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曹广民 谢红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75-78,共4页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传统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进行设置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该时段内研究人员录入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共计106名进行研究。将患者的资料进行...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传统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进行设置时将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该时段内研究人员录入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共计106名进行研究。将患者的资料进行记录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均录入53名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实验组内患者则选择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方案。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研究人员常规针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疗效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其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交叉固定
下载PDF
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军 易申德 《当代医学》 2021年第8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应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n=50,给予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法)...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应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参照组(n=50,给予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法)和治疗组(n=50,给予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肘关节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及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肘关节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及提携角均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优良率为92.00%(46/5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00%(36/50)(P<0.05)。治疗组患儿针道感染、尺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骨骺早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4.00%(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联合应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治疗中能改善患儿肘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交叉固定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功能 治疗优良率 并发症
下载PDF
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薛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0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手术治疗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以切开复位克氏...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手术治疗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以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以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优良率、肘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7%(4/55),低于对照组的21.82%(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0.91%(50/55),高于对照组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肘关节旋前、旋后、背伸、屈曲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骨折愈合,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肘关节活动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交叉固定 闭合复位 骨折愈合 肘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两种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4
作者 张敬贤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比较用闭合复位经皮外侧两枚克氏针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1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 目的 :比较用闭合复位经皮外侧两枚克氏针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1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21例患儿分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56)。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外侧两枚克氏针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的用时、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骨折处愈合的时间及其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的用时、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骨折处愈合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闭合复位经皮外侧两枚克氏针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均较为理想,而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提高其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外侧两枚内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宇航 洪海南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1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4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14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0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术后10个月随访时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术后患儿住院时间为3~8d,平均(4.68±1.24)d;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5~7周,平均(5.83±0.81)周。术后10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判定:优76例(51.35%),良48例(32.43%),中23例(15.54%),差1例(2.08%),总优良率为83.78%(124/148)。术后10个月时患儿患侧的提携角、伸直角度、弯曲角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尺神经麻痹、Volkmann缺血性挛缩、骨骺早闭和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较好,可明显促进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经皮交叉固定 临床疗效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夏红涛 屈唱 马俊腾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5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内...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5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肘关节及前臂主动活动度较对照组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改良外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可通过缩短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肘关节功能,进而提高手术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改良外侧交叉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外侧克氏针固定、内外侧3根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新 朱坤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1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外侧克氏针固定、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外侧2根克氏针,内侧1根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对比。方法:对本组83例(观察组) GartlandⅡ型、Ⅲ型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外侧2根克氏针...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外侧克氏针固定、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外侧2根克氏针,内侧1根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对比。方法:对本组83例(观察组) GartlandⅡ型、Ⅲ型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外侧2根克氏针,内侧1根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周,3周后拆除石膏,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拍片视骨折的愈合情况取出克氏针。对照组104例GartlandⅡ型、Ⅲ型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从外侧3根克氏针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周,3周后拆除石膏,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拍片视骨折的愈合情况取出克氏针;对2组病例随访1年,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83例患儿愈合良好,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尺神经刺激症状,1周后症状痊愈;随访期内未发现有肘内翻病例。对照组104例患者,随访期内有8例患者出现肘内翻。结论:经过x2检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外侧2根克氏针,内侧1根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优于闭合复位经皮单纯外侧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内外侧3根交叉固定 经皮外侧固定
下载PDF
闭合复位联合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罗雷茗 王廷凡 王远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92-95,共4页
围绕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与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相联合的方案来施治,就其最终疗效实施评定。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月)与对象(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与治疗方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总共选取86例,将其实... 围绕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与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相联合的方案来施治,就其最终疗效实施评定。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月)与对象(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与治疗方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总共选取86例,将其实施分组(总共将其分成2组,所采用的方法是内固定术方式不同,每组的例数皆为43例),A组实施经皮外侧克氏针固定术,B组则选择经皮内外侧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就两组疼痛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实施逐项比对;另对两组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并对比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参照Flynn肘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结果 在VAS评分上,B组术后评分与A组相比,显著偏低(P<0.05)。在并发症上,B组发生率(4.65%)与A组(18.60%)相比较,显著偏低(P<0.05)。B组优率(72.09%)较A组(51.16%)高(P<0.05),良率(23.26%)较A组(44.19%)低(P<0.05),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上,两组经对比,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 针对经临床确诊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通过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与闭合复位进行联合的手段来进行治疗,效果突出,术后疼痛轻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经皮交叉固定 闭合复位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对比
9
作者 孙少松 邓斌 张星晨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两组术式对效果差异不大,但观察组并发症较多,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较多,两种术式对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均有优劣,可根据患儿状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固定 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廉小婧 李飞 +1 位作者 万广亮 于铁强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对照组则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和预后情况,统计术后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以及提携角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以及提携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比86.8%,P>0.05)。结论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中创伤大,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后并发症较多,两种术式均可有较佳的肘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各有优劣,需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功能 闭合复位经固定 切开复位交叉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