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消融治疗动脉闭塞性硬化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建明 陈以宽 朱仕钦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 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进行治疗 ,评价其疗效。方法  10例ASO患者共 11条肢体均经血管造影确诊 ,病程在 15d至 3年。在DSA下用Aco1ysis血栓消融仪行腔内超声消融治疗。配合抗凝 ,祛聚 ,扩张血管... 目的 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进行治疗 ,评价其疗效。方法  10例ASO患者共 11条肢体均经血管造影确诊 ,病程在 15d至 3年。在DSA下用Aco1ysis血栓消融仪行腔内超声消融治疗。配合抗凝 ,祛聚 ,扩张血管等治疗。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  10例患者除 1例肢体因动脉再次闭塞外 ,9例患者 10条闭塞的动脉管腔均经一次治疗后再通 ,随访 1~ 3个月 ,10条血管保持通畅 ,有效率达 90 %。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 ,可以有效地消融外周动脉的陈旧性血栓和斑块 ,重新恢复闭塞血管的血流 ,从而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挽救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治疗 动脉闭塞性硬化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建勇 于中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32条肢体。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踝/肱指数(ABI)、趾端皮肤温度(T...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效果。方法: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32条肢体。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踝/肱指数(ABI)、趾端皮肤温度(TTS)及流出道动脉造影显影分数(OTVC)的差异。下肢动脉流出道采用多普勒血管超声随访6个月。结果:全组患者32条肢体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即时成功率为100%。治疗后第1个月ABI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T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14条肢体OTVC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多普勒超声下肢动脉流出道随访1、3及6个月,再闭塞率分别为3.85%、38.46%及46.15%。结论: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下肢动脉流出道闭塞性硬化症可促进动脉侧支血管形成,改善血供,提高趾端皮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球囊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脉)闭塞性硬化 下肢动脉流出道
下载PDF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动脉闭塞性硬化症53例的观察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俊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动脉闭塞性硬化 护理
下载PDF
“溶栓通络胶囊”治疗下肢闭塞性硬化动脉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郝志军 张金国 +1 位作者 张葆现 郑燕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1期82-82,共1页
目的:我中心于2009年7月-2010年4月期间应用“溶栓通络胶囊”配合西药对照单纯西药治疗6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可明显缩短病程,改善症状,效果持久肯定。结论:“溶栓通络胶囊”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 目的:我中心于2009年7月-2010年4月期间应用“溶栓通络胶囊”配合西药对照单纯西药治疗6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可明显缩短病程,改善症状,效果持久肯定。结论:“溶栓通络胶囊”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溶栓通络胶囊
下载PDF
巧克力球囊(限制性扩张技术)用于腔内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前血管准备
5
作者 种泓昭 宋龙雨 +3 位作者 聂紫嫣 赵波 李会含 张大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巧克力球囊(限制性扩张技术)用于腔内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前血管准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接受巧克力球囊血管准备的下肢ASO患者资料,记录病变类型及钙化等,获取巧克力球囊血管准备成功率及腔内治疗ASO成功率。... 目的观察巧克力球囊(限制性扩张技术)用于腔内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前血管准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接受巧克力球囊血管准备的下肢ASO患者资料,记录病变类型及钙化等,获取巧克力球囊血管准备成功率及腔内治疗ASO成功率。结果110例中,100例单侧、10例双侧存在下肢ASO病变,包括100处(100/120,83.33%)慢性闭塞性病变、8处(8/120,6.67%)狭窄病变及12处(12/120,10.00%)血栓病变;其中50处(50/120,41.67%)为3~4级钙化病变。腔内治疗前巧克力球囊血管准备成功率为92.50%(111/120);巧克力球囊扩张后7处病变(7/120,5.83%)因出现限流性夹层、2处(2/120,1.67%)因残余明显狭窄未达技术成功标准,直接植入支架而未使用药物涂层球囊(DCB);15处因DCB后出现限流性夹层而补救性植入支架。腔内治疗下肢ASO病变成功率100%。结论巧克力球囊(限制性扩张技术)用于腔内治疗下肢ASO前血管准备具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闭塞性动脉硬化 血管成形术 球囊
下载PDF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曹启鑫 杨涛 郝斌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16-821,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AS)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大量的基础研究表明炎症机制在AS的发生、发展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临床上针对AS狭窄或闭塞性疾病进行了很好的降脂及抗血小板治疗,但相关不良事件仍有发生,因此,寻找新的治... 动脉粥样硬化(AS)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大量的基础研究表明炎症机制在AS的发生、发展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临床上针对AS狭窄或闭塞性疾病进行了很好的降脂及抗血小板治疗,但相关不良事件仍有发生,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至关重要。针对炎症的靶向治疗可以改善这类患者的临床结局,一些药物已经展现出了其应用潜力。本文对炎症与AS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系统综述,并讨论抗感染治疗在此类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性疾病 炎症机制 靶向治疗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7
作者 刘要先 李博 +1 位作者 孟杨海 邓飞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并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及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经皮腔内介入术治疗的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并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及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经皮腔内介入术治疗的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并发DVT而将病人分为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软件与rms程序构建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且应用caret程序包通过Bootstrap法对其进行内部验证,计算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3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3个月内,DVT并发率为9.63%(36/374);并发DVT组年龄≥60岁占比、完全闭塞占比、术后卧床时间≥3 d占比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均高于未并发DVT组[69.44%(25/36)比50.59%(171/338)、41.67%(15/36)比25.44%(86/338)、58.33%(21/36)比22.19%(75/338)、(4.96±1.02)mmol/L比(4.63±0.94)mmol/L、(2.09±0.26)mmol/L比(1.81±0.31)mmol/L、(3.65±0.54)mmol/L比(3.47±0.51)mmol/L、(3.45±0.62)g/L比(3.11±0.54)g/L、(0.67±0.11)mg/L比(0.38±0.06)mg/L、(246.85±42.74)×10^(9)/L比(205.16±39.68)×10^(9)/L](P<0.05),凝血酶时间(TT)低于未并发DVT组[(15.16±3.11)s比(16.33±3.14)s](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后卧床时间≥3 d、TG、FIB、D-D、PLT均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而构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术后并发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其校正曲线结果显示标准曲线与校准预测曲线具有良好的贴合度;该模型C-index为0.88(0.81~0.89),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5%CI:(0.78,0.91),Z=9.54,P<0.001]。结论基于年龄、术后卧床时间、TG、FIB、D-D、PLT构建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介入术后并发DVT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与区分能力,对临床筛选高风险人群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静脉血栓形成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 风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鲁聪 李兰 +2 位作者 杜媛媛 张军波 赵庆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52例,根据患者意愿和病变特征分为球囊扩张组142例、支架置入... 目的 探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52例,根据患者意愿和病变特征分为球囊扩张组142例、支架置入组145例及保守治疗组6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3~24个月的随访,随访内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主要不良下肢事件(MALE),包括下肢静息痛、溃疡或皮肤缺损、坏疽、再闭塞、截肢发生情况,比较分析3组临床资料和预后,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支架置入组全因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9.7%vs 23.1%,P<0.01)。支架置入组和球囊扩张组MALE静息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4.8%、9.2%vs 24.6%,P<0.01)。结论 适合行介入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可以降低部分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MALE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 预后 支架 回顾性研究 血管腔内治疗
下载PDF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效果分析
9
作者 刘善贤 王磊 +2 位作者 张红赟 郑杰 邢振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0-01—2021-12收治的73例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组(手术组,43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0-01—2021-12收治的73例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组(手术组,43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近期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远期脑部血流动力学状况、缺血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结果 手术组43例患者中,40例(93.02%)术中吻合段血管的畅通性良好,25例(58.14%)术后存在新生血管生成。随访6个月期间,手术组有32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善,9例患者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恶化。对照组仅有5例改善,6例恶化,19例无明显变化。远期卒中结果提示,手术组发生TIA、RIND各1例,均未发生进展性及完全性脑卒中。对照组发生TIA15例,RIND12例,进展性脑卒中4例,完全性脑卒中4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Rankin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Rankin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疗效较好,能够降低远期卒中发生率,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 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 远期疗效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管减容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病人血运重建率、血管内皮功能及踝肱指数的影响
10
作者 于洋 龚海龙 +4 位作者 翟江波 董科娜 李云贵 王嘉浩 郭亮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56-1360,共5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联合血管减容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LEAOD)病人血运重建率、血管内皮功能及踝肱指数(AB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LEAOD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n=50)予D...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联合血管减容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变(LEAOD)病人血运重建率、血管内皮功能及踝肱指数(AB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LEAOD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n=50)予DCB,研究组(n=50)予DCB联合血管减容。比较靶血管通畅率、靶血管血运重建(TLR)率、再狭窄率、Rutherford分级情况、血管内皮功能、ABI、下肢动脉最小管腔直径(MLD)、晚期管腔丢失(LLL)值。结果术后12个月,研究组靶血管通畅率(92.00%,46/50)均较对照组(74.00%,37/50)高(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TLR率(2.00%,1/50)、再狭窄率(0,0/50)均较对照组(18.00%,9/50)、(12.00%,6/50)低(P<0.05)。术后,两组Rutherford分级情况均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Rutherford分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Z=-2.21,P=0.027)。术后个12个月,两组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程度值(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程度值(NMD)、足背动脉ABI、胫后动脉ABI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个12个月,两组的下肢动脉MLD、LLL值均低于术后次日(P<0.05),且研究组下肢动脉MLD高于对照组(P<0.05),LLL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CB联合血管减容能提高LEAOD病人靶血管通畅率,降低TLR率、再狭窄率,改善Rutherford分级情况、血管内皮功能、ABI,调节下肢动脉MLD、LLL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 药物涂层球囊 血管减容 血运重建率 血管内皮功能 踝肱指数
下载PDF
下肢CTA及足部CT灌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溃疡的研究
11
作者 任娇 王晓妍 +1 位作者 吴少虹 郭莉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93-1398,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CTA及足部CT灌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足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9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ASO合并足溃疡的患者,分析溃疡足下肢动脉狭窄情况,探讨下肢动脉狭窄程度预判ASO患者溃疡足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析溃疡足... 目的:探讨下肢CTA及足部CT灌注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足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9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ASO合并足溃疡的患者,分析溃疡足下肢动脉狭窄情况,探讨下肢动脉狭窄程度预判ASO患者溃疡足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析溃疡足与非溃疡足的灌注值差异,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max);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CT灌注值对溃疡足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30只溃疡足、28只非溃疡足入组:①溃疡足胫后动脉(PTA)、胫前动脉(ATA)重度狭窄及闭塞高于腓动脉(PA)。②溃疡足的膝上动脉(股浅及腘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与非溃疡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膝上动脉重度狭窄/闭塞联合预判ASO足部溃疡的AUC值为0.78,灵敏度为76.7%,特异度67.9%;膝下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支数及分布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③足部CT灌注显示:溃疡足的BF、BV、Tmax及PS值与非溃疡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F、BV、Tmax及PS值四者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1,灵敏度76.7%,特异度96.4%,与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比较诊断效能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膝上动脉狭窄程度联合CT灌注值诊断ASO足部溃疡的AUC值为0.93,灵敏度83.3%,特异度92.9%,两者联合与CT灌注值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CTA联合足部CT灌注可以辅助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溃疡,对临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闭塞性动脉硬化 足溃疡 CT血管造影术 灌注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流重建及踝肱指数的影响
12
作者 胡凯锋 赵亮 +1 位作者 高原 吴俊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流重建及踝肱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选择入组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流重建及踝肱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选择入组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Rutherford分级、血清水平、血流重建、晚期管腔丢失情况、不良事件。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踝肱指数(0.94±0.26)、最小管腔直径(3.47±0.39)mm、一氧化氮(NO)(30.3±4.0)pg/m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80.1±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86±0.11)、(3.13±0.32)mm、(26.8±3.6)pg/ml、(68.1±3.1)分,观察组的Rutherford分级(0.19±0.05)、血清内皮素-1(ET-1)(70±7)pg/ml、血浆P选择素(30.2±3.5)μg/L、晚期管腔丢失(1.24±0.25)mm低于对照组的(1.42±0.10)、(77±7)pg/ml、(37.3±3.9)μg/L、(2.51±0.3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重建率为16%,与对照组的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改善Rutherford分级,提高踝肱指数,降低肢内再狭窄、晚期管腔丢失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 血流重建 踝肱指数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皮内针联合手指点穴治疗1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肢体疼痛的护理体会
13
作者 王晓娣 郭晶 智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本文回顾1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肢体疼痛的治疗和护理体会。在完善护理评估的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皮内针联合手指点穴治疗,能够减轻患者肢体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皮内针 手指点穴 疼痛 中医护理
下载PDF
血清内皮素-1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
14
作者 齐永乐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1(ET-1)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支架植入治疗的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1(ET-1)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支架植入治疗的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检测血清ET-1、25-(OH)D水平。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比较两组术前血清ET-1、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ET-1、25-(OH)D水平及其他临床因素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发生再狭窄的有10例,再狭窄发生率为12.82%(10/78)。再狭窄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支架个数、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与非再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血清ET-1、25-(OH)D水平均高于非再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T-1、25-(OH)D均是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T-1、25-(OH)D单一及联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AUC值分别为0.716、0.703、0.809(P<0.05)。【结论】血清ET-1、25-(OH)D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相关,两者联合检测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外科学 下肢/外科学 内皮缩血管肽1/血液 骨化二醇/血液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梁冰 彭喜涛 +2 位作者 王海生 侯竞远 陈立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价值。方法:纳入ASO患者82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给予动脉内膜剥夺术,观察组41例给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比手术后两组患者疗效、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 目的:探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价值。方法:纳入ASO患者82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给予动脉内膜剥夺术,观察组41例给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对比手术后两组患者疗效、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较对照组73.17%高(P<0.0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hs-CRP)及VEG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应用经皮腔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抑制病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炎性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下载PDF
GE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史建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61-64,共4页
探讨GE 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院就诊于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病例进行 DSA和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并以... 探讨GE 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院就诊于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疑似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病例进行 DSA和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并以 DSA为“金标准”,对双下肢动脉进行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并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检出率:各级程度狭窄、闭塞检出率, DSA和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方式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诊断效率: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的预测值较高。结论 GE 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其结果符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预后预测作用的meta分析
17
作者 梁新雨 徐洪涛 +3 位作者 许永城 王御震 赵诚 曹烨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NLR... 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NLR、下肢PAD相关研究。收集研究的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及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合并疾病、NLR平均数、NLR临界值、结局指标、随访时间。运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使用Stata 16.0软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下肢PAD患者高、低NLR组间不同结局的效应量。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n=4554)。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NLR与全因死亡、截肢和介入后再狭窄关系密切,合并后效应量分别为HR=1.93(95%CI 1.21~3.10)、HR=1.92(95%CI 1.43~2.59)、OR=1.76(95%CI 1.13~2.75)。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在介入治疗后的下肢PAD患者中,高NLR患者1年内发生全因死亡、截肢和再狭窄的效应量分别为HR=3.24(95%CI 1.96~5.35)、HR=2.64(95%CI 2.10~3.31)和OR=2.44(95%CI1.09~5.43);在保守治疗下肢PAD患者中,高NLR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HR为2.82(95%CI 2.08~3.84),但高NLR与截肢的发生关系不密切。结论高NLR与全因死亡、截肢、介入后再狭窄的关系密切,可作为下肢PAD患者介入治疗后1年发生截肢、全因死亡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闭塞性硬化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截肢术 全因死亡 再狭窄 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尚珠 黄平平 +2 位作者 刘春华 王书桂 钱冠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机理。探索从中药中寻找有效的血管保护剂的新途径。方法:使用川芎嗪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46例(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数量,同期观...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机理。探索从中药中寻找有效的血管保护剂的新途径。方法:使用川芎嗪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46例(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细胞的数量,同期观察53名健康人的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21例(45.7%),显效17例(36.9%),有效8例(17.4%)。治疗前循环内皮细胞数量为(4.39±1.76)个/0.9μl,明显高于健康人组〔(1.53±0.42)个/0.9μl〕,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好转,循环内皮细胞数下降为(2.43±0.87)个/0.9μl(P<0.01)。结论:川芎嗪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 川芎嗪 治疗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涛 荣文平 +2 位作者 陈柏楠 鲁东志 刘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07-909,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方剂对早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ASO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的变化。结果:冶疗组临床治愈率为61.67%,总...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方剂对早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ASO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的变化。结果:冶疗组临床治愈率为61.6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主要症状、体征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血脂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A_1(ApoA_1)、载脂蛋白B_(100)(ApoB_(100))亦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血栓素B_2(TXB 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恢复至正常(P<0.05),血浆内皮素(ET-1)水平降低,一氧化氮(NO)值增高(P<0.01)。两组的TXB_2及对照组TXB_2、6-keto-PGF_(1α),与正常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股、腘动脉管腔宽度和血流量有增加,踝/肱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剂黄芪通脉合剂治疗早期ASO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具有调节血脂代谢、抗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中医药治疗 益气活血法 黄芪通脉合剂
下载PDF
黄芪通脉合剂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鲁东志 荣文平 +1 位作者 周涛 孙敬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0-673,共4页
目的 :观察黄芪通脉合剂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ASO)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90例ASO患者 (Ⅰ、Ⅱ期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黄芪通脉合剂 ,对照组用γ 月见草 E胶丸和复方丹参片 ,疗程 1个月 ;观察黄芪通脉合剂降低血液... 目的 :观察黄芪通脉合剂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ASO)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90例ASO患者 (Ⅰ、Ⅱ期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黄芪通脉合剂 ,对照组用γ 月见草 E胶丸和复方丹参片 ,疗程 1个月 ;观察黄芪通脉合剂降低血液粘度、血脂和血浆血栓素B2 (TXB2 )、血浆内皮素 (ET 1) ,升高一氧化氮 (NO)等作用 ;并做相应的实验研究。结果 :黄芪通脉合剂治疗ASO总有效率 10 0 % ,治愈率6 1 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93 33% ,治愈率 36 6 7%。动物实验表明 ,黄芪通脉合剂能明显降低鹌鹑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B10 0 (apoB10 0 )的含量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载脂蛋白A1(apoA1)、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NO的含量 ;降低血浆TXB2 、ET 1的含量。结论 :黄芪通脉合剂治疗早期ASO疗效较好 ,并具有调节脂质代谢 ,降低血液粘度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通脉合剂 治疗 闭塞性动脉硬化 血栓素B2 内皮素-1 作用机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