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病原微生物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陈杰 易平 甘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5-0068,共4页
分析医院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出和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作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送检的546例微生物标本,对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307株致病菌,总阳性率为56.23%... 分析医院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检出和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作参考。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送检的546例微生物标本,对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307株致病菌,总阳性率为56.23%。50岁以上人群、重型和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检出阳性率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送检标本以痰液为主,阳性率达到80.00%,各类标本间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01)。分离出的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大(86.97%),其次是革兰阳性菌(8.79%)、真菌(4.23%)。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但对四环素类、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无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氨曲南较为耐药,对阿米卡星敏感性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替加环素耐药率在90%以上,对环丙沙星无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耐药率高,但对替加环素较为敏感。结论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多样,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重视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中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2
作者 陈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气道管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共100例,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数据。结果 集束化护理下的患者,并发症较低,且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气道管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患者共100例,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数据。结果 集束化护理下的患者,并发症较低,且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中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闭合性颅脑损伤 气道管理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范建中 孙明光 +1 位作者 张建宏 吴红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研究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住院的 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 (GCS)、日常生活能力 (ADL)、残疾分级量表 (DR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等... 目的 :研究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住院的 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 (GCS)、日常生活能力 (ADL)、残疾分级量表 (DR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等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年龄、病程、治疗时间、GCS、昏迷时间等均有较大差异 ,其中GCS评分明显受昏迷时间的影响 (P <0 .0 0 1 ) ;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和残疾水平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P <0 .0 0 1 ) ;手术组认知功能的恢复较非手术组明显 (P <0 .0 5) ;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主要受损伤严重程度 (GCS评分 )和治疗时间的影响 (P <0 .0 5) ;认知功能的恢复除受GCS影响外 (P <0 .0 1 ) ,病程短恢复好 (P <0 .0 5)。结论 :临床综合康复治疗对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各种功能的恢复具有肯定的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恢复受颅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体系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康复 临床研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大芬 王强 周定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单纯TBI患者96例,以Glasgow昏迷评分(GCS)为依据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创伤后4、12、24、72h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单纯TBI患者96例,以Glasgow昏迷评分(GCS)为依据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创伤后4、12、24、72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一二聚体(DD)水平变化;并于创伤后1个月采用牛津残障评分(OHS)评估各组患者预后,观察不同预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两者间的相关性;设立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重度组患者创伤后各时间点PT、APTT均较轻度组及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轻、中、重度组PT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中、重度组PTT延长时间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轻、中、重度组创伤后各时间点FDP值、D-dime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伤6个月后,死亡及预后不良组创伤4h时患者PT、APTT、PTT、FDP、DD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TBI患者创伤后即可产生凝血功能障碍,血浆PT、FDP、DD水平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早期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对判断TBI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TBI) 疑血功能 预后 关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蔡蔚 喻坚柏 韩景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1998年 7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10 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5 4例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 ;对照组(5 4例 )则采用单纯西医治疗...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1998年 7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10 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5 4例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 ;对照组(5 4例 )则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率 88.89% ,明显优于对照组 6 8.5 2 % (P<0 .0 5 ) ,治疗组昏迷后转清醒时间为 (5 .70± 2 .71) d,亦短于对照组 (7.80± 2 .4 2 ) d(P<0 .0 5 )。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闭合性颅脑损伤 ,能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缩短治疗时间 ,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闭合性颅脑损伤 补阳还五汤 疗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综合康复的效果评定 被引量:8
6
作者 孙明光 范建中 张建宏 《中国康复》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研究康复科住院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残疾水平恢复情况及影响残疾水平恢复的因素。方法 :对 4 9例住院的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在入院后及出院前采用残疾分级量表 (DRS)对患者的残疾水... 目的 :研究康复科住院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残疾水平恢复情况及影响残疾水平恢复的因素。方法 :对 4 9例住院的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在入院后及出院前采用残疾分级量表 (DRS)对患者的残疾水平进行评定 ;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康复治疗时间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并分析昏迷时间与DRS评分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DRS评定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残疾水平明显下降。非手术组改善较手术组明显 ,考虑与手术组病情较重有关。DRS评定结果与昏迷时间及治疗时间有关 ,康复治疗时间长则功能恢复好 ,残疾水平低。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后残疾水平明显降低 ;昏迷时间短及康复治疗时间长则残疾水平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综合评定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闭合性颅脑损伤伴面瘫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智霖 丁美修 +1 位作者 陈若平 程志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85-787,共3页
目的 探索颅底骨折伴发面神经损伤的治疗方式。方法分析27例颅底骨折伴发面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中颅底硬膜外围膝状神经节面神经管减压术,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14例... 目的 探索颅底骨折伴发面神经损伤的治疗方式。方法分析27例颅底骨折伴发面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中颅底硬膜外围膝状神经节面神经管减压术,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14例面瘫恢复至House和Brackmann分级Ⅲ级,3例Ⅳ级,2例V级,8例未见恢复;术后6个月复查时15例恢复至Ⅰ~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6例未见恢复。结论中颅底硬膜外围膝状神经节面神经管减压可使大部分外伤性面瘫患者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面瘫 颞骨骨折 面神经管减压 围膝状神经节区
下载PDF
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伴有降钙素原升高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左志刚 裴柳 +2 位作者 张梅香 刘秀娟 邱方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5期422-423,共2页
严重创伤患者往往早期就伴有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明显升高,并且此类患者后续治疗中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与PCT有明显相关性,但其升高的具体原因未能阐明。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降钙素原 肠源性感染 内毒素
下载PDF
一例急性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9
作者 金婷妍 应奇 +2 位作者 殷亚婷 张岚 穆琴华 《海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328-329,共2页
颅脑损伤是一类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目前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性创伤的发生率在明显上升,其危害性大,并由于涉及多个部位,救治难度大。现将我院2012年1月15日至3月1日收治的1例急性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多发伤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配权 邢立举 翟秀伟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择取2006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92例,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为研究组(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和参照组(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各46例,分...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择取2006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92例,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为研究组(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和参照组(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各46例,分析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颅内压均较治疗前低(P<0.05),但研究组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且其总有效率(84.78%)较参照组(54.35%)高(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 效果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进 许安定 +1 位作者 王宏乐 江晓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尼莫地平 治疗 闭合性颅脑损伤
下载PDF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疗法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韬 赖艳红 +1 位作者 肖志高 梁升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3期1919-1920,共2页
目的:观察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疗法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本次观察,将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侧去... 目的:观察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疗法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本次观察,将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侧去骨瓣减压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内压,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颅内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颅内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良好率和中度残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残疾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疗法在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疗法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躁动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梅英 冯妙琅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总结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躁动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体会,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方法对我院颅脑外科36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躁动的病人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和精心护理。结果康复26例(占72.2%),好转6例(占... 目的总结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躁动病人的护理措施及体会,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方法对我院颅脑外科36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躁动的病人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和精心护理。结果康复26例(占72.2%),好转6例(占16.7%),死亡4例(占11.1%)。结论严密认真仔细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和精心护理是减少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躁动病人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躁动 护理
下载PDF
闭合性颅脑损伤后缄默症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治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缄默症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勇 周胜富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3年第6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颅内压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最大程度降低颅内压,临床疗效可靠,术后生存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阳 高显峰 +2 位作者 柳敬伟 侯俊玲 朱晓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5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6%...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6%)高于对照组(5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13.9%)(P<0.05)。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治疗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平衡去骨瓣 重症 闭合性颅脑损伤
下载PDF
血清胸苷激酶1和白蛋白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昝丽娜 史文清 张永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1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和白蛋白(albumin,ALB)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139例因外伤所致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入院格拉斯哥昏...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和白蛋白(albumin,ALB)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139例因外伤所致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其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包含重型和特重型);同期健康体检者14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TK,及ALB的浓度,分析其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中型及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轻型组(P<0.05);各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轻型与中型、中型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AL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TK1及ALB诊断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22pmol/L、40.4g/L。结论血清TK1及ALB的水平对于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辅助作用;对于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K,及ALB实验室诊断阈值的确定可以提高临床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血清胸苷激酶1 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强 张永亮 +1 位作者 李灵芝 舒清明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570-573,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闭合性脑损伤后COX-2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部位、时序性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D大鼠脑组织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损伤后,顶叶皮质、CA4、CA3、脑底皮质阳性细胞面积、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研究闭合性脑损伤后COX-2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部位、时序性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D大鼠脑组织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损伤后,顶叶皮质、CA4、CA3、脑底皮质阳性细胞面积、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损伤后,COX-2表达在1.2h开始增加,8.12h达最高值,5.7d时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环氧化酶-2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志强 张永亮 +1 位作者 李灵芝 舒清明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闭合性脑损伤后PAF-R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部位、时序性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脑损伤后不同时间SD大鼠脑组织PAF-R的表达情况。结果脑损伤后,PAF-R表达在1~2h开始减少,12~24h达最低值,7d时仍低于正常。顶叶皮层、胼... 目的研究闭合性脑损伤后PAF-R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部位、时序性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脑损伤后不同时间SD大鼠脑组织PAF-R的表达情况。结果脑损伤后,PAF-R表达在1~2h开始减少,12~24h达最低值,7d时仍低于正常。顶叶皮层、胼胝体阳性细胞面积、阳性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F-R参与了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下载PDF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晓程 赵晓鹏 朱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4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12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实验组采取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采取两次进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治... 目的分析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12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实验组采取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采取两次进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6.39%与26.23%,P〈0.05;实验组恢复情况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建议采用预见性一次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术后恢复情况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治疗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