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门冬氨酸转氨酶活性系数评价实验性维生素B_6缺乏 被引量:6
1
作者 武兴权 张永贵 +3 位作者 胡增祥 顾景范 勾凌燕 王仁杰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7-431,共5页
通过对小鼠B6不同含量的饲料(缺乏、充裕、普通)的喂养,证实了红细胞内门冬氨酸转氨酶(EAST)的活性系数(AC)与小鼠维生素B6缺乏密切相关,当小鼠缺乏维生素B6一周时,AC值迅速提高。提出AC值>1.8时,可认为... 通过对小鼠B6不同含量的饲料(缺乏、充裕、普通)的喂养,证实了红细胞内门冬氨酸转氨酶(EAST)的活性系数(AC)与小鼠维生素B6缺乏密切相关,当小鼠缺乏维生素B6一周时,AC值迅速提高。提出AC值>1.8时,可认为是维生素B6缺乏。该法测定EAST的AC值的变异系数为2.93~3.89%,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缺乏 红细胞 门冬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用免疫学原理测定血清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2
作者 于薇 苏振诚 +1 位作者 褚立东 刘蕴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2年第2期14-15,共2页
我们用免疫学原理测定2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m-AST,并与心肌型肌酸激酶(CK-MB)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对照观察,取得理想结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免疫学 原理 测定 患者血清 体型 门冬氨酸 酶诊断 心肌型肌酸激酶 门冬氨酸转氨酶 急性心肌梗死 现报道如下 对照观察 理想
下载PDF
慢性肝病AST/ALT比值与黄疸阴阳属性的关系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旺国 焦建中 +3 位作者 李爱月 赵春林 王艳 李小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41-342,共2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肝病时AST/ALT比值与黄疸阴阳属性的对比观察,为临床上难以辨别阴阳性质之黄疸找出一有意义生化指标。方法:根据中医阴阳学说,对143例慢性肝病AST/ALT比值及黄疸进行阴阳归类或拟设阴阳归类,并对其中88例脉证不符、阴阳... 目的:通过对慢性肝病时AST/ALT比值与黄疸阴阳属性的对比观察,为临床上难以辨别阴阳性质之黄疸找出一有意义生化指标。方法:根据中医阴阳学说,对143例慢性肝病AST/ALT比值及黄疸进行阴阳归类或拟设阴阳归类,并对其中88例脉证不符、阴阳指征不明确者按以药测证的原理进行验证。结果:慢性肝病时AST/ALT比值与黄疸阴阳属性具有相关性。结论:AST/ALT比值大于1时多为阴黄,反之则多为阳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门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比值 阴黄 阳黄
下载PDF
血清高甲胎蛋白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丁一娟 余保平 +2 位作者 许绿叶 罗和生 于皆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 (AFP)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AFP水平。其中 47例同时用PCR法测定HBVDNA浓度。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AFP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血清门冬氨酸...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 (AFP)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AFP水平。其中 47例同时用PCR法测定HBVDNA浓度。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AFP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以及AFP与HBVDNA之间的关系。另外 10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 ,并比较治疗前后AFP水平变化。结果 AFP的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和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复制呈高度正相关 ,且用拉米夫定治疗对乙肝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 ,同时亦有AFP恢复。结论 观察AFP变化有利于慢性乙肝患者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预后 甲胎蛋白 关系 双抗体夹心法 血液检验 丙氨酸转氨酶 门冬氨酸转氨酶 相关分析法 拉米夫定
下载PDF
全面正确认识他汀的安全问题,积极推动他汀的合理使用(下)———美国脂质学会(NLS)他汀安全性评估工作组报告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大一 仝其广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11期4-6,共3页
关键词 工作组 安全性评估 他汀 安全问题 肝功能监测 门冬氨酸转氨酶 药品说明书 解读
下载PDF
钛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切牙患者龈沟液IL-1β、AST、ALP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毅 赵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钛镍铬合金烤瓷冠对局部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5例共25颗上颌切牙实施钛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以患牙的对侧同名健康牙为对照牙,在烤瓷冠戴入6个月后对龈... 目的观察钛镍铬合金烤瓷冠对局部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表达的影响。方法对25例共25颗上颌切牙实施钛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以患牙的对侧同名健康牙为对照牙,在烤瓷冠戴入6个月后对龈沟液中IL-1β、AST、AL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修复牙龈沟液中IL-1β、AST、ALP水平普遍高于对照牙(P均<0.05)。结论含钛镍铬合金烤瓷冠对局部龈沟液中IL-1β、AST、ALP的表达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镍铬合金烤瓷冠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1Β 门冬氨酸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获得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凌志 王晶石 王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356-1359,共4页
本研究探讨获得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对18例获得性HLH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肝功能损害的特点,以及肝功能损害与获得性HLH病因和预... 本研究探讨获得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对18例获得性HLH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了解肝功能损害的特点,以及肝功能损害与获得性HLH病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获得性HLH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特点为乳酸脱氢酶(LDH)及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低蛋白血症和黄疸。非肿瘤继发HLH组患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高于肿瘤继发组HLH患者(p<0.05)。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增高提示预后不良(p<0.05)。结论:肝功能损害是获得性HLH常见的器官功能障碍,其肝功能损害程度可能与获得性HLH病因和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损害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乳酸脱氢酶 门冬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局部热应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秦丽娟 李春跃 李志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69-369,共1页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冠脉结扎法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热应激预处理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热应激预处理组(HP+IR组)与非预处理组(IR组),对... 目的探讨热应激预处理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冠脉结扎法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热应激预处理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热应激预处理组(HP+IR组)与非预处理组(IR组),对比观察两组动物心脏缺血/再灌注后0、4、8、12、24h时心脏HSP70的表达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大鼠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与心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热应激预处理组各时间点心脏HSP70的表达均比非预处理组同一时间点高,而NOS活力及血清AST、ALT、LDH的酶活性较非预处理组低,病理损伤也比非预处理组减轻。结论热应激预处理诱导产生的HSP70可能通过抑制NO的产生,从而降低氧自由基对心脏的损害,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脏保护作用 热应激预处理 门冬氨酸转氨酶 病理组织学改变 一氧化氮合酶 丙氨酸转氨酶 损伤模型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功酶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谢秋里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340-34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功酶[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的相关性。方法采血检测342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连白(L...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功酶[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的相关性。方法采血检测342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连白(LN)]及ALT、AST、GGT,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PCⅢ、HA水平与ALT、AST、GGT值间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314、0.311、0.275及0.203、0.342、0.302,P均小于0.001),Ⅳ-C、LN水平与肝功酶无相关性。结论血清PCⅢ、HA水平与ALT、AST、GGT值间均呈正相关,故据其值判定肝纤维化程度时,应考虑到炎症活动度的影响,Ⅳ-C、LN水平与上述肝功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丙氨酸转氨酶 门冬氨酸转氨酶 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四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脾虚气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新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术后补液、止吐、退热、止痛、保肝等,复方甘草酸苷40-60m L/...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术后补液、止吐、退热、止痛、保肝等,复方甘草酸苷40-60m L/次,0.9%氯化钠或5%葡萄糖适量溶解,1次/d,静脉注射;维生素C1-2片/次,1次/d,口服;曲马多50-100mg/次,日剂量≤400mg;胃复安5-10mg/次,3次/d,口服;地塞米松2-20mg/次,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滴。治疗组32例四君子汤(人参、白术各15g,茯苓25g,甘草10g,胃虚加青蒿15g;肝区肿痛加绿梅花、白花蛇舌草各12g;痛甚加八月札、苏梗各15g;呕吐加生姜、姜半夏各12g,热甚加栀子、柴胡各10g;黄疸加茵陈、虎杖各18g),1剂/d,水煎40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15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AST、ALT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TBIL两组均有改善(P〈0.0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ALP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原发性肝癌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四君子汤 复方甘草酸苷 曲马多 胃复安 地塞米松 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丙氨酸转氨酶(ALT) 总胆红素(T-Bil) 碱性磷酸酶(ALP)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胃癌术后化疗致闭经的中医药治疗一例
11
作者 胡慈姚 《现代实用医学》 2005年第12期753-753,共1页
关键词 术后化疗 中医药治疗 胃癌根治术 闭经 胃角低分化腺癌 门冬氨酸转氨酶 丁胺卡那霉素 丙氨酸转氨酶 谷氨酰转肽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丽娜 《中外医疗》 2012年第4期98-98,共1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价值。方法乙型肝炎患者40例在干扰素结合苦参素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等。结果在治疗前相比...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价值。方法乙型肝炎患者40例在干扰素结合苦参素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白蛋白(ALB)等。结果在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ST、ALT、ALP水平有了明显降低(P<O.05),而ALB水平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变化反应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功能指标 门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下载PDF
车前草水提取物对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俞亚静 方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6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车前草水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胺(D-Gal)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车前草水提取物预防给药与正常及阴性对照组比较,测定小鼠血清中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 目的观察车前草水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胺(D-Gal)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车前草水提取物预防给药与正常及阴性对照组比较,测定小鼠血清中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结果车前草水提取物能显著降低CCl4和D-Gal所致的小鼠血清ALT和AST升高。结论车前草水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丙氨酸转氨酶(ALT) 门冬氨酸转氨酶(AST)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影响
14
作者 袁莹 张顺珠 《现代临床护理》 2002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影响。方法 将2000年7月~2001年12月内科住院的15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对照组74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观察组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仅进行与肝炎相关的健康指...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影响。方法 将2000年7月~2001年12月内科住院的15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对照组74例。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观察组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仅进行与肝炎相关的健康指导。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并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I-90)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SCL-90评定,心理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3.2%与37.8%,两组比较,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两组干预后ALT、AST比较,均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支持性心理干预,能增强病人的依从性及治疗信心,有利于疾病康复,临床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 健康指导 丙氨酸转氨酶 门冬氨酸转氨酶 测定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血清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戎爱兰 《中国校医》 2005年第4期397-397,共1页
关键词 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门冬氨酸转氨酶 碱性磷酸 Γ-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超声诊断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敏建 张绍昌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4期346-346,共1页
患者女性,84岁,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7小时,烦躁不安.出冷汗.急诊心电图记录:V3R—V5R示深宽的异常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血门冬氨酸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及肌红蛋白均明显增高。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 患者女性,84岁,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7小时,烦躁不安.出冷汗.急诊心电图记录:V3R—V5R示深宽的异常Q波,ST段抬高,T波倒置。血门冬氨酸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及肌红蛋白均明显增高。临床诊断: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于2006年10月21日23时入院。查体:神清,自主呼吸,体温36.4℃,脉搏66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后室间隔穿孔 超声诊断 门冬氨酸转氨酶 急性冠脉综合症 磷酸肌酸激酶 心电图记录 ST段抬高
下载PDF
门静脉动脉化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鹏 江艺 张小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95-1901,共7页
背景: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可通过增加肝脏血供的方式减缓急性肝衰竭的发展。目的:观察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肝衰竭模型大鼠肝脏功能及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动脉化组(n=50)切除左肾,以同种异体腹主动脉血管为移... 背景: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可通过增加肝脏血供的方式减缓急性肝衰竭的发展。目的:观察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肝衰竭模型大鼠肝脏功能及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动脉化组(n=50)切除左肾,以同种异体腹主动脉血管为移植材料,采用套入式缝合及袖套法建立门静脉动脉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1 300 mg/kg,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肝衰竭组(n=50)切除左肾,游离门静脉,阻断门静脉16 min后开放,关闭腹腔后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1 300 mg/kg,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对照组(n=30)切除左肾,阻断门静脉16 min后开放,关闭腹腔后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300 mg/kg。术后12,24,36,48,72 h,观察各组血清学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1)动脉化组与肝衰竭组均造模成功30只,术后72 h成活率分别为70%、5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2 h存活率为100%;(2)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动脉化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低于肝衰竭组(P<0.05),术后24-72 h的总胆红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均低于肝衰竭组(P<0.05),36-72 h的白蛋白低于肝衰竭组(P<0.05);(3)术后72 h,对照组肝脏结构完整;肝衰竭组正常肝小叶结构已破坏,大量炎细胞浸润;动脉化组病变清于肝衰竭组;(4)结果表明,门静脉动脉化可在一定程度上上改善肝脏功能,减缓肝衰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动脉化 急性肝衰竭 D-氨基半乳糖 套入式缝合及袖套法 部分门静脉动脉化 门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总胆红素 白蛋白 组织构建 肝功能衰竭 急性 丙氨酸转氨酶 胆红素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运生 李猛 《河南中医》 2014年第5期858-860,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口服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每次0.5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毒方治疗,每日1剂。两组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口服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每次0.5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毒方治疗,每日1剂。两组均以24周为1个疗程。2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监测血清乙肝病毒基因,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水平,检测肝功能。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应答率83.3%优于对照组的59.5%(P<0.05);,HBV-DNA阴转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52.38%(P<0.05);观察组HBeAg阴转达率45.23%,高于对照组的21.42%(P<0.05);治疗后观察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8周至疗程结束,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并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毒方能抑制HBV复制,降低HBeAg表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益气活血化毒方 门冬氨酸转氨酶 丙氨酸转氨酶 Γ-谷氨酰转肽酶 总胆红素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肝硬化可被一项标准血清生化学指标排除 被引量:2
19
作者 Islam S. Antonsson L. +2 位作者 Westin J. Lagging M. 樊菁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56-56,共1页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liver histology is pivotal in prognostic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regarding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HCV). Being an invasive procedure, the liver b...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liver histology is pivotal in prognostic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regarding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HCV). Being an invasive procedure, the liver biopsy is associated with complications, and a non- invasive alternative would be preferable. Material and methods. Sera samples from 179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collected at the time of liver biopsy were analyzed using routinely available biochemical markers of liver disease, and liver histolog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Ishak protoc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rum biochemical markers and cirrhosis (Ishak stage ≥ 5) as well as bridging fibrosis (Ishak stage ≥ 3) was examined. Results. A strong association was found in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fibrosis stage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platelet count and prothrombin- INR (inte- 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An index (the G teborg University Cirrhosis Index (GUCI))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se variables: normalized AST × prothrombin- INR × 100/ platelet count ( × 109/l). Using a cut- off value of 1.0, the sensitivity was 80% and the specificity 78% for diagnosis of cirrhosis, and th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NPV)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PPV)- were 97% and 31% , respectively. The GUCI score proved slightly superior for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NPV, PPV,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for prediction of cirrhosis and bridging fibrosis compared with the AST to platelet ratio index (APRI),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as a predictor of significant fibrosis and cirrhosis. Conclusions. An index using routinely available biochemical markers can with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discriminate patients with from those without hepatitis C- related cirrh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学指标 标准血清 桥接纤维化 肝活检 肝脏组织学 慢性丙型肝炎 纤维化分期 门冬氨酸转氨酶 凝血酶原 肝纤维化
下载PDF
29卷8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20
作者 李忠秀 赵睿 +1 位作者 王鹤辉 雷颖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2-953,共2页
1诊断①G3P0妊娠26^+6周,胎死官内;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IP)、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⑤肾功不全;⑥肺水肿;⑦肺内感染。2诊断依据2.1G3Po妊娠26“周,BP180/86mmHg,尿蛋白5g/L,诊断... 1诊断①G3P0妊娠26^+6周,胎死官内;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IP)、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⑤肾功不全;⑥肺水肿;⑦肺内感染。2诊断依据2.1G3Po妊娠26“周,BP180/86mmHg,尿蛋白5g/L,诊断为HIP,重度子痫前期。2.2溶血,酱油色尿、尿Rous试验阳性,血红蛋白53g/L,总胆红素24.7μmol/L;肝酶升高:丙氨转氨酶42U/L,门冬氨酸转氨酶255U/L,乳酸脱氢酶4678U/L;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4×10^9/L。根据以上三个临床特点,符合HELLP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案讨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HELLP综合征 门冬氨酸转氨酶 重度子痫前期 乳酸脱氢酶 肾功不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