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层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充注下限 被引量:21
1
作者 邓亚仁 任战利 +3 位作者 马文强 陈西泮 杨桂林 南卡俄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8-294,共7页
石油充注下限是致密油成藏研究的基础。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层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十分复杂,储层微观结构是影响石油充注的关键。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CT方法定量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喉道特征;采用力学方法、录井分析法以及... 石油充注下限是致密油成藏研究的基础。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层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十分复杂,储层微观结构是影响石油充注的关键。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CT方法定量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喉道特征;采用力学方法、录井分析法以及有效孔喉法综合分析致密储层充注物性下限与充注孔喉下限。研究结果表明,致密储层孔隙大小以纳米和亚微米级为主,孔隙平均半径为1.2μm,喉道平均半径为0.1μm,属于细孔—微细喉储层。经计算,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充注下限为4.5%,渗透率充注下限为0.04×10^(-3)μm^2,源储界面储层孔喉充注直径下限为15.77 nm,储层内部孔喉充注直径下限为24 nm。综合分析认为油气能充注纳米级孔,根据压实及胶结程度由弱至强,最终石油分别以油珠状、喉道状和薄膜式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致密油储 充注下限 赋存 长8层 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姬源油田池46井区长8层有利区预测
2
作者 汪菲 陈明 《辽宁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573-575,共3页
姬源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生、储、盖组合发育较好,有着乐观的油气开发前景。但它是岩性隐蔽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所以有利区预测难度较大。本文引入井-地ERT技术,以池46井区长8低孔、低渗储层为研究目标,将池46井区内... 姬源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生、储、盖组合发育较好,有着乐观的油气开发前景。但它是岩性隐蔽油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所以有利区预测难度较大。本文引入井-地ERT技术,以池46井区长8低孔、低渗储层为研究目标,将池46井区内电阻率、饱和度分布情况与井-地ERT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井-地ERT约束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储层评价参数,进而对储层进行了有利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源油田 长8层 有利区 井-地ERT技术
下载PDF
长庆油田环西-彭阳探区长8油层自生热压裂工艺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安杰 喻建 +4 位作者 邵东波 张海峰 李涛涛 郝志磊 李年银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长庆油田环西-彭阳探区长8层常规压裂改造效果差,室内研究发现关键原因是原油“冷伤害”。自生热压裂工艺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对比分析目前几种自生热压裂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生热压裂液体系,该体系的关键是稠化剂—... 长庆油田环西-彭阳探区长8层常规压裂改造效果差,室内研究发现关键原因是原油“冷伤害”。自生热压裂工艺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对比分析目前几种自生热压裂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生热压裂液体系,该体系的关键是稠化剂——超支化聚合物,该聚合物可以在高矿化度盐水和酸性条件下形成胶体。经实验评价,该体系可使压裂液升温幅度达55.2℃,最高携砂砂比35%,破胶性能良好,破胶液对支撑裂缝及地层基质伤害率较低,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对管柱腐蚀较弱,体系反应释放出的气体可明显提高地层压力,提高返排率。2020年自生热压裂工艺在长庆油田环西-彭阳探区已实施6井次,与常规压裂工艺相比,试油产量由平均3.5 t/d上升至13.27 t/d,产液量由平均20.44 t/d上升至21.86 t/d,试油成功率由21.7%上升至50%,效果显著,为长庆油田环西-彭阳探区长8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热压裂工艺 超支化聚合物 原油“冷伤害” 环西-彭阳探区 长8层
下载PDF
陇东地区长82砂体结构特征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瑶 史涛 +2 位作者 王冠男 吴越 李文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5-771,共7页
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在沉积环境和水动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2小层的砂体类型、砂体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砂体结构成因模式。结果表明,长82小层发育3类砂体,分别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席状砂以及滩砂;构成4类砂体结... 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在沉积环境和水动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2小层的砂体类型、砂体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砂体结构成因模式。结果表明,长82小层发育3类砂体,分别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席状砂以及滩砂;构成4类砂体结构,分别为正常水道型、叠加水道型、改造水道型和孤立砂体型。平面上,西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主力砂体呈条带状展布,浅湖线附近主力砂体沿浅湖线一带呈坨状、片状分布。剖面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连通性整体较好,砂体结构类型以叠加水道型及正常水道型为主,浅湖线附近砂体连通性明显变差,单砂体呈现底平顶凸或者双凸透镜体状,砂体结构类型以改造河道型为主,多期次叠加呈现出平面上砂厚总和大、呈坨状分布的特点。研究后认为,陇东地区长82小层砂体结构的发育主要受物源供给、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及湖盆底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结构 砂体类型 成因模式 8_2小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超前注水油藏裂缝性见水油井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大康 赵立强 +5 位作者 郑建刚 陈祥 段骁宸 陈爱军 王牧 陈代鑫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第4期74-77,共4页
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和裂缝的存在,注水开发油藏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油井过早见水和含水居高不下的问题,该问题在超前注水开发油藏中尤为凸显。合水区块长8层是超前注水开发,部分油井投产后短时间内含水迅速上升至98%,严重制约区块经济高效... 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和裂缝的存在,注水开发油藏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油井过早见水和含水居高不下的问题,该问题在超前注水开发油藏中尤为凸显。合水区块长8层是超前注水开发,部分油井投产后短时间内含水迅速上升至98%,严重制约区块经济高效开发。基于此,笔者结合储层和工艺特征,研制出1种逆温相变的相变堵水剂。室内实验表明:该堵水剂可利用堵水施工过程中储层温度场的变化来实现液-固相态的转变,从而封堵裂缝或优势流动通道,提升水驱效果,实现降水增油;该堵水剂相变时间受温度和调节剂用量影响;相变形成的固态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可长时间起到堵水作用。现场试验证明:相变堵水剂实现了堵水,油井含水降低至9%,降水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水区块长8层 相变堵水剂 堵水原理 现场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