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黏性土的开闭口管桩承载性状室内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明义 管金萍 +3 位作者 王永洪 刘俊伟 桑松魁 苗德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桩端形式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通过室内模型对比试验对黏性土中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的承载性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开口管桩T1和闭口管桩T2的Q-s曲线均呈陡降型,最大沉降量分别为47.72,43.24 mm,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桩端形式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通过室内模型对比试验对黏性土中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的承载性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开口管桩T1和闭口管桩T2的Q-s曲线均呈陡降型,最大沉降量分别为47.72,43.24 mm,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分别为6.3,7.3 kN;试桩T1内管桩身轴力在土塞高度范围内随着埋深逐渐减小;试桩T1和T2外管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试桩T2外管桩身轴力比试桩T1外管桩身轴力大24.2%~102.7%;试桩T1内管侧摩阻力在土塞高度范围内随着埋深的增大逐渐增大;试桩T1和T2外管侧摩阻力在荷载较小时,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桩顶荷载达到最大时,始终呈增大的趋势;在各级荷载作用下,两试桩的桩端阻力分担比介于53.5%~72.3%,桩端阻力始终发挥主要作用,且开口桩的桩端阻力分担比小于闭口管桩。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桩型的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管桩 闭口管桩 黏性土地基 承载性状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技术黏性土中静压闭口管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春玉 邱锡荣 +5 位作者 黄永峰 王永洪 任亮 刘倩 方翔 李明辰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为研究黏性土中静压闭口管桩的贯入机理,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制作了两根不同直径的闭口管桩,通过桩身开浅槽,单根嵌入6个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连续监测了静力压桩过程桩身内力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FBG传感技术灵敏系数高、长... 为研究黏性土中静压闭口管桩的贯入机理,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制作了两根不同直径的闭口管桩,通过桩身开浅槽,单根嵌入6个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连续监测了静力压桩过程桩身内力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FBG传感技术灵敏系数高、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能较好的监测沉桩过程桩身受力状态。桩径越大,摩阻比、单位摩阻力越大,端阻比反而越小;不同沉桩深度处,两根试桩桩身轴力均随着沉桩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递减,但桩径小的递减速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 静力压桩 不同桩径的闭口管桩 受力状态
原文传递
采用后装填充法实现闭口PHC管桩桩身应力测试的实用方法
3
作者 郅正华 赵华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74-277,共4页
PHC管桩桩身应力测试是一项难题,传统的方法在实践上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提出了采用后装填充法实现闭口PHC管桩应力观测的方法,并给出了进行数据校正的方法,为闭口PHC管桩桩身应力测试提供了另一途径。
关键词 填充法 闭口PHC管桩 应力测试 方法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土的管桩贯入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曹兆虎 孔纲强 +1 位作者 刘汉龙 周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4-1568,共5页
由于受土塞效应等因素影响,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在贯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针对该两者贯入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透明土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开发了相应的桩基贯入模型试验系统,用于桩基贯入过程... 由于受土塞效应等因素影响,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在贯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针对该两者贯入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透明土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开发了相应的桩基贯入模型试验系统,用于桩基贯入过程中桩周土体变形的非插入式测量。试验选用的透明土由玻璃砂和具有相同折射率的孔隙液体制成。该试验系统主要包括:线性激光光源、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自动沉桩加载仪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激光射入透明土,和透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独特的散斑场,通过CCD相机摄取贯入过程中各个时刻散斑场变形的图片,然后通过PIV技术对这些变形前后的图片进行处理,即可得到整个土体位移场。分别进行了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的桩基贯入试验,得到了对应的土体位移场,并对桩基贯入引起的桩周土体径向位移试验结果与圆孔扩张法、应变路径法等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闭口管桩,由于竖向位移的影响,试验值比圆孔扩张法结果小,其与应变路径法更为接近;对于开口管桩,由于沉桩过程中土塞作用,试验值比圆孔扩张法大,其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管桩 闭口管桩 模型试验 位移场 透明土 PIV技术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静压PHC管桩贯入过程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桑松魁 康文 +4 位作者 王永洪 白晓宇 张明义 苗德滋 杨苏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6,共9页
为探讨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对静压桩贯入机制的影响以及贯入过程中的荷载传递规律,通过在桩身埋设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对足尺闭口PHC管桩静力压入层状土地基的沉桩过程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 为探讨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对静压桩贯入机制的影响以及贯入过程中的荷载传递规律,通过在桩身埋设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对足尺闭口PHC管桩静力压入层状土地基的沉桩过程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对桩身应力的监测效果较好;压桩力的变化规律基本反映了土层的分布情况,桩端土层的软硬程度制约着压桩力的变化;桩端由黏土层进入到粉土层时,压桩力平均增加2.5倍,桩侧摩阻力平均增加1.7倍且占沉桩阻力的44.99%;桩端阻力受桩端土性的影响较大,粉土层的桩端阻力约为黏土层的2倍且占沉桩阻力的59.84%;桩端由硬土层进入软土层时,需考虑沉桩速度和桩身表面切向力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在沉桩过程中,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同一标高处桩侧水平应力逐渐释放,桩侧摩阻力不断减小且其退化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传感器 静力压入 闭口PHC管桩 桩身应力 侧摩阻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