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0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式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肛裂临床总结 被引量:3
1
作者 龚建明 许建娥 +2 位作者 范建明 徐琴 顾俊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闭合式内括约肌切开术 治疗 肛裂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分析
2
作者 李涛 郝立校 +8 位作者 吕婵 吴静怡 李兴佳 王永明 陈萌 纪晓丹 刘畅 别里克 龚彪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ESLBD)(12~15 mm)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ESLBD)(12~15 mm)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EST或ESLBD(12~15 mm)治疗的131例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EST组(n=70)和ESLBD组(n=61),比较2组的完全取石成功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相关术后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EST组和ESLBD组的取石成功率和机械碎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8.6%比100.0%,24.3%比18.0%,P均>0.05)。EST组的ERCP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SLBD组(8.6%比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随访结果显示,EST组和ESLBD组的ERCP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比8.6%,P>0.05)。结论 与EST相比,ESLBD(12~15 mm)用于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对于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ESLBD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EST与ESLBD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ESLBD也会造成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价
3
作者 唐睿 张海阳 +3 位作者 曹学冬 宋鑫 陈晓东 张晞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ERCP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ERCP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ERCP插管,不做胰管切开,研究组在行常规ERCP插管的基础上,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统计两组患者插管成功时间、成功插管率和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和血淀粉酶水平;统计两组患者预切开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两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的反流性胆管炎和复发性胰腺炎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成功插管时间缩短,成功插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1天CRP、IL-6和血淀粉酶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急性胰腺炎4例,出血2例,穿孔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研究组出血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12个月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降低,术后3、6和12个月复发性胰腺炎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对ERCP困难插管患者全身炎症影响较轻,血淀粉酶指标正常,且未增加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插管成功率,远期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管括约肌切开 血淀粉酶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下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镇痛及安全性的影响
4
作者 吴继敏 单伟锋 +2 位作者 徐巧敏 梅培毅 游敏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847-85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方法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00例胆总管结石并行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方法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00例胆总管结石并行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按剂量将其分为低剂量丙泊酚(LP)组,中剂量丙泊酚(MP)组和高剂量丙泊酚(HP)组,每组100例,LP组、MP组、HP组均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剂量分别为1μg/ml、3μg/ml、5μg/ml,观察并分析3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T0、T1、T2、T3、T4、T5时LP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为(88±6)mmHg、(77±5)mmHg、(71±5)mmHg、(70±5)mmHg、(75±5)mmHg、(84±7)mmHg;MP组分别为(87±6)mmHg、(78±5)mmHg、(70±5)mmHg、(70±5)mmHg、(76±6)mmHg、(83±6)mmHg;HP组分别为(88±6)mmHg、(77±5)mmHg、(71±5)mmHg、(71±5)mmHg、(75±5)mmHg、(83±6)mmHg。T0、T1、T2、T3、T4、T5时LP组的心率分别为(78±6)次/min、(73±5)次/min、(67±5)次/min、(68±5)次/min、(71±6)次/min、(80±6)次/min;MP组分别为(78±6)次/min、(72±5)次/min、(68±5)次/min、(67±5)次/min、(71±6)次/min、(80±6)次/min;HP组分别为(78±6)次/min、(73±5)次/min、(67±5)次/min、(67±5)次/min、(72±6)次/min、(79±6)次/min。在T0时,3组MAP、心率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时,3组的MAP、心率均降低(P<0.05),但3组MAP、心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与T3时3组MAP、心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4、T5时,3组MAP、心率水平均升高,但3组MAP、心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与时间不存在相互作用(F=0.249,P=0.991)。T0、T1、T2、T3、T4、T5时LP组的VAS评分分别为(4.25±0.22)分、(2.34±0.15)分、(2.41±0.16)分、(2.38±0.14)分、(4.33±0.23)分、(5.21±0.26)分;MP组分别为(4.35±0.24)分、(1.85±0.14)分、(1.82±0.13)分、(1.84±0.12)分、(3.65±0.14)分、(4.78±0.21)分;HP组分别为(4.30±0.23)分、(1.36±0.11)分、(1.33±0.11)分、(1.37±0.12)分、(2.96±0.13)分、(3.55±0.18)分。T1、T2、T3时3组VAS评分降低(P<0.05),且与LP组相比,MP组降低(P<0.05),与MP组相比,HP组降低(P<0.05),T4、T5时3组VAS评分均升高,且LP组比MP组、HP组升高明显(P<0.05),组间与时间存在相互作用。与LP组相比,M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P组对比,H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组相比,MP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P组相比HP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组、MP组、HP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高血压、心动过缓、谵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0%、25.0%、30.0%,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0,P>0.05)。结论低中高剂量丙泊酚既不会改变血流动力学,也不会延长苏醒时间,且高剂量丙泊酚镇痛效果更好,提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具有满意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麻醉静脉 胆石 括约肌切开 内窥镜
下载PDF
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囊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陈潇 张兆辉 +2 位作者 高胜强 姜静华 杨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 目的探讨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胆汁淀粉酶(BA)、胆汁细菌阳性率和隐匿性胰胆反流(OPB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该院进行ERCP的14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需要行EST,根据EST的不同分为两组,各73例。观察组接受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治疗,对照组行传统ES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综合胆红素(C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炎症和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以及BA和胆汁细菌阳性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取石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TBiL、CB和ALT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 d,两组患者血清CRP、HMGB1、Cor和NE水平及BA浓度高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胆汁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和3 d胆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BR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复发率(15.07%和1.37%)低于对照组(57.53%和1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阵超声内镜引导精准EST相对于传统EST,能有效减少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损伤,避免肠胆反流,抑制BA分泌及细菌增殖,降低OPB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超声内镜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隐匿性胰胆反流 胆总管结石 精准治疗
下载PDF
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健 谢华辉 +5 位作者 何文涛 李明堃 沈明 张仁浩 牛天峰 罗靖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endoanal advancement flap,ERAF)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ansanal opening of intersphincteric space,TROPIS)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复杂... 目的 探讨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endoanal advancement flap,ERAF)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ansanal opening of intersphincteric space,TROPIS)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及对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病人8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ERAF治疗组(E组,48例)和TROPIS治疗组(T组,36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创面情况以及肛管直肠压力。结果 T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高于E组的8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手术时间为(31.53±7.29)分钟,术中出血量为(29.56±7.37)ml,手术当天、术后7天和14天创面面积分别为(10.03±0.96)cm~2、(8.76±0.87)cm~2和(6.20±0.77)cm~2,E组分别为(35.36±8.54)分钟、(36.86±8.04)ml、(12.09±1.23)cm~2、(10.52±1.09)cm~2和(7.36±0.85)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术后VAS评分、Wexner失禁评分分别为(1.38±0.27)分和(0.21±0.08)分,E组分别为(1.56±0.29)分和(0.33±0.09)分,T组20 mm处、30 mm处肛管直肠收缩压和20 mm处、30 mm处肛管直肠静息压分别为(138.18±29.58)mmHg、(136.22±35.41)mmHg、(35.47±6.58)mmHg和(32.97±8.01)mmHg,E组分别为(152.78±31.53)mmHg、(156.29±32.74)mmHg、(38.29±7.62)mmHg、(36.41±7.63)mmHg,两组评分和肛管直肠压力均下降,且T组低于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高于F组的(13.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OPIS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更好,能缩减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保护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 经肛括约肌切开 复杂性肛瘘 直肠 肛管
下载PDF
早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
7
作者 麦麦提江·麦麦提明 朱功兵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021-1027,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56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9例)予以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267...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56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89例)予以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267例)行早期EST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变化,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CRP、TNF-α、IL-6、WBC、D-D及AMY水平均明显下降,ALT、AST、TBIL及GGT水平均有所提高(P 0.05)。结论:早期EST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其疗效显著,且对患者肝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 乳头括约肌切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瘘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8
作者 杨喜成 邢道旭 王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瘘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收的实施手术治疗的76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肛瘘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收的实施手术治疗的76例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和研究组(38例,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两组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1周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个月括约肌功能,手术指标,随访期间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内括约肌平均时限、外括约肌平均时限均缩短,且对照组均短于研究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均更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肛瘘患者使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创口愈合时间,降低手术对患者括约肌功能的损伤,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 传统切开挂线 括约肌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苦参汤加味熏洗联合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虚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9
作者 张永丽 苏红波 孙林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88-1391,1429,共5页
目的探究苦参汤加味熏洗联合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肛腺切除虚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中医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5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研究组75例。2组均行TR... 目的探究苦参汤加味熏洗联合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肛腺切除虚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中医医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5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研究组75例。2组均行TROPIS联合肛腺切除虚挂线法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九华膏外敷,研究组术后给予苦参汤加味熏洗+九华膏外敷,2组观察周期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状态(渗液评分、肉芽评分)及术前、治疗4周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统计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4周后创面愈合率、肛门功能(采用肛肠失禁Wexner评分量表评估)、总体疗效。结果2组患者VAS评分、渗液评分、肉芽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渗液评分、肉芽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ARP、AMCP、ALCT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9.6±3.8)d比(23.2±5.2)d,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4.67%(71/75)比84.00%(63/75),96.00%(72/75)比86.67%(65/75),P均<0.05]。结论苦参汤加味熏洗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TROPIS联合肛腺切除虚挂线术后,可明显缓解疼痛,加速创面愈合,改善患者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 经肛括约肌切开 虚挂线 苦参汤 熏洗
下载PDF
青枝方坐浴辅助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治疗急重疑难性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廖波 彭位俊 +2 位作者 王小婉 张桢 王镇澜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 观察青枝方坐浴辅助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治疗急重疑难性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伴有脓毒症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青枝方坐浴辅助TROPIS治疗,对照组采用主流术式切开挂线... 目的 观察青枝方坐浴辅助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治疗急重疑难性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伴有脓毒症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青枝方坐浴辅助TROPIS治疗,对照组采用主流术式切开挂线术联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脓肿复发率、成瘘率及术后2个月、3个月肛门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较对照组少,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在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脓肿复发率及成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枝方坐浴辅助TROPIS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效果确切,而且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更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对肛门功能及肛门形态的保护更好,创面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周脓肿 经肛括约肌切开 青枝方 中药坐浴
下载PDF
对比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
11
作者 何志刚 何永忠 +1 位作者 谢伟 何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方法91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50例)和切开挂线组(41例)。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采用经肛括...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和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和复发的影响。方法91例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50例)和切开挂线组(41例)。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采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进行治疗,切开挂线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大便失禁严重度(Wexner)评分、肛门功能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切开挂线组的78.05%(P<0.05)。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患者手术时间(58.98±3.71)min、愈合时间(22.24±1.71)d及住院时间(9.38±1.59)d均短于切开挂线组的(75.73±2.95)min、(27.44±1.86)、(14.73±2.05)d,术中出血量(84.96±2.85)ml少于切开挂线组的(96.07±2.71)ml(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与Wexner评分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且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VAS评分(1.54±0.61)分与Wexner评分(1.22±0.42)分均低于切开挂线组的(2.17±0.70)、(1.93±0.82)分(P<0.05)。术后3个月,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与肛管最大静息压均较本组术前降低,但经肛括约肌间切开组肛管最大收缩压(16.23±1.62)kPa与肛管最大静息压(8.03±1.01)kPa均大于切开挂线组的(11.17±1.78)、(4.38±0.92)kPa(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挂线法,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在高位肛瘘中的临床疗效更加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保护患者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切开挂线法 经肛括约肌切开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肛裂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12
作者 卓芹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 在肛裂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5例肛裂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展开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评分、肿胀评分)... 目的 在肛裂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5例肛裂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展开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相关指标(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γ干扰素(IFN-γ)]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3.32±1.13)分、肿胀评分(1.23±0.21)分均低于手术前的(5.48±1.14)、(2.87±0.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hs-CRP(9.62±1.53)mg/L、TNF-α(30.23±3.57)pg/ml、IL-6(66.35±5.08)ng/L、IL-8(32.74±3.17)ng/L、IFN-γ(54.78±2.01)pg/ml均低于手术前的(16.25±2.04)mg/L、(40.15±4.09)pg/ml、(83.37±8.38)ng/L、(45.58±3.45)ng/L、(63.43±3.1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78.84±2.78)、(77.27±2.23)、(78.83±2.77)、(77.32±2.26)分,均高于手术前的(72.13±2.07)、(71.19±2.28)、(73.19±2.56)、(72.47±2.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裂患者手术治疗中,采用肛裂切除加肛门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能减轻术后疼痛及患处肿胀,减轻体内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开 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效果观察
13
作者 翁侠 周小帅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0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术,观察组接受经括约肌间切开术。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术...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高位肛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术,观察组接受经括约肌间切开术。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2%,32/38)高于对照组(60.5%,23/38),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数字分级评分法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4/38)低于对照组(31.6%,1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可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 传统切开 高位肛瘘 后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辅助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韩贤养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为对照组,行EST取石+LC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均观察到术后3个月。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内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取石+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明显,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乳头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研究
15
作者 马东明 顾小晖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RCP+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3-05两家医院收治的27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LCBDE...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RCP+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23-05两家医院收治的27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LCBDE组(104例)与ERCP+EST组(168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结果LCBDE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于ERCP+EST组,术中出血量多于ERCP+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石一期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ERCP+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RCP+EST相比,虽然LCBDE术的引流管留置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但其在结石一期清除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具优势。临床应根据有关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 乳头括约肌切开
下载PDF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近期疗效和肝功能对比研究
16
作者 杜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的近期效果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0—2023-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七病区收...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的近期效果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10—2023-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七病区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ERCP联合EST组(EST组)与LCBDE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检测术前和术后第3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肝功能指标水平。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S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短(少)于LCB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时,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联合EST与LCBDE治疗CBDS患者均有良好的近期效果。但ERCP联合EST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恢复方面优于LCB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括约肌切开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谷明明 朱明莉 +1 位作者 杨澜 荣晓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 目的: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不同类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相对位置分为包绕型组(n=8)、边缘型组(n=43)、周围型组(n=52)。所有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取石。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取石操作时间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包绕型组>边缘型组>周围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淀粉酶血症、胆道感染、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包绕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取石操作时间较边缘型、周围型患者长,且患者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高,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中重度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步军 《大医生》 2024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中重度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合并中重度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中重度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合并中重度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腹腔镜组(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46例)和EST组(行EST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EST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腹腔镜组,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腹腔镜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升高,但EST组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降低,但EST组均高于传统腹腔镜组(均P<0.05)。结论 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中重度肝硬化患者手术时间较传统腹腔镜手术用时更长,但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可促进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胆囊结石 肝硬化
下载PDF
保留外括约肌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浩 侯孝涛 +3 位作者 陈艳妮 张睿 麻琦瑶 张波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观察保留外括约肌的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41例复杂性肛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采用保留外括约肌的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对照组20例,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术后肛门疼痛、... 目的观察保留外括约肌的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41例复杂性肛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采用保留外括约肌的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对照组20例,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术后肛门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治疗失败率、肛门括约功能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8小时、24小时、第3天、第7天及术后首次排便时治疗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 scores,VAS)分别为(1.81±1.12)与(5.00±1.49)、(1.10±1.14)与(4.35±1.42)、(0.86±1.01)与(4.35±1.27)、(0.81±1.08)与(4.25±1.41)、(3.05±1.56)与(6.70±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肛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0.67±1.07)与(0.80±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1例(4.76%)、对照组1例(5.00%)发生创面感染,两组创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2例(9.52%)、对照组3例(15.00%)予导尿,两组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37.31±3.42)天和(48.13±4.0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时,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失访,术后1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ST Marks肛门失禁评分分别为(0.53±1.07)分及(1.74±2.7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例(31.58%)、对照组4例(21.05%)治疗失败,两组治疗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外括约肌的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肛瘘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肛门功能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保留外括约肌 经肛括约肌切开
下载PDF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
作者 李素娟 苏秉忠 +1 位作者 陈平 黄应龙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胆总管结石的经典治疗方法,但存在一些并发症。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乳头括约肌有保护作用,被认为... 目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是胆总管结石的经典治疗方法,但存在一些并发症。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乳头括约肌有保护作用,被认为是EST取石最有价值的替代方法。本研究旨在对比2种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为个体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64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分为EPBD组(79例)和EST组(85例)。比较2组的有效性和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与EST组相比,EPBD组的机械碎石率高(35.44%vs 20.00%);随访1年的远期并发症结石复发率低(2.53%vs 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期并发症中出血发生率低(1.26%vs 7.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T相比,EPBD术后出血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降低,结石清除率相近,提示EPBD可以作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不适于EST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