据露头地层、钻井及岩石薄片等资料对构造裂缝进行了详细观测统计,分析了沿河湾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1储层构造裂缝的基本特征、裂缝力学性质和裂缝有效性。并以长61构造裂缝观测值为依据、以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岩石破裂法... 根据露头地层、钻井及岩石薄片等资料对构造裂缝进行了详细观测统计,分析了沿河湾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1储层构造裂缝的基本特征、裂缝力学性质和裂缝有效性。并以长61构造裂缝观测值为依据、以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岩石破裂法和能量法相综合,对长61储层构造裂缝分布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为沿河湾地区进一步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构造裂缝 定量预测 长61储层 沿河湾地区
下载PDF
低孔、特低渗储层四性关系综合研究——以安塞油田砖窑湾地区长61储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水胜 闪晨晨 孔祥熙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为了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域预测的精度,本文通过储层岩性、测井、试油及多种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安塞油田砖窑湾地区长61储层"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为了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域预测的精度,本文通过储层岩性、测井、试油及多种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安塞油田砖窑湾地区长61储层"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最终确定研究区长61储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电性下限标准为声波时差≥227.7μs/m,电阻率≥15Ω·m,并在含油饱和度≥47%,物性下限标准为孔隙度≥10%,渗透率≥0.15mD。并此标准上对研究区未试油层段进行精细二次解释,对比试油试采、生产动态情况,发现本次二次解释符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性关系 参数下限 二次解释 长61储层 安塞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1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特征与孔隙度定量恢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继伟 朱玉双 +3 位作者 饶欣久 周树勋 吴英强 杨红梅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共10页
在对大量岩心和薄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高压压汞等实验手段,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1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孔隙演化进行了定量恢复。结果表明:胡尖山地区长61储层整体处... 在对大量岩心和薄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高压压汞等实验手段,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1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孔隙演化进行了定量恢复。结果表明:胡尖山地区长61储层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且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发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压实作用破坏了大量原生粒间孔,是导致研究区储层致密最主要的因素,孔隙度平均减少了18.41%,孔隙空间损失率达56.62%;胶结作用次之,在堵塞了孔隙空间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增强了颗粒的抗压实强度,孔隙度平均降低了10.38%,孔隙空间损失率达19.78%;溶蚀作用使碎屑颗粒及填隙物等不稳定组分溶解而产生大量的次生孔隙,从而改善了储层物性,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2.26%。根据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将该区长61致密砂岩储层划分出绿泥石膜剩余粒间孔相、剩余粒间孔相、长石溶蚀相、黏土矿物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及压实相等6种成岩相带,绿泥石膜剩余粒间孔相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剩余粒间孔相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度定量恢复 有利成岩相带 长61储层 胡尖山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1储层构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清华 刘俊 +3 位作者 程欣 李祥 卢迎波 刘一慧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9期22-24,共3页
安塞油田王窑地区的主要储集层是水下分流河道。根据岩心照片和连井剖面资料提出了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的6级划分方案。该区储层砂体在垂向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深切和浅切样式,在平面上主要表现为交切条带式。最后根据建立的储层构型,... 安塞油田王窑地区的主要储集层是水下分流河道。根据岩心照片和连井剖面资料提出了该区水下分流河道的6级划分方案。该区储层砂体在垂向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深切和浅切样式,在平面上主要表现为交切条带式。最后根据建立的储层构型,得出该区的剩余油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61^1储层 水下分流河道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靖安油田大路沟区长6_1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温德顺 李涛 +1 位作者 陈章顺 卜广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35-37,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大路沟区长61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结构、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属低孔超低渗储层。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高压压汞等测试技术手段,对大路沟地区长61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储层以剩余...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大路沟区长61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结构、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属低孔超低渗储层。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高压压汞等测试技术手段,对大路沟地区长61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储层以剩余粒间孔和浊沸石溶孔为主,喉道细小,孔喉结构复杂多样,储层连通性较好。储层最小流动半径为0.1μm,有效孔隙体积只占总孔隙体积的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路沟 长61储层 孔隙结构 孔喉 连通性
下载PDF
安塞砖窑湾地区长6_1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霍磊 孙卫 +3 位作者 李长政 陈斌 陈强 张鹏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5-50,共6页
通过观察大量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结合样品测试数据做综合分析。在沉积环境和沉积框架下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安塞砖窑湾地区长61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以及成岩相。认为研究区长61储层为一套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 通过观察大量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结合样品测试数据做综合分析。在沉积环境和沉积框架下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安塞砖窑湾地区长61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以及成岩相。认为研究区长61储层为一套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储层主要岩性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结构和成分成熟度中等。其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期的晚期阶段。可划分为5个成岩相,物性由好到坏依次是绿泥石胶结-溶孔残余粒间孔相、水云母胶结-粒间孔-溶蚀孔相、碳酸盐胶结-弱溶蚀孔相、浊沸石胶结-弱溶蚀孔相、压溶-压实相。不同成岩相的划分对于研究区储层评价以及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长61储层 砖窑湾 成岩作用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测井识别差异性分析:以姬塬油田王盘山长6_1储层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进 孙卫 +2 位作者 杨波 樊秀江 吴彦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2-1193,共12页
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照片、恒速压汞等资料,综合考虑物源、黏土矿物类型、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等参数将王盘山长61储层划分成6种不同组合类型成岩相,其中优势储集成岩相为高岭石+绿泥石胶结-粒间孔相、高岭石胶结-溶孔+粒间孔... 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照片、恒速压汞等资料,综合考虑物源、黏土矿物类型、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等参数将王盘山长61储层划分成6种不同组合类型成岩相,其中优势储集成岩相为高岭石+绿泥石胶结-粒间孔相、高岭石胶结-溶孔+粒间孔相、绿泥石+高岭石胶结-溶孔相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成岩相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测井响应特征不同,各成岩相微观孔喉差异明显,尤其体现在毛管压力曲线和喉道上,喉道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性好于孔隙半径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性,优势成岩相孔喉半径较均匀、连通性好、渗流能力较强,相同进汞压力条件下进汞饱和度高;利用自然伽马、声波时差、电阻率等测井曲线,归纳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各成岩相测井响应识别模板,确定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定量判别标准,最终实现储层纵向上成岩相的识别与划分,为低渗透砂岩储层甜点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1储层 成岩相 恒速压汞 喉道 测井曲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6_1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白金莉 李文厚 +1 位作者 姜瑀东 张梦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8-205,共8页
旬邑地区长61储层致密,研究程度低,勘探开发潜力大,为了对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铸体薄片、扫面电镜、高压压汞、X衍射、核磁共振等方法,利用大量样品的分析测试数据和叠合图像对旬邑地区长61储层砂岩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 旬邑地区长61储层致密,研究程度低,勘探开发潜力大,为了对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铸体薄片、扫面电镜、高压压汞、X衍射、核磁共振等方法,利用大量样品的分析测试数据和叠合图像对旬邑地区长61储层砂岩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长61储层砂岩岩性为以深灰色、灰色细-粉细粒为主的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孔隙类型以小孔隙为主,发育Ⅲ类储层,属于特低孔、超低渗油藏。沉积、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河道砂为主力储集空间带,压实-压溶作用使得原始孔隙度减少32.4%,而胶结作用损失44%,建设性溶蚀作用增加面孔率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旬邑地区 长61储层 成岩作用 沉积作用
下载PDF
姬原西部延长组长6_1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妥成荣 王琪 +6 位作者 马晓峰 马东旭 田兵 徐永 吉红杰 郝乐伟 郭瑞良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64-271,共8页
针对姬原油田西部区块长6_1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较复杂的问题,文章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资料分析手段,对其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研究区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 针对姬原油田西部区块长6_1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较复杂的问题,文章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资料分析手段,对其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研究区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通过成岩作用、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综合研究,划分出了4种主要的成岩相:弱压实—强溶蚀相;中等溶蚀—硅质胶结—高岭石充填相;中等压实—弱溶蚀相和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最后结合储层常规测井特征对各成岩相在剖面上分布规律、组合模式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长6_1储层在剖面上的岩相组合模式主要有侧向封堵式、同心环式和纵向互层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原西部 长61储层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岩相组合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沿河湾探区低渗储层长6_1构造裂缝主要形成期应力环境判识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新桂 张林炎 +3 位作者 黄臣军 刘格云 万晓龙 鄢犀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3-851,共9页
开展储层裂缝预测研究,首先必须认识构造裂缝形成的期次及其古应力状态。通过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1储层岩石声发射实验得出的古构造历史有效最大主应力记忆出现率,厘定鄂尔多斯盆地沿河湾探区长61储层构造裂缝形成时最大主应力介于79.12-8... 开展储层裂缝预测研究,首先必须认识构造裂缝形成的期次及其古应力状态。通过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1储层岩石声发射实验得出的古构造历史有效最大主应力记忆出现率,厘定鄂尔多斯盆地沿河湾探区长61储层构造裂缝形成时最大主应力介于79.12-89.99 MPa之间。通过岩石古应力分期、裂缝充填物包裹体测温和期次测定,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分析,确定延长组储层构造裂缝主要形成期为燕山期。通过露头区地层和覆盖区定向岩心共轭裂缝或节理应变测量,恢复了沿河湾地区燕山期构造运动三轴应力状态,即最大主应力(1δ)方向为NW—SE向,优势方位129°∠10°,最小主应力(3δ)优势方位36°∠7°,中间主应力(2δ)近于垂直。裂缝主要形成期及其古应力状态研究成果为沿河湾探区长61低渗储层构造裂缝分布和发育规律定量预测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形成期 构造应力环境 61低渗储层 沿河湾探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延长组长6_1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付文耀 刘春武 +1 位作者 刘丽丽 王俊英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5-49,4,共5页
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压汞曲线等分析资料,对胡尖山油田长61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储集空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控制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胡尖山油田长61储层岩性主要为极细-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 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压汞曲线等分析资料,对胡尖山油田长61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和储集空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控制储层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胡尖山油田长61储层岩性主要为极细-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片状和弯片状喉道为主要渗流通道。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长61储层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柳坪坝地区沉积微相与油水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景丽 刘林玉 +5 位作者 李阳 宋平 王鸿俊 齐桂民 刘晓峰 王娜 《地下水》 2012年第2期186-188,共3页
油水分布规律的准确掌握对柳坪坝区的后期开发、投资决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地质岩心观察、地质录井、岩样分析化验、测井解释、压裂试油等资料,对柳坪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T3y3进行地层的纵向划分对比及绘制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 油水分布规律的准确掌握对柳坪坝区的后期开发、投资决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地质岩心观察、地质录井、岩样分析化验、测井解释、压裂试油等资料,对柳坪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T3y3进行地层的纵向划分对比及绘制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阐述了不同微相砂体所具有的物性、岩性、结构构造、非均质性等,而这些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油水的分布、储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关系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特征 长61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