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一起贪污案看间接正犯的实务认定
1
作者 李自刚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5-67,共3页
在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司法实践往往会根据“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理论一并按照《刑法》第26条的规定进行量刑处罚,而对于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间接正犯的问题在现实中却少有剥离和区分,导致判决罪责刑不相适应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 在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司法实践往往会根据“部分行为全部责任”理论一并按照《刑法》第26条的规定进行量刑处罚,而对于共同犯罪中是否存在间接正犯的问题在现实中却少有剥离和区分,导致判决罪责刑不相适应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刑法的间接正犯理论,在利用者与被利用者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利用者利用被利用者的错误认识完成构成要件行为,被利用者存在事实认识错误,对利用者应认定为间接正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部分行为全部责任 事实认识错误 正犯
下载PDF
阶层体系下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分标准:理论展开与实践检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付立庆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50,共10页
对于唆使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者实施符合刑法分则构成要件的行为该如何具体处理,存在不同方案。一概按照间接正犯处理在定罪和量刑上存在疑问;而按照间接正犯定罪的同时按照《刑法》第29条第1款后段从重处罚,同样有一些疑问难以解决。正犯... 对于唆使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者实施符合刑法分则构成要件的行为该如何具体处理,存在不同方案。一概按照间接正犯处理在定罪和量刑上存在疑问;而按照间接正犯定罪的同时按照《刑法》第29条第1款后段从重处罚,同样有一些疑问难以解决。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应该坚持实质客观说中的支配理论,据此,应该以被唆使者是否具有对相应行为的规范意识为标准,作为成立教唆犯与间接正犯的区分标准。同时,在对规范意识的存在与否存在疑问时,则应该按照"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以间接正犯处理。建立在不法与责任相区分基础上的阶层式体系为限制从属性说提供了前提。实务中,虽然被唆使者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即一概按照间接正犯处理的立场强势而顽固,但也已经逐渐出现接受阶层式体系的判决,值得肯定和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教唆犯 支配性 规范意识 阶层体系
下载PDF
论单一正犯体系视域下间接正犯概念之否定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明儒 王振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100,共12页
对犯罪参与问题中最为棘手的利用他人犯罪现象,区分制立法往往使用间接正犯理论加以处理。但考虑到我国单一制的犯罪参与立法现实、间接正犯理论存在的缺陷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并无使用间接正犯概念弥补处罚漏洞的需要,宜对其作出否定性... 对犯罪参与问题中最为棘手的利用他人犯罪现象,区分制立法往往使用间接正犯理论加以处理。但考虑到我国单一制的犯罪参与立法现实、间接正犯理论存在的缺陷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并无使用间接正犯概念弥补处罚漏洞的需要,宜对其作出否定性清理。同时,对于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意图通过间接正犯概念解决的八种"支配型"利用他人犯罪的行为类型,运用单一制理论同样可以作出科学、合理且不逊色于区分制立法与理论的处理结果,实现罪刑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制正犯体系 利用他人犯罪 正犯 否定性清理
下载PDF
间接正犯概念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判断 被引量:5
4
作者 付立庆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87,共10页
间接正犯概念虽在我国司法实务上被广泛认可,但在理论上否定这一概念的声音不绝于耳。无论是立足于单一正犯体系的否定说,还是立足于区分制的否定说,都有较为明显的缺陷。间接正犯概念有其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其正犯性的判断标准。刑法... 间接正犯概念虽在我国司法实务上被广泛认可,但在理论上否定这一概念的声音不绝于耳。无论是立足于单一正犯体系的否定说,还是立足于区分制的否定说,都有较为明显的缺陷。间接正犯概念有其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其正犯性的判断标准。刑法理论上存在工具理论、实行行为说、规范障碍说、行为支配说等不同主张,应该综合考量。对间接正犯的正犯性判断,应该坚持客观判断、实质判断,并且从背后者和直接实施者互动关系的视角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限缩正犯概念 工具理论 规范障碍 行为支配
下载PDF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下间接正犯的泛化及其反思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志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7-142,共6页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以主体间的"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在处罚范围和逻辑贯通两方面存在漏洞。间接正犯概念作为弥补漏洞的有力工具得以广泛运用,但其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技术性和机能性两个方面的泛化,而共犯制度的漏洞在"... 我国现行共犯制度以主体间的"共犯关系"为核心范畴,在处罚范围和逻辑贯通两方面存在漏洞。间接正犯概念作为弥补漏洞的有力工具得以广泛运用,但其在这一过程中却存在技术性和机能性两个方面的泛化,而共犯制度的漏洞在"共犯关系"范畴之下又无可避免。这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说明以"共犯关系"为核心的共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实现主体间思维向单方思维的转变似乎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关系 正犯 泛化 单方思维
下载PDF
论间接正犯的着手——以间接正犯的行为构造为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升 张光利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69-73,共5页
无论是在德日一般不处罚预备罪的背景下,还是在我国以处罚预备罪为原则的语境下,间接正犯着手的认定都直接决定着罪与非罪的区分、预备罪与未遂罪的界定。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是利用行为的作为和被利用行为的不作为的复合构造,剖析这种... 无论是在德日一般不处罚预备罪的背景下,还是在我国以处罚预备罪为原则的语境下,间接正犯着手的认定都直接决定着罪与非罪的区分、预备罪与未遂罪的界定。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是利用行为的作为和被利用行为的不作为的复合构造,剖析这种行为构造或许能得出合理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着手 复合构造 不作为
下载PDF
析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的认定与处理——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 被引量:9
7
作者 许发民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6年第1期94-98,共5页
对于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中外学说和实务上皆形成观点聚讼。我们主张应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解决这个问题。这说明任何细小问题的解决,其实均离不开特定的价值立场。刑法学研究应自觉地穿行于问题与主义之间。
关键词 教唆犯 正犯 对象认识错误 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下载PDF
论间接正犯 被引量:2
8
作者 朴宗根 高荣云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7-61,共5页
间接正犯是德国、日本、韩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明文规定的正犯的一种形态,是正犯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间接正犯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间接正犯的本质属性;二是间接正犯和教唆犯的区别;三是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
关键词 正犯 大陆法系 刑法 教唆犯
下载PDF
身份犯之间接正犯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薄振峰 冯凡英 《政法论丛》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身份犯之间接正犯发生于两种情形 :一为有身份者利用有故意无身份的人实施构成要件行为 ,二为无身份者利用有身份但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构成要件行为。在前一场合 ,被利用的人如果有刑事责任能力 ,则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犯罪 。
关键词 正犯 身份犯 刑事责任能力 构成要件 帮助犯 故意 共同犯罪 行为 初探
下载PDF
提供第三方插件行为侵犯软件修改权的证成-以“间接正犯理论的私法构造”为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冠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98,共10页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软件著作权保护领域延伸为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可以对软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必要修改权的行使仅限于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自身的使用行为。"向他人提供具有修改功能插件的行为"与"提供已利用插...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软件著作权保护领域延伸为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可以对软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但必要修改权的行使仅限于软件合法复制品所有人自身的使用行为。"向他人提供具有修改功能插件的行为"与"提供已利用插件进行修改的软件"一样均违背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初衷,违背软件开发者的意愿且可能使之遭受重大损失,理应认定为侵权行为。现行司法实务认定提供第三方插件行为属于侵权行为时缺乏说理依据。将刑法学间接正犯理论予以私法构造构建"支配性侵权",可将"利用他人合法行为实施侵权"作为独立的侵权类型,能有效地为知识产权领域诸如提供第三方插件行为、提供影视资源以及百度文库等司法实务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充分的说理依据,从而有效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供第三方插件行为 软件修改权 正犯 工具性侵权理论 利用他人合 法行为侵权
下载PDF
论间接正犯中身份要素之虚无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毅丞 李小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01-104,共4页
间接正犯具有特殊的正犯性,因此,在被利用者存在身份要素的前提下,尽管利用者缺乏身份要素,也可能成立身份犯的间接正犯,而这与法益侵害理论和罪刑法定原则并无冲突。
关键词 正犯 身份 身份犯
下载PDF
论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荣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4,共6页
实行行为是对法益侵害具有现实危险的行为。在间接正犯的场合,利用行为无法形成对法益侵害的现实危险,在本质上犯罪的预备行为,只有被利用者开始实施行为时,法益侵害的危险才能定型、才具有紧迫性,才能将其评价为犯罪的实行行为。
关键词 正犯 实行行为 预备行为 法益侵害的现实危险
下载PDF
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飞飞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9-24,共6页
间接正犯理论是一个备受争议且实践价值很大的理论范畴,即使是在刑法学较发达的大陆法系也存在着颇多的分歧。我国刑法理论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比较接近,因此,立足于间接正犯仅仅是实行行为的一种特殊类型这一认识,可以参考大陆法系刑法... 间接正犯理论是一个备受争议且实践价值很大的理论范畴,即使是在刑法学较发达的大陆法系也存在着颇多的分歧。我国刑法理论与大陆法系刑法理论比较接近,因此,立足于间接正犯仅仅是实行行为的一种特殊类型这一认识,可以参考大陆法系刑法学中关于实行行为的学说。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应当采取“被利用者”说,并以被利用者所实施的“定型行为”为依托,来判断达到对法益的紧迫危险这一着手的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实行行为 着手 行为研究 大陆法系 刑法理论 理论范畴 实践价值 特殊类型 刑法学
下载PDF
大陆法系间接正犯研究思路透析——质疑间接正犯概念之“替补性”观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香如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10期127-129,共3页
传统思路认为,研究间接正犯,应当先从弥补法律漏洞出发证明间接正犯概念之存在,然后证明其正犯性,从而将间接正犯置于“替补”之地位。这是一种颠倒的逻辑,不仅如此,“替补”理论存在之理论基础,共犯极端从属理论本身亦为非科学,因此,... 传统思路认为,研究间接正犯,应当先从弥补法律漏洞出发证明间接正犯概念之存在,然后证明其正犯性,从而将间接正犯置于“替补”之地位。这是一种颠倒的逻辑,不仅如此,“替补”理论存在之理论基础,共犯极端从属理论本身亦为非科学,因此,传统的研究思路在根本上存在问题,“替补”理论不能证明间接正犯之存在。尽管如此,它对于开辟研究间接正犯之正确的思维却颇具启发意义,从而可以逆推出,共犯概念与间接正犯概念应当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正犯理论。正是正犯的界限出了问题,才派生出间接正犯和共犯概念。因此,从正犯概念检讨, 才是探明间接正犯之正犯性存在的根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法系 正犯 “替补”理论 共犯 正犯
下载PDF
间接正犯与片面帮助犯的本体区隔——以一则案例争歧为视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海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4,共4页
刑法中的间接正犯和片面帮助犯的界定与区分,是理论上旷日持久论证的焦点,也是司法适用中悬而未决的难点。间接正犯是间接的设定却直接的支配行为因果关系的流程,片面帮助犯是间接的辅助正犯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流程,虽然其性质略显不同... 刑法中的间接正犯和片面帮助犯的界定与区分,是理论上旷日持久论证的焦点,也是司法适用中悬而未决的难点。间接正犯是间接的设定却直接的支配行为因果关系的流程,片面帮助犯是间接的辅助正犯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流程,虽然其性质略显不同,但二者与结果之间均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间接正犯实施犯罪时是利用他人作为纯粹的犯罪工具,没有实现犯罪的规范障碍,片面帮助犯是单方辅助他人实施侵犯法益的行为,与最终的结果发生之间存在既定的规范障碍。间接正犯与片面帮助犯的本体区隔在于行为人对于犯罪结果的发生是否产生了实质性的支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正犯 片面共犯
下载PDF
间接正犯的概念及与教唆犯的界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莉 《西部法学评论》 2017年第2期1-11,共11页
间接正犯的成立要求利用人存在现实的意志支配,对被利用人的属性不做限定。间接正犯的意志支配包括基于胁迫的意志支配、基于错误的意志支配和基于组织性国家机器的意志支配。间接正犯与教唆犯区分的关键在于犯罪支配,间接正犯支配了构... 间接正犯的成立要求利用人存在现实的意志支配,对被利用人的属性不做限定。间接正犯的意志支配包括基于胁迫的意志支配、基于错误的意志支配和基于组织性国家机器的意志支配。间接正犯与教唆犯区分的关键在于犯罪支配,间接正犯支配了构成要件行为的实施,而教唆犯并没有取得对犯罪事实的支配。胁迫型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分规则是答责原则,行为人威胁他人使其丧失答责能力的,成立间接正犯。错误型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区分规则是抑制动机理论,行为人隐瞒真相,从根本上消除了实施者反对动机的,成立间接正犯。利用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儿童犯罪,利用者应认定为间接正犯。在幕后者发布的命令能够通过强制力获得贯彻,并由可替换的执行者实行时,幕后者构成组织支配型间接正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教唆犯 犯罪支配 答责原则 抑制动机
下载PDF
间接正犯特征探微 被引量:6
17
作者 邹世发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2-66,共5页
间接正犯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 ,有其独特的特征。深入剖析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特征 ,对于在理论上将间接正犯与教唆犯、亲手犯、共犯等相关概念区别开来 ,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地认定间接正犯 ,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正犯 基本特征 构成特征
下载PDF
间接正犯概念演变及其情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仲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82-90,共9页
初始,间接正犯系正犯·共犯分离体系下,限制正犯概念在共犯极端从属性说处罚遗漏现象下的直白描述,仅具名称。而后,共犯限制从属性说通行,间接正犯的外延仍旧扩张,其内涵飘忽不定。刑法理论自觉从"正犯性"定义间接正犯,... 初始,间接正犯系正犯·共犯分离体系下,限制正犯概念在共犯极端从属性说处罚遗漏现象下的直白描述,仅具名称。而后,共犯限制从属性说通行,间接正犯的外延仍旧扩张,其内涵飘忽不定。刑法理论自觉从"正犯性"定义间接正犯,在犯罪事实支配理论对其内涵的阐释下,间接正犯从直指现象的名称成为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演变的背后反映了刑法理论的变迁——共犯从属程度从极端从属性说到限制从属性说;正犯·共犯区分基准从形式客观说到犯罪事实支配说;共犯处罚根据从责任共犯论到因果共犯论;刑法理论从形式观转向实质观。纵然包括间接正犯概念在内的刑法理论转向实质性,但其形式性无法亦不应被湮没,刑法理论必须承认并安置必要的实质性元素,以寻求二者平衡,并维系自身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共犯 概念 演变
下载PDF
间接正犯与身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小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刑法学界关于"不能为身份犯的直接正犯者能否为间接正犯"的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有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之分野。深入分析各种学说的见解,考察间接正犯的构成要件应当从整体出发,将身份者和构成要件身份区别对待,那么,肯定无... 刑法学界关于"不能为身份犯的直接正犯者能否为间接正犯"的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有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之分野。深入分析各种学说的见解,考察间接正犯的构成要件应当从整体出发,将身份者和构成要件身份区别对待,那么,肯定无身份者也能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犯 身份 身份犯
下载PDF
论被利用者的行为构成犯罪与间接正犯的成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维国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根据我国共同犯罪理论和实行行为理论 ,即使被利用者的行为构成犯罪 ,利用者仍能构成间接正犯。其理论根据在于 :利用者没有与被利用者形成共同犯罪故意 ,他在自己的犯罪故意支配之下实施了诱致行为 ,该诱致行为具有原因力地引起了被利... 根据我国共同犯罪理论和实行行为理论 ,即使被利用者的行为构成犯罪 ,利用者仍能构成间接正犯。其理论根据在于 :利用者没有与被利用者形成共同犯罪故意 ,他在自己的犯罪故意支配之下实施了诱致行为 ,该诱致行为具有原因力地引起了被利用者的犯罪行为 ,且该诱致行为包含着实现自己犯罪的现实危险 ,因而符合间接正犯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利用者的犯罪行为 正犯 类型 理论根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