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闭塞时间理论的移动闭塞追踪间隔时间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文慧 苗建瑞 《山东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55-61,共7页
移动闭塞作为一种最新的闭塞制式,可以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使列车的追踪间隔达到最短。针对移动闭塞条件下列车追踪间隔,给出了列车对区间的时间占用带计算方法,利用时间带重叠法设计了基于闭塞时间理论(Blocking Time)的移动... 移动闭塞作为一种最新的闭塞制式,可以在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使列车的追踪间隔达到最短。针对移动闭塞条件下列车追踪间隔,给出了列车对区间的时间占用带计算方法,利用时间带重叠法设计了基于闭塞时间理论(Blocking Time)的移动闭塞追踪间隔计算方法。对于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要素,在visual studio平台上设计了不同的仿真实验方案,利用本文给出的追踪间隔计算方法,对影响追踪间隔的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闭塞 闭塞时间理论 追踪间隔 计算方法 影响要素
下载PDF
基于闭塞时间的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建勋 田长海 张守帅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7-46,59,共11页
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是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基本依据,也是影响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UIC406标准,结合高速铁路准移动闭塞以及车站分段解锁的特点,构建基于闭塞时间图的间隔时间理论运用... 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是编制列车运行图的基本依据,也是影响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UIC406标准,结合高速铁路准移动闭塞以及车站分段解锁的特点,构建基于闭塞时间图的间隔时间理论运用方法。在列车运行速度为300km/h线路上,应用闭塞时间计算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同时针对大型车站进站前限速的情况进行探析,仿真分析限速条件下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为大型车站的列车间隔时间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UIC406 列车间隔时间 闭塞时间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基于闭塞时间模型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永 李辉 张涛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58,119,共5页
概述了传统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式,并指出其在复杂的铁路系统中并不能保证轨道交通运营能力,更不能保证运营稳定性的缺陷。探究UIC406的能力分析方法,研究其能力分析模型,并通过其能力分析模型建立固定闭塞与移动闭塞下的追踪间隔时间... 概述了传统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式,并指出其在复杂的铁路系统中并不能保证轨道交通运营能力,更不能保证运营稳定性的缺陷。探究UIC406的能力分析方法,研究其能力分析模型,并通过其能力分析模型建立固定闭塞与移动闭塞下的追踪间隔时间模型,推出理论计算方法,最后通过railsys软件验证追踪间隔时间模型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间隔时间 闭塞时间 固定闭塞 移动闭塞 列车运行图
下载PDF
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巩利英 周俊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3,共3页
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1.1-2022. 8期间70例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尤瑞克林+常规治疗,研究组:替... 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1.1-2022. 8期间70例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尤瑞克林+常规治疗,研究组:替罗非班+尤瑞克林+替罗非班,应用2天后停用,序贯治疗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成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成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出现不良事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其发病早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与尤瑞克林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不增加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替罗非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基于UIC406的移动闭塞模式下越江段列车运行
5
作者 鲁秋子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144,共5页
从信号系统控制列车的角度研究如何减小列车在越江区间的最小追踪间隔问题,以提高长大越江区间线路通过能力。首先,介绍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通过越江区间的运行方式,信号系统需保证线路正常运营,越江段区间风井之间仅有1列车运行;其次,... 从信号系统控制列车的角度研究如何减小列车在越江区间的最小追踪间隔问题,以提高长大越江区间线路通过能力。首先,介绍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通过越江区间的运行方式,信号系统需保证线路正常运营,越江段区间风井之间仅有1列车运行;其次,结合列车运行特点,参考UIC406能力分析方法推算出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在越江区间内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模型,得出最小追踪间隔与列车在越江区间中运行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通过对所得的函数进行求导,推算出列车在区间中的最高运行速度、接近速度的取值及对最小追踪间隔的影响,并求得函数的极小值;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信号控制列车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最小追踪间隔 越江区间 移动闭塞 闭塞时间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优化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蒋琦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6年第2期59-63,共5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线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营质量是整个运营中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提出一种运行图优化策略,通过建立闭塞运行的时间模型获取列车追踪间隔、弹性时间等时间参数的最优解,得到满足运营质量下的最大运输能力。最后在加入列车...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线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营质量是整个运营中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提出一种运行图优化策略,通过建立闭塞运行的时间模型获取列车追踪间隔、弹性时间等时间参数的最优解,得到满足运营质量下的最大运输能力。最后在加入列车运行中随机产生延迟因素的情况下进行列车仿真运行试验,仿真结果证明该运行图优化方法能够提高运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图优化 闭塞区间运行时间模型 追踪间隔 弹性时间 仿真验证
下载PDF
Anti-embolic effect of Taorenchengqi Tang in rats with embolic stroke induced by occlud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7
作者 Li Jiun-Yi Chang Ting-Chen +2 位作者 Chang Nen-Chung Thanasekaran Jayakumar Chang Chao-Chie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26-332,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embolic effect of Taorenchengqi Tang(TRCQT), a formula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us aspirin in rats with embolic stroke induced by selective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embolic effect of Taorenchengqi Tang(TRCQT), a formula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us aspirin in rats with embolic stroke induced by selective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Possible side effects of hemorrhagic incident and other bleeding events and anti-platelet effect were also explored.METHODS: Ninety rats were randomly separatedinto 9 groups(n = 10): group 1 a sham-operated group(n = 10); groups 2 and 3 orally treated with an isovolumetric solvent(distilled water) for 1 and3 months, followed by thromboembolic occlusion(n = 10); groups 4 and 5 orally treated with aspirin(5 mg/kg) alone for 1 and 3 months, followed by thromboembolic occlusion(n = 10); groups 6 and 7orally treated with TRCQT(0.5 g/kg) alone for 1 and3 months, followed by thromboembolic occlusion(n = 10); groups 8 and 9 orally treated with TRCQT plus aspirin for 1 and 3 months,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thromboembolic occlusion(n = 10). The ischemic stroke in rats was induced by selective MCA occlusion. One was orally administered. After the treatments, rats' brains were removed, sectioned and stained with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 for infarct volume measurement. The incidence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were observed. A potential gastric bleeding side effect was assessed by measuring hemoglobin(Hb), and prothrombin time(PT). Collagen-induced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tail vein bleeding time were measured.RESULTS: Treatment with TRCQT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spirin reduced infarct volume for 1(P < 0.05), and 3(P < 0.01) months without SAH and ICH incidences, and gastric bleeding. TRCQT treatment for 1 month was also not altered PT. Moreover,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inhibition of collagen-induced platelet activation, followed by increasing of tail vein bleeding time was observed after TRCQT treatment.CONCLUSION: Either TRCQT alone or TRCQT plus aspirin exhibits potent neuroprotective effect by reducing infarct volume without changing the status of SAH, ICH and gastric bleeding possibly via inhib-iting the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increasing bleeding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EMBOLISM ASPIR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erebral hemorrhage Prothrom-bin time Blood platelet Taorenchengqi Ta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