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旋光束在水下湍流中传输的闪烁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卢腾飞 刘永欣 蒲继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5-80,共6页
为了研究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在水下湍流中的闪烁特性,搭建了一套含有水下湍流的实验系统,利用循环泵控制水槽内湍流的强弱,使用闪烁仪测量光束的闪烁因子.利用这套实验系统,详细研究了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在水下传输时的闪烁因子.研究结... 为了研究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在水下湍流中的闪烁特性,搭建了一套含有水下湍流的实验系统,利用循环泵控制水槽内湍流的强弱,使用闪烁仪测量光束的闪烁因子.利用这套实验系统,详细研究了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在水下传输时的闪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的闪烁因子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随着水下湍流强度增大,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对应的闪烁因子也越大.在12.6 m的传播距离内,拓扑电荷m=2的涡旋光束的闪烁因子远大于高斯光束的闪烁因子.另外,在不同强度的水下湍流中,拓扑荷数m=6的涡旋光束传播到5.4 m时,其径向闪烁因子都先减小然后再增大.此外,拓扑荷数m=6的涡旋光束经过一定距离的传播后,其闪烁因子低于拓扑荷数m=4的涡旋光束的闪烁因子.本文研究结果对探索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水下湍流 闪烁因子 拓扑荷数 光强分布
下载PDF
1 Hz GNSS电离层相位闪烁因子提取及在北极区域的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东升 李旺 +2 位作者 李宸栋 唐旭 张克非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8-383,共16页
电离层闪烁作为北极区域频发的一种天文灾害,会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空服务,需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监测电离层闪烁通常需要高采样频率(50 Hz)的电离层闪烁接收机,但其分布有限,难以提供较大区域(如北极区域)的全面监测。为此... 电离层闪烁作为北极区域频发的一种天文灾害,会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空服务,需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监测电离层闪烁通常需要高采样频率(50 Hz)的电离层闪烁接收机,但其分布有限,难以提供较大区域(如北极区域)的全面监测。为此本文以1 Hz GNSS观测数据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利用大地测量趋势分离、精密单点定位和小波变换等技术提取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电离层闪烁信号的相关经验参数和方法,构建了可用于监测电离层闪烁的相位闪烁因子,并利用加拿大高纬度北极电离层闪烁监测网络(CHAIN)提供的11个测站188 d的观测数据对其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常用的ROTI因子相比,本文所提出的闪烁因子与ROTI均能有效地探测到电离层闪烁的发生,但是本文提出的闪烁因子与电离层闪烁接收机直接给出的相位闪烁因子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尤其是在有强电离层闪烁发生的时段,这说明该闪烁因子具有更为优良的电离层闪烁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电离层闪烁 相位闪烁因子 1 Hz采样频率数据 监测
下载PDF
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经混合海洋介质相位屏传输的闪烁因子
3
作者 吴鹏飞 胡田田 +1 位作者 王姣 谭振坤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3-81,共9页
基于随机介质相位屏法,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在混合海洋介质中传输的拉盖尔-高斯(LG)涡旋光束的光强和闪烁因子变化。仿真结果表明:LG涡旋光束的光斑尺寸会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大,且光束中心轴上的暗斑区域也会随之逐渐变小,直... 基于随机介质相位屏法,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在混合海洋介质中传输的拉盖尔-高斯(LG)涡旋光束的光强和闪烁因子变化。仿真结果表明:LG涡旋光束的光斑尺寸会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大,且光束中心轴上的暗斑区域也会随之逐渐变小,直至完全消失。当传输距离从30 m增加至100 m时,闪烁因子会快速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但当传输距离大于100 m时,闪烁因子反而会有所减小。对于波长不同的LG涡旋光束,无论波长取值多少,闪烁因子都会随传输距离的增大呈现出不断增大的变化趋势,且波长越短,闪烁因子越大。海洋湍流越强,即海洋湍流相位屏的均方温度耗散率越大,或温盐比越大,或动能耗散率越小,闪烁因子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和海洋光学 闪烁因子 相位屏法 涡旋光束 海洋湍流 海洋悬浮粒子
原文传递
基于ROTI和AATR的测地型GNSS接收机监测北半球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准确性分析
4
作者 赵东升 张雪礼 +5 位作者 崔双雷 王潜心 李冠青 李龙江 李宸栋 张克非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1264,共14页
当前,第25个太阳周期已进入强活跃时期,能引发大量电离层不规则体,进而对使得穿行其中的GNSS信号产生电离层闪烁。这已成为影响GNSS全球稳定导航定位服务的重要干扰源。对全球电离层闪烁进行广泛且全面的监测是消除闪烁对GNSS干扰的重... 当前,第25个太阳周期已进入强活跃时期,能引发大量电离层不规则体,进而对使得穿行其中的GNSS信号产生电离层闪烁。这已成为影响GNSS全球稳定导航定位服务的重要干扰源。对全球电离层闪烁进行广泛且全面的监测是消除闪烁对GNSS干扰的重要前提,然而传统电离层闪烁监测接收机(ISMR)分布有限,无法满足闪烁全球监测需求;测地型接收机分布广泛,但从其低采样数据中提取的闪烁因子缺乏新太阳周期长时序监测数据验证,导致其闪烁监测可靠性存疑。为此,本文基于近3 a新太阳周期测地型接收机数据,以ISMR提供的闪烁因子为参考,从代表性空间天气事件闪烁响应、日闪烁发生率、闪烁持续时间概率分布、闪烁日发生规律及其随极昼、极夜、地磁指数的特征变化等方面,对比研究了两种测地型接收机电离层闪烁因子(即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ROTI和沿弧段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AATR)监测北极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的准确性,并给出了ROTI和AATR在高纬度区域判断闪烁发生的经验阈值。结果表明,ROTI和AATR均能较为准确探测到地磁扰动、太阳活动等因素驱动的区域电离层闪烁,并能有效表征电离层闪烁统计学上的日变化规律,但两种闪烁因子不能准确区分闪烁和电离层电子密度梯度变化,导致在电子密度梯度变化剧烈期间存在较高虚警。该研究成果可为准确选择区域电离层闪烁监测因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电离层闪烁 相位闪烁因子 测地型接收机
下载PDF
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传输的闪烁因子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凯宁 刘永欣 蒲继雄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9-244,共6页
采用分步相位屏方法仿真涡旋光束在海洋中的传输,并对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传输的光强和闪烁因子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发现,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涡旋光束的光斑逐渐扩散开来,且中心暗斑也在逐渐消失。通过改变湍流相位屏参数模拟不同强度... 采用分步相位屏方法仿真涡旋光束在海洋中的传输,并对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传输的光强和闪烁因子进行仿真计算。研究发现,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涡旋光束的光斑逐渐扩散开来,且中心暗斑也在逐渐消失。通过改变湍流相位屏参数模拟不同强度的海洋湍流,发现随着均方温度耗散率变大,或温度、盐度波动的相对强度变大,或单位质量液体中的湍流动能耗散率变小,涡旋光束的轴上点闪烁因子也会变大。当传输距离达到一定值时,涡旋光束的闪烁因子会逐渐低于高斯光束,且拓扑荷数越大闪烁因子降低得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传输与控制 闪烁因子 涡旋光束 海洋湍流 传输
原文传递
径向偏振高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
6
作者 孙顺红 刘永欣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采用分步相位屏的方法,研究了径向偏振高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光强特性和闪烁特性.研究发现,径向偏振高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传输一段距离后,其中心区域光强受自身特性的影响;对于不同强度的海洋湍流,随着均方温度耗散... 采用分步相位屏的方法,研究了径向偏振高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光强特性和闪烁特性.研究发现,径向偏振高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传输一段距离后,其中心区域光强受自身特性的影响;对于不同强度的海洋湍流,随着均方温度耗散率的增大,光束所对应的轴上区域的闪烁因子也越大.相较于线偏振光束和径向偏振光束,径向偏振高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受湍流的影响较小.研究还发现,传输一段距离后,径向偏振高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n≥1)的拓扑荷数越高,光束所对应的闪烁因子越小.另外,相对于径向偏振高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n≥1),拓扑荷数n=0的径向偏振零阶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具有较低的闪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因子 数值模拟 海洋湍流 传输特性 径向偏振
下载PDF
一维阵列涡旋光束在海面大气中的传输特性
7
作者 侯政诚 张明明 +3 位作者 白胜闯 厉淑贞 刘俊 胡友友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11,共12页
相较于单涡旋光束,涡旋阵列光束能够扩充信息的传输容量,研究其传输特性对其光通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阶数为n的螺旋因斯-高斯(HIG_(n,n))模式,采用海上大气折射率变换的功率谱,模拟海面大气湍流。基于相位屏法研究了一维阵列... 相较于单涡旋光束,涡旋阵列光束能够扩充信息的传输容量,研究其传输特性对其光通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阶数为n的螺旋因斯-高斯(HIG_(n,n))模式,采用海上大气折射率变换的功率谱,模拟海面大气湍流。基于相位屏法研究了一维阵列涡旋光束在海面大气湍流中光强、相位、闪烁因子和质心漂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HIG_(n,n)模式的闪烁因子和质心漂移标准差随湍流强度以及大气湍流内尺度的增加而增加;(2)n为奇数的HIG_(n,n)模式的闪烁因子随着阶数的增大而减小,且高于n为偶数的HIG_(n,n)模式;(3)阶数n>1的HIG_(n,n)模式比LG_(0,1)模式具有更好的稳定性;(4)阶数越高,HIG_(n,n)模式的质心漂移标准差越小。其次,选取线性阵列涡旋光束(LAVBs)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虽然LAVBs比HIG光束具有更好的传输性能,但由于HIG光束具有独特的结构,故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最后,分析了椭圆参量和椭圆环数对HIG模式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大椭圆参量或椭圆环数有助于提高HIG模式的抗湍流能力。本文研究结果对涡旋光束的海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螺旋因斯高斯模式 阵列涡旋光束 闪烁因子 湍流
下载PDF
电离层闪烁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与监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贺刘 常晓磊 朱丽萍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第15期3-4,共2页
针对电离层闪烁对卫星定位精度和完好性的影响问题,文章建立电离层闪烁模型,并仿真分析了电离层闪烁对导航接收机在信号接收、定位解算精度的影响,提出了监测方法,对导航减轻电离层闪烁影响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 电离层闪烁 闪烁因子 测距精度
下载PDF
椭圆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卢腾飞 张凯宁 +1 位作者 吴志军 刘永欣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332,共10页
本文采用分步相位屏方法来仿真椭圆涡旋光束在海洋中的实际传输情况,并对椭圆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光强和闪烁因子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椭圆涡旋光束在海洋传输过程中,光斑会发生明显的旋转,同时光斑会产生暗核且暗核个数与光束... 本文采用分步相位屏方法来仿真椭圆涡旋光束在海洋中的实际传输情况,并对椭圆涡旋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光强和闪烁因子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椭圆涡旋光束在海洋传输过程中,光斑会发生明显的旋转,同时光斑会产生暗核且暗核个数与光束的拓扑荷数相等。一个拓扑荷数为m的相位奇点会分裂成m个拓扑荷数为1的相位奇点,并且海洋湍流越强,光斑受到的干扰越严重。研究还发现,在较弱的海洋湍流中,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椭圆涡旋光束的闪烁因子会低于高斯光束和涡旋光束的闪烁因子,而且在远距离处拓扑荷数越大闪烁因子降低越明显,同时也发现,传播一段距离后涡旋光束的闪烁因子会低于高斯光束的闪烁因子。在较强湍流中,椭圆涡旋光束的闪烁因子会交叠在一起。对于不同强度的海洋湍流,随着均方温度耗散率的增大,椭圆涡旋光束的轴上点闪烁因子也增大。在同一传输距离处,束腰宽度越小的椭圆涡旋光束闪烁因子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因子 数值模拟 椭圆涡旋光束 海洋湍流 传输特性
下载PDF
涡旋光束在不同盐度的水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腾飞 刘永欣 吴志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研究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尤为重要。为了更贴近实际情况,人工搭建了能控制水下湍流强度和盐度的装置来研究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在水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添加海盐的水下湍流,光束在增添海盐的水下湍流中传输光... 研究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尤为重要。为了更贴近实际情况,人工搭建了能控制水下湍流强度和盐度的装置来研究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在水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添加海盐的水下湍流,光束在增添海盐的水下湍流中传输光斑会更加弥散,光强会更弱。无论是强湍流还是弱湍流,m=2的涡旋光束在盐度为4.35‰的水下湍流中的闪烁因子都大于其在盐度为2.42‰的水下湍流中所对应的闪烁因子。另外,m=2的涡旋光束传输到相同的距离时,其闪烁因子随着水下湍流的盐度和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盐度条件下,m=2的涡旋光束的径向闪烁因子随径向距离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另外,搭建了传输距离更长的实验装置,在20米的传输距离内,拓扑电荷m=2的涡旋光束的闪烁因子远高于高斯光束所对应的闪烁因子,且m=2的涡旋光束和高斯光束的闪烁因子都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水下湍流 闪烁因子 盐度 传输
下载PDF
Ince-Gaussian光束在海洋湍流中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凤 张明明 +2 位作者 胡友友 窦健泰 刘俊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98,共7页
通过分步相位屏法计算模拟了Ince-Gaussian(IG)光束在海洋湍流环境中的传输特性。研究了传输距离、模式阶数和IG光束的椭圆参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传输过程中光束的光强分布、束宽、质心漂移和闪烁因子参数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海... 通过分步相位屏法计算模拟了Ince-Gaussian(IG)光束在海洋湍流环境中的传输特性。研究了传输距离、模式阶数和IG光束的椭圆参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传输过程中光束的光强分布、束宽、质心漂移和闪烁因子参数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海洋湍流传输中,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IG光束的光斑会扩散,在传输距离为100 m处,椭圆参数小于2的IG光束会转变为空心光束;海洋湍流对IG光束的传输具有展宽效应,质心漂移标准差随模式椭圆参数的增大逐渐增大;闪烁因子随IG模式的阶数增大而增大,随IG模式椭圆参数的增大先逐渐降低然后趋于平缓。研究结果对IG光束的海洋应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湍流 Ince-Gaussian模式 传输 闪烁因子 质心漂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